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餡餅" 謹防"陷阱"!警方梳理近期部分新型詐騙案例

2020-10-23 平安南京

許多人都遇到過看似"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如果頭腦發熱、不加辨別,很可能就會身陷騙局。不法分子就是抓住了一些人想獲取"餡餅"的心理,施以"蜜糖",一步一步引導其走進早已設好的"陷阱"。

警方梳理了近期部分新型詐騙案例,提醒廣大市民增加對此類詐騙手段的了解,從防範入手,謹防受騙。

來自國外的貴重禮物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隨著網絡的發展,交友也越來越國際化,雖說多個朋友多條出路,但也要多個心眼。

前段時間,市民卓先生在某境外聊天網站上認識了一名外國網友,兩人興趣愛好一致,聊得十分火熱。一個星期後,這名網友表示要送給卓先生一件非常的貴重禮物,因為是驚喜,所以具體什麼禮物暫時保密。過了幾天,網友發來一張快遞單照片,表示禮物已經寄出了,請卓先生通過快遞單上的郵箱查詢快遞情況。

卓先生聯繫上客服,對方自稱是某跨國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告知卓先生需要支付該郵件的郵費,包括進口增值稅、運費增值稅、保險費等共計2800元。卓先生不好意思再聯繫外國網友支付運費,就自己支付了全部費用。可對方收款後,還在以其他理由讓卓先生繼續付費,卓先生這才發覺被騙。後經證實,所謂外國網友是詐騙嫌疑人偽裝的,其出示的快遞單也是偽造的。

假"博彩",真詐騙

小潘大學畢業後,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家甜品鋪。一個月前,一名年輕女子在網上以訂餐為名,和小潘加了好友。可女子最後並沒有訂餐,反而和小潘拉起了家常。

一段時間的網上交流後,小潘和女子成了知心好友,不管是生活、工作還是情感,兩人都是無話不談。女子告訴小潘,自己結婚不久,丈夫開設了一個博彩網站,雖然生活條件優越,自己卻並不幸福,因為丈夫背叛了自己,婚內出軌。為了報復老公,女子要將老公博彩網站有漏洞的事情告訴小潘,讓他利用這個漏洞賺錢。

信以為真的小潘按照對方指示轉帳30500元,請女子幫忙在博彩網站下注,可轉帳成功之後,小潘就發現自己被對方拉黑了。

輸入抽獎代碼變成輸入金額

市民李女士喜歡在網上購物,時常通過朋友圈瀏覽微商好友發布的產品。幾天前,一名微商店主發布了一條信息:老客戶進群可以抽獎,百分百中獎,高額現金返現,還有豐厚獎品等你來搶!

李女士立即掃碼進群,看到群裡人數不少,還有些人正在分享抽獎獲得的商品和現金,這讓李女士很是心動。此時,該微商店主私聊李女士,告訴她抽獎的條件是手機餘額不少於200元,還要先把餘額截圖發給自己,如果中獎,將三倍返還。李女士立刻按照對方發來的視頻教程掃碼,根據提示輸入代碼1098.76,可結果顯示的是支付成功。李女士慌了,連忙詢問對方怎麼回事,對方說以前沒出現過這種情況,讓李女士通過父母的手機重新領取。

之後,李女士又用母親的手機掃了一個二維碼,輸入了第二個代碼3456.78,結果再次顯示支付成功。此時對方還在辯解,說是李女士操作的問題,讓其繼續掃碼。李女士意識到被騙,立刻選擇報警。

警方提示,天上不會掉餡餅,天下也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詐騙都是利用人們貪圖小利的弱點而實施的。廣大市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一定要提升甄別意識,保持頭腦清醒,凡涉及資金問題,務必和家人、朋友商量。一旦發現被騙,請第一時間到公安機關報案。

相關焦點

  • 謹防網絡投資詐騙 莫把陷阱當餡餅!
    謹防網絡投資詐騙 莫把陷阱當餡餅!別高興得太早小心這是天上掉下來的陷阱!這就是網絡投資類詐騙,其以詐騙數量最多、詐騙金額最大,當之無愧成為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的第一名!認識它,了解它,識別它,才能更好的防範它! 典型案例損失慘重1、2020年12月14日,王某某報警稱:其在「幣安數字貨幣」平臺投資,被騙24萬元。
  • 北銀消費金融公司為您講案例 提醒您謹防新型電信詐騙
    希望所有的消費者都能夠謹防金融詐騙。下面,北銀消費金融公司給大家分享兩個案例,提醒大家謹防新型電信詐騙。北銀消費金融公司給大家分享兩個案例案件一、遊戲玩家--小張在網路遊戲中認識了一個想要購買其遊戲帳號的陌生網友。
  • 北銀消費金融為你講案例 提醒大家謹防新型電信詐騙
    案件一:  遊戲玩家小張在網路遊戲中認識了一個想要購買其遊戲帳號的陌生網友。  2、遊戲裝備交易受騙者多為年輕人,監護人也應重視孩子的反詐騙知識的教育,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謹防上當受騙。  3、網絡交易選擇正規的交易平臺,能有效避免詐騙情況的發生。  案件二:  退休阿姨--曾女士在朋友圈看到外 匯投資盈利的截圖,想加入投資,便掃描對方發來的二維碼並安裝註冊「ODL外 匯」APP。
  • 淨網2020「真實案例」近期電信詐騙典型案件預警
    圖片為了更好地普及防範電信詐騙知識,切實杜絕和防止電信詐騙案件發生。鄯善公安梳理了近期發生的典型電信詐騙真實案例,現在小編將犯罪分子常用作案手段告訴大家,請大家提高警惕讓犯罪分子無機可乘。圖片案例一:2020年6月7日,某小區2單元305室居民劉某在「東方財富」手機APP投資理財被騙,損失1411328元。
  • 桂林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長,謹防「高考錄取」的詐騙陷阱
    隨著高考結束,以「填報志願」「大學錄取」為幌子的詐騙陷阱開始出現,近日,不少市民在朋友圈轉發了一些外地的相關新聞。8月2日,記者從桂林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網絡新型犯罪偵查機動大隊了解到,雖然近期我市沒有發現與「高考錄取」有關的詐騙案件,但桂林警方還是提醒考生和家長,如果發現以下幾種情況,市民可以立即報警尋求幫助。
  • 謹防新型詐騙!
    第七次人口普查來了在人口普查轟轟烈烈進行時一個警方提醒近期,全國多地發生以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査為由的詐騙案件,賀州市公安局向廣大市民預警提示:通過電話、簡訊、網絡社交工具 自稱人口普查工作人員以人口普査為由索取財物、財產、帳號密碼信息、簡訊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 「雙十一」來了 謹防電信詐騙 昆明警方給您「支幾招」
    同時,結合近年來人民群眾參與度較強、關注度較高的「雙十一」網絡商品促銷活動(以下簡稱「雙十一」),梳理相關案例及電信網絡詐騙類型,提醒廣大群眾警惕騙局「陷阱」,注意購物安全,謹防上當受騙。今年以來,昆明市公安機關在省、市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 謹防開學季詐騙陷阱
    開學季詐騙陷阱通訊員魏娜 唐鑫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殷潔本報訊 開學季到來,本該是新生報到、學子返校的日子,卻潛藏著「詐騙危機」。連日來,不少家長稱接到一些簡訊、電話,以各種理由、名目收取與孩子入學有關的費用,部分還沉浸在孩子錄取喜悅當中的家長,放鬆了警惕,不小心落入了詐騙陷阱。
  • 5天涉及金額達81萬餘元︱秀山近期網絡詐騙警情通報
    近期電詐警情通報時間希望廣大群眾提高自身防騙「免疫力」,謹防掉入騙子的圈套內2、網上貸款前收取任何手續費、工本費、還款額、會員費、改錯費、解凍費、保證金的,一律是詐騙。3、網購提供方便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詐騙陷阱,切莫要因小利而失大財。
  • 謹防金融詐騙,馬上消費金融溫馨提示
    隨著國內疫情態勢變好,金融網絡電信詐騙案件也呈高發態勢。隨著信用卡、銀行線上貸款、消費金融貸款等網際網路貸款類產品日益普及,這一領域也被騙子盯上,成為詐騙重災區。為此,馬上消費金融為大家總結了幾類典型的詐騙案例,提醒廣大消費者一定要保持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 「接觸性詐騙」近在身邊,擦亮雙眼謹防受騙!
    警方提醒:如今,網絡支付平臺的興起,手機與銀行卡或有綁定關係,謹防犯罪分子以借用手機,獲取驗證碼,盜取銀行卡存款。警方提醒:希望廣大群眾遇到類似情況,要提高警惕,不要輕易提供銀行卡及其他貴重物品,謹防類似騙局重演。
  • 瀋陽警方梳理電信詐騙被害人心理特徵
    原標題:瀋陽警方梳理電信詐騙被害人心理特徵   法制網記者霍仕明 法制網見習記者韓宇  冒充各類公職人員,謊稱被害人涉嫌犯罪,利用被害人害怕、慌亂的心理進行詐騙;在報紙、網絡、電話、電視中傳播中獎、辦理無息貸款、知曉股票行情等誘人信息,利用被害人貪圖利益的心理實施詐騙……  今天下午,遼寧省瀋陽市警方有關人士向
  • 「阿富汗軍人」詐騙再現溫州!警方提示:莫信天上掉餡餅
    普通老百姓如何防範花樣繁多的電信網絡詐騙?近期在浙江溫州發生的多起案件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騙術繁多,「阿富汗軍人」騙局重現江湖11月9日,溫州市鹿城區連續發生兩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第一起案件的受害者是陳女士。10月下旬,陳女士在抖音上刷到一個短視頻,隨後加了對方劉某的微信。
  • 鹽津:近期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預警
    2020年9月30日至10月10日期間內,鹽津共發生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起,均為刷單返利類詐騙,累計涉案金額9萬6千餘元。典型案例:1.10月7日,在鹽重慶籍尹女士被刷單返利詐騙44792.25元。2.10月9日,鹽津籍唐女士在手機上操作買彩票反佣金被詐騙51648萬元。案例分析:在手機上或是電腦前動動手指就能賺錢,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騙子們總是很貼心的洞察人們的私慾,以小利讓刷單人一步一步陷入重重陷阱,當刷單人醒悟時大量資金已經被騙走,無法挽回。
  • 【聚焦身邊案 民警教防範】天上不會掉餡餅,焦作警方抓獲兩名詐騙嫌犯
    8月11日,該所接到內蒙古警方協查通報得知,中站區某街道某村村民靳某以辦理銀行卡、投資理財為由,詐騙江某十萬餘元 警方經審訊獲悉,今年4月份,犯罪嫌疑人靳某、靳某某因囊中羞澀,商定以辦理銀行卡、投資理財為由,合謀詐騙他人錢財。
  • 明明是個陷阱,你還以為是餡餅?
    明明是個陷阱,你還以為是餡餅?一名2001年出生的年輕人糾集二名同伴在網絡上「創業」,利用非法交易軟體,以博彩為名,實施詐騙,手段之高,讓人防不勝防。近日,績溪法院審結了這起網絡詐騙案,三名被告人受到法律的嚴懲。
  • 近期微信、抖音等社交平臺詐騙頻發
    近期,我省各地公安機關接到的多起警情顯示,微信、抖音等社交平臺電信詐騙頻發。9月26日,家住佛坪縣的周女士在抖音上認識一名男子,兩人通過聊天熟悉後互相添加了微信好友。後來,該男子在聊天中向周女士推薦網上投資理財,並稱有內部渠道可以幫周女士賺錢,誘導周女士通過手機二維碼登錄詐騙平臺進行投資理財。周女士進入該平臺後,先投資500元,2天之後周女士帳戶內漲了70元,周女士隨即將這570元提現到自己銀行卡內。隨後該男子又以大額投資還能賺到大錢為由誘導周女士,周女士也信以為真,將自己的35.9萬元存款充值平臺內用於投資理財。
  • 網警提醒:謹防新型詐騙
    警方最新提醒登上熱搜網民我接到了自稱是人口普查的電話,但是很奇怪的陌生號碼,又是不標準的外地口音,這到底是不是詐騙?針對普查對象來說,在整個普查活動中,應當積極配合,但需謹防被騙!一是防資金被騙,二是防信息被騙。
  • 「警方提示」暑期兼職,謹防這些詐騙
    高考結束,考生們也迎來了最輕鬆的一個暑假部分學生就打起了假期兼職的小算盤既能增加社會實踐經驗 又可以賺點零花錢何樂不為?上網衝個浪,就能被天上掉的餡餅砸中?租號租碼坑人害己 嚴厲打擊出租微信帳號、收款碼本質上是網絡黑灰產為了借普通用戶身份實施違法犯罪行為、逃避監管追蹤而布設的陷阱。
  • 光山警方緊急預警:警惕升級版冒充領導詐騙
    近期冒充地方政府、街道辦領導詐騙案件高發,已經有多人被騙,重點針對企業法人和村幹部。  騙子會用冒充領導微信頭像的微信  主動加下屬或企業領導好友  先是假裝關心企業或個人前途獲取信任  然後再以親戚需要資金周轉要求你轉帳到其親屬卡號來實施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