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眉山市丹稜縣大力發展以不知火為主的優質晚熟桔橙產業,堅定不移走「種出好果子、形成好產業、創出好名氣、實現好收入」的特色發展之路,成功創建為全國唯一的「中國桔橙之鄉」、國家級綠色雜柑原料基地、全國最大優質不知火生產基地,併入選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全國柑桔產業30強縣」。「丹稜桔橙」獲原農業部地標產品認證,被確定為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誌示範樣板,成功躋身2018中國區域品牌百強榜,品牌價值44.35億元。
楊場標準化種植基地
而作為果業龍頭企業——丹橙現代果業有限公司在桔橙產業的發展進程中,充當著舉足輕重的中堅力量。
四川省丹橙現代果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3月,旗下先後成立了供應鏈、農發展、綠之源、晚柑交易四家全資子公司,公司丹心一片,立業為農,始終將品質作為發展的第一要務,先後獲得第二屆中國「網際網路+農業」十大優秀服務商、全國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技術體系(GAP)試點生產經營主體、中國果品流通協會「綠萌杯」柑橘質量品牌建設示範企業、全聯農業產業商會理事會理事等榮譽,在把控食品安全上,走出一條可視化、可監管、可運營的發展路子。
從聯建果園到自建基地
標準化種植成效初顯
打鐵還需自身硬,公司要發展,還是得有自己的果園。於是,2018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丹橙果業獲批了400畝土地,用於搞基地建設。在楊場標準化桔橙種植基地,高矮一致的柑橘樹樁像受檢的士兵一樣挺立著,枝葉還不是很繁茂,但從深入土壤的根系依稀可見其頑強的生命力。據該基地負責人王仕超介紹,基地採用滴灌灌溉技術,能夠有效節約肥料和人工成本,做到精準施肥。今年是基地第一年掛果,預計產量在5000斤。到了後年的繁盛期,每一顆果樹就能產60斤左右,整個果園就能產60萬斤。楊場基地還有一大特色,那便是它的苗木母本園和無病害苗木繁育中心。目前,已經引進了包括榮中見,米哈亞、臺灣金蜜、愛砂等在內的23個新品種,計劃引種無病毒母本苗4000株,年產無病毒柑橘良種苗木50萬株。
博試系統操作界面
值得一提的是,該基地今年調試安裝完成了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博試系統,通過對內部環節碼進行掃碼追溯,實現從農事農活、生產加工、倉儲、物流、銷售全過程的圖文信息採集,服務、監管和質量安全問題查找,可隨時通過移動智能終端及PC類平臺對各點位實時查看。這一舉措,真正讓消費者「掃一碼而窺全貌」,實現產品的全程可視化監控,質量安全與消費信念螺旋式盤旋而上。
從產銷一體到擴鏈強鏈
全產業鏈條順勢鋪開
桔橙品牌效應的凸顯,實現了丹稜桔橙從論斤賣到論個賣的華麗轉變,行情最好的時候賣到了18元/斤。
在採購環節上,公司堅持「三優選,兩前提」,一是優選自建或聯建果園進行採購,全程有追溯、品質有保障;二是優選「種植能手」果園採購,每年的「果王」評選入圍果園作為公司重點選擇對象;三是優選向陽果、坡地果採購,地理好、光照好、味道更好。
水果採摘確保兩前提。第一確保綠色、生態,農殘達標,保障食品安全;第二確保成熟度,不提前採摘,糖度標準達到13°以上作為採摘標準。
生產環節上,層層把關,先人工初選,再機器分選,出庫再抽檢,嚴防病果、花果、畸形果等不符合標準的產品流入市場,堅決杜絕缺斤短兩、以次充好等行為。
公司現有初加工廠房7000平方米、紅外線智能分選線1條、冷藏保鮮庫8個,新鮮水果年初加工能力2萬噸。
今年5月14日成立的丹稜晚熟柑橘交易服務中心開啟了丹稜晚熟柑橘「網際網路+金融」的全新局面。
桔橙產業,說到底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結果,如何將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形成接二連三的態勢?解決豐年困局?5月13日,丹橙果業公司與四川威蘭特食品有限公司籤署股權轉讓協議書,以增資擴股方式向該公司增資入股90萬元,佔增資入股後四川威蘭特食品有限公司10%股份。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後,將專業從事優質果品與果酒技術研發創新、果品現代化前沿深加工、O2O營銷渠道建設與拓展、倉儲物流、品牌建設、鄉村振興等特色項目開發及運營。
這是進一步開發丹稜縣水果深加工,延伸桔橙產業鏈的必然選擇,也是打造桔橙總部經濟的迫切需求。丹橙果業將以此為契機,不斷深化國企改革,創新突破,以市場為導向,以國企改革創新的戰略布局為準繩,以「果小酒」項目為抓手,緊跟現代健康消費理念,著力提升「果小酒」的品牌價值,引領桔橙加工產品創新換代,將桔橙產業向縱深發展,增加產品附加值,形成全領域覆蓋、可視化追蹤、立體化發展的全產業鏈發展態勢,解決「豐年困局」,幫助果農實現「增產又增值,豐年又豐收」的橙色夢想。
從水果銷售到食材配送
多元化發展相輔相成
經過兩年多的實踐奮鬥,丹橙果業在果業企業中闖出了一片新天地,但是水果銷售的單一性、倉儲物流的滯後性、保鮮技術的局限性嚴重製約了企業的發展。於是,2019年4月,勤勞果敢的丹橙人在公司支部書記、董事長敖翔的帶領下,建立起第三家子公司——四川綠之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開始向生鮮行業進軍。初期,公司與多所學校、企事業單位達成合作協議,保證了48家單位、學校、企業的食材供應。今年疫情期間,也是綠之源率先做出調整,開啟「網上下單,配送到家」的服務模式,為全縣2000多戶居民提供居家購菜服務,打通了食材保供的最後一公裡路。今年5月份,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個性化和品質化需求,綠之源生鮮直營店開業了,實現了線上線下互動銷售,互融互補。從線下到線上再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每一步都是丹橙人追求卓越、追求品質的奇妙探索。在管控食材質量與安全上,丹橙人更是不遺餘力。
加強供應商考核力度,源頭上把控貨源質量。今年4月份,綠之源出臺了《供應商管理制度》,該《制度》對食材配送品質、送達時效等做了相應規定,嚴格加強供應商考核,實行優勝劣汰制度。
加強食材檢測力度,絕不讓問題食材「溜」上餐桌。食材進入園區後,工作人員將進行抽樣檢測,並將檢測結果予以公示,對農殘超標、質量有問題的食材一律就地銷毀。
打折促銷,堅決不賣「隔夜菜」。直營店和網絡商城實行定額定量銷售,到了晚上7點鐘,會對商品進行打折促銷,堅決不賣「隔夜菜」,讓老百姓真正吃到健康、新鮮的綠色食材。
建基地,生態種植有保障。與農發展公司合作,建立仁美蔬菜種植基地,目前種植有聖女果、水果黃瓜、大番茄等。下一步,還將建立養豬場,從飼養到售賣,一條龍服務,絕對保障原生態。
從經驗種植到科學種植
信息化手段規避風險
眾所周知,水果產業抗風險能力較弱,自然氣候、重大事件都可能帶來致命打擊。2020年,疫情「黑天鵝」襲擊全球,對原本抗風險能力較弱的水果產業,無異於一場「海嘯」。疫情「大考」,倒逼桔橙產業宣傳與銷售模式的快速轉型,紛紛向新興媒體發展。依託「網際網路+營銷」模式,通過縣領導直播代言、網紅直播帶貨等,丹稜桔橙產業有了一絲喘息的機會,但也促使我們思考,如何提升桔橙產業規避風險的能力。
「不知火」豐收
丹稜的果農大部分都依靠經驗或者技術規避風險,但成效不明顯。為了管控風險,丹橙果業將依託晚熟柑橘交易服務中心,探索建立水果評估體系,對水果產量、安全係數等進行評估,同時接入其他晚熟柑桔產區及市場數據,通過種植數據、銷售數據等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科學指導生產,提升水果產業抵禦各類突發事件的抗風險能力。目前,丹橙果業建設有楊場標準化桔橙種植基地、仁美蔬菜種植示範基地、紅石現代農園區基地和恆溫恆溼智能大棚。通過將採集到的數據信息運用到基地種植和管理上,種植端可以迅速掌握市場行情趨勢,消費端可以掃描二維碼,就能知曉這顆「不知火」的前世今生。不僅產品的基本信息能掌握,就連種植時的用藥、生產批次編號、經過哪些流通企業等都能一目了然,吃得更放心。
從單一農業到農旅觀光
產業化融合勢不可擋
圍繞丹稜縣委、縣政府打造中國美麗鄉村典範,建設「大雅家園·幸福丹稜」的目標,丹橙果業迅速調整發展戰略,奮力打造丹橙現代農業園區,從單一農業向農旅觀光融合發展,在鄉村振興上後續發力,做大做強桔橙產業文化。
6月14日,走進農業園區核心種植區,成片成片的柑橘樹綠得發亮,一股熱浪襲來,淡淡的橙香味撲鼻而來。「這是不知火,這是愛媛,那一片是春見。」丹稜七彩梅灣綠色水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雷春勤介紹道。園區採取「企業+專合社(家庭農場)+農民」的合作模式,構建「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共同奮鬥」的利益共同體。該合作社只是92家合作社的其中之一。在雷春勤看來,發展農旅觀光是大勢所趨,這樣的抱團發展,不僅能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還能促使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發展觀光、採摘等旅遊產業。
果園採用套袋技術保護果實
走在乾淨整潔的園區小道上,無論是路口的指示牌,還是路邊的小盆栽,這些溫馨的小細節,會讓你摒棄炎炎夏季的煩悶,盡情享受醉人的橙香和一望無垠的綠色。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園區共接待外來參觀人員2000餘人次。
從經濟效益到社會效益
服務民生的腳步永不停歇
作為國有企業,丹橙果業自成立以來就肩負著與眾不同的使命,「丹心如初,立業為農」,在三年的發展過程中,公司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全縣桔橙產業的服務員,做企業發展壯大的領航員,用腳步去丈量服務民生的寬度與厚度。
一是建立職業農民培訓之家。建立農業技術培訓中心與職業農民培訓中心,為廣大農戶(貧困戶)與種植專家搭建交流學習平臺,推廣科學、環保的種植技術,引導廣大種植戶走上標準化、集約化的發展道路。通過教學培訓,使從事農業生產的職業農民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掌握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的先進意識、先進技術和先進理論,並應用於實際生產、經營。據統計,2019年,開展農民培訓15次,下鄉進行田間技術服務48次,受益約2000人次,建立了「掌上農技微課堂」,實現農技在線服務。
二是建立丹橙社會化服務隊。針對農業從業人員老齡化嚴重,青壯年勞動力缺乏,生產效能和專業化水平低下等問題,在政府的引導下,丹橙果業順勢而為,建立了一支以「施肥、修剪、打藥、套袋、採果」為一體的專業隊伍。成立了修剪組、施肥組、套袋組和採果組,構建起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協調的多元化多層次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據統計,該服務隊已累計服務39次。
丹稜晚熟柑橘交易服務中心成立
三是結對幫扶兩個村貧困戶。公司從2017年開始結對幫扶張場鎮金峽村、齊樂鎮興隆村的部分貧困戶。領導多次組織幫扶幹部深入貧困村,詳細了解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制定幫扶措施,想方設法幫助其解決住房、醫療、教育、就業等問題。據統計,共開展幫扶慰問150餘人次。
四是對口捐資助力產業發展。2018年11月,丹稜縣與金川縣開展了「千企幫千村」村企(商會)結對幫扶活動,丹橙果業作為國有企業,秉承社會責任參加了此次幫扶活動,向金川縣勒烏鎮角木牛村和新開村各無償捐款3萬元,合計6萬元,用於該村項目、基礎設施建設。
五是產業扶貧實實在在增加收益。採取「基金委託+利益共享」模式,2018年4月至9月,丹橙現代果業與丹稜縣20個行政村籤訂委託經營協議書,協議約定20個行政村把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委託丹橙現代果業用於發展種植業、養殖業、農村電商等,丹橙現代果業需支付各個行政村產業扶貧基金5%的年收益作為回報。兩年時間,公司支付各個行政村基金收益共計16萬多元,直接增加貧困村集體收入。
六是開設生活普惠館,建立勞動者驛站。依託綠之源生鮮直營店,打造普惠生活館,劃分10平方米單獨空間,搭建勞動者驛站,配備沙發、空調、飲水機、微波爐、雨傘、醫藥箱等設施,為交警、環衛工、外賣員及有需要的戶外勞動者,免費提供「歇息、避雨、飲水、熱飯、充電、閱讀、如廁及用藥」八大服務,通過綠之源專人管理,規範驛站使用,讓戶外勞動者切實感受城市溫度和社會關懷。目前,已免費提供服務800人次。
看著公司取得的成績,董事長兼總經理敖翔不無感慨。「公司從無到有,是縣委、縣政府和各級部門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全體員工努力的結果。作為果業龍頭企業,我們始終以『打造桔橙總部經濟,培育桔橙全產業鏈』為目標,下一步,將更加注重信息化和科技化的發展進程,用科學的力量培育桔橙品牌,發展壯大桔橙隊伍,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科技發展成果。」
結語:
2020年,面對全球經濟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反覆的嚴峻形勢,丹橙果業正迎難而上,激流勇進,公司上下一心,始終以打造一流品質為宗旨,充分發揮市場引領作用,強力塑造丹稜桔橙品牌,讓消費者購買晚熟柑橘認準「丹稜造」成為每一個丹橙人為之努力的不竭動力,願灑向北緯30°的汗水終不負這一場橙色之約。
▼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
即可訂閱2020年《中國食品安全報》
▼
往期精彩回顧:
本微信號內容同步在以下平臺發布
中國食品安全報社主辦
官方網站:www.cfsn.cn
原標題:《味在眉山丨強力塑造丹稜桔橙品牌、積極培育桔橙全產業鏈——四川省丹橙現代果業有限公司產業發展紀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