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你必須知道,自己的智慧決定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到何種程度,也決定了孩子以後是不是能知行合一,形成完整的人格和品性。
簡言之就是:你什麼樣決定了孩子之後什麼樣!
前段時間坐公交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有個小男孩和媽媽一起坐公交,忍不住拿出包裡的零食,媽媽並沒有大聲呵斥他讓他把東西塞進包裡。
她只是巧妙地問了兒子一個問題:「兒子,地鐵上有三隻羊,中途來了一隻狼,那麼還有幾隻羊呢?」
小男孩自信滿滿地回答說:「沒有羊了,因為被狼吃了,媽媽我早就知道了。」
沒想到媽媽卻說,「不,還有3隻羊,因為公交上不能吃東西。」
孩子聽媽媽說完話,默默地把零食收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教育方法很棒,不僅顧及了孩子的面子,又把道理轉化成一個孩子容易理解又能接受的小故事,引起了孩子主動的思考。
這才是有效的教育,遠遠比吼孩子,給孩子講大道理更容易讓人接受。
因為家長和孩子講道理,常常是家長從自身角度出發,去給孩子強加道理。由於孩子大腦發育的不完全,他們思考問題、感受世界的方式只能從自己內心出發,根本不會懂得這些道理背後的含義。
所以用適當的行為和方法,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和體會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遠比口頭上的道理更讓人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