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說:
有一個老太太領養了一個女孩,她對這個領養的小孫女非常好,有求必應,什麼好吃的都給小孫女兒,天天給她買衣服。但是她從來沒帶這個女孩去打過疫苗,也沒有讓她養成睡前刷牙、鍛鍊身體、學會照顧自己的好習慣,因為她覺得「很麻煩」。所以現在這個女孩十歲了,非常胖,一口爛牙,學習成績很差,經常考個位數,性格也不好,在親戚朋友間非常不招人喜歡。而且老太太也不喜歡了,她開始跟兒子兒媳抱怨,想再搞個小女孩來養養。大家看,老太太對這個孫女是不是像一些人養寵物一樣,寵物小的時候都是很可愛的,但是長大了,有些狗會長的沒小時候好看,有些貓的性格可能不討喜,這個時候寵物的主人就會開始嫌棄它們,想要換一個來養。
當然這個例子很極端,但是生活中有些父母確實是像在養寵物一樣養孩子,甚至還不如養寵物。
那該如何分辨家長是否盡責了呢?
檸檬覺得可以從兩方面來:
第一從教育觀念上來說,如果家長覺得孩子是依附於自己的,養孩子帶有明確的個人目的,那這樣就是有問題的。
寵物跟主人之間是明顯的從屬關係,寵物是離不開主人的,很多家長也認為孩子不管多大也都是離不開自己的。
為了達成這一目的,他們有意無意的漠視關於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放任孩子任性闖禍,剝奪孩子獨立自主的可能性,好像孩子在他們懷裡永遠長不大才好。但是等孩子真的長成了一個敗家子,他們又會厭煩。
除此之外,正如有些人養寵物可能是為了讓自己開心,或者陪伴自己一樣,有些人養孩子也有自己的目的。
比如有的家長是為了給自己長面子,那麼他們會特別看重孩子的成績和表現,如果孩子聽話,成績好,那就不管孩子的其他方面;如果孩子不聽話,成績差,那他們就會完全漠視這個孩子;還比如有的父母養孩子就是為了給自己將來養老,那只要孩子還活著就行,平時根本不會教育,只要他吃飽穿暖,然後就是往學校一扔,孩子即便跟人打架生事了他也不會用心管教,甚至根本不會管。
第二從行為表現來說,如果家長對孩子極其不負責,懶得用心,什麼都覺得麻煩,那同樣這也是個失職的家長。
有的人對待孩子是覺得好玩聽話就逗一逗寵一寵,如果不聽話就關禁閉或者粗暴的打罵,根本不會耐心認真的教育。
我們都知道即便是教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都要花費很多心力,更別提其他的。
而有的家長就覺得麻煩,所以他們不會花時間去引導,有時候還會把這種無作為美化成「給孩子自由」。
我曾聽過一個家長對自己高中非要輟學談戀愛的女兒說:「隨便你吧,我不想管你。」別人勸她,她會說這是給孩子自由。
他們的懶惰促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學習成長的機會,也促使孩子可能走上了一條歪曲的道路。
養而不教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真正養育好一個孩子,是需要付出巨大的金錢、時間、精力和情緒代價的。
要記住孩子是家長的鏡子,他能照出作為家長的你是勤快還是懶惰,是真愛還是自私,而你的教育成果最終會反饋到你自己身上。
不管情感還是生活上的難題都令人煩惱。
你可以點擊我的頭像,選擇右邊的發消息,即可私信檸檬。
任何問題或煩惱,檸檬一直都會在~
本文由【檸檬心理課堂】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