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吃臺灣:臺北士林夜市小吃推薦

2020-12-13 騰訊網

毫無疑問,士林夜市是臺北最繁華的夜市。它巨大,忙碌,人滿為患,每個晚上都擠滿了人,而街邊小吃的味道和體驗也同樣令人滿意。

1. 炸魚丸

魚丸質地很好,海綿狀,帶有鹹味,並且魚丸很新鮮,食客可以選擇辣的或者不辣的魚丸,炸魚丸完成後,還可以讓老闆再撒上少許胡椒粉。

2. 胡椒豬肉餅

胡椒豬肉餅,裡面充滿醃製的豬肉和大蔥,包裹成餅狀,然後在桶式烤箱中烤熟,在進烤箱前會在麵皮表面粘上一層芝麻,烤完後麵皮鬆脆、內部鬆軟多汁、芝麻香濃。除了胡椒豬肉餅,還有甜味的紅豆餡餅,也非常好吃,大家也可以嘗試。

3. 臭豆腐

和湖南的臭豆腐是黑色的不同,臺灣的臭豆腐顏色是棕色,而且是大塊的,從外表上看,和普通燉豆腐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咬一口並在嘴裡感覺到豆腐腐爛的味道之後,確定這就是臺灣的臭豆腐,臺灣的臭豆腐還有另外一種吃法,將臭豆腐從中間切開,然後像熱狗麵包一樣把醃白菜和各種調味料包裹起來,在上面撒上香菜。

4. 火焰牛排

這種街邊小吃攤並不完全是臺灣傳統食品,其實它的源頭應該是源於日本的燒肉。將牛排切成小方塊,先烤,然後使用瓦斯火焰烘烤表面,以加快烹飪速度,並給它一點菸燻味,以增強風味。牛排可以選擇的調味料主要有兩種:孜然調味鹽和小茴香調味,兩種味道都各有各的風味,都是不錯的選擇。

5. 臺灣炸雞排

士林夜市上最火的小吃可能就是炸雞排了,因為購買炸雞排的人們排隊很長,從道路的側面一直延伸到主幹道上,人們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在主幹道上排隊等候他們的雞排說明炸雞排一定很美味。將雞胸肉拍平,裹上蛋液然後再粘上麵包糠,然後油炸,最後撒上店家特製的調味料。

相關焦點

  • 逛吃逛吃的臺灣夜市
    無論臺北、臺中、臺南甚至是臺東,由北部到南部,臺灣每個城市幾乎都有紅火的夜市,那無疑是臺灣文化的縮影,在夜市中不但供應各式小吃,還有各樣珍奇貨品,如衣服、書包、鞋子、工藝品、鐵器,還有一些小遊戲等,總之,在那裡你能找到濃鬱的地方特色與地道的鄉土原味,真切地融入到普通的臺灣社會中。
  • 不逛夜市等於白去臺灣!精選臺北最好吃最好逛的人氣夜市!
    提到臺灣文化的代表,絕對少不了夜市!作為臺灣夜生活濃墨重彩的一筆,可以說是越夜越熱鬧。除了可以大快朵頤的享用臺灣美食,作為飯後娛樂可以購買各種服飾和小物,也可以在遊戲攤上大展身手。而臺北市作為大多數人去臺灣的第一站,夜市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了臺北人氣最高的五大夜市!
  • 士林夜市: 臺灣小吃大全
    若想多快好省地瀏覽臺灣美食,夜市是必修的一門功課。臺北夜市中以士林夜市最負盛名。   士林夜市是由不少小巷組成的綜合夜市,在臺北市中心坐地鐵到劍潭站下車出了地鐵口就是,很方便。這兒有幾百個攤位,小吃應有盡有,最有特色的是蚵仔煎、大餅包小餅、士林大香腸、生煎包、藥燉排骨等,還有太陽餅、鳳梨酥、澎湖魚乾、烏魚子等地方特色食品,讓到了這兒的人都會吃得不想離開。
  • 臺灣臺北士林夜市小吃 臺灣旅遊景點必去之處
    士林夜市是臺北頗具規模且相當知名的夜市  【臺灣臺北士林夜市小吃 臺灣旅遊景點必去之處】去臺灣旅遊去的地方有很多,如果你是個吃貨的話那麼士林夜市是你到臺灣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在那裡你可以吃到臺灣所有的小吃,最有特色的小吃。
  • 上海錦江樂園士林夜市人氣火爆 附逛吃攻略
    臺北的士林夜市是但凡到訪臺北,就一定要去的。蚵仔煎、大腸包小腸、大餅包小餅、廣東粥、青蛙下蛋……士林夜市匯聚了臺灣各地區的招牌美食,聽到它的名字,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啦!  本次夜市由上海錦江樂園與臺北士林夜市廟口老街、陽明、基河路三大商圈攜手打造,是在上海獲得唯一聯合授權的臺灣小吃夜市。  夜市攤位的主廚全部來自臺灣的原攤位,大部分攤位都可以在臺灣找到對應的原攤位。
  • 臺北:士林夜市的風味小吃,故宮博物院的歷史文化傳承,你嚮往麼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些臺灣的好去處。說到臺灣,大家肯定對臺北最有印象,臺北可以說是臺灣的代表性城市,不僅有現代的繁華,同時也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沉澱,現代與歷史的碰撞,使得臺北更具有魅力。臺北位於臺灣的北區,是臺灣的核心,因此去臺灣旅遊一定少不了要去臺北逛一逛。
  • 臺北士林夜市 小吃饕餮遊
    士林夜市是臺北最著名、也最平民化的夜市去處,夜市可分兩大部分,一是慈誠宮對面的市場小吃;一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東路、文林路圍成的區域。南北小吃、流行服飾、雜貨、加上如織的人潮,溢散熱鬧滾滾的氣息。
  • 盤點臺北士林夜市小吃TOP10
    士林夜市是臺北最著名、也最平民化的夜市去處,夜市可分兩大部分,一是慈誠宮對面的市場小吃;一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東路、文林路圍成的區域。南北小吃、流行服飾、雜貨、加上如織的人潮,溢散熱鬧滾滾的氣息。
  • 臺北士林夜市小吃熱量調查:「大雞排」居冠(圖)
    臺北「大雞排」。(圖片來自網絡)  中國臺灣網9月30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今(30)天公布士林夜市十大美食小吃熱量排行榜,以「大雞排」最肥,一份的熱量就高達657卡路裡,幾乎是一個便當下肚。遊客必吃的「蚵仔煎」和「炸臭豆腐」熱量也分別有525卡路裡和496卡路裡。衛生局特地與士林夜市合作,在出入口標示美食熱量、營養素標誌提醒。
  • 臺北夜市文化探秘,士林夜市品種繁多的各類知名小吃你知道哪些?
    到臺北旅遊,最具吸引力的莫過於臺北五光十色的夜生活,其中令人津津樂道的即是販售生活用品、服飾、美食的夜市,其中最著名的有士林夜市、基隆廟口夜市、板橋南雅夜市等,而華西街夜市、饒河街夜市、樂華夜市也都是許多老饕指定前往的夜市,想體驗在地臺北夜生活,選幾個夜市逛遊就對了。
  • 盤點臺北10大必吃夜市,品嘗臺灣美味,臺北夜市吃透透!
    導讀:各式各樣、口味獨特美味又多元的臺灣夜市小吃,經由臺灣的歷史背景發展薰陶,聞名至國外,紛紛吸引許多外國人特地來臺只為品嘗那口感絕佳的臺灣地道美食。本期亞龍幫大家整理了臺北10大好逛又好吃的夜市,還有超強網友推薦美食秘笈,喜愛傳統小吃的朋友不要錯過囉!
  • 足不出滬品嘗臺灣美食 臺北士林夜市再次落戶上海
    足不出滬品嘗臺灣美食 臺北士林夜市再次落戶上海 2016年05月23日 13:4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 臺北士林夜市:揚名國際的臺灣美食大集散地
    士林夜市是臺北市範圍最大的夜市,也是觀光客造訪臺北必到之地。士林夜市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多樣的美食小吃,可說是臺灣美食大集合,像金黃色的超大雞排,香噴噴的「豪大大雞排」外脆內嫩;吃上癮的「10元串烤」;香氣四溢的「士林大香腸」;會噴湯汁的「上海生煎包」;包著滿滿紅燒肉、蛋酥的「潤餅卷」;甜甜鹹鹹的「大餅包小餅」,嚼勁十足;熱騰騰的「藥膳排骨湯」補補身子;特有的生炒花枝、青蛙下蛋、三兄弟豆花、蔥油餅、炒蟹腳等,都是令人直吞口水的美食小吃,讓人駐足不前、流連忘返。
  • 臺北士林觀光夜市:聞香識美食
    臺北士林觀光夜市:聞香識美食 2019-03-21 13:44:10畢永光 攝公營的士林市場是士林夜市的門面。該市場2011年重建開張,設有衛生間、地下停車場等設施。 畢永光 攝為方便大陸遊客,不少攤位可使用微信、支付寶付費。 畢永光 攝夜市中有不少販賣臺灣水果的攤位。 畢永光 攝「忠誠號蚵仔煎」在士林夜市很有名氣,曾獲「臺北傳統市場節」金牌獎。 畢永光 攝入夜,士林夜市人潮湧動。
  • 正宗臺北士林夜市進駐梧州鴛江麗港廣場
    正宗臺北士林夜市進駐梧州鴛江麗港廣場 2017年03月29日 16:1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   中國臺灣網3月29日梧州訊 3月28日-4月2日,在梧州市鴛江麗港廣場舉辦「兩岸情」臺灣美食節活動,此次活動由臺北士林夜市美食文化有限公司主辦,梧州市萬秀區臺辦、梧州市萬秀區城東街道辦事處、梧州市鴛江麗港公司聯合協辦。
  • 要去臺北逛夜市,臺灣自由行下周啟程
    在單位老總的率領下,天天喝得昏天黑地,對臺灣環島遊的記憶極其模糊,只有一點點的瑣碎回憶。記得去了臺北的士林夜市,距離我們住處不遠。吃的東西印象不深了,都是油炸的魷魚之類的,口味比較清淡,喝的是喜力啤酒,是我們國內沒見過的那種易拉罐,足有我們的330ml的三個大小。
  • 臺北「士林夜市」大快朵頤,尋找最道地的「蚵仔煎」
    如今士林夜市商圈的以東邊基河路為界、西邊文林路為界、北邊小北街與文林路交叉路口為界、小北街延伸至小西街和大南路,大南路與基河路交叉路口為界,此範圍內的三角地帶內的巷子攤販,是臺北市內最大、最為人所知的夜市之一。
  • 臺北的好吃的,都在夜市上
    如果有機會去臺灣,臺北的夜市可千萬不能錯過哦。每天晚上換一條街,都夠你吃好幾天的。士林夜市士林夜市是由很大的一片街區構成的,基本覆蓋了捷運站兩站之間的距離和縱深街道。所以,搭乘捷運的話,可以選擇在紅線劍潭站或士林站下車,然後步行即可到達。
  • 好聲音特輯丨劉明湘帶你漂洋過海逛臺北夜市
    關注微信「 loveindp 」←長按複製,回復關鍵字「劉明湘」收聽語音消息,讓好聲音湘湘帶你逛臺北夜市!  如果沒去過臺灣夜市,就絕對稱不上到過臺灣旅遊;而說到全島最出名的小食,夜市也是必去之所。由北部到南部,在臺灣,幾乎每個城市都有紅火的夜市。
  • 只知道士林夜市?臺北夜市的正確打開方式在這裡!
    飽島小吃多,要問哪裡最多?就連遊客都能對答如流:夜市!幾乎每一個初到臺灣旅行的人,都會去夜市打個卡。沒逛過夜市,簡直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過臺灣。夜幕降臨時,遠遠就可看到一大片燈火通明的街區,食物熱烈的香味撲面而來,穿梭在冒著熱氣的小攤子間,左手抓著兩三個裝滿食物的油紙袋,右手握著一杯清涼的冬瓜茶,四周被軟糯的臺灣腔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