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接著昨天問題,來說說第二個問題。
怎樣幫助孩子詞彙記憶和擴大詞彙量?
詞彙積累的確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個難點。
我們都知道,漢字是由偏旁部首組成的,最新版的《辭海》收錄的偏旁部首有250個,而且漢字的讀音往往和它的寫法毫無聯繫。
但是英語就是由26個字母組合而成的,而且很多單詞的拼寫和讀音都是有關聯的。
所以,和中文比起來,英語詞彙的記憶真的是小case,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方法。那正確有效的方法到底是什麼呢?
一、全面認識「背單詞」的三個維度,在實踐運用中記憶
實際上我們英語專業領域通常講的背單詞、記單詞,是指英英釋義、正確拼寫、熟練運用三個維度。這三個維度裡,我想著重來講一下英英釋義和熟練運用。
為什麼一定要記住單詞的英文釋義?
因為,所有單詞的中文解釋其實本質上都是一種對這個英文的翻譯。
一個英文單詞,其實有多重含義。翻譯的過程就會有一些損耗,無法做到完整保留英文所有的含義。如果強行記憶中文含義,往往就會比較片面。
但是,如果我們知道了這個單詞的英文釋義,其實就知道了這個詞本來的含義,便可以一推三,熟練運用。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前兩天有一位英語老師問了我一個問題:
在這個句子裡,到底應該用Cut off 還是cut up
因為她和她的學生在總結語法詞彙知識的時候,這兩個詞組都有切斷的意思。大家有沒有覺得這樣的學習方法非常熟悉,因為相信很多家長都是這樣長大的。
如果從這樣的中文釋義來看,確實這兩個詞沒法辨析。我默默地找出了一張圖,並給到了劍橋詞典的英文解釋。
英文解釋一出來,其實就會非常的清楚了。
我們經常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如果單詞的意思和拼寫是理論的話,那麼運用就是實踐。頻繁實踐可以促進理論更加紮實,更加有助於記住意思和正確拼寫。
熟練運用也分三種情況:
在練習中運用。做詞彙練習,英語教材和英語讀物常配有詞彙練習,做這類練習也是學習詞彙的好方法。
因為這些練習的編選一般都是重點突出,目的明確。所要練的詞都是詞彙中的重點和難點,而且它們又都出現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有利於加深對詞的含義和用法。
在語境中運用。「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背單詞永遠不能脫離句子。如果我們只是記住了abandon這個詞,卻不知道這個詞是在什麼情況下運用,就還是記不住這個單詞。
句子不能脫離段落。只有將詞彙融合到句子和語篇中去,在語境中實現其交際功能,孩子們才會真正掌握這個詞彙的含義。
在文化中運用。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並對文化起著重要作用。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
語言能夠反映一個國家的歷史和文化特徵,比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災難、麻煩、禍害的根源)。在古希臘神話中第一個婦女潘多拉因受懲罰,被眾神謫下凡間,宙斯給她一個盒子,讓她帶給娶她的男人。當盒子最後打開時,所有的罪惡、不幸、災難等都跑了出來,從此給人類帶來無窮的禍害。所以,如果不知道這個故事,就很難理解PANDORA這個詞。
如果家長關注了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就會發現我們的每日一詞,到底是用什麼方式來讓孩子學習這個單詞的,包括我們正在下大力氣編寫的《KET詞彙寶典》,都是從這種思路出發的。
二、牢牢抓住拼讀和閱讀兩大關鍵,在潛移默化中記憶
如果您在國外待過或者專門研究過外國小孩的詞彙記憶方法,你會發現外國孩子強調的是「詞彙積累」,而非「記憶」。那麼他們詞彙積累最有效的兩大手段是什麼呢?就是拼讀、閱讀。
一是運用拼讀記憶詞彙。
拼讀大家可能都有所耳聞,就是自然拼讀。
相信很多家長都聽說過自然拼讀。但是,大家是否真的清楚,自然拼讀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自然拼讀?自然拼讀和背單詞有什麼關係?
學了那麼多年的英語,我是到了加拿大以後,才發現原來自己連26個字母都沒學明白。
誰不知道26個字母呢。我們還不會英語的時候,就會唱字母歌了。我一直以為字母歌就是26個字母的全部了。
可是到了加拿大,我才知道,原來每個字母是有兩個屬性的,一個叫做letter name(字母本身的名字),一個叫做letter sound(字母的發音)。
比如,看到F這個字母,我們都知道這個字母念F,可是,這個其實是這個字母的名字,也就是LETTER NAME,這個字母在單詞裡的發音並不是F,而是/f/。所以,F就是Letter name,/f/是這個字母的letter sound。
這個時候我才悟出,為什麼中國學生的英語聽力很難學好。就是因為,組成英語的這最最基礎的26個字母音我們就沒有學明白。
我們學的26個字母的letter name在大腦中無法變成識別單詞的語音信號。而正是這些語音信號,構成了英語聽力的基礎。
所以這樣就導致了我們所謂的背單詞,其實是把單詞和中文含義對應起來,而不是把單詞和語音對應起來。很多孩子會出現一個問題,這個單詞寫在紙上是認識的,可是在聽力材料裡出現時就不認識了。
我們的孩子在學習時,習慣的忽略單詞和字母之間,還有一個元素——音。
如果孩子可以學習自然拼讀,那麼孩子就可以試著把每一個單詞以音素為最小單元來記憶,簡單的詞,聽到單詞的發音就能基本判斷出拼寫,同時看到單詞也能讀出來。
麥坤在加拿大上過三年學,當時正是他學習拼讀的起步期,我特別注意了加拿大學校的一些方法,最讓我驚訝的是老師會讓孩子自己造詞。您聽說過造詞嗎?他們造詞的前提是符合自然拼讀的規律,能夠讀出來就行。
我專門跟他們的老師溝通過。我說,您讓這麼小的孩子用拼讀法造詞有用嗎?老師給我拿出了幾個孩子造的詞,我驚奇的發現裡面有些詞居然就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詞彙。
比如,老師教了an字母組合,就會讓孩子們去造詞。孩子們造出了can, fan, dan, kan, man……
老師告訴我,這麼小的孩子雖然還沒有學到這些詞,但是他們有時候真的可以根據拼讀規則造出已有的詞。這時候你再告訴他這個詞的意思,他可能一輩子都會記住。
有時候孩子造不出已有的詞,卻造出了屬於自己的詞,你就可以鼓勵孩子告訴他這是符合發音規律的,只要你足夠努力,將來你就有可能賦予這個新詞你自己的意思。
聽了老師的話,我其實還是對老外這種拼讀記詞的方法有些疑惑,但後來麥昆詞彙量迅速擴大,我問他有沒有專門背過單詞,他卻一臉迷惑的反問:「幹嘛要背?」 也許,這就是潛移默化的力量。
二是運用閱讀習得詞彙。
前面我們講了自然拼讀。其實,自然拼讀是背單詞的方法之一,但絕不是為了背單詞而生的。它其實是閱讀的方法和技能,單詞是末,閱讀才是本。自然拼讀這樣的方法,是需要在閱讀中不斷練習的。
都說老外不留作業,其實不是這樣的。背單詞的作業不是天天都有,但是每天都有一項雷打不動的作業要求——30分鐘課外閱讀。
在加拿大那三年,我和麥坤最愛做的,就是放學後跑去圖書館搬回之前在網上預定的書。由於沒有什麼課業壓力,麥坤看了很多很多英文原版書。
剛到加拿大的時候,麥坤一句話也聽不懂。可是三年後老師告訴我,他的閱讀能力遠超班裡其他加拿大本地的孩子。不知不覺中,我驚訝的發現,麥坤的詞彙量真的很大。
2016年,他剛上一年級。有一天我在他的書包裡發現了一張小紙條。定睛一看,原來是份跟fruit bat相關的讀書筆記。
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他nectar是什麼,中文英文都沒有說過,可是我拿著紙條問他的時候,他居然就能準確無誤的用英文給我解釋nectar的意思,並且告訴我nectar用中文說就是「花蜜」。我問他是怎麼知道的,他說,看書看到了。
所以,原版閱讀真的是最好的學習詞彙的方式。那到底什麼是原版閱讀?該怎麼閱讀?請大家來看下期Vivian說:輕鬆學會原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