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建成「海綿城市」

2020-12-22 扒在牆頭看世界

北京通州在建設之初就規劃了城市的發展方向,其中一個方向就是建成一個「海綿城市」,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城市才算是海綿城市呢?海綿城市又有什麼好處呢?

說起海綿城市我們大多數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其實它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然後充分發揮建築綠地,道路水系統,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收,滲透,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和自然淨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過去,城市建設追求用地一馬平川,往往會填湖平壑。而海綿城市的要求是,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的河湖、溼地、坑塘、溝渠等「海綿體」不受開發活動的影響;受到破壞的「海綿體」也應通過綜合運用物理、生物和生態等手段逐步修復,並維持一定比例的生態空間。

」海綿城市「最主要的意義在於雨洪有效管理,也就是雨水的收集和利用。細分了說通過建設海綿城市,增加城市的海綿體,讓降落的雨水能快速滲透到地下,減少地表徑流,緩解城市內澇,補充地下水。同時能起到緩解城市熱島效應,雨島效應等作用。修復和治理城市生態環境,構建綠色健康和諧的生態體系。增加城市美觀。海綿城市建設手段中的透水鋪裝、雨水花園、綠色屋頂等技術手段,還能增加城市美觀度,提高城市品位。

中國在治理江河的洪水的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在上遊進行退耕還林,植樹造林活動,通過植樹,減少地表徑流,讓雨水不會直接流到江河湖波,而是在山裡停留下來,一是為了山裡樹木提供水分,二是減少河水中的泥沙量,這種情況同樣出現在城市裡,城市的大面積硬化地面,導致雨水沒有下滲空間,只能夠通過排水管道排到河流中去,一旦遇到大雨,就會出現河水倒灌的現象。而海綿城市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海綿城市的建設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的技術要求。

一,滲透,減少硬質鋪裝,充分利用自然土壤滲透作用,減少徑流涵養生態與環境,存集水資源。

二,滯留,通過雨水滯留以空間換時間。提高雨水滲透的作用,同時緩解雨水匯集速度,延遲雨水大量聚集,降低排水強度和災害風險。

三,存儲,降低峰值流量調節時空分布,為雨水利用創造條件。

四,淨化,減少面源汙染,降解化學懸浮物,空氣顆粒物等主要汙染物,改善城市環境。

五,利用,充分利用雨水資源和再生水,提高用水效率緩解水資源短缺。

六,排走,構建排水體系避免多餘水患,避免發生內澇災害,確保城市運行安全。

北京市政府對通州區提出了要求,對於城市副中心2020年20%的建成區面積將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2022年35%的建成區面積實現海綿城市建設目標;2030年80%建成區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通州區在設計建造時考慮到這個問題,對雨水進行停留,鏡河河道兩側地下埋設了排水方涵,其容積之大甚至可容私家車通行,可容納約55萬立方米雨水。在方圓6平方公裡的行政辦公區,雨水全部匯入方涵暫時存儲,一旦降雨大於20年一遇標準,方涵內的溢流堰將把河水分流至鏡河,再排入北運河。這些存儲用水,通過淨化,用於城市清掃和澆灌,及減少了自來水的使用,又增加了城市的存水能力。

根據政府部門的持續四年監測表明,城市副中心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實施後,年平均地下水位較2016年回升了4米,並有明顯的繼續上漲趨勢。城市的地下水恢復了,曾經的華北區域的地下水出現超採的情況,導致地下水資源匱乏,出現了採空區,現在海綿城市正在一步步的糾正過去我們犯下的錯誤。過去我們擔心雨水太大,發生內澇現象,現在情況發生很大變化,人們不再擔心雨水泛濫成災,而是糾結於雨水總是白白地流走。

海綿城市的主要目的在于堅持生態為本、自然循環,充分發揮山水林田湖草等原始地形地貌對降雨的積存作用,充分發揮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墊面對雨水的滲透作用,充分發揮溼地、水體等對水質的自然淨化作用,實現城市水體的自然循環。在城市的使用上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相關焦點

  • 北京城市副中心為什麼選在通州?
    本次「規劃草案」提出,到2035年,副中心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成為低碳高效的綠色城市、藍綠交織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態的海綿城市、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輝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
  • 七成雨水就地消納 北京經開區已建成240個類海綿城市項目
    紅色的健身跑道、平坦的綠地、多彩的枝葉……時至深冬,北京經開區博大公園亮麗的景色,依然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遊園賞景,這座區內的街心城市公園,不僅是群眾休憩、遊玩、健身的樂土,更是一個大型的「海綿城市」項目。
  • 通州如何變身: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正在編制(圖)
    北京攤大餅式擴張早已難以為繼,而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設提速,則是打破舊有城市發展模式的標誌。通州作為副中心的提法由來已久,北京甚至規劃了包括通州在內的11個新城,但是這些年來無論是副中心還是新城的建設,都不足以有效分解中心城區的壓力。
  • 建綠色海綿系統,北京城市副中心通濟路以東配套設施有序提升
    城市副中心建設緊鑼密鼓推進,通濟路以東的配套發展區基礎設施正在有序提升。昨天(2日)記者從北控下屬北京市政總院了解到,通濟路以東片區的市政道路設計建設頗具亮點,不光建設綠色海綿系統,還將拓寬部分路段人行道,採用新材料嘗試路面降噪。
  • 北京通州運河城市段將媲美浦東 規劃七大功能區
    中新網7月27日電 26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新城-通州投資環境及項目推介會」上獲悉,將成為北京通州新城核心區域的運河城市段項目已被規劃為7個功能區,且該項目的建設標準將不低於上海浦東。,最大一項工程就是運河城市段項目。」
  • 《前線》雜誌: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地」通州後,如何「生根」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工作,高屋建瓴地回答了「為何建設」「建成什麼樣」「怎樣建設」「必須建好」北京城市副中心等一系列前提性、全局性、關鍵性問題。
  • 2020年廣西城市建成區內海綿城市面積達20%
    近日印發的《2020年廣西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今年廣西城市建成區內海綿城市面積達20%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記者/駱萬麗 通訊員/莫曲)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近日印發的《2020年廣西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 舊貌換新顏——「人民星雲」遙感衛星看北京城市副中心今夕變化
    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其中,這「一副」就是指北京城市副中心。圖:2015年9月,人民星雲衛星遙感觀測顯示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原址面貌。圖:2019年4月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用。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城市副中心。
  • 通州首個高鐵站——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原來在通州這裡!
    城市副中心將建地下火車站今年正式開建的京唐城際北京段起點設在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而這座車站將成為未來全新的北京大型鐵路樞紐。城市副中心火車站位於通州楊坨地區,北邊是運潮減河、南邊是北運河。今年正式開建的京唐城際北京段起點,設在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而這座車站將成為未來全新的北京大型鐵路樞紐。魏成林說,城市副中心火車站位於通州楊坨地區,北邊是運潮減河、南邊是北運河。魏成林說,這個車站主要是給京唐城際、城際鐵路聯絡線以及若干條軌道交通服務的。
  • 北京通州新城PK上海浦東
    下面來分析一下通州北京新城與深圳,浦東,濱海新區的差距。  在通州北京新城的發展規劃中,們提出,通州北京新城將要比深圳浦東新區和濱海新區等更高標準,更快速度,這聽起來讓人期待,可是通州北京新城真有這個能耐嗎?
  • 北京通州將現水生態文明城 部分水道將通航(圖)
    通州大治水 將現水生態文明城  11條河流開展河道治理 還市民清澈河水  「十三五」期間,通州區將大力推進全國節水型城市、海綿城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和智慧水務先行區建設,著力構建「三網、四帶、多水面、多溼地」的水環境格局,形成動靜相宜的水系景觀,為城市發展提供良好的水生態環境
  • 廣西城市建成區內海綿城市面積將達到20%
    中新網廣西新聞8月4日電(莫曲)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近日印發《2020年廣西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方案》),要求至2020年底,全區城市建成區內海綿城市面積(實現雨水控制目標要求的面積)達到20%以上。
  • 通州口岸一期工程年內建成
    通州口岸一期工程年內建成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陳斯)開建近兩年後,通州口岸一期工程首個地塊近日已經開始竣工驗收。通州口岸一期將在今年年內建成,主要為保障市民日常生活用品的供應物流存儲。進展:仨三物流倉庫率先開工根據規劃,通州口岸將是北方最大內陸港和口岸經濟區。
  • 2030年長沙將初步建成海綿城市 「彈性」應對雨水
    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志峰/攝)   星辰在線10月2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志峰) 由中國(長沙)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會組委會主辦、長沙市海綿城市生態產業聯盟和湖南綠色發展研究院聯合承辦的首屆長沙海綿城市建設論壇今日在長沙舉行。會上中國首個全產業鏈形式的海綿城市產業聯盟——長沙市海綿城市生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式掛牌。
  • 2020年底廣西城市建成區內海綿城市面積將超20%
    南寧市青秀山蘭園(資料圖)廣西新聞網南寧8月4日訊(通訊員 莫曲)近日,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2020年廣西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方案》),要求至2020年底,全區城市建成區內海綿城市面積(實現雨水控制目標要求的面積)達到20%以上。
  • 北京通州新城功能區規劃亮相 標準超過浦東(圖)
    運河功能區將建「通州浦東」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網  ■通州新城五大功能區規劃亮相  ■運河城市段主打文化產業  本報記者楊超報導 昨天,通州拿出新城商務總部、運河城市段等五大功能區規劃其核心區運河城市段七大項目建設標準超過上海浦東。  通州新城:  規劃五大功能區  作為北京重點規劃新城之一,通州將擔負北京未來發展的城市綜合服務職能,成為中心城行政辦公、金融貿易等職能的補充配套區。
  • 告別「海景城市」 建設海綿城市
    她建議,應當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同時繼續加大投入,持續改善城市水網、排水條件。海綿城市理念因其注重城市對雨水的自然吸納、蓄滲和就地調節而被稱為「綠色思路」。「海綿城市的建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洪亮平告訴記者:「目前武漢只選擇了38平方公裡進行試點建設,還沒有完全完工,並且整個城市要升級為海綿城市,也不是一兩年內就能做到的。」
  • 2020北京通州運河城市段遊船船票怎麼買?購票方式一覽
    ➤2020北京通州運河城市段遊船船票怎麼買?  答:運河遊的旅遊網站正在建設,網上售票系統暫未開通,目前還是採取現場售票的方式  團體遊客預約熱線:80851247,80851347  ➤2020北京通州運河城市段遊船船票購票須知:  遊客購票前,必須出示有效證件,檢測健康碼,進行實名登記,憑健康綠碼去售票處購票
  • 今年萬州計劃建成這些大工程!高速路、海綿城市、生態溼地……
    今年萬州計劃建成這些大工程!高速路、海綿城市、生態溼地……", "url":"/county/wanzhou/wanzhounews/2019-02-18/1443335.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county/wanzhounews/2019-02-18/fd7f6de1a095a89a3a38579057233cca.jpg", "smalltext":"
  • 海綿寶寶帶你走進海綿城市
    11月20-22日,由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 「海綿城市科普小站」活動在福田區卓悅匯購物中心開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科普宣傳讓社會公眾了解海綿城市,向全社會普及海綿城市理念,讓市民了解海綿城市建設的必要性,感受到海綿城市帶來的生態效益、品質提升、民生改善等,並成為海綿城市建設的「參與者」和「支持者」,共建綠色生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