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餅怎麼做才判斷是熟了?

2020-12-20 小蘇話說生活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喜餅,看到這個名字是不是就能感受到美好,喜氣洋洋的感覺由然而生,讓人頓時產生了好奇,想知道這個喜餅到底長什麼樣子,有什麼有趣的意義。喜餅又叫「媳婦餅」,是山東的一種傳統麵食點心,以前都是在喜宴上作為回禮贈予親友,現在可應用在其他的喜事場合,有的平時生活中也做一些當作點心食用,圓潤飽滿,圓滾滾的樣子討人喜歡,名字討人喜歡,代表的美好寓意「傳播喜訊,分享喜氣」更討人喜歡。喜餅是用麵粉,雞蛋,白糖,酵母粉,食用油來和成發酵麵團,而後烙或烤制而成的一種麵食點心,全程不用一滴水,成品顏色微黃,酥軟香甜,圓滾滾的樣子特別好看,讓人一見就有食慾,是一種很獨特的風味美食。

那麼喜餅怎麼做才判斷是熟了?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食材】麵粉300克,酵母粉3克,白糖50克,雞蛋3個,食用油50克。【具體的流程】把麵粉放入盆中,加入3克酵母,50克白糖,先把它們拌均勻,然後打入3個雞蛋,放入食用油50克,先用筷子把它們攪成團,然後下手把它揉成光滑的麵團,蓋上放置溫暖的地方,等待麵團餳發至兩倍大,這裡可把裝有麵團的盆子蹲在另一個盛有溫水的盆上或者鍋上,加快麵團的發酵速度,這裡溫水的溫度不要超過40度,以免把酵母燙死,沒了活性,面就發不起來了。★這一步的溫馨提示:由於在麵粉裡加了油,所以和成的麵團不用擔心粘手,把它多揉一會,揉光滑後再餳發,那樣會比較均勻細膩。

面餳發後,把它移至案板上進行揉搓排氣,多揉一會,讓它充分排氣,這樣麵團重新餳發後烙出的喜餅,裡面的麵團組織才會均勻才會細膩,外面的表皮才會光滑。★這一步的溫馨提示:麵團餳發的特點:麵團餳發至兩倍大,內部有豐富的蜂窩組織,用手指試一下,沾少許麵粉在麵團中間戳個洞進去,洞口不回彈,就說明餳發好了。把排好氣的麵團搓成長條,分成差不多10個小劑子,每個小劑子揉好後(多揉一會,可以讓麵團起筋,使烙出的喜餅吃起來有嚼勁,我覺得這個過程也很重要,可以把小劑子象擀包子皮那樣,擀一次疊一次,連續三次再疊起來後把它揉好),用手把劑子四周往底部攏捏好,然後放在案板上把它團圓,接著把它按扁,然後用擀麵杖把它輕輕擀一下,擀成差不多1釐米厚的小圓餅,把每個面劑都做成小圓餅後,撒上少許乾麵粉,蓋上保鮮膜,再次餳發二十分鐘備用。

★這一步的溫馨提示:用擀麵杖把它擀成小圓餅,這個過程其實是為了能把它表面擀平,並且能夠修整好形狀,擀好後的小麵餅上撒少許乾粉是為了防止麵團再次餳發後粘在保鮮膜上,而蓋保鮮膜是為了它的表面不被風乾,而保持水分。二十分鐘後,小圓餅餳至1.5倍大小,拿在手裡有輕飄飄的感覺,這樣就可以下鍋烙了。★這一步的溫馨提示:做喜餅可以用平底鍋,電餅鐺烙,也可以用烤箱烤,烤箱的話也是做好小圓餅餳發二十分鐘,讓它鬆弛融合一下,烤箱預熱,150度下火,15分鐘,然後翻面,再烤15分鐘即可。平底鍋預熱,把小圓餅依次放入平底鍋,小火烙,蓋蓋加速成熟,烙至底面定型變黃,翻面然後再烙,把兩面都烙至金黃,喜餅鼓起來,圓滾滾的,用鏟子按壓有回彈,側面輕輕一碰有回彈,關火蓋蓋燜三分鐘,以免喜餅遇冷回縮,三分鐘後取出裝盤,喜餅就烙好了。

★這一步的溫馨提示:全程要小火烙,以免喜餅外熟裡不熟,烙至定型後勤翻面把它兩面都烙至金黃,喜餅鼓起來。以上就是我對「喜餅怎麼做才判斷是熟了?」這個問題的回答,烙好的喜餅圓潤飽滿,鬆軟香甜,吃起來又有嚼勁,特別好吃,喜餅烙好後,兩面金黃,鼓起來圓滾滾的模樣,用鏟子按壓一下有回彈,特別是側邊,一定要輕輕按(碰)一下可回彈,就說明熟了。為生活添色彩,給家庭增樂趣,很高興每天為大家分享美食的一些製作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夠幫到大家,也很感謝大家閱讀我的這篇回答,期待大家的點讚,評論,轉發和關注。

相關焦點

  • 美食:喜餅火燒的做法
    喜餅(火燒)山東的一種美味麵食。蛋香濃鬱,鬆軟香甜,營養豐富。最好是花生油突出喜餅的香味。2、和好麵團餳發二倍大蜂窩狀,拿出排氣揉勻。然後分成三個面劑子大約60克左右吧。餡料紅糖餡與花生核桃芝麻混合,糖與堅果1:1,花生核桃烤熟去皮碾碎與紅糖混合成餡。花生核桃碎末多,無需加麵粉中合。已經實驗過哈哈。我包了二個糖餡,一個無糖的。主要試試口感。擀皮包糖餡按扁,稍微擀薄就好。餳發10/15分鐘。
  • 威海喜餅有4種:教你製作美味的「文登喜餅」,吃起來鬆軟又香甜
    「喜餅」在山東一帶最為流行,是結婚必備的用品,男女雙方用喜餅作為回禮贈予給親朋好友,有傳播喜訊分享甜蜜的意思。威海人更是把喜餅玩出了花樣。有外地的朋友這樣調侃:你們威海蝨子大的地方,喜餅居然分4樣!文登的喜餅和乳山喜餅有點相似,只是個頭小很多,一般直徑為10釐米,帶有滾邊,美觀精緻;榮成的喜餅個頭最小,口感吃起來像桃酥,尺寸比桃酥更小更薄。媳婦衛姐的閨蜜在一家文登喜餅廠工作,經常帶一下她們廠子出產的喜餅給我們品嘗,這個喜餅廠主要生產威海、乳山、文登喜餅,沒有榮成喜餅。
  • 山東特產推薦——海陽喜餅
    原標題:山東特產推薦——海陽喜餅煙臺海陽的婚假習俗中,有一種傳統美食不可或缺,它就是海陽喜餅。海陽喜餅呈正圓形,代表著喜慶與團圓。過去海陽人辦喜事時,家中都會烙上一鍋鍋的喜餅,分發給親戚朋友,將這份喜慶傳遞出去。時過境遷,海陽的婚禮習俗雖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結婚時分發喜餅的習俗卻沿襲至今,備受人們喜愛。
  • 喜餅的做法
    對於麵食有種偏愛,有關麵食的做法也學著做一些,喜餅是膠東地區的一種常見麵食,個人感覺有點像中式麵包,很適合老人孩子吃,熱了涼了都好吃,自己做了一次後收不住了,做了一些無餡和花生餡的都很好吃。4、用保鮮膜蓋好劑子,取一個用手揉至成光滑的小麵團,每一個劑子都挨個揉一遍後,把最開始揉好的劑子用擀麵杖擀成小餅,操作過程中麵團都要蓋著保鮮膜,不然容易幹皮,如果想做花生餡的喜餅,提前把花生烤熟去皮用擀麵杖或料理機打碎,加入白糖和麵粉混合好,用麵皮包起來捏緊再擀開就可以了,麵餅不要擀的太薄。
  • 二月二烤棋子塊、海陽喜餅和烤饅頭,香香甜甜,好吃得不得了
    噴香噴香的膠東喜餅二月二馬上就到了,昨天做了小小脆脆的棋子豆,也有朋友想吃這種暄軟的大棋子塊,這種更適合家裡老人吃,這樣全家老小全都兼顧到了。同一塊麵團,大約三分之一做了棋子塊,三分之一做了海陽喜餅,另外三分之一,做了個小小的花樣,變成烤花卷,都很好吃。看看我是怎麼做的吧。這個糖量微微甜,喜歡吃甜的可以加倍放糖。材料:熟南瓜泥180g(可以換成145g水)、雞蛋7個(去殼淨重約385g)、食用油100g,糖50g,酵母8g,黑芝麻10g。
  • 乳山喜餅:吃的就是這個「老味道」
    圖:於彬將烙熟的餅從鍋中取出。可以說,沒有一場沒有喜餅的婚禮。  乳山喜餅最早用於婚嫁喜事,而且多為女方家準備,因此也常被稱作「媳婦餅」。因外形大而圓,乳山喜餅象徵著團圓美滿,有厚度代表著運高福厚。在婚禮前幾天,姑姨鄰朋齊動手,歡歡笑笑、熱熱鬧鬧製作喜餅也是一道喜慶的風景線。  乳山喜餅因用途不同,大小不同,名稱也不同,分為壓箱餅、洞房餅和跑街餅。
  • 湯圓炸著吃怎麼做 湯圓炸多久才熟
    那麼,湯圓炸著吃怎麼做?湯圓炸多久才熟?湯圓炸著吃怎麼做 ,油炸湯圓,原料配方 糯米麵500克 白糖250克 糖桂花10克 熟豬油25克 花生油500克製作方法 1、將白糖、糖桂花和熟豬油放入碗中,拌勻,並用力砸壓成厚塊,然後切成1,釐米見方的小塊。
  • 榮成喜餅與乳山大餅,一個小巧香酥,一個碩大綿香,你愛吃哪種?
    前段時間,發了一篇文登喜餅的製作方法,大家比較喜歡,看的朋友還不少,本來想趁熱打鐵,把威海其他的3種喜餅的做法整理出來,沒想到懶病犯了,一直拖延了兩個月。直到今日看到一位網友的留言:「能不能講一下榮成那種薄的酥喜餅的做法?
  • 日漸式微的龍鳳喜餅
    日漸式微的龍鳳喜餅文/圖 芒果君爺爺倘若在荊州便河廣場詢問喜餅,路人大多茫然。而對拿鐵,披薩,三明治等泊來品之諳熟卻如數家珍。喜餅?恕我直言,實在不曉得。我們不禁嗟嘆,源於荊州的喜餅已日漸式微,且淡出荊州。
  • 臺灣喜餅的匠心
    前不久,臺灣親家來滬觀光,帶來了他們兒子的訂婚喜餅。一直耳聞臺灣喜餅的「盛名」,目睹之下果然驚豔:精緻的紅色紙盒,盒面簡單、乾淨,只用UV隱約地燙著「舊振南」三字。盒內兩枚足足半斤有餘的長形喜餅,金黃色澤,餅印刻著大大的「囍」字;至於餡料,除了我們常見的烏豆沙、棗泥核桃,也有地道臺灣風味的香菇魯肉和肉鬆肉餅兩款口味,甜中帶鹹,別有風味。
  • 愛哆哆溯喜餅文化之源 創大師喜餅新經典
    於是,喜餅在中國喜事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藉由喜餅所傳遞的"喜餅文化"也逐漸被大眾所認可。  發布會現場設置的喜餅文化牆,展示了喜餅的地域特徵和派送場景,到場嘉賓在參觀互動的同時對"喜餅文化"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現場的李女士表示,"原來只知道誕生、結婚是需要發喜餅,現在知道了喬遷、高壽等喜事也早有發喜餅的習俗。"
  • 教你在家做山東喜餅,製作簡單,綿軟香甜,比麵包還好吃
    喜餅是山東的特色麵食,山東人也都對喜餅有著特殊的感情。喜餅,聽它的名字就能看出來,它是喜慶的象徵。當地人結婚、喜聚或者宴會之後,都會分發給每個宴客四個喜餅,這個習俗也一直保留到現在。喜餅是由麵粉、雞蛋、糖、油等材料製作而成。
  • 結婚喜餅用買的?OUT了!自己親手做才夠香夠甜~
    準新人們在結婚前肯定少不了挑選喜餅,如果由新人親手製作喜餅再分享給親朋好友的話,那意義絕對不一般~那場面簡直比喜餅還甜~(前方高能預警:秀恩愛場面太多,單身人士慎入!)製作喜餅前先換好裝備,穿上圍裙戴上廚師帽的新人們看上去真是有模有樣↓↓↓
  • 尋找老味道:海陽喜餅
    隨著時代的變遷,婚禮習俗也發生變化,但結婚時分發喜餅的習俗卻沿襲至今。今天的尋找老味道,咱們就來說說這喜餅。 王於偉是海陽喜餅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五代傳承人,從2012年開始和表弟開了這家店,開始製作喜餅。他製作的喜餅保持了老一輩喜餅的製作方法,不是採用現在大多數人用的烤箱,而是用大的電餅鐺。這樣既可以保持老輩兒大鍋喜餅的口味,又環保。
  • 熟蘋果怎麼做 熟蘋果的家常做法教程
    蘋果人們經常會吃,它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常見水果,但有些人吃久了新鮮蘋果以後就能換種吃法,就想把蘋果做成熟蘋果以後再吃,只是對於熟蘋果的做法了解不多,不知道它怎麼做最好吃,今天我就把熟蘋果的家常做法寫出來,大家看過就能知道熟蘋果應該怎麼做。
  • 剛學到一個喜餅的新做法,趕緊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喜餅是膠東地方的特產小吃之一,逢年過節或者家裡辦喜事的,都離不開這喜餅。喜餅的寓意也很好,喜氣洋洋甜甜蜜蜜之意。喜餅流傳到至今,早已經成為尋常百姓家經常吃的一種食物了。早餐來一塊喜餅,營養可口,加餐來一塊喜餅蛋香十足。出去遊玩帶幾塊喜餅,既方便又好吃。
  • 天天排隊買的膠東喜餅,為什麼受歡迎,學會就知道有多好吃了
    喜餅是我家最受歡迎的麵食之一,昨天餅還在烤箱接受烘烤的時候,先生就扒好了新鮮大蒜,坐在桌邊等著喜餅出爐,就像幼兒園小班等待分餐的小朋友。剛取出來的喜餅,冒著熱氣,升騰著香味,那位先生就抓起一個,燙的左手換到右手,右手換到左手,不停的倒來倒去,卻已經下口吃了起來。而且一口氣吃了五個,就連浩童鞋都驚嘆:老爸食量大增啊。
  • 威海人吃的喜餅,到底是發麵還是硬面呢?加入這一步,純正香甜
    之前在威海待過9年,那裡的喜餅很好吃,接近正方形,尤其喜歡那個味道,太香甜了,說麵包不是麵包,但是比麵包好吃。威海下面的縣級市也有自己的特產喜餅,像榮成的小餅、乳山大餅,真是美味,太想吃了,之前在那裡,隨時都可以買到地道的喜餅,可能人家本地的家家都會做,不覺得有什麼,我們外地的當時去了那邊,第一次吃的時候,就喜歡的不得了,真的很好吃。而且他們那邊結婚什麼的都會送喜餅,很喜歡,也有專門定做喜餅的。
  • 老家辦喜事,每家每戶發的喜餅是這樣做的,也叫媳婦餅,百吃不厭
    今天慢媽小廚房做的這個餅叫做喜餅,因為在我們老家,有人要辦喜事兒的時候,就會做很多個喜餅,發給村裡的孩子們,這叫做沾喜氣,也叫媳婦餅,百吃不厭。今天我改良了一下,同樣的做法,我用了南瓜和面,增加了營養,還有金燦燦的,好看更好吃。
  • 麵粉中不加一滴水,做出的喜餅蓬鬆暄軟,把鄰家小孩都饞哭了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早餐做的比較簡單,烙了四個喜餅,這喜餅在麵粉中不加一滴水,做出來卻蓬鬆暄軟,秘訣就在於加的全部是雞蛋液,在烙喜餅的時候,鄰居家小孩鬧的直哭,可能是聞到了我烙喜餅的香味兒饞的想吃吧,於是我烙好後連忙把切開的喜餅送給了鄰家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