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氣象局氣象觀測業務引進ISO9001標準

2020-12-11 瀟湘晨報

廣西新聞網南寧8月10日訊(記者 藍於涵 通訊員 劉永亮 實習生 黃佳玉)記者從自治區氣象局獲悉,2019年,自治區氣象局在全區各級氣象部門引入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建設廣西氣象觀測領域的質量管理體系(以下簡稱體系)。

據了解,該體系將增強觀測數據可溯性,從裝備研發製造到裝備列裝,從數據採集、質控、傳輸到形成最終數據產品,對整個觀測流程的關鍵節點進行監管。同時,結合用戶溝通和反饋機制,依據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可以不斷發現問題並改進管理、提升技術水平,最終提高觀測數據質量,增強有效供給。

2019年7月,該體系初步建成,8月1日起開始試運行,覆蓋範圍包括自治區氣象局觀測與網絡處、計劃財務處、人事處、政策法規處,自治區氣象臺、氣象信息中心、氣象技術裝備中心、氣象科研所、氣象培訓中心,各市氣象局,以及各縣(區、市)氣象局共計102個單位。我區各級氣象部門按照該體系文件開展各項業務工作,目標明確,流程清晰,職責分工一目了然,逐步學會運用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PDCA循環思維來分析判斷解決遇到的問題。

據介紹,自治區氣象局在識別體系風險點時,發現廣西基層臺站保障能力較弱、市級保障力量沒有發揮作用這個風險點將會嚴重製約裝備保障業務發展,針對這一問題,我區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堅持問題導向,深入了解和分析全區裝備保障工作的客觀實際情況,借鑑「學習強國」短視頻的好做法,開展氣象裝備保障培訓短視頻製作,打造「無所不在」的裝備保障培訓網,逐步提高市縣保障能力。

2019年,全區舉辦了2期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內審員培訓班,114名技術骨幹順利通過考試並取得內審員證。內審員通過理論學習,實例討論,模擬內審,加深了對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理解和應用,對氣象觀測業務與標準的融合應用有了一定的提高,內審員大部分來自各觀測站的技術骨幹,逐漸成為既懂業務又懂管理的綜合型人才,促進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雙提高。

據悉,我區於19年10月底完成該體系的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工作,對內部審核發現的不符合項和改進與建議項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跟蹤驗證;對管理評審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改進。2020年1月-3月體系技術組根據內審發現的問題和運行過程中收到的反饋意見對體系文件進行修訂,4月發布了新修訂的體系文件並實施。6月底完成內部審核工作,對內部審核發現的不符合項和改進與建議項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跟蹤驗證,內審組發現的問題已於7月27日全部完成整改。

截至2020年7月,該體系已運行1年,成效初顯,觀測數據質量穩步提高。我區各級氣象部門逐步學會運用PDCA循環理念和基於風險思維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工作問題,深入研究和分析影響氣象觀測設備穩定、可靠運行的風險因素,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舉一反三查找類似問題避免再次出現,促進我區氣象觀測數據質量穩步提高。2019年我區新一代天氣雷達、雷電觀測業務、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業務等觀測數據質量較2018年有所提升,並且在全國氣象觀測業務中名列前茅,廣西新一代天氣雷達平均業務可用性,2018年為99.54%,2019年為99.84%,2019年全國排名第二名;廣西氣溶膠質量濃度觀測業務平均數據到報率,2018年為98.78%,2019年為98.96%,2019年全國排名第三名;廣西雷電觀測業務平均業務可用性,2018年為99.01%,2019年為99.17%,2019年全國排名第六名。

自治區氣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西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可全面提升觀測業務發展質量和科學管理水平,優化崗位職責和資源配置、提高觀測數據質量,推進我區氣象觀測業務高質量發展。

【來源:廣西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
    中國氣象報記者 李冬梅 通訊員 吳燁  「天山山區人工增雨雪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CWHF高頻新型全自動集沙儀的風洞性能測試及野外驗證」摘得「維拉·維薩拉博士教授儀器和觀測方法開發和實施獎
  • 省局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順利通過ISO9001現場審核
    11月6日,在全省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末次會議上,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審核專家組宣布,湖北氣象局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順利通過ISO9001現場審核。11月6日全國氣象質量管理體系末次視頻會議現場。攝影:唐悅11月2日至6日,受中國氣象局觀測司委託,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對湖北省氣象局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現場審核評定。
  • 中國氣象局公布25個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名單
    中國氣象報實習記者葉珊杉報導 3月22日,中國氣象局公布了25個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名單。增設這批試驗基地,將進一步提升觀測業務能力,為實現氣象現代化提供支撐。
  • 拓路開局,做觀測質量守衛者——首批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國家級...
    統籌組織——從4月到5月,從線下到線上此前,在中國氣象局黨組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經過先試點、後分步推廣的方式,中國氣象局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通過ISO9001認證,覆蓋範圍包括北京、河北、遼寧、上海、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海南、重慶、貴州、陝西等省(直轄市)氣象局,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含國家氣象信息中心通信傳輸)、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上海物資管理處以及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共
  • 自治區慈善總會、西藏自治區氣象局等單位招人...
    西藏自治區慈善總會於1998年5月26日,經西藏自治區民政廳批准登記設立,屬於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業務主管單位為西藏自治區民政廳。根據工作需要和發展規劃,現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5名工作人員。一、單位簡介和相關政策西藏自治區氣象局實行中國氣象局與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雙重領導,以中國氣象局領導為主的管理體制,是國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區局本級設10個職能處室、9個正處級直屬事業單位;全區設7個地(市)級氣象局、32個國家事業編制縣氣象局、5個自治區級地方氣象事業機構、14個縣級地方氣象機構。
  • 福建首屆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知識競賽舉辦
    東南網9月1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 通訊員 鄭彬)近日,第四屆綜合氣象業務職工技能競賽暨首屆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知識競賽在羅源舉行。經過激烈角逐,福建省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福建省氣象信息中心、漳州市氣象局獲得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知識競賽團體第一名;福建省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韓偉中獲氣象觀測質量管理體系知識競賽第一名。
  • 中國氣象局關於加快氣象培訓體系建設的意見
    氣發〔200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各直屬單位,各內設機構: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隨著公共氣象服務業務的快速發展,氣象預報預測新技術新方法的廣泛應用,綜合氣象觀測業務和信息網絡業務的不斷推進,對氣象從業人員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快崗位培訓成為氣象事業發展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三)加快氣象培訓體系建設是提高氣象「軟實力」的迫切需要。
  • 小學生走進氣象局 零距離感受萬千氣象
    7月30日上午,開魯縣氣象局科普教育示範基地迎來了實驗小學100餘名師生及家長,開展了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普及氣象科普知識。參觀過程中,縣氣象局工作人員耐心講解,學生們參觀了人影發射架、作業系統,津津有味地聽工作人員講解增雨原理,操作步驟及所需的氣象條件,通過淺顯化的講解,同學們感受到了氣象的無窮魅力。
  • 三沙市氣象局在西沙永興島正式成立
    據悉,三沙市氣象局在原有西、南、中沙群島氣象臺的基礎上組建成立,承擔高空、地面、雷達、酸雨、輻射、紫外線、閃電定位等觀測,氣象預報,所屬島礁觀測站網建設維護,雷電災害防禦,以及海洋氣象預警短波廣播等業務。如今,三沙市氣象部門建有都卜勒雷達、L波段雷達各一部,各類自動氣象站14個。
  • 河南首個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工作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 通訊員 周愛春)近日,河南省氣象局取得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頒發的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這是河南首個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工作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此次獲得認證標誌著河南省氣象觀測接軌國際管理體系,在質量管理建設水平上躍上新的臺階,將促進河南氣象全行業氣象觀測管理體系更加科學化、國際化、現代化。
  • 2019廣西氣象局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48人公告_廣西氣象局
    隆安縣氣象局 縣級 縣級綜合氣象業務 大氣科學類 本科及以上 馬山縣氣象局 縣級 縣級綜合氣象業務 大氣科學類
  • 氣象局關於印發現代天氣業務
    氣象局關於印發現代天氣業務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氣發〔2010〕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各直屬單位,各內設機構:  《現代天氣業務發展指導意見》已經中國氣象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
  • 新疆:氣象站落戶崑崙山中部 填補觀測空白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李志宏 冉立民 趙冀雅報導 7月2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且末縣海拔4250米阿克蘇庫勒湖六要素氣象站實時觀測數據傳輸至自治區氣象信息中心,至此,崑崙山脈中部氣象服務告別了無觀測數據支撐的歷史,該自動站的建成併網觀測,填補了崑崙山脈氣象監測空白
  • 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
    1.制定地方氣象事業發展規劃、計劃,並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氣象事業發展規劃、計劃及氣象業務建設的組織實施;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重要氣象設施建設項目的審查;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氣象活動進行指導、監督和行業管理。
  • 南海氣象觀測網絡初具服務保障能力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攝   據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 記者19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截至目前,我國南海區域已逐步建立多種觀測設備、手段相結合的氣象觀測網絡,初步具備對我國南海區域關鍵天氣氣候要素的觀測和服務保障能力。
  • 北京市氣象局與首爾氣象廳推進冬奧氣象科技合作
    中國氣象報記者馮子晏 葉芳璐報導 4月24日至25日,韓國首爾市氣象廳廳長全俊模率代表團到北京市氣象局參觀訪問,雙方籤署第三次雙邊合作會議會談紀要,進一步推進冬奧氣象科技合作。
  • 「工作動態」市氣象局與華雲氣象科技集團公司共推氣象服務高質量...
    12月9日,中國華雲氣象科技集團公司一行赴天津市氣象局調研,雙方就各自優勢、合作需求等進行了深入交流。中國華雲氣象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張建雲,天津市氣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關福來,副局長高潤祥以及觀測與預報處、計財處、氣象探測中心的主要負責人參加此次會議。
  • 臺灣的氣象業務及科研情況
    以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曾慶存院士為團長,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李黃為副團長的祖國大陸氣象界和環境界的代表團一行19人,於6月下旬赴臺參加了在那裡舉行的「兩岸大氣環境與氣象應用學術研討會」,並進行了參觀訪問。現將臺灣的氣象業務及科研情況作簡要介紹。
  • 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滿意度再創歷史新高
    推進實況業務、智能網格預報、綜合評估、自動觀測和智慧服務建設,基本建成氣象大數據云平臺,初步建立以自動化為主體的數據採集業務,以智能化為代表的數據分析業務和以智慧化為特色的數據應用業務。觀測、預報、服務全鏈條銜接貫通的集約化實況業務流程逐步建立。探索設置新型業務崗位,建立健全研究型業務機制體制。促進業務科研深度融合,構建研究型為主新業態。
  • ...氣象局統籌推進氣象信息標準化建設 加快規範編制 推進格式標準化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亮報導4月28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氣象部門將圍繞氣象信息化標準規範編制、氣象數據格式標準化等工作,進一步加強標準的約束力,提升信息化對氣象業務的支撐能力,統籌推進氣象信息標準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