女生騎行2400公裡到揚州上學 15歲曾騎車去西藏

2021-01-09 騰訊網

揚子晚報網9月18日訊 (通訊員 王詩佳 記者 陳詠)一個人,一輛自行車,一個背包,一路風塵,楊琬瀅就這樣悄悄出現在揚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揚子晚報記者18日從該學院了解到,該學院計科1501班來自黑龍江的楊琬瀅同學,一路2464公裡,獨自騎車過來報到,共歷時23天。琬瀅同學非常低調,以至於開學一周多,同班同學看到她的空間騎行日誌時,才得知這位「東北妹子」的「壯舉」,小夥伴們真的驚呆了。學院輔導員稱,這種毅力和品質對很多才軍訓幾天就已堅持不下去的學生來說,是最鮮活生動的榜樣,琬瀅用親身經歷告訴了「95後」,什麼叫堅持。

從黑龍江到揚州,23天騎了2464.8公裡

「8月14號上午從家裡出發的,9月5號上午到達揚州。」琬瀅今年19歲,今年以高分考進揚州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專業。騎車上大學,雖然看上去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但過程絕對曲折,也一定是個挑戰。她告訴記者,由於自己選擇的是青藏線,暑期那段時間也很炎熱,頂著烈日翻山常常會體力不支,輪胎也好幾次被戳破了,幸好路上遇到了好心人幫忙。途中有幾天下大雨颳大風,那時候坐在車上根本騎不動,只能站著騎。平時吃飯就吃點餅和鹹菜,能補充體力就好。沿途找旅館安頓,深夜躺在床上,真的體驗到了孤獨的感覺。

「不過,大部分時間還是處在情緒比較高昂的狀態,一路上欣賞沿途的風景,一路自拍。經過西瓜之鄉寧安蘭港鎮,看到了很多被遺棄的瓜,坐在西瓜地裡敞開肚皮吃不要錢的甜西瓜,真的是非常奢侈又享受的事情。」當記者問她有沒有想過放棄的時候,她使勁地點頭,並笑著說:「很多事現在不去做,以後可能就沒機會了。有無數個想放棄的時刻,都咬咬牙挺過來了。」

「千裡走單騎」有基礎,15歲曾和父親騎車去西藏

瘦弱的楊琬瀅能夠「千裡走單騎」,其實有她的基礎。2011年,父親說要和她一起騎車去西藏的時候,她非常吃驚,那次騎行是第一次對自己意志的考驗,對自己身體承受力的挑戰。她喜歡西藏,於是帶著對這片神秘土地的渴望,像許多朝聖者一樣一步一步地向心中的信仰前行。「那時候我所認為的苦行,對藏民來說好像很平常,在西藏,我和他們一樣滿懷感恩地用心靈感受山河的脈搏,用身體丈量大地的起伏。」說起西藏,琬瀅還是有溢於言表的激動。

西藏之行給了她勇氣和信心,決定騎車來揚州的時候,父親也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的,他覺得不能再把她當小孩一樣看待了,應該要多出去歷練。這次畢竟是一個人,家裡人對琬瀅的安全還是非常擔憂的,一路上她不斷給家裡人打電話報平安,讓家人放心。

「壯舉」只是開始,今後目標再遙遠曲折也有決心實現

琬瀅告訴記者,很多同學認為自己這次騎到學校是個「壯舉」,自己並不這麼看,不過能以這樣的方式來到學校,自己還是很自豪的。下一步,自己會利用課餘時間,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多鍛鍊自己,當然也會將騎行這個愛好繼續下去。她說,自己非常喜歡計算機科學這門專業,想當個「學霸」,剛剛進入大學,以後充滿未知,不過沒關係,即使目標遙遠、曲折,只要它存在,路明確,總會有擁抱目標的那一刻。

楊琬瀅說,現在很多年輕人做事浮躁,短時間內沒有收穫便很快放棄。很多人都有好多夢想,但大部分只停留在想的層面,並沒有付出實際的行動。她的同學說,琬瀅的經歷是最好的生活課堂,很好地闡述了什麼叫行動,什麼叫堅持,什麼叫毅力。(編輯:楊子夢)

相關焦點

  • 揚州大學楊琬瀅23天騎行2465公裡 從黑龍江到揚州報到
    一個人,一輛自行車,一個背包,一路風塵,楊琬瀅就這樣悄悄出現在揚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揚子晚報記者18日從該學院了解到,該學院計科1501班的楊琬瀅同學,從黑龍江獨自騎車過來報到,共歷時23天。直到開學一周多,同班同學看到她的空間騎行日誌時,才得知這位「東北妹子」的「壯舉」。
  • 讀萬卷書更要行萬裡路,90後單親爸爸帶4歲女兒騎車去西藏
    90後單親爸爸帶4歲女兒騎車去西藏,看遍一路美景歷時71天,全程4139公裡……前段時間,廣東東莞的一位單親爸爸帶著他4歲的女兒來了一場特殊的旅行。他們從廣東出發,一路騎行去西藏拉薩,在整個路途中,沒有豪華的汽車,沒有任何特別現代的交通工具,只是一輛簡易的三輪車。
  • 00後大一新生騎行三百公裡到大學報到 坦言很有成就感
    近日,江蘇的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迎來了5000多名大一新生,其中有一名來自連雲港的大一新生李紫石騎行300多公裡,從老家來學校報到。李紫石告訴記者,他從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起,就謀劃著騎車來大學報導的事了。暑假期間,李紫石研究制定了一條詳細的騎行路線。
  • 歷時14天 大一女生和父親從襄陽騎行1065公裡到北京上學
    8月24日,她和父親一起從襄陽出發,歷時14天,共騎行1065公裡,到首都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報到。說走就走的騎行源自8月下旬的一個晚上,劉家文和爸爸坐在沙發上刷手機,看到網頁推送的新聞:大一新生騎車到學校報到。
  • 馬文軍——有夢就要去追 . 騎行西藏
    大學是夢開始的地方曾經少不懂事,迷茫無知要讓自己的大學過得充實 於是定了三個大學畢業前需要完成的目標①競選學生會主席②拿一個全國冠軍③騎自行車去西藏後來①競選學會會主席失敗可謂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②發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那個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的冠軍夢也破滅了③今年暑假
  • 帶著4歲女兒騎行西藏是炒作嗎?
    26歲單親奶爸帶著4歲女兒騎行西藏的視頻在網上火了。據了解,這名來自廣東東莞的單親奶爸帶著自己4歲的女兒,騎行一輛改裝帶拖鬥的自行車,從東莞出發,沿途經過廣西、雲南、西藏,最終到拉薩,全程4139公裡,用時70天。
  • 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上大學
    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上大學 身高一米七,體重55公斤,看似瘦弱的少年,身體內卻蘊藏著大能量。 從四川什邡老家到上海杉達學院浙江嘉善校區,近2300公裡的路程,是19歲少年李治亨的上學路。和別的同學不一樣,今年第一次來學校報到,他的交通工   原標題:這也太酷了吧!
  • 95後妹子騎車2465公裡 從黑龍江到揚州報到(圖)
    【95後妹子騎車2465公裡 從黑龍江到揚州報到】95後黑龍江女孩楊琬瀅今年考入揚州大學,8月14號在家人的支持下,頂著酷暑、大風大雨,經歷了體力不支、輪胎戳破,一路穿過吉林、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最終騎到江蘇,整個行程達2464.8公裡。
  • 你都不敢出發,憑什麼嘲笑騎行西藏的人|原創
    / 圖蟲創意曾有人做過粗略統計,每年夏天的進藏旺季,平均每天都有一百到兩百人加入川藏線騎行隊伍,一年下來,這條公路上的騎行者能達到一兩萬。也有人騎完全程後,在社交網絡上寫下感慨:「最終能騎到拉薩的人,可能只有三分之一。」
  • 今天被孩子驚到了!7歲孩子學會騎車沒幾天,就騎行50公裡回老家
    萬萬沒想到,我家剛學會騎車沒多久的女兒,竟然騎著個小車子,來回跑了50公裡,花費接近6小時,沒喊冤沒喊累,就騎回老家了,實在是太太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經常閱讀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最近寫了好幾篇強調兒童運動的文章。
  • 71天,4000多公裡,從東莞騎行到拉薩:「90後」單親爸爸和4歲女兒的...
    ▲阿鈄和女兒兜兜在騎行路上合影。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黃浩苑、鄧瑞璇)7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71天,4000多公裡,從東莞騎行到拉薩:「90後」單親爸爸和4歲女兒的詩與遠方》的報導。
  • 尋找民間體育達人|跑壞跑步機、騎行進西藏、在家跑完100公裡...
    每天早上,家住江北、今年48歲的謝興物就會在朋友圈打卡。4月26日,他在朋友圈寫道:「抗疫堅持運動打卡15公裡,天氣好晴朗,慢慢跑聽聽書就是一種享受。」他曾陪兒子騎自行車去西藏、去世界各地參加226公裡的大鐵比賽,疫情期間不但自己在家裡完成了不間斷跑100公裡的挑戰,還號召身邊人完成了24小時不間斷居家接力跑……不止如此,他心中還有一個夢想——打破世界紀錄。從「三高」患者到跑壞跑步機的發燒友
  • 「千裡騎行報到」為何打動人心
    ,獨自騎車到從黑龍江跨越兩千多公裡路途歷時23天到揚州報到,以這樣的特殊方式開啟自己的大學時代。在「父母到底該不該陪孩子到大學報到」的爭論聲依舊此消彼長之際,小姑娘的行為獲得輿論的一直點讚無疑成為最好的風向標,引來各界熱議好評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 世界那麼大,騎車去看看 中國退伍老兵環英騎行
    原標題:世界那麼大,騎車去看看 中國退伍老兵環英騎行 三位來自中國的「夕陽紅」車手近日以他們的堅持和毅力,用68天騎遊整個英倫三島,行程近2000公裡。此間,他們接受歐洲時報專訪,講述了自己的騎行經歷和感受。   「世界那麼大,騎車去看看」   三人中的隊長是何潤春。今年56歲的他曾在北京軍區工作,也曾服務於北京奧運會五棵松體育場。2012年起,熱愛騎行的何潤春開始每年到國外騎遊一次。
  • 從湖北到北京,18歲女孩騎行上千公裡來大學報到
    用什麼紀念18歲?湖北襄陽女孩劉家文選擇騎行。從老家至北京,這位考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新生14天騎行上千公裡,穿行十幾座城市,來京報到。今年高考,劉家文以603分考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義大利語專業。8月中旬,拿到錄取通知書,她就開始琢磨如何來京,受到報紙上新聞的啟發,爸爸提議:「要不我們也騎到北京去吧!」「好呀!」劉家文雙手贊成。父女倆開始規划行程,並準備行囊。在騎行App上搜索攻略,他們選擇了最短最平坦的一條路線。山地車、頭盔、騎手服、可攜式打氣筒、補胎工具……準備好騎行裝備和日用品,將行李快遞到校,8月24日,父女倆出發了。
  • 從湖北到北京,18歲女孩騎行上千公裡來大學報到
    用什麼紀念18歲?湖北襄陽女孩劉家文選擇騎行。從老家至北京,這位考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新生14天騎行上千公裡,穿行十幾座城市,來京報到。今年高考,劉家文以603分考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義大利語專業。8月中旬,拿到錄取通知書,她就開始琢磨如何來京,受到報紙上新聞的啟發,爸爸提議:「要不我們也騎到北京去吧!」「好呀!」劉家文雙手贊成。父女倆開始規划行程,並準備行囊。在騎行App上搜索攻略,他們選擇了最短最平坦的一條路線。
  • 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上大學 網友:這樣的學校精神值得敬佩
    從四川什邡老家到上海杉達學院浙江嘉善校區,近2300公裡的路程,是19歲少年李治亨的上學路。和別的同學不一樣,今年第一次來學校報到,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輛自行車。 一路上,遇到過狂風暴雨舉步難行,也曾登高望遠,領略山花爛漫。 實現騎行到學校的夢想,李治亨用了24天。
  • 單親奶爸帶4歲女兒騎行4000公裡進藏,爭議不斷,是折騰孩子還是精神...
    #神兜兜的超級爸爸#帶著4歲女兒騎行去西藏,只為帶她看看這個世界。200萬+粉絲,1785萬+點讚,父女兩人的慢慢騎行之旅,帶著大家去往那片尚未經過大面積開發和侵染的神秘領域。年輕的單身奶爸、呆萌的女兒、騎行的勇氣、西藏的神秘……這位兜爸的視頻很快就在網上傳播開,就連人民日報都在為其打call。
  • 旅遊愛好者顧惠華:花甲老人騎車行天涯
    家住合肥市蜀山區南七街道汽修小區的顧惠華,今年 67 歲了,可以說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騎行達人,他的足跡幾乎遍布了整個中國。顧惠華十年間騎行到達的地方包括漠河、西藏、新疆、琿春等。騎行對於他來說,不僅是一種運動方式,更是一種生活享受。「我是2000年退休的,騎行是從 2008 年開始,到今年正好十年了。」顧惠華表示自己退休以後在家沒事幹,一開始是以遊泳打發時間。
  • 仁懷小夥兩次騎行去拉薩,歷時60天行程1萬多公裡!第三次騎行本月底...
    「這個月底,我準備啟程第三次騎行去西藏拉薩。」5月15日,王成鴻在朋友圈裡發布這一條信息,引起許多朋友的感嘆,「我的哥,你已太厲害了啦!」據了解,分別於2014年、2017年,王成鴻已兩次騎自行車到達拉薩,共60天騎行了近1萬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