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鍾南山團隊論文發表:需預防這種方式引起新冠病毒傳播

2020-12-11 北晚新視覺網

在國家衛健委的支持與協調下,鍾南山院士牽頭收集了自2019年12月11日至2020年1月29日來自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552家醫院的1099例實驗室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下文簡稱為新冠感染)患者的臨床信息。研究論文以原創論著(Original article)的形式,正式刊登在醫學界影響力最高的綜合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圖1 NEJM文章與網站截圖

研究的主要亮點發現和臨床意義有哪些?

1)本研究首次收集全國範圍的大樣本量(超過1000例)新冠患者的臨床信息,不少患者在湖北省外就診,多數患者為非重症病例(佔84.3%),15.7%的患者為重症病例,患者人群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2)本研究計算得出的病死率(1.4%)與國家衛健委官方報導數據(約2.3%)更為貼近;

3)發現了僅有1.9%的患者有直接接觸過野生動物的病史,在生活在武漢以外的居民中有31.3%的患者在近2周曾到過武漢,72.3%患者曾在近2周接觸過武漢地區人員;

4)指出56.2%的新冠患者在入院時尚未出現發熱,但隨著疾病進展,88.7%的患者相繼出現發熱,因此僅依靠發熱作為診斷標準則容易漏診疑診病例;

5)指出消化道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較為少見,指出了新冠病毒通過消化道傳播的證據(在糞便、胃腸道破損黏膜、出血處分離出病毒),提示各界需注意預防下水道汙染引起的新冠病毒傳播;

6)指出確實存在部分核酸檢測陽性、具有臨床症狀但在入院時無任何影像學異常表現的新冠患者,而且非重度患者中這類患者的比例(17.9%)遠高於重度新冠感染患者(2.9%);

7)指出淋巴細胞減少可見於83.2%的新冠感染患者中,尋找病毒破壞淋巴細胞的關鍵機制將有啟發臨床醫生通過調節患者的免疫功能而提高救治成功率。

國外同行如何評價論文?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高度重視新冠疫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Anthony Fauci、Clifford Lane、Robert Redfield教授撰寫了題為Covid-19 -- Navigating the uncharted文章,提出本研究的發現提示新冠疫情最終可能更類似於季節性流感(病死率接近0.1%)或者流感大流行(類似於1957和1968年的大流行),而與SARS或者MERS的高病死率(分別為9-10%、36%)形成鮮明對比。

圖2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配發述評文章,對本文正面評價

新冠論文的內容分享與影響力

鍾院士一直強調,臨床救治必須時刻擺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首位,臨床和基礎科研為臨床實踐保駕護航,兩者形成有機整體。基於上述指導思想,在分析整理數據後,鍾院士帶領團隊第一時間向醫學預印本(MedRxiV)上傳了文章的副本,將研究成果儘快向全社會公布,隨即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截止至3月5日,瀏覽次數達30萬,下載量近14.3萬次)(圖3)。

圖3 新冠論文成為MedRxiV高被引用論文

為方便國內的臨床一線同行了解論文信息,論文的中文全文已刊登於NEJM醫學前沿網(連結:https://nejmqianyan.cn/article/YXQYoa2002032?sg=AbW1NGsHw3NxPd6F),讀者可以免費在線閱讀全文以及雜誌社配發的述評文章(圖4)。

圖4 NEJM醫學前沿配發述評文章

論文一經發表,即引起廣泛關注。在1周不到的時間內,論文已經成為《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瀏覽量最高、廣泛致信交流、廣泛被各界媒體採訪報導的重點推介(圖5)。此外,論文發表5天內已經被4篇國際學術論文引用。

圖5 新冠論文成為《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瀏覽量最高、廣泛致信交流、廣泛被各界媒體採訪報導的重點推介

論文的通訊作者為鍾南山院士,第一作者分別為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關偉傑副研究員、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倪正義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胡豫教授、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梁文華副研究員、南方醫科大學統計學教研室歐春泉教授、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何建行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劉磊教授、中山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單鴻教授、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雷春亮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許樹昌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學院杜斌教授、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曾光教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袁國勇院士。作者名單還包括來自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成都公共衛生臨床醫學中心、黃石市中心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長沙市第一醫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黃岡中心醫院、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湖北醫科大學附屬太和醫院、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武漢市黃陂區人民醫院的多位專家。

本研究的開展得到了各方的鼎力相助,包括國家層面的全程協調與省市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一線臨床醫生進行數據提取、科研相關人員數據錄入的支持;南方醫科大學統計學團隊對數據整理和分析的支持。本研究還得到了騰訊公司在統計國內具有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資質的醫院數量的大力支持。我們還向全國奮鬥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致以慰問,祝願所有患者早日康復!

延伸閱讀

第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公布:注意糞便及尿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

3月3日,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通知,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通知要求,有關醫療機構要在醫療救治工作中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完善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促進醫療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新冠肺炎第七版診療方案:注意糞便及尿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

在傳播途徑方面,新版診療方案明確,在糞便及尿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應注意糞便及尿對環境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南山呼吸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中新網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鍾南山團隊論文正式發表!回應潛伏期問題
    2月29日,記者從廣州醫科大學獲悉,28日,鍾南山院士團隊論文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
  • 「潛伏期最長24天、不排除有超級傳播者……」,鍾南山領銜新論文...
    當地時間9日,一篇作者包括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和來自廣州市呼吸衛生研究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黃岡市中心醫院等單位的37位作者共同完成的論文預印版發表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這篇論文對截至1月29日的1099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研究,得出新冠肺炎的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不排除有「超級傳播者」等新發現。
  • 一種新冠病毒新變體已蔓延歐洲!國內會暴發第二波疫情嗎?鍾南山...
    一種新冠病毒新變體已蔓延歐洲!國內會暴發第二波疫情嗎?研究發現:一種新冠病毒新變體已蔓延整個歐洲據參考消息網援引西媒報導稱,本周,瑞士巴塞爾大學和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組成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了新冠病毒的一種新變體
  • 鍾南山團隊再發科研成果,系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回顧性論文
    該研究通過十個國家收集到的3470名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臨床數據,以無偏見的方式合成最終分析結果。這是鍾南山院士團隊發布的第三篇論文。前兩篇分別是《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發表的「2019新冠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以及在《胸部疾病雜誌》(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發表的「基於SEIR優化模型和AI對在公共衛生幹預下的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趨勢預測」,分別對疫情初期和傳播力學進行預測和研究,鈦媒體都進行了相關報導。(詳見鈦媒體新冠肺炎科普專題)
  • 我科研團隊揭示新冠病毒由水貂向人傳播機理
    科技日報哈爾濱12月10日電 (記者李麗雲)目前,歐美出現水貂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個案,
  • 中國科研團隊揭示新冠病毒由水貂向人傳播機理
    科技日報哈爾濱12月10日消息,目前,歐美出現水貂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個案,近2千萬隻水貂被撲殺。那麼,水貂是如何將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的?近日,《國家科學評論》在線刊出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步志高團隊領銜的研究論文《新冠病毒在水貂中的複製、致病及傳播能力研究》,闡釋了水貂新冠病毒傳播給人類背後的機理。研究者利用分離自人的新冠病毒株鼻腔感染水貂後,發現病毒可在水貂的鼻腔和肺臟高水平複製,並在水貂的上、下呼吸道引發和人感染新冠病毒發病者極為相似的病理損傷,包括肺部的血栓形成。
  • 中國團隊發現新冠病毒能在精液中存活 仍無法證實性傳播途徑
    最近中國科研團隊發現新冠病毒可以存在於男性的精液中。此前科學家已經在唾液、尿液和糞便中檢測到這種病毒。由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趙衛國博士和河南商丘市立醫院張世璽醫生撰寫的相關論文,5月7日發表在對外開放的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網絡開放》(JAMA Network Open)上,但是由於研究人員無法確認他們所發現的病毒是活病毒還是病毒殘留的片段,因此對於新冠病毒是否可以通過性傳播未給出明確答案。
  • 「潛伏期最長24天」,鍾南山領銜新論文又有新結論!
    來源:中宏網2月9日,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領銜的「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研究,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表。鍾南山等人對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中位潛伏期為3.0天,最長可達24天。同時,僅有1%左右的患者與野生動物有過直接接觸,而超過3/4的患者為武漢本地居民,或曾與來自武漢的人員接觸過。
  • 石正麗《Science》發文:新冠病毒傳播途徑概述
    北京時間1月9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和周鵬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新冠病毒傳播的評述文章:SARS-CoV-2 spillover events。系統的概述了當前新冠病毒向人傳播的途徑,並指出在新冠病毒自然宿主溯源、新冠病毒在動物中變異後對人健康的影響等方面還需更多科學研究。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2003年)、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2012年)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2019年)都爆發於近幾十年,並由不同的冠狀病毒株引起。不少病毒被認為源自蝙蝠,然後通過中間宿主傳播給人類。
  • 鍾南山團隊最新論文有哪些發現?
    2020年2月9日,鍾南山院士所在的研究團隊在醫學類論文預印本平臺 medRxiv 上提交了一份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臨床特徵的論文《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 學術頭條:清華、南大斬獲滿分論文,新冠病毒傳播能力未出現變化,可...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相對穩定 傳播能力未出現變化當地時間27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世衛組織正與全球各地專家及實驗室合作,研究各地新冠肺炎病毒的基因序列到目前為止,新冠肺炎病毒是相對穩定的,有一些預期中RNA病毒會有的變化,但在預期範圍內。此外不同國家發現的病毒,在傳播能力或引起嚴重疾病的能力方面並沒有差異。專家:不能排除新冠病毒常態化可能性 全球一體化防控非常重要27日,國新辦舉行專家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科學研究情況吹風會。
  • 學術頭條:新冠病毒可氣溶膠傳播,18位院士落戶烏鎮,北郵-華為學院...
    研究者發現了兩種可阻止新冠病毒S蛋白受體結合域RBD與人體細胞受體ACE2結合的人源性抗體。由首都醫科大學、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單位的研究者組成的合作團隊,從一名康復患者中分離出四種人源單克隆抗體(B5、B38、H2和H4),它們在體外均顯示出中和能力。
  • 新冠肺炎疫情:鍾南山團隊最新研究論文!市場很快有大行情:美元...
    除此之外,投資者還需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進展。綜合媒體報導,中國—世衛組織聯合專家考察組將組建,世衛組織先遣組今將抵京。今天有媒體報導稱,鍾南山領銜新發論文稱,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隨後有團隊成員回應:網上流傳的文章並非原文。針對文中披露的潛伏期最長為24天,仍是個例。  全球市場勢將很快爆發大行情:美元、黃金都可做多!?
  • 學術頭條:卡介苗對預防新冠無效,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布,新方法...
    鍾南山團隊公布新冠肺炎危重預測模型 準確性達到88%14日消息稱,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團隊代表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整合臨床風險因素,建立新冠肺炎的危重症預測模型,準確性達到88%。該模型前期在雷神山醫院等湖北多家醫院開放使用,獲得當地同行的認可,相關論文近日發表於國際權威雜誌《JAMA Internal Medicine》,通訊作者為鍾南山、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何建行。《自然》論文:新冠病毒如何搞亂細胞通路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一篇論文,研究者提取了新冠病毒感染的細胞的蛋白質組,並做了分析。
  • 新冠病毒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鍾南山團隊成員:只是個例
    近日,鍾南山院士聯合國內多位專家,對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研究成果形成論文《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發布於醫學類預印本雜誌medRxiv,目前論文還在投稿階段,正式發表前還需經過全球同行評議。
  • 鍾南山團隊最新論文:早期發熱症狀人群不到一半
    2月9日,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領銜的「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研究,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表。(註:medRxiv的論文均未經同行評審)鍾南山等人對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中位潛伏期為3天,最長可達24天。
  • 「潛伏期最長24天、不排除有超級傳播者……」,鍾南山領銜新論文又...
    2月9日,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領銜的「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研究,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表。(註:medRxiv的論文均未經同行評審)鍾南山等人對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中位潛伏期為3.0天,最長可達24天。
  • 鍾南山:警惕新冠肺炎與冬季流感共同感染
    原標題: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還需時間   11月28日,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在深圳落幕。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大會主論壇,作《中國臨床科技進展與新冠疫情防控》主題發言。   鍾南山針對當前新冠疫情防控、疫苗研發、衛生健康科技等問題作出最新回應。
  • @菸民,鍾南山團隊論文沒有這樣的結論!
    &nbsp&nbsp&nbsp&nbsp吸菸者新冠病毒的感染率遠遠低於非菸民?隨著一項關於1099個新冠肺炎病例臨床資料分析的研究結果出爐,有人對病例的吸菸史數據做了一個簡單的比較,得出這一結論。不過,公共衛生專家向南都記者表示,這種說法純粹是在偷換概念,完全是誤導公眾。
  • 《柳葉刀》預印本論文:新冠可能最早在印度次大陸傳播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11月17日,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科學文獻預印本存儲平臺SSRN上發布了一篇預印本論文。這篇論文題為「新冠病毒在人類宿主中的早期隱秘傳播及進化」,其研究團隊認為,新冠病毒最早可能在印度次大陸發生人際間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