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6月5日訊(通訊員 江冬青 王亮 夏鑫科)「2日23時雨水情:晚上降雨區域進一步加大,湘中以北繼續雨雨模式。受強降雨影響,婁底漣源,常德桃源水文先後發布洪水藍色預警。」6月3日,湖南水文微信公眾號平臺深夜0時發布信息。
6月2日至3日,湖南多地發布洪水預警,並預計未來10天雨水情形勢將依然嚴峻。對此,湖南水文統籌部署,聞「汛」而動,加強24小時值班值守,積極做好水文測報工作,及時通過視頻會商系統與應急、氣象等部門進行水情會商,省、市、縣各級水文堡壘陣地相連,組建起了應對暴雨洪水的「鐵桶陣」。期間,作為「耳目」和「尖兵」,湖南水文充分發揮科技力量,服務防汛減災,水文預測預警預報時間長、準度高、效率快,為上級部門領導科學決策和抗洪搶險贏得時間,在6月2日至3日強降雨過程中,瀏陽市水文局金剛水位站預測洪峰水位與實際洪峰水位僅相差1釐米。截至目前,此輪降水湖南已安全度過第一階段,在未來幾天內還將有強降雨來襲。
近年來,湖南水文以轉型升級、不斷創新為導向,深入挖掘「智慧水文」服務體系,探索人工智慧新模式,努力實現湖南水文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湖南水文」微信公眾號、公眾服務一張圖、水情專業服務微信小程序等服務平臺應運而生。
「科技力量的增強,不單是技術手段的增強,更讓我們應對洪水時心裡有底,是自信心的增強。」湖南水文在信息化道路上越走越自信,其以湖南水資源開發利用和水旱災害防禦需求為主線,圍繞涉水要素監測、專業統計分析、業務管理,對外服務等工作,初步實現了「一網、一圖、一庫、一平臺」的涉水資源整合,搭建起了以智慧水信息採集網、傳輸網、數據中心、業務系統、對外服務平臺為基礎的智慧水文新框架。湖南水文水數據採集傳輸規約及信息流程不斷規範,「智慧水文信息傳輸網」有序鋪設,水數據存儲體系逐步完善,數據中心機房加速搭建,雲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得到充分利用,構建的雲計算水文大數據中心,有效地整合併共享了各項水信息資源,打造出統一的水信息網絡安全體系,處於研發階段的「AI人工智慧水情值班助手(水小文)」正將湖南水文向人工智慧領域推進。
新的時代,湖南水文迸發著勃勃生機,在2017、2019年以及今年前階段各大小洪水過程中,無人機、三維雷射掃描儀等多種先進儀器設備先後亮相,使得數據獲取更便捷高效,預警預報更精準及時,在提高了洪水過程中應急監測效率的同時,為跑贏洪水增加了「腳力」,確保「不垮一堤一壩一庫,不死一人」的目標得到實現,近年取得的成果得到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湖南水文,新版上網,實時監控,耳目一新。三湘四水,長江洞庭,有你守望,父老安心。」6月3日湖南水文微信公眾號留言板有群眾如是留言。
新的徵程,湖南水文將不斷推進現代化進程與高質量發展,以更積極、主動的姿態建立智慧水文對內對外應用「一站式」服務平臺,用科技驅動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社會需求、群眾關心的服務產品,助力防汛搶險救災,進一步推進傳統水文向社會水文、數據型水文向智慧型水文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