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嘎春來早 清氣滿乾坤——聽翻身農奴巴珠老人說百歲生日願望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拉薩3月26日電 題: 頂嘎春來早 清氣滿乾坤——聽翻身農奴巴珠老人說百歲生日願望

  新華社記者沈虹冰、張京品、王澤昊

  「我100歲了,要問我有什麼生日願望,那就是永遠感恩黨,祈禱國泰民安,百姓幸福生活!」巴珠老人指著牆上的黨旗,對上門祝福的村小組長扎西說。隔著口罩,從深褐色臉龐上變化的褶皺也能感受到他幸福燦爛的笑容。

百歲老人巴珠在村口和村民聊天(3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洛卓嘉措 攝

  桃花次第綻放,綠意回歸大地,雪域高原腹地的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頂嘎村充滿春天的氣息。作為西藏最年長的老人之一,從備受壓迫剝削的農奴,到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巴珠見證了這片神奇土地的百年變遷。

  從「差如髮絲」到「補貼多多」

  聽說自己領取的壽星老人補貼將從目前的每年2400元漲到3600元,巴珠說:「國家給的補貼已經不少了,在舊西藏哪有這好事!」

  巴珠老人的家位於村中的小山坡上,二層藏式小樓精緻敞亮,屋裡總書記的像上掛著潔白的哈達,冰箱彩電、電動酥油機等電器一應俱全,白泥灰將院子外牆粉飾得平整潔淨。望著窗外柳樹抽出的新芽,老人感慨萬千。

  「以前給農奴主支差的次數比頭髮絲還要多。」巴珠說。多如髮絲的「差」,指的是舊西藏名目繁多的勞役,包括運糧差、耕牛差、鋤草差等數十種。

  民主改革前,巴珠曾在普果、吉巴和措巴三個谿卡(莊園)支差,每到支敬神差(寺院僧人的念經費用),巴珠就要趕著馱滿貢品的牲畜,徒步70多公裡前往拉薩,即使再困再累也不敢耽擱分秒。

  「農奴的身子根本就不屬於自己。」巴珠說,「在莊園主眼中,農奴就是牲口,白天有幹不完的活,晚上忍受風寒睡在牛圈裡,稍有不慎就要被毒打。」

  據《堆龍德慶縣誌》記載,民主改革前,堆龍德慶地方共有領主及其代理人394人,通過烏拉差役、高利貸等對農奴進行殘酷剝削。

  黑暗終被光明驅散。1959年3月,伴隨著波瀾壯闊的民主改革,封建農奴制度被終結,西藏百萬農奴翻身得解放。巴珠分到了19畝田地、1頭耕牛、2頭黃牛、1匹馬,蓋起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座房子,當上了頂嘎村朗生(農奴的一種)互助組組長,開始了新生活。

  期頤之年的巴珠,現在每年可以領取老幹部補貼、壽星老人補貼等補助1.3萬多元。他說:「現在啥都幹不了了,國家管生活,管幸福。共產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從「乞討度日」到「小康生活」

  兩年前,受益於政府的精準扶貧搬遷政策,巴珠的小女兒巴桑一家從老舊的屋子搬到了東嘎街道桑木祥和安居苑小區,60平方米的單元房敞亮乾淨,而且沒有掏一分錢……

  談起這件事,巴珠激動地說:「為了幫助群眾過上好日子,黨和政府做了很多事。幹部都上門服務,問寒問暖。」

  巴珠小的時候,家裡迫於生計,有6個兄弟先後離家乞討。他們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為了活下來受盡煎熬。讓巴珠印象最深的是,每到過藏曆新年,高傲的貴族會比平常多施捨一些糌粑,這來之不易的「慷慨」還要農奴「千恩萬謝」。

  數據顯示,民主改革前,拉薩城區有2萬人,而城市周圍居住在破爛帳篷裡的貧民和乞丐就有近千人。

  民主改革開啟了西藏告別貧窮的新徵程。1959年底,拉薩市先後安置8700多名貧苦遊民和乞丐就業,救濟8500多名生活困難的貧民。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央政府幫扶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西藏加速告別貧窮走向富裕。2019年底,西藏全區基本消除絕對貧困,巴珠所在的頂嘎村年人均純收入達1.3萬餘元,即將和全國同步實現小康。

  百歲巴珠如今已四世同堂。大女兒拉姆照顧老人的衣食起居,她說:「小時候經常聽父親講起過去的苦日子,跟現在的生活比起來,真是天差地別。現在,小孩上學費用國家全包,看病吃藥也有醫保報銷,吃的穿的都越來越講究。只要勤勞,人人都能過上幸福生活。」

  從「病無所醫」到「長命百歲」

  3月21日,在家人的祝福聲中,巴珠度過了自己100歲的生日。「憶苦思甜,我怎能不感謝黨呢!」巴珠說,「黨的政策越來越好,要不是老了,我還真想出去走走看看。」

  巴珠曾目睹有農奴與乞丐病死在田間地頭、街道角落。他說:「在舊西藏,窮人最好永遠不要生病,因為窮人看不起病。」

  舊西藏人均壽命只有35.5歲,一旦生病,常常寄希望於打卦問卜、求神拜佛。巴珠「幸運」地活過了那段黑暗歲月。

  經過60多年的發展,西藏擺脫了醫療衛生落後的局面,醫療服務、婦幼保健、疾病防控等服務體系不斷健全。西藏人均預期壽命已由和平解放初期的35.5歲提高至目前的70.6歲。全區還推出了農牧民貧困患者「先診療後付費」政策,有意願的農村「五保」老人全部實現集中供養。近年來國家組織實施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正讓「大病不出藏」成為現實。

  巴珠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醫療水平高了,農村像我這樣的老年人越來越多。」

  目前,德慶鎮70歲以上老人就有375人,呈逐年上升趨勢。今天的西藏,越來越多老人像巴珠一樣,實現了長壽願望。

  百歲老人巴珠展示其收藏的黨徽(3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攀談到激動時,老人翻弄起床頭邊的小包,在一個扎著紅絲帶的眼鏡盒中,顫顫巍巍地拿出一枚黨徽遞給記者,雙手合十,激動地說:「共產黨和我一樣快100歲了。從1959年我當村幹部開始就想入黨,我敬仰共產黨!」

  藏鄉春來早,清氣滿高原。春天的陽光灑滿山村,巴珠來到頂嘎村委會大院,和村裡的其他老人圍坐在一起,嘮幸福的家常事。其樂融融的景象,定格成一幅老有所養的美好圖畫。

相關焦點

  • 聽翻身農奴巴珠老人說百歲生日願望:頂嘎春來早 清氣滿乾坤
    「我100歲了,要問我有什麼生日願望,那就是永遠感恩黨,祈禱國泰民安,百姓幸福生活!」巴珠老人指著牆上的黨旗,對上門祝福的村小組長扎西說。隔著口罩,從深褐色臉龐上變化的褶皺也能感受到他幸福燦爛的笑容。桃花次第綻放,綠意回歸大地,雪域高原腹地的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頂嘎村充滿春天的氣息。
  •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我們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詞,我們一貫歡迎客觀的介紹和有益的建議,正所謂「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一句詩,出自元代畫家、詩人王冕的一首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墨梅》。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梅花「清」氣滿乾坤
    人們喜歡梅花,不只是因為她有「香自苦寒來」的風骨、「她在叢中笑」的怡然,更有「清姿瘦影立懸崖,幽香潤萬家」的情懷。清姿,是她的顏值;清純,是她的品格;清香,是她的韻味。賞梅,得其真味真韻,一個清字貫穿其間,這是她形象的真實寫照,是她靈魂溢出的芬芳。
  • 為什麼很多百歲老人過了一百歲生日很快就逝去了?原因好心酸!
    20世紀有一個這樣的說法:百歲老人多半都是被閻王爺遺忘的人,所以,很多人認為過百歲生日後老人多半很快死去的原因在於:百歲壽宴又是殺雞宰羊,又是鑼鼓喧天的,動靜太大,以至於驚動了閻王爺他老人家,於是閻王爺就因此記起百歲老人了!於是乎,百歲壽宴後,老人就被閻王爺收走了。
  • 【精闢】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出處您知道嗎?
    陽光一生yangguangyisheng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新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講話最後援引古詩「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我們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詞,我們一貫歡迎客觀的介紹和有益的建議,正所謂「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 元代著名詩人畫家王冕,欣賞他這十首代表詩詞,體會清氣滿乾坤
    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王冕的10首詩,了解他的詩歌氣質。王冕自幼好學,父親讓他白天放牛,他卻偷偷跑進學堂聽學生念書,並牢牢記下,父親得知毒打了他一頓。還好母親很開明,非常支持王冕讀書。後來,王冕離開家寄宿在寺廟,每天坐在佛堂讀書到天亮。雖然王冕學富五車,但一生拒絕為官。朱元璋曾經邀請他做官,但王冕以出家為由拒絕。
  • 百歲老人生日宴 大邑縣螢火蟲志願者服務隊送祝福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倡導「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關愛老人的良好風尚,11月26日,正值大邑縣鶴鳴鎮牟家營村的王東山老人迎來他的百歲生日之際,大邑縣螢火蟲志願者服務隊攜手大邑縣邑路有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為百歲老人王東山舉辦了百歲生日宴。
  • 百歲老人耳聰目明很少見 堅決不過百歲生日為麼事
    不過百歲生日是風俗?  也許你會覺得奇怪,百歲老人過生日應該是一大喜事啊,怎麼不過生日呢?  當記者提出這個疑問時,馬鞍山社區的工作人員說,老人兒子稱,不過百歲生日,這是老人家裡的風俗。  上周,馬鞍山社區書記肖山泉與幾名社區幹部一起到宋朱氏老人家裡慰問,送去水果和2000元慰問金。本報記者也一同前往拜訪,引起記者興趣的不單是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更是這個不過百歲生日的奇怪風俗。  百歲老人穿針引線  頭戴一頂帽子,看起來年紀在80歲上下,宋朱氏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年輕,完全不像一位百歲老人。社區幹部與她聊天,她對答如流。
  • 走進徐州市第二十六中︱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為「揚帆...
    走進徐州市第二十六中︱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為「揚帆」志願者服務隊點讚 2020-05-24 0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歲老人病房過生 相伴四年的護士幫她辦生日派對
    歲的林素君老人在重慶市腫瘤醫院自己的病房裡,度過了一個特殊的百歲壽辰,除了自己的三個兒女和孫子、曾孫外,林婆婆多年來的同事、鄰居、朋友也都在這個病房裡歡聚,為老人慶祝百歲生辰。△親友為老人祝壽。「大姐,生日快樂喲,好福氣!」「婆婆,我們來沾福氣了!」上午9點多,除了林婆婆的兒女,林婆婆的幾個老鄰居和老朋友也早早來到病房。
  •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火了!聽到翻譯後,網友心服口服!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Talking the talk is not as good as walking the walk 導讀在昨天上午的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很多網友的關注點被習近平引用的一句古詩吸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 江永:百歲老人過生日不辦酒席拒收紅包
    陪老人看報。紅網時刻12月9日訊(江永站記者 陳健林)「感謝你們的好意,這錢我是不會收的!」12月8日,江永縣夏層鋪鎮水源頭村高興才老人在他百歲大壽這一天,不但不操辦酒席,而且拒收村民們送來的紅包禮金。
  • 筱青讀詩詞:王冕墨梅(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他常常偷偷地跑進學堂去聽學生念書。聽完以後總是默默地記誦,以至於傍晚回家把放牧的牛都忘記了。因為這,王冕常常遭到父親的痛打。打過之後王冕仍是這樣。流行版本的墨梅這也是最流行的版本。
  • 孫陽讀書:「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賞析
    總書記昨天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引用的詩句:「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出自王冕的《墨梅》詩:吾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讚美墨梅不求人誇,只願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 平語近人第六集只留清氣滿乾坤心得體會 觀後感想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六集:只留清氣滿乾坤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閉幕之後的講話當中,引用了這兩句詩。總書記引用這兩句詩以詩言志,彰顯的是一個大黨、一個大國的自信氣質,傳遞的是苦幹、實幹的務實精神,同時也對新時期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嚴以修身提出了一個高的標準。
  • 最棒生日禮物:百歲老人收到遲到已久高中畢業證
    原標題:最棒生日禮物:百歲老人收到遲到已久高中畢業證  中新網5月14日電據外媒報導,美國印地安那州一名即將迎來百歲生日的老人,於12日收到了她期待已久,也是最棒的生日禮物,那就是遲到了超過80年的高中畢業證書。
  • 「長壽之鄉」喜事多 兩位百歲老人同一天過生日
    百歲老人陳素珍(前排)。受訪人供圖百歲老人郭鳳英(中)。盛世迎喜慶,壽星笑開顏。近日,邗江區楊壽鎮墩留村劉莊組陳素珍和寶女村李崗組郭鳳英,兩位老太在同一天迎來百歲生日。「我一輩子就喜歡吃素,別人家大魚大肉我也不眼饞。
  • 袍江荷湖村百歲老人生日 村裡送來10600元大紅包
    2018-03-05 07:12 | 掌上紹興客戶端3月3日,是袍江開發區鬥門街道荷湖村徐青姑老人的百歲生日,她也是有著百年歷史的荷湖村第一位百歲老人。這一天,荷湖村村委會給老人舉行一場別致的百歲慶祝活動,切蛋糕、吃壽麵、看表演,村幹部和老人親友們共聚一堂、共道祝福,村兩委員還送上了10600元的生日大紅包,且老人從這個月起,每月可享受由村裡發放的1000元退休金。其實,荷湖村474名60歲周歲以上老人均能享受這份退休金。傅關田是荷湖村的老支書,見證了荷湖村由窮變富的全過程。
  • 青山區科苑社區為百歲老人舉辦生日宴
    原來,這是科苑社區正在為一位百歲老人慶生。老人名叫徐玉英,出生於1920年12月。科苑社區為百歲老人舉辦生日宴 (通訊員 供圖)當天上午,新溝橋街道辦事處主任田志凱、人武部部長劉麗娜和科苑社區黨委書記劉英一行來到老人家中,為徐奶奶祝壽,並為她送上蛋糕、長壽麵和鮮花。
  • 美國百歲老人閏年日出生 百年間僅過25個生日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美國新澤西州的百歲老人凱斯林·馬歇爾剛剛慶祝了自己的第25個生日。由於她的生日四年才來一次,凱斯林剛剛慶祝第25個生日。世界上不到1%的人口在閏年日出生,因此一開始就屬於稀有,能夠活到百歲的老人又是更加罕有。凱斯林說,「有時候我感覺好像100歲,有時我感覺好像60來歲。」在新澤西州阿特科鎮泉水大廈,凱斯林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公寓裡,人們經常看到她使用助行架在大廳裡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