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以體育人」,體育在校園不應是配角

2021-02-28 青少年運動

校園裡的體育課程不斷 「加量」,升學中的體育考試不斷「加分」,體育在教育體系中的作用正愈發受到各方重視,成為中小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上海市教委等六部門聯合出臺的《上海市中小學體育工作管理辦法》於去年2月1日起施行,旨在推進普及高水平體育教育,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記者日前走訪了滬上數所專注於探索「以體育人」的中小學,不難發現體育教學在各校的教育實踐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挖掘體育背後的人文力量

在建平中學西校校長趙之浩看來,如果單純以分數倒逼學生提高體育成績,最終學生會因考核機制消失而放棄運動,引領學生與體育結緣的,不是分數而是興趣,「學生要發自內心地喜歡體育,不能一味為體育 『加分』。真正讓孩子學會幾項體育技能,並成為終身愛好,這才是體育進入中考的真正意義。」

比起學生體育課上的表現,建平中學西校更關注挖掘體育背後的人文價值。趙之浩以貫穿初中四年體育課的接力跑為例,「六年級我們通過接力跑讓學生意識到個人與集體的關係,而九年級學生則通過接力跑學會欣賞成功、擁抱失敗。」建平中學西校的體育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將這些理念傳遞給學生。趙之浩認為,體育是一門承載著「社會價值」的學科,「體」只是形式與方法,「育人」才是最終目標。

讓體育成就更全面的教育,這正是建平中學西校近年來不斷探索的方向。建平中學西校JBA校園籃球賽創立於2016年,在2017年第二屆籃球賽八年級四分之一決賽中,某隊隊長因本隊後衛在場上發揮不佳導致失利,與這位隊友在場上爆發激烈爭論。雖然矛盾最終在老師的引導下平息,卻引發了趙之浩的深思,「我們想讓學生意識到勝利固然重要,但學會坦然接受失敗,學會團隊合作,才是更寶貴的財富」。此後建平中學西校利用兩節全校班會課向學生宣講籃球規則與場上禮儀,並從2018年起設立「體育道德風尚獎」。

讓學生在沉浮之間磨礪心志

以籃球、中國象棋、圍棋、西洋棋為體育特色的交大附小同樣重視「一球三棋」的育人功能。在交大附小校長蔣群看來,籃球運動蘊含著團結、協作與競爭意識,棋類運動則能讓學生在沉浮之間磨礪心志。該校自2009年起請來圍棋職業選手趙棟為一年級學生進行圍棋的普及教育。

2015年起交大附小與徐匯區二少體校展開合作,利用體育活動課與興趣拓展課向全校學生普及圍棋、中國象棋與西洋棋,並逐步建立起三大棋的各年齡段校級梯隊。這所12年前智力運動一片空白的學校如今已斬獲不少獎盃,也讓更多學生愛上智力運動,目前幾乎所有在校生都掌握一至三項棋類基本規則。

該校四年級5班學生袁瑋浩在去年12月收官的2020年全國象棋特色學校總決賽中一舉奪得甲組個人冠軍,並率隊獲得團體季軍。除了能下一手好棋,袁瑋浩的學習成績長期高居班級前五名,尤其擅長數學,並成為2020年徐匯區中小學生「光啟區長獎」小學組三位獲獎者之一。對於很多孩子而言,學習象棋枯燥乏味,常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但袁瑋浩認為象棋是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 「我基本上在學校裡就能完成作業,放學後就下象棋。象棋不僅能鍛鍊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幫助提高數學成績」。

體育教師正發揮更大作用

正如從教三十年的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天山學校體育教研組組長李毅老師所言,「選擇成為體育老師是因為有機會身體力行去影響一批學生。」在李毅看來,體育不應被視為一門獨立於其他科目的學科,而應充分看到其承載的全方位育人作用。隨著體育教學從單純的強身健體上升至塑造學生人格的高度,體育教師正在育人的功能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李毅的一位學生曾在長寧區高中運動會上奪得1500米跑亞軍,學習成績也位於年級前三十名。然而去年疫情期間,他的學習習慣受到影響,過度依賴手機令其成績出現明顯滑坡,更是出現逃課等情況。期末考試後,李毅專程邀請這位學生參加2018年以高水平運動員身份考入復旦大學的一位體育特長生的分享會。參會之後,學生向李毅敞開心扉,認識到自己對手機的依賴和對學習成績的不自信,希望通過自己所擅長的體育項目進行自主鍛鍊,提高自律與時間管理的能力,進而改變學習習慣。目前,這位學生每天自主練習中長跑,李毅在寒假期間也不斷與家長溝通,關注他身上發生的積極變化。

事實上,如今的體育教師早已不是固有印象中僅僅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配角」,而是參與到學生培養的方方面面之中。建平中學西校讓體育教師擔任班主任已有多年實踐,目前有四位體育教師擔任班主任一職。趙之浩表示,「主課老師才適合當班主任的理念已經過時了。我們在選擇老師當班主任時,看重的是老師的責任心、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

通過多年的實踐,趙之浩認為,體育教師擔任班主任有兩大顯而易見的優勢:一方面他們講究規則,因此班規很嚴格;另一方面學科壓力低,有時間輔助其他學科老師。而以體育人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何通過體育成就教育,如何將體育與教育有機融合,建平中學西校與所有上海市中小學校一起在探索中堅定前行。

內容來源:文匯報,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青少年運動(Junior Sports Center)是由睿澤體育創立的青少年體育教育信息分享和交流平臺,我們倡導先進的體育教學理念,傳播最新的體育教育資訊,分享青少年體育教育經驗,並為中小學體育教師和教練提供專項教學培訓和指導。

相關焦點

  • 攜手MLB,德英樂教育探索校園體育新模式
    攜手MLB,德英樂教育探索校園體育新模式 德英樂教育首次聯合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簡稱MLB)舉辦「2020 MLB First Pitch長三角國際學校棒球聯賽
  • 學校體育不應忽視體育文化塑造
    一周前,第二屆全國學校體育教學改革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舉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研究所所長吳鍵在論壇上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南方某地的一所小學,足球成績特別好,學校足球隊年年在當地拿金牌,以至於有一天,這所小學的校長突然發現自己不知道還能在校園足球的開展上有什麼追求、還能繼續幹什麼了。他向吳鍵求助,請吳鍵出謀劃策。
  • 安全有趣 應成為體育課的方向
    曉想隨著近日各地陸續開學複課,相繼有3名初三學生在體育課長跑訓練時猝死,讓跑步該不該戴口罩衝上了熱搜,也引起人們對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校園體育運動安全的重視和體育課亟需改革的呼籲。戴著口罩做劇烈運動,有著明顯的安全隱患,這應是基本健康常識。本來戴口罩是防新冠病毒的,結果因為方法不當花季夭折,實在讓人痛心惋惜。難怪有專家說,錯誤的運動方式比病毒更可怕,錯誤的運動方法也是一個致命殺手。開展校園體育運動,安全意識重要,安全方法更重要。學校、老師、家長和孩子,都應該認真學習了解科學的防疫知識和運動常識,讓體育運動以健康的方式正確打開。
  • 華羽體育,用科技推動校園體育數位化
    ,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建設的重要性不斷被強調,使得體育產業與教育產業融合打造數位化體育校園將成為「新基建」工作中勢在必行的組成部分。】 解決學校,解決老師,解決家長在學生體育健康方面的種種問題學校老師不在頭疼,學生大量的體育數據管理跟蹤家長對於孩子在學校的體育鍛鍊,身體數據也清晰明了
  • 探索體育新零售模式: 阿里體育怎麼玩全民健身
    在他看來,分析消費者多大概率會使用和購買某件物品,線上訂購、線下提貨,甚至線下掃碼送貨到家,都是可以探索的體育場景消費方式。  2016年,阿里體育對外公布自己的「天」字戰略,即以IP為核心連接雲技術和體育基礎設施,大數據作支撐,為會員服務。2017年則陸續與國際奧委會、亞奧理事會合作,並重點發力平臺業務以及培訓、智慧體育城市和校園體育業務,希望在全民健身大潮下分一杯羹。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山東體育學院:守體育初心擔強國使命,探索
    守體育初心 擔強國使命山東體育學院主動探索服務奧運戰略新路徑近年來,山東體育學院秉承建設體育強國初心,自覺融入體育事業全局,以「對接需求、協同創新、集聚特色」為發展理念,主動探索地方專業體育院校助力中國特色競技體育改革發展的新路徑
  • 教育心得|中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基於此,除了體育教師自身的努力外,學校應積極提供平臺為每位體育教師「充好電」,讓他們在繼續教育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如組織參觀學習、聆聽專家報告、聘請專家指導、參加專業培訓等。當然,體育教師素質的提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定是和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發展進程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其本身也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一部分。
  • 今後校園體育將發生怎樣的變化?這份文件在體育老師朋友圈刷屏了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司長王立偉、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出席發布會,對政策做出解讀。《意見》的印發和新聞發布會的召開,將會對青少年體育、校園體育發生深遠的影響。通過面向全體學生的競賽體系的搭建,將來在這個競賽過程中脫穎而出的優秀後備人才,還可以打通他們進入大學的通道,也就是通過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招生,教育體育部門共同對這些人進行訓練、共同組織比賽。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校園體育競賽的體系,也就構建了一個優秀的後備體育人才成長和上升的通道。
  • 校園體育教育:一個即將爆發的市場
    政策頻發,校內外體育市場被激活2. 國家教育經費投入不斷增加3. 藍海體育市場 生機與挑戰並存4. 校園體育目標和職能明確,市場勢必迎來紅利風口體育在教育體系中一直處於比較尷尬的地位,正是因為體育與考試、人才選拔沒有直接掛鈎。而如今,當中考體育與語數外等值、體育納入高考項目之後,應試需求會成為剛需。
  • 教育部通知: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近日,從教育部網站獲悉,教育部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424號(教育類033號)提案答覆的函中表示,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 《深圳市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體育工作指導意見》印發:確保校園體育...
    (三)學校體育內容及運動負荷要求學校體育教學及體育活動以非身體接觸性的體能練習和發展心肺功能的有氧運動為主的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和校園體育活動。複課初期,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宜保持在中、小範圍;隨著學生體能的恢復,在做好評估的基礎上再循序漸進地提高強度。
  • 怡動體育「智慧體育進校園」籤約金岸中學
    9月7日,昆一中度假區分校(金岸中學)全體師生齊聚操場,舉行新學期開學典禮暨智慧體育進校園戰略合作籤約儀式。50分提到100分,其中學生體質監測合格佔60分,體能與技能測試佔40分;考試方式變成一年一考,將三年成績累加作為中考體育成績,意在督促學生持續鍛鍊。
  • 運動精英給孩子們上「體育課」,廣西校園體育需要多方合力
    12月23日,2020年廣西「體育舞蹈進校園」公益課堂活動在南寧市興桂路小學進行,專業舞蹈教師為孩子們帶去拉丁舞、街舞等多項新鮮體驗。 這是近期廣西校園體育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近期包括中國圍棋名宿王汝南、劉小光在內,多個不同領域的體育大腕密集走進校園,為少年們上別開生面的「體育課」。
  • 體育讓鄉村校園「動」起來
    近些年來,阜陽市潁東區各鄉(鎮)的中小學通過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體育課程和比賽,讓校園「動」起來,讓學生在運動中身心健康起來。以「體」育人 「運動小花」綻放校園「叮鈴鈴……」一陣鈴聲後,充滿朗朗讀書聲的校園瞬間被參加陽光大課間的學生們的歡笑聲替代,校園裡綻放著一朵朵「運動小花」。
  • 體育教學計劃範文
    「以學生為本,健康第一」是我們的目標,在校園裡,你會獲得有助於你強壯體魄的體育運動項目和方法,有助你身心健康的運動心裡小知識和衛生小常識,有助你於你與人成功交往的各種小遊戲和團隊活動,有助你於你感受成功快樂的體育競賽遊戲到操場上,到陽光下,到大自然中去吧!
  • 上海體育學院課程思政讓體育「以德服人」
    德育融於體育之中 體育自身不僅可以強健人的體魄,更能強健人的靈魂,使其在鍛鍊過程中接受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練,道德的提升和審美的養成,所以體育中蘊含著德育,而德育又融於體育之中。面對體育精神的魅力,越來越多的學生真正理解了體育「以德服人」的深刻內涵。
  • 松江社區卡激活校園體育場地資源
    學校場地收費,一些周邊居民無法接受;但校內體育設施首先是確保教學,學校方面也無法迴避免費開放帶來的安全維護和管理成本問題。一邊是居民日益高漲的體育健身需求,一邊卻是校方對安全管理的顧慮——學校體育場地開放,究竟如何破題?在上海松江區,一張小小的「松江社區卡」解開了「上理工式困惑」,徹底激活社區校園場地資源的有效開放。
  • 雲南曲靖校園體育聯賽開賽 青少年體育健身掀熱潮
    啦啦操、民族健身操比賽暨第四屆校園體育聯賽近日在曲靖市文體公園舉行。比賽響應雲南省中考體育分值提升至100分的改革政策,通過比賽激勵初中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增強體質。據悉,聯賽第二階段還將舉行羽毛球、桌球、網球和田徑項目比賽,這些開展基礎良好的項目將繼續激起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助力校園體育蓬勃開展。
  • 眉山市近年來大力深化學校體育改革——體育鍛鍊在校園蔚然成風
    徐長華說,學校把破解「豆芽課」難題與校園文化建設和師德師風建設相結合,提出要「堅守學科自尊,反對學科歧視」「尊重你的同事,先尊重他的學科」。   如今,在眉山一小,在觀念引領和制度約束下,沒有人要求其他老師把課讓給自己,也沒有老師願意把自己的課讓給別人,因為老師們已經意識到,那是對別人和自己的不尊重。   徐長華講了一個小故事:受疫情影響,今年學校的足球聯賽推遲。
  • 教育部:嚴禁擠佔體育課和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近日,教育部針對在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關於要保證青少年體育鍛鍊活動時間的提案做出回應,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嚴禁擠佔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中小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   回應指出,要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明確要求中小學生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