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志願錄取工作還在持續進行中,但本科新生的開學時間已逐步接近,鑑於防控形勢未得到100%控制,已經常態化,所以大學開學而造成人員跨省流動帶來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
2020年春季學期,除了高校畢業班和部分特殊專業學生得以返校完成學業,絕大多數大學生都在家中度過了漫長的「寒假」,原因還是全國數千萬的大學生返校,短期內會造成各種公共設施及公共空間的巨大壓力,帶來不必要的傳播風險,所以大學開學時間才持續延期到了秋季學期。眼見高校開學已經迫在眉睫,持續延期已然不現實,所以教育部正式發布了高校開學的防控技術方案,對學校和學生都提出了不低的要求。
開學前各大高校需要的準備:
常規準備:秋冬季節本身也是傳染病高發時節,公共安全要完善;落實各個主體的管理責任;各部門要完善聯防機制;高校需要熟悉掌握當地醫療預案;做好各項防控物資儲備;學生常出入的場所要全面整治;強化教職工及學生相關技能培訓。
特別是針對大學新生入學報到方面,由於多數大學生和家長都是第一次出遠門,本身內心是比較緊張,流程更是不熟悉;在新生報到期間,教育部要求高校要完善各項入學指示,各大高校要統一安排新生接送、報到、註冊的防控措施,儘量簡化註冊流程,避免人員長時間過度集中。或許在這個措施下,各大高校的報到流程都能夠形成「一站全」,與以往相比,大大縮短了時間。
開學前大學生和教職工的準備:
重中之重:開學前所有學生和教職工都要進行為期14天的體溫監測和活動軌跡記錄,並如實上報學校;任何人不得提前返校;尤其是中高風險省市區的大學生還需要提供7天內的核酸檢測報告才可以入學;需要注意的是,境外學生未接到學校的特別通知一律不得返校。
開學後高校和學生的管理要求:
任何人進出學校都要進行體溫檢測和健康碼登記;非必要的大型室內聚集性活動不組織;教室、食堂及宿舍等師生常出入的場所,要嚴格進行衛生管理,尤其是學生宿舍,嚴禁外來人員入內,宿舍間也要儘量避免日常串門(到時樓棟阿姨要大展雄風了,小情侶們就好好的忍一忍吧)。
在如此嚴格的層層把控下,校內的風險基本可以降到最低,所以教育部也明確表示,在校內的學生和教職工,日常可以不戴口罩。但小編在這裡還是提醒大家,由於高校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在返校途中普遍都會接觸各類公共設施,尤其是跨省或者跨市的大學生,接觸的範圍更大,所以在開學後的7-15天內,條件如果允許,佩戴口罩還是相對安全保險的做法。
本文由同學範原創,歡迎關注,每天與你分享教育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