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前兩天,楊麗萍老師在網上發布了一條邊賞花邊吃火鍋的視頻,看上去十分愜意。
兔姐剛想評論一句「仙女下凡」,卻看到評論區裡有一段這樣的話:
如果這是一條贊同量少的評論,兔姐也就隨意翻過了。
令人震驚的是,這條評論是熱評第一,點讚量已經到了1.1萬。
實在不敢相信,都2020年了,竟然還有這麼多人如此無知,無知到近乎荒唐:
認為女人不生孩子就是失敗,老去的女人只能靠兒女來獲取生活中的幸福感。
即便是像楊麗萍老師這種,讓中國孔雀舞揚名世界、驚豔了無數人的老藝術家,也因為「沒有孩子」,而被貶得一文不值,更別提其他人了。
說實話,兔姐被這種觀念噁心到了。
如果「是否生孩子」是評判成功的唯一標準,那女人存在的價值和會下崽的母豬,又有什麼分別呢?
這種「唯生育論」,我們早就應該拋棄了!
女人到底應該怎樣活才算成功?兔姐今天就來說一說。
【把自己放在價值排序的首位】
李誕曾在《奇葩說》中分享過這樣一件事:
他說,在機場的時候總會有人找他合影,合影完以後永遠會多問一句:「我能和你的老婆合個影嗎?」「永遠都是這樣的,我的困擾就是,你為什麼不能直接問她呢?你要跟她合影,你問她不就好了,你問我幹嘛?」
明明該徵詢女性意願,卻把決定權留給了丈夫,何其諷刺?
李誕看似簡單的調侃便反映了一個社會觀念:
現在很多人,把女性當成男人的附屬品。
在這種觀念裡,女性是一個「工具人」,唯一的價值就是傳宗接代。
她們應該放低身段、不斷奉獻,成為依託於男人而存在的一個角色。
可怕的是,許多女性認同這種說辭,心甘情願放棄自己本可以很美好,很愉悅的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中。
經營家庭並不是一件羞恥的事,但無數事實告訴我們,這樣無私付出的人,最終往往會失去對人生的掌控權,讓自己變得非常被動。
《妻子的浪漫旅行》中,程莉莎就勸剛剛生完孩子的謝娜,千萬別放棄自己的事業。
因為她就是一個反面教材,她為了家庭,婚後11年沒有再拍戲,早已沒了自己的事業。
生活中的所有安排都是配合老公的時間、孩子的時間,早已失去了自我,這樣的生活真的很難過!
當然,兔姐不是不支持女人成為家庭主婦,而是因為每個女人性格不同,選擇帶來的後果也不一樣:
有的女人的夢想就是成為「全職太太」,能夠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回歸家庭更能讓她實現自己的價值。但是有的女人是事業型的女人,回歸家庭會讓她有落差,被困在家庭瑣事裡會讓她失去自我,甚至患上抑鬱症。
所以,女人在做任何事前,要首先考慮的是:「我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做選擇,往往能少走彎路。
papi醬的人生排序,給兔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她認為,人生排序重要度分別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
自己才是陪伴自己時間最長的人,別人都分別只能陪伴一段路,所以不要活成別人的附屬品。
學會愛自己,才能獲得幸福。
【不必滿足所有人的期待】
這個時代對女性的要求是很高的:
到了年齡不結婚,就會無休止地被父母逼婚。過了年齡不結婚,就會被嘲諷為大齡剩女,或者惡意猜測不結婚的理由。
就算結了婚,壓力依然不會減少,電影《找到你》中姚晨有句臺詞:
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是個不稱職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就是女人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
我們的身邊總是充斥著各種聲音,無數人想要告訴我們「你們女人應該怎麼活」。
而大多數的女性,也被困在了這些條條框框中:
「我們的這個世界全是無法敞開懷抱呼吸的女性,因為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她們被要求蜷縮成特定的形狀來討人喜歡。」——《親愛的安吉維拉》
在兔姐看來,不斷去迎合外界的期待,扮演成他人喜歡的樣子是非常消耗自己的。
甚至有時,要以犧牲自己的幸福作為代價!
兔姐前段時間去做美容,和美容師閒聊,發現她怨氣特別重。
十句話裡,有八句都是在吐槽自己的老公:
從來不打掃家裡衛生,吃完飯就知道往沙發上一躺特別大男子主義,總是對她和孩子指指點點自己偷懶不教育孩子,孩子一犯錯就全怪她頭上
一開始我還安慰她:「小兩口吵架很正常嘛,過夜就好了」。
但是她總能舉出更多的例子,來證明她的婚姻有多糟糕。
兔姐忍無可忍,問了一句:「既然他那麼糟糕,那你幹嘛嫁給他?」
她愣了一下說,都是因為家裡逼的。
家裡認為她已經到了結婚年齡應該嫁人了,況且男生是大學老師,工作也很穩定。
她本來並不想結婚,但是想隨著父母的心願,早點讓他們抱上孫子,也就匆匆忙忙的結了。
兔姐聽完又同情又怒其不爭!
姑娘,你的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即便是別人說的再多,他們也不是你人生的主角!
更何況,你真的不用滿足所有人的期待、不必害怕失去他人的喜歡。
因為你會發現,你永遠無法讓所有人滿意。
挺直腰板做自己認為正確的決定,並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到底,應該是每個女人對人生的態度。
【尊重別人的選擇】
在兔姐看來,女人可以活成各種樣子:
既可以早婚早育、也可以晚婚甚至不婚;既可以生養二胎,也可以一生丁克;既可以喜歡男性,也可以喜歡女性。
因為世界不止是一種色彩,尊重別人的選擇,也是拓寬了自己認知的邊界。
但是有的人Low就Low在,不甘心只呆在自己的世界,非要跑去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
前段時間,Papi醬產子,照片中的她抱著孩子素顏出鏡,整個人呈現出一種愉悅的疲態。
明明是一件好事,但有的博主卻陰陽怪氣地發了這樣一條微博:
Papi醬生娃後變得好疲憊啊,但是孩子還是隨父姓……
這條微博點燃了許多女權用戶的怒火,她們認為孩子隨父姓就是放棄了女權,她們叫papi醬「婚 驢」,嘲諷她獨立女性的人設崩塌。
兔姐真心想問一句:別人愛姓什么姓什麼,關你P事兒?
你可以有自己的原則,生了孩子必須跟母姓也好,跟父姓也罷,都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說了算。
但是當你以自己的標準,去道德綁架別人,甚至出言不遜,網絡暴力別人的時候,是不是太過分了?你這不是女權,更不是覺醒,你就是赤裸裸的壞,且蠢。
同樣的事情,在我們生活中也經常見到:
你沒結婚,就有結了婚的人告訴你:「女人年齡越大越不值錢,別再挑挑揀揀了,趕緊嫁了吧」。你不想生孩子,就有生了孩子的人告訴你:「孩子是維繫夫妻感情的紐帶,不生孩子的女人是失敗的」。你專注於事業,就有全職太太告訴你:「女人就應該在家裡相夫教子,拋頭露面的女人太強勢,不受男人喜歡」。你做了全職太太,就有女強人告訴你:「女人必須要有自己的事業,不然遲早被男人甩了沒地兒哭!」
請問這些多嘴的人,好好過自己的生活不好嗎?
為什麼非要千方百計地在別人那裡找優越感?
處處暴露自己的無知和片面,真的不害臊嗎?
兔姐認為,一個心態健康的人,當看到別人與自己截然不同的生活時,第一反應該是:「誒?生活居然還可以是這種樣子的」。
而不是感覺自己的人生受到了衝擊,然後絞盡腦汁去攻擊別人,證明自己選擇的正確性。
這個世界本就是多元的,你可以不理解、不認可別人的選擇,但是至少應該知道,有一個詞叫尊重。
【女人應該活成什麼樣子】
女人應該活成什麼樣子?這個問題永遠都不會有標準答案。過去如此,現在也是,以後亦然。
可以像楊麗萍老師那樣,成為一個對生命的旁觀者,活成人間仙子。
有些人的生命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體驗,有些是旁觀。我就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楊麗萍
也可以簡簡單單兩人、三餐、四季,淹沒在煙火氣中,成為萬家燈火中的一盞。
當我四十歲的時候,身體健康,略有積蓄,已婚,丈夫體貼,孩子聽話,有一份真正喜歡的工作,這就是成功,不必成名,也不必發財——亦舒《地盡頭》
無論是哪一種樣子,只要是你主動選擇的,並且能持續帶給你滿足感的,那就是最完美的!
同時,兔姐希望大家,千萬遠離diss楊麗萍的那種女人:
因為她們虎視眈眈,總在試圖證明自己過的比你好、選擇的人生比你正確。
這種人,多半是無法從自己的人生中獲得認可,才會不斷地依靠比較來加強自己的底氣。
最後,如果你問我,一個女人成功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我想答案就是:
做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