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狐行動》《掃黑·決戰》緊急撤檔,主旋律電影過審也難?

2021-01-18 手機鳳凰網

作者 / 呂世明

1月還沒過完一半,2021年就已經緊急撤檔了5部影片。這其中《獵狐行動》《掃黑·決戰》的撤檔據悉並非片方本身意願,兩部影片的突發撤檔,多少也會為後續的部分主旋律影片的順利上映蒙上一層陰影。

今年恰逢建黨百年,預計年內將會有數十餘部主旋律影片相繼上映。在進口片持續缺席的前提下,內地銀幕出現真空已成定局。從目前市場直接反饋來看,《獵狐》和《掃黑》撤檔所留下的空缺,並沒有其他影片可以添補。

2019年上映《「大」人物》是一部小爆款,其已經多少區別於以往內地的犯罪片,該片甚至走進公安部報告廳為幹警和相關領導做了超前點映,和那些「更紅更專」的主旋律影片不同,《「大」人物》和《獵狐行動》《掃黑·決戰》,主導部門則是更多把拍片自由給與了製片部門。

可能正因如此,這些「半主旋律」電影在內地的破局會顯得異常艱難。

相關部門熱情提升

同時成為電影的雙刃劍

但凡涉及到「公檢法」和涉案的影視作品背後的故事,都遠比銀幕上的案件更複雜、更艱難。

但目前內地相關管理部門和職能部門參與影視作品的意願都在加強,特別更具有社會影響力和經濟效益的院線電影,幾乎成為很多數職能部門樹立形象、展示職能效力的一個新窗口和新平臺。

《獵狐行動》背後有公安部新聞宣傳局、公安部經偵局;《掃黑·決戰》背後有中央政法委宣傳教育局、中央政法委政法綜治信息中心,這些部委其實都會對影片整體走向起到一個基本定調的作用,但不會在影片創作過程中過多幹預。

包括之前上映的《紅海行動》《緊急救援》其實都有相應的職能部門做一個整體的協調和協助拍攝的工作,只不過影片的具體內容不同,這些政府部門具體的參與程度會有差別。

相比來看,無論是《戰狼2》《紅海行動》和《緊急救援》,相應的職能部門在影片中作用和形象幾乎是完全正面和積極的,只不過早比早年間內地「樣板戲」和「紅色經典」影片中「偉光正」,多了個體人物的小瑕疵。

但這種「小毛病」往往會成為人物的一種弧光,會讓觀眾在感受到祖國強大的同時,對英雄人物產生足夠多的認同感,這一點也是這些影片能夠大賣特賣的基礎。

當矛盾轉移到國內時,「敵人」和反面boss往往是黨員幹部和人民內部的「壞分子」,儘管在劇作層面主管部門會慎之又慎,編劇和導演也都會依照過往的經驗儘可能的避開雷區。

但如果不挖掉毒瘡,無論是劇情的基本邏輯還是影片的矛盾衝突,都不會讓觀眾信服。

正因如此,在大部分職能部門有興趣參與到電影製作時,往往容易出現這樣的困局,他們參與電影製作更多還是「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或者為宣傳某項工作的政績和目標。

但電影在講故事的同時,並不完全會顧及他們的情緒,這可能是較難平衡的一種矛盾。

主旋律電影,

既要「精神文明」、更要「物質文明」

近些的主旋律電影已經有了相當長的進步,單就人物「不刻板、不完美」就非常難得,這也是因為觀眾的審美在一步步變化、觀眾的群體也在趨於年輕,用老一輩的思維去做影片,大家真心不認可、不買帳。

其實並不是所有積極向上的主旋律影片都可以獲得市場的認可,《我和我的祖國》與《我和我的家鄉》是不錯,《戰狼2》和《紅海行動》也很好,他們都會從精神層面鼓舞當下的觀眾,也是目前中國主旋律電影在精神文明方面有建樹的一面。

但中國社會上的問題一些問題根深蒂固並長久存在,我們一直都在對腐敗說不,也一直都高舉打黑的旗幟,這一點從最開始就沒有改變,未來也不會動搖。

但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本身都是物質的,所有的貪腐和黑惡勢力,他們的根源也都是一種物質的原始欲望,這一點同樣從最開始就沒有改變,未來也同樣會長期存在。

讓觀眾認識到祖國的強大當然重要,畢竟目前大部分青年觀眾都是在一個更幸福和更優越的環境內生長,但讓更多人清楚的明白中國還有更多的不足、也很清楚的存在或者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同樣很有必要。

畢竟只要存在一些「不公平」,就會有人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體會到這一點的普通民眾並不少數,大家在物質方面簡單的不滿意,這種矛盾其實並也不簡單只是因為個人的不努力和分配上的不公平。

再看《獵狐行動》和《掃黑·決戰》,一部是反應海外追逃和商業罪犯,一部是描寫當下最具影響力的「掃黑除惡」的熱點話題,這些問題都是普通民眾最關心,最迫切希望相關部門對其的態度。

從前幾年熱播的《人民的民義》,到今年的《巡迴檢查組》,內地影視作品要描寫高層貪腐的禁忌在一點點打破,《「大」人物》也開始直面掃黑除惡的話題。

所有民眾也清楚的知道(包括主管部門),只有通過大銀幕的巨大影響力,一些社會問題才更容易得到更多民眾的關心和了解,僅靠傳統新聞的宣傳現階段已經不能解決矛盾和問題了。

社會的文明進步分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在高屋建瓴的精神文明方面,中國目前已經有了足夠多的主旋律電影,並已經形成了較完備的生產體系。那麼另一方面,通過電影展現對法治建設的維繫、對黑惡勢力的打擊、對經濟犯罪和海外逃犯的追擊,同樣也是一種」物質文明「的特殊打地基過程。

不把基礎打得好,就很難讓觀眾再一次信服我們在精神文明方面的所取得的成績,畢竟不去解決一些基本問題,不讓中國人活得有尊嚴,一些可能都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

更緊密的全盤合作、更寬鬆的創作環境、更豁達的態度責任

在內地想完全脫離掉相關部門的支援來做一部電影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幾乎是不可能的,畢竟電影產業所需要調動的環節實在太過複雜,很難繞過一些重要部門獨立去操作完成。

普通一部影片尚且如此,那麼涉及到嚴肅社會話題、觸及到「公檢法」和相關部門,有一些涉案情節,這些其實都要更多、更早和相關部門打好招呼,或者直接相關部門作為主要發起者來運行。

當然,電影創作自由絕對是必須的,過多過深的介入,對於電影肯定是一種枷鎖和羈絆。但過渡的放任不管,在未來的審查層面,即便電影局會以藝術品質為先放綠燈,但到涉及的相關部門,往往容易被卡殼。

在前兩年上映的一部青春題材影片可謂是命運多舛,當主管部門領導看完全片後,拍著大腿說道,「難道我們的XX裡面就充斥著暴力,最終會導致殺人事件,這怎麼可能呢,趕緊修改吧。」

其實社會上的問題,大家都不能無視,相信任何主管部門都很清楚自己所轄方面都面臨那些弊病和問題,但這些問題更多要自己先去面對,由別人「打臉」的感覺總歸是不那麼舒服的。

這也就需要即便是好的題材和本子,也要提前和主管部門做密切的合作,最理想的狀態是主管部門已經立項有一定的意向,製片方手裡儲備了足夠豐富的內容讓其在相當寬泛的區間做選擇。

其實好的作品是不需要做太多幹預的,創作環境的自由也是對作品完整度的保障,同時也是對作品合理性的最佳延展,畢竟電影更多還是從人物本身出發,主管部門要更多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建議精神,讓影片在完整度和合法性上取得更好的平衡。

當然電影創作是一個周期較長的工程,很多劇本在不斷的修改和調整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問題和風險。這裡同時也包括了主管部門本身有人事任命和調動的情況,前任領導的項目能不能和繼任領導達成共識,同樣是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才能順利解決。

好在於內地目前大多數普通群眾和相關領導,大家目前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和努力方向,在總體策略上沒有重大「錯誤和疏漏」的情況下,我們對於一些「半主旋律」電影的限制和門檻應該降低。

從今年目前情況來看,一部電影如果沒有真正的話題性和吸引力,是非常難以將觀眾來回到電影院之中。目前內地要盯著巨大的疫情反彈壓力來面對後續的檔期和影片,但在電影創作和過審限制進一步放開後,內地電影市場的春天會可能和2021年的春天一同到來。

相關焦點

  • 《獵狐行動》突撤檔 年前還能看啥
    雖然在元旦期間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票房迎來了一次短暫爆發,但在元旦檔後春節檔前的這段時間,大銀幕又要尷尬一陣子了。1 月 5 日,隨著電影《獵狐行動》的突然撤檔,喜歡看電影的影迷和院線又開始 " 犯愁 " 了。
  • 致品今控股和耳東影業:願君莫做《獵狐行動》劇中人
    被投訴截圖原定於1月8日上映的電影《獵狐行動》宣布撤檔了,這部電影耳東影業是出品方之一。從演員陣容和題材來看,這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不少人都期待已久,提前3天突然撤檔,引發熱議也很正常。耳東官網截圖按照官方說法,是海外製作沒完成,而不少自媒體將原因歸結於電影出品方之一的耳東影業深陷品今控股逾期兌付。平心而論,這種說法比較牽強。
  • 7部春節檔電影全部撤檔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繼《姜子牙》、《熊出沒》後,《囧媽》《奪冠》《急先鋒》《緊急救援》《唐人街探案3》
  • 2020主旋律電影啟示錄
    電影領域,當電影行業卯足了勁衝刺200億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牽頭髮布了《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宣告2020年全球電影票房約恢復去年兩成。根據前11個月數據顯示,中國票房恢復去年27.5%,高於美國的19.9%。同時,a中國市場復工率達93%,也為全球之最。 一連串數據表明,我們在艱難的2020年,似乎過得也沒那麼糟糕。
  • 疫情嚴重之下,春節檔電影是否全部撤檔,答案:是的!
    1月23日中午,在日益嚴峻的武漢肺炎形勢下,電影《姜子牙》、《熊出沒·狂野大陸》宣布退出春節檔,擇日上映,接著電影《囧媽》也在官方微博宣布撤出春節檔,具體公映時間待定。另外,電影《奪冠》宣布調整檔期,電影《緊急救援》也發布了撤檔聲明,《唐人街探案3》宣布退出春節檔。至此,原定於2020年春節上映的七部大片集體退出春節檔,最大限度降低觀眾損失。由於春節檔幾部電影全部宣布撤檔。許多網友開始退票,但由於退票人數眾多,平臺或承受更大壓力,部分人退票並不順利。
  • 從口水劇演員到實力派,金世佳只差一部《掃黑·決戰》
    可不同於好友王傳君接連遇到《羅曼蒂克消亡史》《我不是藥神》等優秀劇本,金世佳自《愛情公寓4》拍攝完畢後,職業生涯就一直走得磕磕絆絆,好不容易參演口碑很好的電影《一個勺子》,風頭都被自編自導自演的陳建斌搶走,幾乎沒人記得金世佳在影片中不顧形象的演出。去年的《河神2》也是如此,觀眾總不忘上一季李現的表現,將金世佳與李現進行比較,吐槽他太過油膩。
  • 美國電影在內地撤檔,導演卻「碰瓷」阿中哥?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來源:觀察者網客戶端,文:阮佳琪2019年上映的美國犯罪片《好萊塢往事》確定在中國內地撤檔後,導演昆汀·塔倫蒂諾15日首次做出回應。
  • 主旋律響起新變奏——2019年國慶電影檔觀察
    變遷之原因,既由於喜劇電影進入調整期(從純喜劇向跨類型喜劇轉變),也因為今年恰逢新中國70周年華誕,主旋律電影與國慶檔屬性更為契合,更加具有話題性與票房潛力。當然,這些還僅僅是造就「最強國慶檔」的客觀原因,如果沒有更深層次贏得觀眾的藝術考量與市場策略,沒有過硬的品質與口碑效應,沒有一種「題材電影」能隨隨便便成功。
  • 《奪冠》《唐人街探案3》撤了:7部春節檔電影全撤檔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唐人街探案3》《奪冠》也撤了:7部春節檔電影全部撤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發展,7部春節檔電影已全部撤檔。1月23日,7部春節檔電影先後宣布退出春節檔,包括《熊出沒·狂野大陸》《姜子牙》《囧媽》《緊急救援》《唐人街探案3》《奪冠》《急先鋒》。1月23日,《奪冠》官微表示,電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命和安全最值得珍惜,「電影為小,生命為大」。
  • 電影熊出沒撤檔 損失最大的卻是這兩部
    電影熊出沒撤檔 損失最大的卻是這兩部時間:2020-01-23 18: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電影熊出沒撤檔 損失最大的卻是這兩部 剛驚聞,今年的春節賀歲電影《熊出沒》跟《姜子牙》不約而同的撤檔了。
  • 衝擊200億年度票房目標,中國電影市場需要《緊急救援》
    復工後的中國電影市場,不管是上映影片的數量,還是規格,都遠不及往年同期。 除了《八佰》《我和我的家鄉》等國產電影,以及《信條》《花木蘭》兩部進口大片,幾乎再也沒有出現對票房有極大帶動能力的商業大片。放眼海外,大洋彼岸的院線日子更加難過。疫情的蔓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諸多大片紛紛撤檔甚至轉網,而這種情況可能要還有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 這4部電影原定於大年初一上映,本以為統領票房,結果全部撤檔
    今年春節期間,由於特殊原因,許多電影被迫撤檔,除了宣布全網免費觀看的《囧媽》之外,其他絕大多數電影都選擇了撤檔,本文這4部電影原本定於大年初一上映,本以為他們可以統領票房,沒想到全部撤檔了,真的太可惜了。
  • 7部春節檔電影已全部撤檔,淘票票、貓眼:無條件退款
    在淘票票和貓眼電影購買的春節檔電影票可以無條件退款了。1月23日下午,貓眼電影和淘票票分別在官方微博宣布,用戶購買的所有撤檔影片均可無條件退款。1月22日,上述兩家票務平臺僅對武漢地區的春節檔電影票實行無條件退款。
  • 春節檔,全部撤檔!
    電影《姜子牙》項目組全體成員2020年1月23日《熊出沒·狂野大陸》:不願看到觀眾承擔任何健康風險,更不願看到疫情進一步擴散的可能撤檔聲明如下:春節是闔家慶團圓的節日,《熊出沒》系列大電影在春節檔已連續六年為中國億萬家庭帶來過數不盡的歡樂。
  • 8部電影「廝殺」春節檔 百部主旋律待映 被疫情耽誤的電影院今年...
    觀眾今年的選擇有很多——3部去年從春節檔撤出、今年再戰的影片:《唐人街探案3》《緊急救援》《熊出沒·狂野大陸》,2部奇幻大片:《侍神令》《刺殺小說家》,2部喜劇:《人潮洶湧》《你好,李煥英》,還有1部動畫片:《新神榜:哪吒重生》。輕鬆娛樂、緊張刺激、故事性強還是春節檔電影的主流。
  • 回顧2019年華語電影,形態意識下的電影主旋律必將成為風潮
    回顧2019年華語電影,「撤檔」無疑是這一年的行業主題之一。從年初撤離柏林電影節的《一秒鐘》、《少年的你》,到暑期檔遭撤下的《八佰》、《小小的願望》,再到2019年末《別告訴她》、《蘭心大戲院》檔期做出調整......
  • 2019年,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年
    在接下來的幾年,於冬將這套主旋律市場化運營的方法論,放大升級,跟不同的政府部門合作,將官方宣傳需求和類型化表達結合,繼徐克之後,又啟用了林超賢、劉偉強等香港導演,《湄公河行動》是它的又一次成功,之後在《紅海行動》、《中國機長》上達到了巔峰。
  • 除了《獵狐》還有獵狼?這些公安行動代號真的漲知識!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說最近熱播的劇集《獵狐》。電視劇本身呢,就不多說了,今天重點要說的是一個引申話題:有同學問,警察蜀黎,你們的行動真的會叫"獵狐"這樣的名字嗎?當然是真的啊!"獵狐"是全國公安機關緝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專項行動的代號。因為追捕的主要是逃到境外的經濟犯罪嫌疑人,所以在這部反映獵狐行動的電視劇裡,大家可能很難看到傳統刑偵劇那種劍拔弩張,刀槍相見的緊張刺激感。那麼除了"獵狐",公安機關還會用到哪些比較有意思的行動代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