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讓孩子懂得道理,需要家長更有智慧,更懂道理

2020-08-28 拾悅道

作為家長,你必須知道,自己的智慧決定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到何種程度,也決定了孩子以後是不是能知行合一,形成完整的人格和品性。

簡言之就是:你什麼樣決定了孩子之後什麼樣!

前段時間坐公交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有個小男孩和媽媽一起坐公交,忍不住拿出包裡的零食,媽媽並沒有大聲呵斥他讓他把東西塞進包裡。


她只是巧妙地問了兒子一個問題:「兒子,地鐵上有三隻羊,中途來了一隻狼,那麼還有幾隻羊呢?」

小男孩自信滿滿地回答說:「沒有羊了,因為被狼吃了,媽媽我早就知道了。」

沒想到媽媽卻說,「不,還有3隻羊,因為公交上不能吃東西。」

孩子聽媽媽說完話,默默地把零食收了起來。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教育方法很棒,不僅顧及了孩子的面子,又把道理轉化成一個孩子容易理解又能接受的小故事,引起了孩子主動的思考。

這才是有效的教育,遠遠比吼孩子,給孩子講大道理更容易讓人接受。

因為家長和孩子講道理,常常是家長從自身角度出發,去給孩子強加道理。由於孩子大腦發育的不完全,他們思考問題、感受世界的方式只能從自己內心出發,根本不會懂得這些道理背後的含義。

所以用適當的行為和方法,讓孩子自己去感受和體會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遠比口頭上的道理更讓人心悅誠服。

相關焦點

  • 你越講道理,孩子越叛逆?父母學會不講道理,才是更有效的教育
    有家長跟我說,孩子越早懂道理就會越懂事。其實不然,在我看來,家長講道理一定要在合適的時間,將道理傳授給孩子,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在錯誤的時間,將道理「一股腦」塞進孩子腦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反而會適得其反。
  • 孩子犯錯後就講道理?家長可用「自然法則」,給孩子更高級的教育
    但是如果孩子太小的話,他們根本不能理解家長話語中的道理,而是只能不懂裝懂了,用應付的語氣來回答父母。而父母看到這種回應,會認為孩子聽懂了真心改錯。但孩子對這些道理實際並不理解,可能根本不會主動改錯。但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嬌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孩子以後可能會犯更大的錯誤。以上三種錯誤做法只會讓孩子繼續將錯誤延續下去,不懂得反省和改變自我。家長可以巧用自然法則,給予孩子更高級的教育,讓孩子在錯誤中不斷成長。
  • 不懂教育的父母用拳頭,懂教育的用道理,智慧父母用的是這招
    只靠嚴肅和講道理,未必能夠讓孩子聽話,教育需要智慧教育孩子也是父母不斷提升的過程,時代在進步,再用從前的教育方式去管教今天的孩子有的時候未必管用不說,還有可能造成親子關係之間產生隔閡。因為孩子的吸收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比家長要強得多,他們一天能夠接觸到的信息可能比父母一個星期學習的都多。作為父母應該採用更智慧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孩子,因為現在的孩子和過去也不一樣了,他們更聰明,更懂得和父母談條件。
  • 講道理講道理,心理老師表示:有些孩子不能講道理,要強權控制
    如今,很多家長都比較有學問。因此,他們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也都有自己的方式,對待孩子不再是像以前那般全權掌控孩子的思想。但是,有一些家長管教孩子的方式卻是錯誤的,他們只感覺和孩子講道理就行了,不用做別的事情。然而,我們說的道理,孩子卻不一定都能夠聽得懂。
  • 北大學子萬字長文痛斥父母:不會講道理的家長,孩子更加不聽話
    只有父母理解並接受孩子的情緒,孩子才能聽得進去道理;也只有每個孩子親身看見、親自經歷才能深刻體會這些道理;更關鍵的是,就算孩子聽得進去道理,也是聽那些自己能夠懂得和接受的道理。這些遠遠比講道理重要。要想讓孩子接受道理第二步便是讓孩子自己去承擔教訓,懂得道理。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等自己有孩子後,遇到問題,硬逼著自己耐住性子和孩子講道理。然而,時間推移,他發現自己奉行的「以理服人」越來越行不通,親子關係反而更差了。一見面父子倆難免要吵架。身邊的好友又告訴他,男孩子就該「散養」,簡單粗暴點,只要告訴他對錯,就必須服從,不行就打一架。
  • 想讓孩子懂道理,千萬別和孩子講道理
    我們天真地希望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讓孩子不再那麼難以管教,但發現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孩子在不聽話的路上越走越遠,而我們也越來越無能為力。今年 4月中旬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後,在家上了4個月網課的大寶認真地和我商量,4月下旬的周末,想去商場逛一逛,她喜歡的一個明星產品那個商場有。
  • 喜歡給孩子講道理的父母,會收穫一個更不聽話的孩子
    「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並支持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很多人所推崇。但很多人也發現了,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其實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有位母親,七歲的女兒非常叛逆,最喜歡跟母親對著幹。
  • 各位家長:你們會跟孩子講道理嗎?這幾個誤區,父母要早知道
    「給孩子講道理?孩子那麼小,他們懂啥道理?」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家長,他們認為孩子不懂道理!也許,我提議讓家長給孩子講道理,肯定會有家長感到不解或疑惑。但我不得不說,講道理才是對待孩子的真正辦法。這種辦法,勝過任何的棍棒和體罰!
  • 道理的存在及其邏輯:道理只為那些懂道理、講道理的人而存在!
    這句話也因此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做人做事要懂理、講理和以理服人,否則,不懂理、不講理甚至無理取鬧,其人生之路就會寸步難行。然而,現實生活並沒有完全讓每一位懂理、講理的人走遍天下時都那麼如魚得水,暢通無阻,高歌猛進,甚至某些時候有人反而因為懂理、講理而蒙冤吃虧。在這種情況下,不講理的人反而一時間成了席上賓、座上客,「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則告訴人們另外一個歪理。
  • 孫儷教育孩子刷牙獲高贊:優秀的父母,要懂得不跟孩子講道理
    我們這一代人的父母會比較崇尚「棍棒教育」,但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不想讓孩子重蹈我們的覆轍,所以更想要和孩子做朋友,想要孩子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有時候即使是生氣了,也會壓抑自己的情緒,耐心和孩子講道理。
  • 讓孩子立即行動起來,比說一堆的道理、甚至批評指責更重要
    千萬莫要以為道理淺顯,就不加思考,粗略看過。大白話裡往往蘊藏著大智慧。你要是能把這個智慧開發出來,你就有了成就事業的「富礦」。如果你忽略了它,可能會帶來大麻煩。三國時的馬謖,其實是一個聰明人,思辨、智慧都在眾人之上,連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都十分看好他。
  • 「寶寶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有時候別跟寶寶講道理比講道理更有用
    導言 很多媽媽在教育孩子時,遇到問題總是耐心地跟孩子講道理。 但是,這種方式往往只起幾天的效果,孩子遇到問題還是回到最初「錯誤」的方式,並且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會發現這種講道理的方式越來越行不通了。 孩子甚至很固執逆反,不管家長怎麼說,就是不聽。有些媽媽認為,教育孩子過程中不要太文明了,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軟的聽不進去就要來硬的。
  • 書一定要讀,讀書不只是懂了幾個道理而已,更不是完全死記硬背
    完結了狼道這本書,其中的道理在心中默默記下,有些是早就知道的,有些是新學到的,但是綜合去回憶之後發現還是不能具體的想起某個章節,有人難免會說那這樣你讀了就忘記了,還讀書有什麼用呢?這樣的問題我還不知道怎麼回答,但是我還是希望大家一定要多讀書,讀書不只是懂了幾個道理而已,更不是完全死記硬背。就像是有時候我們做事一樣,最重要的是追求成功的過程,享受當下。讀書也是一樣的,我們沉浸在讀書的樂趣之中,陶冶情操,一本書記得了一個道理也好,兩個三個也罷,但是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堅持,學會了自我反省。
  • 人生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比堅持更重要的是,懂得及時止損
    懂得及時止損的意思就是,在本應該堅持下去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它的弊端,這個時候就應該要及時止損。有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堅持,不過是在鑽牛角尖,明知道自己走在錯誤的方向上,卻因為心中不甘,堅持走在那條錯誤的道路上,甚至還為自己的堅持感到驕傲。
  • 夜讀| 你什麼道理都懂,所以一事無成(有聲)
    「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句話流露出世人太多的自卑,無奈和彷徨。從小到大,我們學知識,長見識,懂道理,就是為了在更加了解這個世界的基礎上,有能力有資本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並成就一番事業。然而現實中很多人是道理越懂越多,卻仍然在碌碌無為中度過每一天,成就的不是輝煌而是永無止境的平庸。因為他們始終不明白,懂道理不等於知道,懂道理也不等於行動。一句話: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 打孩子和講道理,到底哪一個更高級?
    第一位幼童的媽媽開始跟孩子講道理: 寶貝,我們已經玩兒了一會兒了,讓給其他小朋友,好不好呀? 不!孩子斬釘截鐵,繼續捍衛著自己的坐騎。 媽媽不屈不撓:要懂得分享才是好孩子,寶寶,我們先給那個小朋友玩好嗎? 就不!我還沒玩夠呢!
  • 孩子6歲前,聰明的家長都會鼓勵他「自私」,其中道理很少有人懂
    這一現象,在孩子6歲前最明顯,之後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心智越來越成熟,才會有所改善。所以,孩子6歲前,聰明的家長都會鼓勵他「自私」,其中道理很少有人懂。但是,如果家長在此時強迫孩子分享,就會混淆孩子的「物權觀」,讓孩子弄不清哪些東西是真正屬於自己的。那麼,等到孩子長大,也會是一個不懂得堅守底線,不懂得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人。④造成孩子性格軟弱另外,如果家長一直強迫孩子分享,孩子就會變成一個看大人臉色,不懂拒絕別人的人。
  • 家長對教育孩子的道理都懂,為何事臨到頭自己卻又茫然失措
    我經常在自己的文字中告誡父母,在孩子年幼時,父母要給予強烈的親密,但逐漸要在孩子的長大過程中建立一種意識,那就是底線和原則性的問題是不能再溝通的,同時家長要逐漸學會得體的退出,從而促其獨立性格形成和遇事擔當精神的建立,畢竟,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和分離,都是家長從孩子身上必須要完成的使命!
  • 跟孩子講道理就像是「對牛彈琴」,恨鐵不成鋼的你,真懂孩子心嗎
    家長要理解不同年齡孩子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我們要給予孩子充分理解並正確引導,改變原有的教育方法,與孩子一起慢慢摸索更適合自己,更適合自己寶貝的教育方式,不停磨合,不停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