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堤水文站職工觀測水位。
吉首水文局後方技術支援石堤水文站。
紅網時刻通訊員 梁林峰 夏鑫科 唐慧 長沙報導
今年入汛至今,湖南先後歷經12次較大強降雨過程,瀟湘大地頻繁遭襲,江河汛情不斷鳴警。尤其是6月兩輪最強降雨來勢洶洶,三湘四水相繼告急,防汛形勢刻不容緩。
提前部署,掌握防汛主動權
自春節復工復產以來,湖南水文未雨綢繆,早謀劃、早部署,全面開啟防汛模式,紮實做好汛前準備和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全省各市州水文部門相繼開展應急監測演練,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立足工作實際,著力打造一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應急監測隊伍,打通走向「戰場」的最後一公裡,牢牢掌握防汛抗洪工作主動權。
雨情就是號角,汛情就是命令。湖南水文人聞「汛」而動,沉著應戰,根據雨水情發展趨勢,加密會商頻次,引導廣大幹部職工時刻繃緊防汛抗洪這根弦,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的思想,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汛測報工作中。
「全省各級水文部門要加強值班值守,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及雨水情發展趨勢,嚴格按照洪水應對預案,做好預測預警預報,重點關注暴雨中心雨水情狀況,做好山洪預警,實時分析雨水情趨勢並及時上報。」省水文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郭世民在關鍵時刻多次組織召開全省水文系統視頻會議進行部署動員,確保安全度汛目標順利達成。
面對汛情,領導班子靠前指揮,應急監測隊員迅速到崗到位,黨員幹部衝鋒在前……湖南水文有序開展各項工作,織密全省安全度汛的第一道防線。以水情與信息化部為首的防汛測報部門、基層各縣(市)水文一線職工堅守崗位,徹夜無休。「叮鈴鈴」的電話鈴聲通宵響徹水情值班室,一條條水文預警信息從水情值班室傳送到全省各級防汛指揮部門,為防汛抗洪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截至目前,省水文中心已先後兩次啟動水文測報IV級應急響應,全省水文部門嚴陣以待,根據當地汛情實際及時發布應急響應。據統計,僅6月份,全省水文部門便發布近70條洪水預警,為地方科學決策和人民轉移贏得充足時間,全力當好了防汛「參謀」和「耳目」。
黨旗飄揚,實戰淬精兵
戰鼓催奮進,實戰淬精兵。湖南水文人向水而行,將黨的信念根植於心,肩負起保衛安瀾的責任與使命,一個又一個動人的身影行走在濤峰浪尖,搶測數據,忠誠詮釋著「誠實、主動、準確、及時」的職業操守。
6月20日開始,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水來襲,在湖南漵浦,全站水文職工主動放棄休息,連續奮戰在測洪前線,頂風冒雨精心施測,收集實時水文數據。鏖戰三天三夜,即將成為預備黨員的周濤在縣防汛指揮部和單位之間來回奔波,既要參與會商,分析研判水情,又要組織協調全局有序開展洪水監測工作。在大江口沒有任何歷史水文資料的情況下,他通過預報系統計算和豐富的洪水預報經驗,及時發布了預測預報信息。最終,預測漵水縣城段洪峰水位與實際最高水位僅相差0.3米,大江口段洪峰水位與預測值高度一致。
24日,在洪峰順利通過漵浦縣城後,周濤顧不上休息,馬上組織人員,帶上儀器設備,奔赴離縣城80多公裡外的漵水上遊龍潭水位站開展應急監測。在河邊蹲守近三個小時,他和同事們一邊吃著打包帶來的盒飯,一邊操作儀器設備,測量到一份又一份洪水數據,完成監測工作回到縣城已經是次日凌晨。
與此同時,在芷江縣防汛一線,水文職工李一文為收集舞水雨水情資料,已經有兩個多月沒回家,兩個月以來,通宵值守是家常便飯,在測驗房中工作累了就坐在椅子上眯一會兒,每次問他身體是否吃得消,他總說:「能,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周濤、李一文只是湖南水文抗洪一線的縮影,還有成百上千名湖南水文人在為一方安瀾鼓勁奮戰。鮮紅的黨旗飄揚在湖南水文陣地,在水情值班房,在徹夜未眠的會商室,在應急監測前進的道路上,在三湘大地的江河湖庫......
精準預報,顯水文擔當
枕戈待旦,勇當雨夜急行軍。
6月12日,湘西局部大暴雨。「叮鈴鈴」的電話鈴聲通宵響徹湘西水文水情值班室,被水衝刷的漆黑道路上,水文應急監測隊正在疾行。
「石堤水文站全變頻纜道控制系統、高洪雷達波測速系統被雷擊壞,無法使用!」這是水文防汛群內湘西州唯一一個省外水文站——石堤站發來的求助信號。13日凌晨5點,水文應急監測隊立馬從吉首趕赴石堤,以原始浮標法開展緊急外業測量。
「不能只依賴機器和數據推算,必須實測。」湘西水文目標明確,密切監測水位漲幅,一線人員通宵達旦開展洪水實測,只為更加精準科學發布預測預警預報。
據了解,在此輪洪水過程中,水文部門精密施測,中小河流預報數據與實測數據的水位相差僅0.9釐米。
在資水上遊,邵陽也飽受暴雨侵襲。6月24日凌晨,邵陽水文值班室人影穿梭,值班人員正時刻關注雨帶切變線走勢。24日3時以來,鄰省廣西境內資源縣暴雨傾盆,資源站水位猛漲,湖南也將受其影響。心生警惕的邵陽水文人細緻分析,主動出擊,提前11小時發布新寧站洪水藍色預警,拉響夫夷水沿線洪水警報。10時,隆回、洞口一帶暴雨如期而至,水情人員緊張有序地開展洪水分析,先後發布平溪洞口縣城河段、黃泥河水東鎮河段洪水藍色預警。
11時05分,黃泥河洞口縣水東站出現洪峰……
21時40分,赧水隆回縣隆回站出現洪峰……
25日凌晨5時20分,夫夷水邵陽縣塘渡口站出現洪峰……
……
經奮勇搶測,水文實測成果和預警分毫不差,得到地方防指部門高度認可。
自入汛以來,湖南各級水文部門聞「汛」而動,加強值班值守,全面履行監測預警預報職能,省、市、縣各級水文部門共採集雨水情信息845萬份,發送簡訊30.5萬餘條,發布各類洪水預警92次,發布實時作業預報70站次,編寫水情分析及預測預報類專題材料264期,為各級黨委政府和防汛主管部門科學決策調度提供了精準及時的水情服務。
科技助力,防汛救災「硬實力」
「湖南水文,新版上網,實時監控,耳目一新。三湘四水,長江洞庭,有你守望,父老安心。」6月3日,湖南水文微信公眾號留言板有群眾如是留言。
面對嚴峻汛情,湖南水文充分發揮科技力量,服務防汛減災,水文預測預警預報時間長、準度高、效率快,為上級部門領導科學決策和抗洪搶險贏得時間。在6月2日至3日強降雨過程中,瀏陽市水文局金剛水位站預測洪峰水位與實際洪峰水位僅相差1釐米,提前12小時精準預測到6月7日江華萌渚水大路鋪河段將出現超歷史洪水。
「硬核」科技助力,加強技術手段的同時更增強湖南水文人防汛抗洪信心。近年來,湖南水文以轉型升級、不斷創新為導向,深入挖掘「智慧水文」服務體系,探索人工智慧新模式,努力實現湖南水文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湖南水文」微信公眾號、公眾服務一張圖、水情專業服務微信小程序等服務平臺應運而生,無人機、三維雷射掃描儀等新儀器新設備相繼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應急監測能力和效率,促使湖南水文真正做到測得出、測得準、報得出、報得快。
今年汛期,湖南水文實現了氣象水文耦合預報,且模型運用初見成效。與此同時,採用水文公眾服務一張圖、手機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APP等方式,為各級防汛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了圖文並茂、形象高效的實時雨水情服務。其中,入汛以來,湖南水文微信公眾平臺發布雨水情軟文225篇,訪問量超過160萬人次,雨水情互動超過270萬人次,頻繁地互動及訪問,側面展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湖南水文的充分認可和關注。
風雨逆行,與時間爭鋒,同洪水賽跑,湖南水文上下一心,奮鬥在防汛抗洪第一線。隨著「端午水」的結束,湖南各河流水勢逐漸回落趨於平穩,湖南水文人已經背起行囊,向著新的挑戰衝鋒。
【來源:紅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