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即可關注
親愛的妞妞,
今天想跟你聊聊grit,一個我認為很有意思且很有意義的話題。
最早接觸這個詞是看了Angela Tuckworth的一段Ted talk。Angela曾經在紐約的公立學校教數學。當她給學生們計算考試或家庭作業的成績時發現,IQ(智商,用來衡量人的聰明程度)的高低並不是好生和差生之間唯一的差別。一些在課業上表現很好的學生並不具有非常高的IQ;一些非常聰明的孩子反而在課業上表現的不那麼盡如人意。之後她離開了講臺,回到學校繼續攻讀心理學碩士,並開始把她的研究範圍擴大到學校之外——她前往大名鼎鼎的美國西點軍校展開調研,試圖預測哪些學員能夠耐得住軍隊的訓練,哪些會被淘汰出局;前去觀摩全國拼寫比賽,試著預測哪些孩子會晉級到最後;還與多家企業合作,研究這些公司裡哪些銷售人員有最好的銷售業績,賺錢最多。
最後她發現,在所有不同情境下的outperformer(表現優秀者),都有一種共同的性格特徵,不是社交能力,不是漂亮的外表,也不是超高的智商,而是grit。
grit在英文中的原意是沙礫,中文網絡上大多把他翻譯成「堅毅」。但是我認為這個詞的涵義太豐富,實在找不到某個凝練的中文詞彙來完整的傳達它背後的所有內涵。既然找不到,就不找了,我試著用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來聊聊這個詞的意思。你也可以跟著我的思路,琢磨一下它到底跟「小沙礫」有什麼關係。
首先,grit代表了一種面對逆境勇敢前行的勇氣和韌勁兒。
還記得你上幼兒園的時候,家裡有一本迪士尼出品的公主合集,這本書簡直是那兩年裡你的最愛,翻了不下百遍,都能倒背如流了,每天睡前依然央求我讀給你聽。每段故事裡的女主人公都如此美麗、善良,故事的結尾也差不多總是同樣的一句話,「The prince and princess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可是現在回過頭想一想,如果Cinderella在面對刻薄繼母和姐姐的虐待時,只知道鬱鬱寡歡顧影自憐感嘆命運的不濟,她會贏得神仙教母和小動物朋友的尊重和幫助麼?木蘭以孝為先替父從軍,固然可貴,可是如果她熬不過軍營中的艱苦訓練和戰場上的刀光劍影,她可能根本都沒法live,更別說live happily ever after了。Jasmine從小在王宮長大,要知道在溫室裡養育的小花是很難適應外界的風吹雨打的,但她從王宮裡跑出來,勇敢的面對未知世界各種意想不到的挑戰,最終還找到了自己的真愛阿拉丁。
這些故事除了帶給我們溫馨的回憶,是否也會讓你心中充滿疑問:這些公主最終能夠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靠的是美麗,善良,老天的眷顧,還是grit?
其次,grit包含了勇於嘗試,在不斷試錯中摸索成長路徑的包容和開放的心態。
其實每個小朋友腦子裡都有很多在大人看來稀奇古怪的想法,有人只是靈光乍現的想一想就過去了,有的人會千方百計的動手嘗試一下,看看真實的效果如何。試錯試錯,只有試著做了,才能親身體會效果如何,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跌跌撞撞的「嘗試-改正-再嘗試」的循環中成長起來的。
說的這兒,媽媽需要檢討一下,我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記得你有段時間特別喜歡撿外面的石頭,還喜歡把各種手邊的東西(比如橡皮、粉筆)磨成粉末,再跟某些不明液體(比如膠水,牙膏沫,我猜可能還有我的各種護膚水、唇膏和乳液,)均勻的攪拌在一起,放的家裡到處都是。我經常在找某件東西時一開櫃門突然就發現一坨黏糊糊醜了吧唧的東西堆在眼前,於是就會忍不住對你大發雷霆。後來想想,其實這也是一種嘗試和探索啊,我可以提醒你注意衛生和安全,但不應該衝你發火。所以後來買了一套《Horrible Science》悄悄放在你的書架上,算是一個小小的補償。
忘了以前在一本什麼書上看到過一句話,大意是說,如果有一件事,你心裏面一直猶豫要不要去做,那就堅定的去做好了。因為既然猶豫,說明一定有吸引你的地方,不然肯定果斷放棄了。現在我借花獻佛把這句話送給你。不管是交一個新朋友,發展一項興趣愛好,還是參加一個課外活動,只要踏出了嘗試的第一步,就會收到反饋。反饋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都會構成你人生中下一次嘗試的養分和能量。
最後,grit只有在一個長期的目標驅動下談才更有意義。就像Ted talk裡面說的,Grit is living a life like it’s a marathon, not a sprint. It is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for very long-term goals. 無論做任何事情,有一個具象的長遠目標對於grit的培養非常重要。
你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學琴,拉練習曲很枯燥,中間無數次哭鼻子不想練。不知你有沒有問過自己,學琴的最終目標是什麼?是能夠演奏優美的樂曲,收穫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掌聲和讚美麼?是有機會成為校樂團首席,摸到那把只有first chair才有資格使用的價值不菲的名貴小提琴麼?還是為了享受音樂的美好,以後無論興奮還是低落,愉悅還是悲傷時都有琴作伴,人生中多一個不離不棄的好夥伴?
你從小喜歡閱讀,不過閱讀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你在同齡人中屬於認字比較晚的孩子。上學後一下子從以圖畫為主的繪本,過渡到密密麻麻全是文字的chapter book,再到現在看大部頭的小說,中間花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適應。那麼你有沒有想過,閱讀的長期目標是什麼?是為了讀到新奇刺激好玩的故事麼?是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考試得到更高的分數麼?是為了發現世界的有趣,獲得人生的智慧麼?
類似的問題還有一大串。學習的長期目標是什麼?鍛鍊身體的長期目標是什麼?寫作的長期目標是什麼?
上面的這些問題,我們暫時先不說答案,其實媽媽這裡也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值得拿出來思考,我們以後可以找時間討論。我可以肯定的是,一旦你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你在做上述這些事情的時候,在面臨短期的起起伏伏的時候(上次考得挺好這次卻考砸了),在付出了卻沒有馬上看到回報的時候(練了半個學期發現也沒啥長進),內心會更淡定,更有力量,更加gritty。
總之,grit就像是一種優質的底層情緒代碼。媽媽希望你能找到她,希望她能伴你一生。現在的你是一顆帶著露珠的小嫩苗兒。有了她的陪伴,未來你可能長成參天大樹,也可能長成一顆健康茁壯的小草。兩種都是很好的結果。
KK的知秋齋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