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成大 成大圖書館,地方特色藏書豐富

2021-02-25 成都大學
2014年12月6日,華西都市報在周末寬窄巷第10版介紹省內高校圖書館特色的專題中,以《成都大學:地方特色藏書豐富》為題介紹了學成都大學圖書館最具特色的地方閱覽室和古籍閱覽室及相關藏品,展示了成大圖書館極富歷史感與吸引力的館藏文化。橙子們也快來看看吧~

成都大學的圖書館在學校的鶯鳴湖畔,環境清幽。目前擁有178.8萬冊藏書,涵蓋了九大學科,電子圖書有128.8萬冊。

很難想像,如今這座於2002年投入使用的圖書館,在1978年,只是一間小小的資料室。

說起成都大學圖書館藏書的特色,特在地方閱覽室和古籍閱覽室。

地方文獻閱覽室的牆上掛了不少老成都的老照片:老東門碼頭、老皇城壩,老地圖。閱覽室黃杉老師介紹:「這間閱覽室圍繞成都地域文化特徵,收集了成都地區部分歷史和現實資料,是成都社會文化歷史的一個縮影。」內容包括地方志、專業志、巴蜀名人名作及相關評述專著、民風民俗、特色飲食、傳說掌故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資源。自建的巴蜀名人資源庫、民俗研究全文庫、地方文獻目次資料庫等,既能有效地保護文獻,又便於讀者獲取資料。

這間閱覽室裡,成都名人名作及相關評述專著也有不少。比如李冰、李白、杜甫、範鎮、嶽鍾琪,也有經學家廖平、史學家蒙文通、大家謝無量、文人巴金、李劼人、畫家張大千等名人的著作。

和其他大學類似,不少老教授選擇把自己的藏書捐贈給學校圖書館。在古籍閱覽室,就有該學校退休老師張玉林捐贈《表母字音圖》和碑片和拓片等共計140冊。

張玉林老師一直愛好收藏碑帖拓片,曾遍訪蜀中名人賢達和名山名剎,收集名碑拓片,其中曾國藩手書「溫恭朝夕」碑拓片和清代傑出詩人、詩論家、著名書畫家張問陶先生手書的詩文碑拓片尤為珍貴。

在張老師的捐贈中,還有一幅測繪於1948年《成都市街道詳圖》,是了解成都街名、規劃變動的重要參考資料。張玉林老師還捐贈了其父張亮青先生推廣漢語注音符號的資料和教學輔助工具。「五·四」運動後,新文化運動在推廣語言文字改革。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39個注音字母。1935年,張亮青先生同車耀先、盧劍波發起創辦《語言》雜誌,推廣漢語語音改革。在張玉林先生捐贈的圖書中,就有民國時期語言文字改革資料如《國音字母比聲圖》。

古籍閱覽室還有其他高校所沒有的東西——一套古籍雕版。在靠牆的桌子上,整齊堆放了特製的匣子,匣子外標有《寒山子詩》和序號。

而在閱覽室靠窗的書桌上,有隻刻了一半的未完成雕版,也有調好的藍靛墨水,和一套頗具古風的印刷工具,讓讀者在閱讀古籍線裝書之餘,了解它的印刷與裝訂過程。

閱覽室駱秀文老師介紹,選用的《寒山子詩》底本是民國時期依宋版印刷,是當時雕版印刷的標杆,很有價值。為此他多次前往北京,並從北師大得到影印版。雕刻用的木板是從定州找到的棗梨木,請到一位叫蔣玉林的先生雕刻。

遺憾的是,蔣先生在雕刻過程中因病去世,有一塊木板只做了一半。駱秀文介紹,這種方式又叫「覆刻」,用宣紙油印並裝訂成冊,與普通影印版本相比,更具古風餘韻。

圖文/成大新聞網

微信編輯/楊豪傑

成都大學官方微信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我們歡迎您的投稿,投稿郵箱:1727335007@qq.com。

您的問題和建議也可直接回復微信,成成將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最美5大圖書館~藏書豐富,來個假日輕旅行吧!
    說到了讀書,就想到了一個好的讀書環境的重要性,除了一定要的舒適安靜環境外,當然也希望圖書館的地理環境優美,更能讓人融入當下的環境,這次小編就來為您介紹一下臺灣最美的圖書館,不然藏書豐富,也非常適合假日輕旅行唷!!
  • 香港8大高校圖書館聯網共享藏書
    獲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建立的香港高校圖書館聯網4日正式啟動,8大院校目前可共享500萬冊藏書,學生只需要通過網際網路(http://hkall.hku.hk/),就可以預訂其他院校的書籍並送往自己就讀的院校。
  • 福州「老八所」的圖書館,已經高大上成這樣了
    圖書館主打「第三圖書館」概念,整合網絡、計算機軟硬體設施以及內容豐富的信息資源,強調信息化、數位化應用,為學生提供網絡課程、口語聽說測評、學科階段測試、藝術博物館博覽等多種信息服務。升級後的圖書館,每層都是大開間,視野寬闊、環境舒適。
  • 貧困老人藏書成痴 靠賣廢品攢出個「家庭圖書館」
    牌匾文化程度不高,卻愛書如命,藏書多達兩萬餘冊;家庭清貧,卻靠賣廢品攢出個「家庭圖書館」,免費對外借閱……定陶區張灣鎮農民張傳黨,就是這樣一個不同尋常的「書痴」。低矮的房屋、破舊的院牆,與周邊的青磚綠瓦相比,張傳黨的家顯得十分破舊,很難相信這樣的家庭竟然能自發籌建一個圖書館,只有門頭上掛著的「藏書之家」門匾,似乎能印證老人的藏書事跡。「歡迎你們來採訪,快來屋裡坐,看看我的藏書。」75歲的張傳黨雖然身材瘦小、面上的皺紋溝壑縱橫,但精神矍鑠,笑容和藹親切。
  • 當藏書躍上4000冊,我把客廳改造成了圖書館!
    再怎麼「斷舍離」,書是不會精簡的;就算追求「空無一物」的收納效果,但書一定要放在最顯眼、隨手可得的位置;甚至,不少花友,就像今天文章的作者@小強的祖宗這樣,把客廳改造成「圖書館」,讓書成為家庭活動的中心。從她家的「圖書館」,我們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閱讀環境,真的不在於家裡空間有多大,或者書房的裝修要多麼精美。在平凡的家居環境中,開闢舒適的閱讀空間,要的還是爸爸媽媽的用心。
  • 千年古寺裡的公共圖書館:方丈親自選書,五萬藏書面向大眾
    館藏英文圖書部分藏書書影愛逛舊書網的大和尚辦圖書館大概是可祥法師擔任七塔寺方丈這些年來最費心力的事務之一。可祥法師棲心圖書館開放於2017年4月23日,而早在2015年,可祥法師就在籌備選書了。「起初是從學術論文的引用文獻裡找書,後來到各所大學的圖書館裡去拍書目,回來再請義工整理成電子版,然後請書商幫忙配書。
  • 省圖書館面積將翻倍 更有最具地方特色的……
    功能更豐富 據悉,省圖書館完工後,新館總建築面積將達41602.63平方米,將比現有的23838.61平方米的建築面積擴大近一倍。同時,新館功能業態也將大大豐富,成為環境幽雅、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智能化館舍。
  • 中國唯一漢文化主題圖書館!徐州兩大區域圖書館開門迎客!
    漢韻主題,特色鮮明 雲龍區圖書館是「中國唯一漢文化主題圖書館」,在設計理念上多處融入和呈現漢文化元素,進入圖書館首先感受到的是濃濃的漢文化氣息,如:漢磚、竹簡、車馬出行圖中軺車造型等極具鮮明特色的漢文化元素在圖書館多個地方均有體現。
  • 北京高校最美圖書館大比拼!C位出道的是?
    北京交通大學圖書館館藏資源以學校特色學科鐵路交通為文獻特色,收藏有較豐富、珍貴的鐵路交通運輸文獻,如:清末郵傳部第一次路政統計表、第一期交通官報;1911年起交通部各鐵路線職員錄
  • 回族地區公共圖書館特色服務思考
    1 吳忠市圖書館特色服務狀況調查吳忠市圖書館成立於1956年9月,2009年新建館總建築面積9000多平米,是吳忠地區的中心館,年接待讀者42萬人次,藏書總量為76萬冊。現有各種書刊文獻、聲像資料34萬餘冊(件),並形成了由西夏文獻、回族及伊斯蘭文獻、地方文獻等構成的特藏體系。
  • 大學圖書館排名 中國高校十大圖書館
    TOP1:四川大學圖書館四川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896 年,是我國西南地區藏書規模最大的大學圖書館;館舍總面積6,3100平方米;館藏紙質文獻550萬餘冊,並擁有豐富的電子文獻資源。擁有閱覽座位9682個,其中包括6個多媒體閱覽室。
  • 福建專升本院校圖書館大盤點,哪間院校最優秀?
    更是國內第一個建成「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的圖書館,借、還書都是全自助式的。同時,誠毅學院還能共享館藏紙質文獻高達309萬餘冊的集大圖書館~ 圖書館不僅外觀亮眼,藏書也是相當豐富,現有文獻資源總量179.21萬冊。
  • 都說圖書館是大學生的天堂,中國高校的十大圖書館
    2、浙江大學圖書館全館擁有館舍5座,總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總閱覽座位5282個。 圖書館館藏豐富、門類齊全 ,藏書幾乎覆蓋所有學科領域,尤以機械工程及儀表、電力、電子科學與工程、化學化工、醫學、農業、生物科學、地方文獻、敦煌學、心理學等學科的收藏較具特色。
  • 上海圖書館徐家匯藏書樓珍稀文獻展開幕 104種珍稀文獻展示中西...
    11月2日,上海圖書館一樓展廳被布置成一個古樸雅致的藏書閣,幾位觀眾在展櫃的善本前駐足欣賞,專注聽著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閱覽部副主任徐錦華的介紹。記者好奇他們的身份是否為善本藏家,一人笑著說,「我們是讀書人。」抬起頭來,原來是復旦大學教授李天綱。 當天開幕的「文明互鑑:上海圖書館徐家匯藏書樓藏珍稀文獻展」,是上海圖書館第一次以館藏外文文獻為對象的主題展覽。
  • 世界最酷10大綠建築 北投圖書館入選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近期被海外網站「WHEN ON EARTH」列為世界最酷10大綠建築。(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曾被美國網站評選為「全球最美25座公立圖書館」之一的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今年再被海外網站「WHEN ON EARTH」列為世界最酷10大綠建築;其中,屋頂是網站推薦的一項特色。臺北市立圖書館館長洪世昌說,特色木造建物屋頂太陽能發電可發電16千瓦電力,為全館總用電量10%。
  • 上海高校最美圖書館大比拼 快看看有沒有你學校?
    而阿拉大上海各大高校圖書館,也各有特色,美顏至上,我們選取了17所上海高校的圖書館究竟哪個才是顏值與實力並重你們心目中的最牛圖書館呢?東華大學東華大學的圖書館處於校園的中心位置,這是一個被稱為東華大學鳥巢的地方,大家也都吐槽它為仙人掌。東華大學圖書館非常大,一共分為五層,面積為9266平方米。
  • 臺灣成大圖書館英文公告鬧烏龍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中秋節將至,許多圖書館都會張貼告示提醒讀者閉館時間,但臺南成功大學圖書館新K館(KnowLEDGE館)近日的告示卻讓網友笑翻。眼尖學生發現,公告中的英文翻譯竟寫著「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節),在臉書上發文調侃,看來成大需要行政人員外語門檻。
  • 誰來拯救中國的藏書樓?
    南開大學教授、中國地方志協會學術委員來新夏認為,中國藏書文化追本溯源,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孔夫子應該說是最早的藏書家,他為教育學生,準備教材,便搜集文獻,「刪詩書、定禮樂」,逐漸形成了最初的私家藏書。
  • 福州那些高顏值圖書館大盤點:殿堂在左,顏值在右,誰是你的最愛
    圖書館對於一個城市,或是一座學校,圖書館都承載著這一方天地的夢想,是這個地方的代表性地標,它雖低調卻也重要。今天來看看福州高中高顏值的圖書館都有哪些,一起回憶那些年在學校圖書館奮鬥的日子,來評論說出你心中的最美圖書館!
  • 國內各大圖書館館藏家譜簡介
    但至今對存世的中國家譜數量仍缺乏完整的統計,現經著錄的家譜遠非歷代遺存的中國家譜的全部,由於種種客觀條件的制約,尚有不少藏書單位和個人收藏的大量家譜未能收入。據統計,國內外不少圖書館都收藏有各類家譜,國內比較著名的有: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即原北京圖書館,收藏中國家譜數量僅次於上圖,而且價值較高。北圖在創立之初,受梁啓超館長的影響,十分重視家譜資料收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