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懂自閉症孩子的評估報告?BCBA的詳解來了——

2021-03-02 大米和小米

大米和小米經常收到家長的求助留言:

「醫院給孩子做了評估,機構還一定要孩子做評估,一次就要上千塊,有必要嗎?」

首先,科學評估是早期幹預的基礎,無論是對孩子、對家長、還是特教老師都意義重大。

不科學的評估報告並不能真實反映孩子能力現狀,對幹預來說,針對性不強,家長既損失了錢,又無法對症下藥,可能錯過幹預的良機。

一份科學有效的幹預報告應該是怎樣的?又該如何去用?

今天,大米和小米就專門邀請來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BCBA)盧豔芬老師來告訴大家如何解讀評估報告。

藉此機會,我們要給大家插播一個好消息:


10月7日,大米和小米督導盧豔芬老師,通過了國際行為分析師認證委員會(BACB)的考核認證,我們的治療師團隊又添一位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


三年前,盧豔芬就加入了大米和小米,在這裡,她已經憑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能力,成為自閉症孩子及其家庭信賴的治療師;


但是,在大米和小米,每個人都在全速奔跑,你必須專業,還要更專業。


在公司的支持下,2017年盧豔芬和同期好幾位治療師一同考取了BCaBA,現在,她又通過了BCBA考核。

回憶起備考BCBA的那段時間,盧老師覺得瘋狂又感恩:



目前,大米和小米已有數十位BCBA與BCaBA,同時還有多位康復師也在攻讀BCBA與BCaBA課程,隨著專業隊伍不斷壯大,我們也必將更優質的幹預服務帶給國內的特殊需要家庭。

如何讀懂評估報告

盧豔芬

大米和小米社交綜合課程督導

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BCBA)

美國恩迪科特大學應用行為分析碩士

華南理工大學語言學碩士

高等院校講師

有些家長會疑惑,為什麼孩子在醫院評估過一次了,機構為什麼還要評估,有意義嗎?

其實,和自閉症相關的評估會有很多種,例如篩查性評估、診斷性評估、課程本位的評估。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來了解下,醫院常常使用的診斷性評估和機構的課程本位評估究竟是什麼,有何不同?

診斷性評估

醫院裡做的自閉症診斷評估,通常是把孩子與基於大數據產生的普通孩子常模做對比,審視小朋友是否符合自閉症的臨床診斷標準。

目前國內常用的臨床診斷評估量表有:

《兒童孤獨症評定量表》(ChildhoodAutismRatingScale,CARS)

《孤獨症診斷觀察量表》(AutismDiagnosticObservationSchedule,ADOS)
《孤獨症診斷訪談量表修訂版》(AutismDiagnosticInterview-Revised,ADI-R)等等。

診斷性評估報告中,可能會涉及一些醫學領域的專業概念。醫生往往會對評估報告加以解釋。

而機構中通常使用的是:

課程本位的評估

課程本位的評估是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各領域的能力情況,例如,能力短板在哪?現階段發展的困難有什麼……然後基於這些信息給孩子制定各階段個性化幹預目標。

在評估過程中,需要使用一些專業發展量表,例如VB-MAPP,ABLLS,大小米自主研發的RICE評估工具RSSS。

看到這,相信家長們心中已有判斷,醫院的診斷性評估目的是為了給孩子臨床上的確診,機構評估的初衷是為了康復。兩者目的不同,使用的量表,評估報告結果也大不相同,所以,就算孩子在醫院評估過,也會需要在機構重新評估。

下面,我們重點來講解,機構評估報告對幹預有何意義,以及如何檢驗機構的評估報告是否靠譜。

客觀、科學、準確、恰當的評估,是有效幹預的開始。

不同的評估報告會有不同的呈現模式,但通常都會包含以下幾個部分:能力描述、幹預建議、幹預目標、幹預方法。

一份科學的評估報告,對孩子幹預意義重大:

1. 通過評估,我們了解現階段,孩子自身或環境中是否有幹擾孩子學習的要素,進而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幹擾,進入學習。例如,某些嚴重的自我刺激行為或者逃避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學習。如果孩子有此類情況,那我們在幫助他們建立新技能的同時處理幹擾行為,甚至需要優先處理。

2. 根據孩子各領域目前的技能水平情況,評估報告指向現階段重要可行的幹預目標。

3. 除了幹預目標,幹預報告還可能會包含有現階段的幹預建議以及幹預策略--家長和康復師可以從中獲得有用、寶貴的信息。

總而言之,評估報告其實決定了小朋友現階段具體的幹預內容,所以一定要先客觀科學評估,再開展教學幹預。

由於評估報告對孩子現階段幹預的重要意義,家長在孩子幹預中承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因而,家長有必要讀懂評估報告。

當拿到孩子的幹預報告後,可以認真閱讀,繼而與評估方專業人員進行交流(例如,有的機構會有報告解讀會,例如大米和小米)。

首先,確認評估報告對孩子客觀表現描述是否符合事實,有些小朋友可能在陌生的評估現場展現出來的能力,可能與他們真實的能力水平有很大差距。如果有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及時向機構補充相關的信息,以幫助機構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全面情況。

其次,可以圍繞以下幾個問題進行思考: 

1)現階段教學目標是什麼?為什麼是這些目標?和我們自己的期待是否一致?

2)這些項目達成後,後續項目的進階更迭,依據什麼邏輯?

3)機構會怎麼達成這些目標。例如,機構使用什麼教學策略?以學生動機為導向,還是以教師為導向?是否基於數據為基礎做策略和目標的調整?

4)在居家環境中,我們可以做什麼,為孩子創造更多學習機會,幫助孩子進步最大化。

評估報告就是洞察和了解機構幹預理念的機會,從評估過程到評估報告,家長其實就能了解到這個機構的幹預理念。

寫在後面:

除了機構的評估報告,我們也聽到一些家長反映,作為非專業人士,很難讀懂醫院的診斷性評估報告上的專業術語。如果你在看醫院評估報告時有不清楚的詞彙或概念,請在留言區告訴我們,屆時我們將會邀請專業醫生為大家解讀~

相關焦點

  • 如何讀懂自閉症孩子的評估報告?BCBA的詳解來了
    今天,大米和小米就專門邀請來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BCBA)盧豔芬老師來告訴大家如何解讀評估報告。醫院裡做的自閉症診斷評估,通常是把孩子與基於大數據產生的普通孩子常模做對比,審視小朋友是否符合自閉症的臨床診斷標準。
  • 解惑:自閉症如何評估的呢?評估哪些方面,如何得出結論呢?
    孩子發育遲緩,有自閉症傾向,就要面臨評估的問題,好多父母都很疑惑,自閉症都評估哪些方面呢?自閉症評估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不是幾分鐘就能判定的。需要結合幾大項目,得出結論。最好是行為分析師來主導完成評估,因為行為分析師將來要負責孩子幹預項目的制定和監督。也就是行為分析師通過親自接觸和測試,了解了孩子的最初情況,更有利於在孩子現有的能力和不足下,做出適合孩子的幹預項目。
  • 自閉症兒童|如何讀懂來自星星的你
    (講述自閉症患者的電影《雨人》劇照)自閉症也稱孤獨症,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症狀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及行為方式刻板。2014年10月,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自閉症研究指導中心發布《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狀況報告》,我國僅0-14歲的自閉症患兒可能超過200萬人。
  • 自閉症是如何診斷和評估的?
    準確的說,我們現在還無法使用實驗室檢測或醫學檢測去診斷自閉症的病症,目前,診斷主要還是基於孩子的行為特徵,也就是說主要看孩子們表現出的行為方式以及他們的病史。自閉症孩子的行為特徵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相互的社會性互動,第二是日常交流,第三是限制性和重複性行為,並且在每個方面都存在許多具體的特徵。在社會性方面,比如孩子的非語言交流行為,像眼神交流身體姿勢以及面部表情,他們是否會尋找其他人分享他們的快樂,或者他們是否會屏蔽其他人的互動。
  • 怎樣評估孩子是否是自閉症?父母自行評估判斷的九個步驟
    兒童自閉症的症狀有哪些?父母怎樣判斷?越小的孩子越難發現自閉症的徵兆,父母該從哪些地方去觀察判斷孩子是否有自閉症的傾向呢?從3-6個月開始自閉症的跡象就會慢慢表現出來。一.觀察和評估孩子的行為當發現沒有互動時,儘可能配合語言、手勢、動作等去引導孩子,看是否可以改變其行為;觀察孩子在交流、遊戲、做其他事情、擁抱等過程中是如何與你互動的,把這些詳細記錄下來
  • MDT多學科診療評估通過5步驟降低自閉症誤診率
    但至今為止,醫學界尚未開發出能直接評估自閉症的醫學測試方法。包括現目前醫院推行的EEG、CT、MRI檢查,也只能做到通過排除腦病來進一步明確孩子的自閉症傾向。也就是說,對於自閉症本身的診斷,現目前只能通過臨床觀察的方式。然而傳統的臨床觀察由於醫療資源緊缺的問題,滋生了諸多局限性,導致自閉症的誤診率高達15%。
  • 一份專業評估對自閉症孩子有多重要?
    VB-MAPP(Verbal Behavior Milestones Assessmentand Placement Program,語言行為裡程碑評估與安置程序)是對自閉症兒童、語言發育落後兒童的一個標準參照的語言和學業能力評估系統、課程指導和技能追蹤系統。VB-MAPP評估從5大方面全面記錄分析孩子的能力水平,指導IEP的制定。
  • 讀懂這36個詞,拉近你和自閉症孩子的距離!
    心家推薦:從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開始,父母的精神、學習壓力就與日劇增。無從下手?看不懂專業詞彙?不要緊,看完這篇文章,讀懂你所需要知道的專業名詞,相信你會輕鬆不少。在1990年,將自閉症加入到服務對象中。NTNerotypical無神經學特異性表現的人,常用來指代沒有自閉症的人。
  • 自閉症兒童常用評估工具簡介
    雖然可能有很多孩子從來都沒有做過系統的評估,但評估在幹預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評估可以比作幹預過程中的摸底考試+教學大綱,通過評估來考察孩子落後的地方,才能制定相應的課程。如果沒有進行科學嚴謹評估,制定出的幹預計劃通常是不可信和低效率的。
  • 世界自閉症日丨中國首個自閉症兒童社交能力評估系統發布
    圖/視覺中國針對自閉症兒童的社交能力,國內一直缺少科學的測量工具,而科學的評估是有效幹預的開始。今天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自閉症兒童早期康復幹預機構大米和小米公布最新研發成果——RICE社交階梯評估系統(RSSS),這是中國首個針對自閉症兒童的核心障礙——社交障礙研發的評估系統。目前,這套社交評估系統的線上版本向所有自閉症家庭免費提供。
  • 面向自閉症兒童家庭免費提供 中國首個自閉症兒童社交能力評估系統...
    圖註:大米和小米兒童成長中心(北京)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官方稱孤獨症),自閉症兒童早期康復幹預機構大米和小米公布了最新研發成果——RICE社交階梯評估系統(RSSS),這是中國首個針對自閉症兒童的核心障礙
  • 別再浪費自閉症孩子的寶貴時間,這份評估幫你制定精準學習計劃
    當孩子被診斷為發育遲緩、自閉症,爸媽們一度會陷入焦慮和迷茫。孩子不說話、無應答,到處亂跑,無法聽從爸媽的話安坐……這是怎麼了?日子沒法過,要入園、要上學,怎麼辦?孩子需要哪些能力,才能適應學校生活?才能讓爸媽放下焦慮?然和能力評估為你和孩子保駕護航。
  • 中國首個自閉症兒童社交能力評估系統面世
    (官方稱孤獨症),自閉症兒童早期康復幹預機構大米和小米公布了最新研發成果——RICE社交階梯評估系統(RSSS),這是中國首個針對自閉症兒童的核心障礙——社交障礙研發的評估系統。大米和小米兒童成長中心(北京)  針對自閉症兒童的社交能力,國內一直缺少科學的測量工具,而科學的評估是有效幹預的開始,大米和小米自主研發的RICE社交階梯評估系統基於超千萬條項目數據,結合AI人工智慧技術,針對中國兒童社交特點研發而成,測量兒童當前在各社交能力水平,包含社交動機、自我意識、社交互動、社交情感、社交關係、遊戲、心智解讀、友誼八大領域,智能輸出個性化評估報告,
  • 自閉症家長必讀: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壓在頭上的七大問題詳解
    孩子的未來在哪裡?等等。對此,星悟說梳理了自閉症父母最為關心的七大問題,來幫助家長更好地作出選擇。1.送機構、在家幹預該怎麼選?但是落到實際,每個家庭有自己的難處,到底要不要辭職給孩子進行幹預時,家長不妨對所處環境資源做個評估,如:家庭經濟情況怎麼樣,能不能承擔得起上機構的費用?家庭附近是否有機構,專不專業?
  • 自閉症兒童坐不住?BCBA說只給孩子下指令是沒用的——
    「大米和小米」採訪時發現,不少家長、幼兒園老師、普通小學老師都曾為自閉症小朋友坐不住,隨便離開座位的問題困擾。 孩子坐不住,不僅會影響個人學習,還可能擾亂課堂秩序,這會給自閉症孩子融入課堂以及老師日常教學管理工作帶來巨大壓力。因此,不少自閉症孩子家長及老師,認為安坐是小朋友上幼兒園或普校的必備能力之一。
  • 自閉症兒童坐不住?BCBA說只給孩子下指令是沒用的
    為什麼家長喊破喉嚨、費盡力氣,孩子就是坐不住?「大米和小米」採訪時發現,不少家長、幼兒園老師、普通小學老師都曾為自閉症小朋友坐不住,隨便離開座位的問題困擾。孩子坐不住,不僅會影響個人學習,還可能擾亂課堂秩序,這會給自閉症孩子融入課堂以及老師日常教學管理工作帶來巨大壓力。
  • 成都兒童假性自閉症評估檢測醫院-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復禾疾病庫
    同時,中童兒童康復醫院開展多樣化的集體小組幹預以及家長培訓,幫助孩子提前做好上學的準備,幫助父母用發展性思維看待孩子的優缺點,積極對待孩子現在面臨的困難,發現孩子的優勢能力,並學會發展優勢能力的方法,優化家庭教育方式,從根源上改變兒童的成長軌跡。自閉症譜系障礙使患上自閉症的孩子有著不一樣的語言,不一樣的興趣愛好,不樣的行為舉止,似乎來自"星星」。
  • 自閉症如何進行有效幹預?
    而2013年的報告顯示,在6-17歲的孩子中每50個孩子中就有1個患有自閉症,增長趨勢十分明顯。來自不同國家的統計表明,自閉症在總人口的患病比例可達2%甚至更高。 在美國,每個自閉症兒童一生的護理費用超過320萬美元,全國每年的花費超過350億美元。
  • 一個小實驗,讀懂自閉症孩子為什麼與眾不同?
    自閉症孩子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模式,這些思維模式經常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困擾,例如分心、刻板、不會類化、感知覺問題等。但是,這些與眾不同的思維模式也可以是他們的優勢,一些針對自閉症人士的教學策略,就是根據他們這些獨特的思維模式設計並發展出來的,例如視覺策略、結構化教學和社交故事等。所以,在了解自閉症孩子之前,更應該了解他們獨特的思維模式。
  • 自閉症兒童情緒問題如何處理?教你正確應對孩子的情緒問題。
    軒軒不想吃大發脾氣,要找能滿足他各種要求的奶奶來。對於自閉症孩子(星娃)來說,「發脾氣」就好像是一種溝通方式,也是一種正常的負面情緒發洩。但是,高頻次的發脾氣,用發脾氣去達到某種目的,讓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就會給身邊的人帶來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