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發動機二廠缸體安裝機器人
國內首條純電動公交線路在合肥開通運營
「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試驗示範網」開通,使合肥成為全球首個擁有規模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城市
國內第一例基因工程重組藥物在這裡問世
國內第一臺C波段全相參移動式都卜勒天氣雷達從這裡橫空出世
首個國產化高性能晶片「魂芯」一號為中國產品「添芯」「鑄魂」
全球領先的中文語音平臺等一大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科技產品從這裡走向世界
2011年,安徽省獲得專利授權量增幅居全國第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中部第一,國家級創新型企業數、創新型試點企業數雙雙全國第一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間,安徽把自主創新作為推進科學發展、加速安徽崛起的核心戰略,在全國創造了「四個第一」:奇瑞成為全國企業自主創新第一面旗幟;合肥成為全國第一個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合蕪蚌成為全國第一個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安徽省成為全國第一批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實現了從抓企業創新,到抓產業創新,再到抓區域創新的三大跨越,湧現了一大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成果。
這十年,安徽牢記胡錦濤總書記關於「安徽應在自主創新方面有更大作為」的重要指示精神,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對自主創新高度重視,親力親為,親自調研指導,明晰發展思路,強力部署推進,探索並逐步確立「以支撐結構調整、轉型發展為主線,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核心,主抓三個層面, 突出三體建設,強化三個核心,形成四大成果」的自主創新發展思路。自主創新在全省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凸顯,已成為安徽發展的一大特色、一大品牌和一面旗幟,形成了自主創新的「安徽現象」。
近年來,安徽把推進傳統優勢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發展,大力引進建設了京東方六代線、晶澳太陽能、三安光電(600703,股吧)、全氧燃燒超白玻璃等一大批重大新興產業項目。安徽的純電動轎車、客車推廣總量排名全國試點城市第一;世界首個城域量子通信網在合肥建成;全國糧食加工企業裡,每10臺光電色選機至少有6臺是安徽造。安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勢如破竹,方興未艾!1585輛新能源汽車的示範推廣,也讓作為首批「十城千輛」試點城市的合肥處在「引領」位置:純電動轎車和純電動客車推廣總量排名全國試點城市第一。
最近幾年,安徽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目標,以合蕪蚌試驗區為重點,持續加大財政科技投入,每年集中支持推進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科技攻關、成果轉化項目實施,突破一批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最遠距離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等多項成果入選年度世界和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重大創新成果加速湧現,量子通信、光刻設備、「魂芯一號」晶片、語音合成等一批高端成果在國內外居領先地位,新能源汽車、大功率LED晶片、CVT變速器、數控液壓工具機、船用低速柴油機等一批牽動性新產品的研發,帶動了安徽省相關產業走向高端。
最近幾年,安徽部分創新指標在全國的位次大幅前移,如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居全國第8和第7位,較2007年前移了10和11位,專利運用能力居全國第10位;地方財政科技投入佔財政支出比例居全國第7位,較2007年前移了18位;國家級創新型企業數居全國前列、中部第1位,高新技術企業數居全國第7、中部第1位。
「自主創新已成為安徽的一大特色、一個品牌、一面旗幟。如今更是如虎添翼。」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說。
科大訊飛連續七年獲全球英文合成大賽第一名
科大訊飛(002230,股吧)作為中國語音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連續七年囊括全球英文合成大賽第一名,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等多項技術上擁有國際領先的成果。創新不僅給用戶帶來了便利,也讓訊飛站到智能語音產業的制高點。
國產高速車輪打破國外壟斷
千裡京滬一日還,京滬高鐵帶給人們全新的時空概念。高速車輪是高速列車重要行駛部件,對性能質量的穩定性、可靠性要求十分苛刻,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能夠生產。
今年3月,馬鋼高速動車組車輪試製技術條件通過鐵道部評審。我國高速車輪關鍵工藝技術攻關和國產化試製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具備進行時速200至250公裡高速列車用試製階段的全部要求,中國高速車輪由此向國產化又邁進一步。
奇瑞累計申報授權專利居中國汽車企業第一位
十多年來,奇瑞始終堅持平均每年將銷售收入的7%以上用於研發投入,形成了從乘用車到商用車,從傳統汽車到新能源汽車,從整車、發動機、變速箱到關鍵零部件、關鍵材料、關鍵裝備,從設計、開發到試製、試驗的系統完整的自主創新能力。截至2011年底,奇瑞公司累計申報各項專利6626件,累計授權專利4595件,位居中國汽車企業第一位。
2011年,奇瑞全球銷量64.3萬輛,連續11年位居中國自主乘用車銷量第一位。同年7月,奇瑞第300萬輛汽車下線,成為第一家全球銷量突破300萬輛規模的自主品牌乘用車企業。
合肥成全球首個擁有規模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城市
今年3月30日,覆蓋合肥主城區、擁有46個節點的「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試驗示範網」正式開通。該網具有保障實時語音通信、實時文本通信及文件傳輸等功能。合肥市從而成為全球首個擁有規模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城市。由於量子具有不可再分、不可複製的特性,量子通信能做到「絕不洩密」,在國際上被視為已知技術中保障信息傳輸安全的終極手段。
中國第一臺3D口腔CT問世
10多年前,國內的色選機完全依靠進口,價格也十分昂貴。現在安徽美亞的色選機佔據了國內市場60%以上份額,不光能色選大米、大豆、玉米、芝麻等100多種農副產品,而且還能對食物中的蛋白質、糖分、澱粉、水分等成分進行分析,還可對農藥殘留進行檢測;基於X光的食品包裝檢測儀,能發現包裝食品中的金屬絲、骨頭、沙子、玻璃等異物。今年初,中國第一臺3D口腔CT又在美亞問世,結束了洋品牌全牙CT在國內壟斷的歷史!
填補國內中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製造空白
生產一臺液晶電視機,液晶顯示屏的成本要70%至80%!在京東方生產出大陸第一塊液晶顯示屏之前,中國的液晶顯示屏完全依靠進口。2010年11月17日,京東方合肥液晶顯示器件(TFT-LCD)6代線實現量產,填補了國內中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製造的空白。這意味著,國產液晶電視和電腦第一次用上了大尺寸的「中國屏」。
非晶矽薄膜電池玻璃面板打破國外壟斷
中建材電子信息顯示超薄基板,最薄的只有0.33毫米,比緊緊粘在一起的4張A4紙還薄,將進入世界上最薄玻璃行列。該項目將徹底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蚌埠玻璃院已成功研發出非晶矽薄膜電池玻璃面板,提升了能源轉化效率。一項項創新成果的轉化,使蚌埠玻璃院佔據了80%左右的國內高端玻璃工程市場和90%左右的用中國技術設計建設的國外玻璃生產線,成為年營業收入超百億的高新技術企業。
延伸連結
1.「魂芯一號」BWDSP100高性能通用數字處理器
中電集團第38所與中國科技大學合作研製的「魂芯一號」BWDSP100高性能通用數字處理器是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居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性能通用DSP(數位訊號處理)晶片,可廣泛應用於雷達、電子對抗、通信、儀器儀表、公共安全、物聯網等高性能計算的信號處理領域。目前,該晶片已經流片完成並測試成功,有望打破國外高端晶片的技術封鎖。
2.LTE終端基帶晶片
合肥東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依託合蕪蚌試驗區專項資金及省市科技攻關計劃研製的「LTE終端基帶晶片」作為4G手機最核心的部件,為未來4G手機的商業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3.全球最大單臺日處理900噸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鍋爐整機出口美國
安徽(蕪湖)金鼎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研製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球最大單臺日處理900噸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鍋爐,實現整機出口美國。
4.國家一類新藥鹽酸安妥沙星
安徽環球藥業與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合作開發的國家一類新藥—鹽酸安妥沙星,該藥為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個喹諾酮類抗感染藥物,填補了中國在喹諾酮類藥物研發當中40餘年的空白,是我國藥物研製的一個重要成就,標誌著我國抗菌藥研發從仿製到創新的重大轉變。
5.大型數控單動薄板衝壓液壓機
合肥合鍛工具機股份有限公司與濟南鑄造鍛壓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合肥工業大學合作研製的「大型數控單動薄板衝壓液壓機」成為國內汽車製造及零部件廠家的首選,並可廣泛用於大飛機、核電、軍工、環保節能、航天、石化等工業衝壓領域。
6.能源汽車整車
2010年底共有585輛江淮同悅純電動轎車投放市場,創全國乃至全世界一次性批量投放市場數量之最。安凱純電動客車現有430多輛純電動客車分別在北京、上海、大連、合肥等15個城市示範運營,效果良好。奇瑞純電動汽車瑞麒,最高車速為120km/h,最大續駛裡程為120公裡,是我國第一款真正面向個人銷售的純電動轎車。
7.水泥低溫餘熱發電成套技術
海螺集團研發成功水泥低溫餘熱發電成套技術,實現了餘熱發電系統與水泥窯安全、穩定、高效運行,實現每千瓦時裝機容量投資從9000元降低到6600元以下,並形成不同產能水泥生產線配套餘熱發電工程的系列化設計標準。2010年海螺集團建成世界首條水泥窯垃圾處理系統日處理600噸的示範項目,不僅能有效分解二噁英、控制垃圾臭氣擴散、實現汙水無害化處理,真正實現了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