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悄悄改變我們生活的安徽科技「全國第一」

2020-12-22 安徽網

 奇瑞發動機二廠缸體安裝機器人

國內首條純電動公交線路在合肥開通運營

「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試驗示範網」開通,使合肥成為全球首個擁有規模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城市

國內第一例基因工程重組藥物在這裡問世

國內第一臺C波段全相參移動式都卜勒天氣雷達從這裡橫空出世

首個國產化高性能晶片「魂芯」一號為中國產品「添芯」「鑄魂」

全球領先的中文語音平臺等一大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科技產品從這裡走向世界

2011年,安徽省獲得專利授權量增幅居全國第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中部第一,國家級創新型企業數、創新型試點企業數雙雙全國第一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間,安徽把自主創新作為推進科學發展、加速安徽崛起的核心戰略,在全國創造了「四個第一」:奇瑞成為全國企業自主創新第一面旗幟;合肥成為全國第一個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合蕪蚌成為全國第一個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安徽省成為全國第一批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實現了從抓企業創新,到抓產業創新,再到抓區域創新的三大跨越,湧現了一大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成果。

這十年,安徽牢記胡錦濤總書記關於「安徽應在自主創新方面有更大作為」的重要指示精神,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對自主創新高度重視,親力親為,親自調研指導,明晰發展思路,強力部署推進,探索並逐步確立「以支撐結構調整、轉型發展為主線,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核心,主抓三個層面, 突出三體建設,強化三個核心,形成四大成果」的自主創新發展思路。自主創新在全省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凸顯,已成為安徽發展的一大特色、一大品牌和一面旗幟,形成了自主創新的「安徽現象」。

近年來,安徽把推進傳統優勢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發展,大力引進建設了京東方六代線、晶澳太陽能、三安光電(600703,股吧)、全氧燃燒超白玻璃等一大批重大新興產業項目。安徽的純電動轎車、客車推廣總量排名全國試點城市第一;世界首個城域量子通信網在合肥建成;全國糧食加工企業裡,每10臺光電色選機至少有6臺是安徽造。安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勢如破竹,方興未艾!1585輛新能源汽車的示範推廣,也讓作為首批「十城千輛」試點城市的合肥處在「引領」位置:純電動轎車和純電動客車推廣總量排名全國試點城市第一。

最近幾年,安徽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目標,以合蕪蚌試驗區為重點,持續加大財政科技投入,每年集中支持推進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科技攻關、成果轉化項目實施,突破一批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最遠距離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等多項成果入選年度世界和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重大創新成果加速湧現,量子通信、光刻設備、「魂芯一號」晶片、語音合成等一批高端成果在國內外居領先地位,新能源汽車、大功率LED晶片、CVT變速器、數控液壓工具機、船用低速柴油機等一批牽動性新產品的研發,帶動了安徽省相關產業走向高端。

最近幾年,安徽部分創新指標在全國的位次大幅前移,如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居全國第8和第7位,較2007年前移了10和11位,專利運用能力居全國第10位;地方財政科技投入佔財政支出比例居全國第7位,較2007年前移了18位;國家級創新型企業數居全國前列、中部第1位,高新技術企業數居全國第7、中部第1位。

「自主創新已成為安徽的一大特色、一個品牌、一面旗幟。如今更是如虎添翼。」安徽省委書記張寶順說。

科大訊飛連續七年獲全球英文合成大賽第一名

科大訊飛(002230,股吧)作為中國語音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連續七年囊括全球英文合成大賽第一名,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等多項技術上擁有國際領先的成果。創新不僅給用戶帶來了便利,也讓訊飛站到智能語音產業的制高點。

國產高速車輪打破國外壟斷

千裡京滬一日還,京滬高鐵帶給人們全新的時空概念。高速車輪是高速列車重要行駛部件,對性能質量的穩定性、可靠性要求十分苛刻,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能夠生產。

今年3月,馬鋼高速動車組車輪試製技術條件通過鐵道部評審。我國高速車輪關鍵工藝技術攻關和國產化試製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具備進行時速200至250公裡高速列車用試製階段的全部要求,中國高速車輪由此向國產化又邁進一步。

奇瑞累計申報授權專利居中國汽車企業第一位

十多年來,奇瑞始終堅持平均每年將銷售收入的7%以上用於研發投入,形成了從乘用車到商用車,從傳統汽車到新能源汽車,從整車、發動機、變速箱到關鍵零部件、關鍵材料、關鍵裝備,從設計、開發到試製、試驗的系統完整的自主創新能力。截至2011年底,奇瑞公司累計申報各項專利6626件,累計授權專利4595件,位居中國汽車企業第一位。

2011年,奇瑞全球銷量64.3萬輛,連續11年位居中國自主乘用車銷量第一位。同年7月,奇瑞第300萬輛汽車下線,成為第一家全球銷量突破300萬輛規模的自主品牌乘用車企業。

合肥成全球首個擁有規模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城市

今年3月30日,覆蓋合肥主城區、擁有46個節點的「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試驗示範網」正式開通。該網具有保障實時語音通信、實時文本通信及文件傳輸等功能。合肥市從而成為全球首個擁有規模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城市。由於量子具有不可再分、不可複製的特性,量子通信能做到「絕不洩密」,在國際上被視為已知技術中保障信息傳輸安全的終極手段。

中國第一臺3D口腔CT問世

10多年前,國內的色選機完全依靠進口,價格也十分昂貴。現在安徽美亞的色選機佔據了國內市場60%以上份額,不光能色選大米、大豆、玉米、芝麻等100多種農副產品,而且還能對食物中的蛋白質、糖分、澱粉、水分等成分進行分析,還可對農藥殘留進行檢測;基於X光的食品包裝檢測儀,能發現包裝食品中的金屬絲、骨頭、沙子、玻璃等異物。今年初,中國第一臺3D口腔CT又在美亞問世,結束了洋品牌全牙CT在國內壟斷的歷史!

填補國內中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製造空白

生產一臺液晶電視機,液晶顯示屏的成本要70%至80%!在京東方生產出大陸第一塊液晶顯示屏之前,中國的液晶顯示屏完全依靠進口。2010年11月17日,京東方合肥液晶顯示器件(TFT-LCD)6代線實現量產,填補了國內中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製造的空白。這意味著,國產液晶電視和電腦第一次用上了大尺寸的「中國屏」。

非晶矽薄膜電池玻璃面板打破國外壟斷

中建材電子信息顯示超薄基板,最薄的只有0.33毫米,比緊緊粘在一起的4張A4紙還薄,將進入世界上最薄玻璃行列。該項目將徹底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蚌埠玻璃院已成功研發出非晶矽薄膜電池玻璃面板,提升了能源轉化效率。一項項創新成果的轉化,使蚌埠玻璃院佔據了80%左右的國內高端玻璃工程市場和90%左右的用中國技術設計建設的國外玻璃生產線,成為年營業收入超百億的高新技術企業。

延伸連結

1.「魂芯一號」BWDSP100高性能通用數字處理器

中電集團第38所與中國科技大學合作研製的「魂芯一號」BWDSP100高性能通用數字處理器是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居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性能通用DSP(數位訊號處理)晶片,可廣泛應用於雷達、電子對抗、通信、儀器儀表、公共安全、物聯網等高性能計算的信號處理領域。目前,該晶片已經流片完成並測試成功,有望打破國外高端晶片的技術封鎖。

2.LTE終端基帶晶片

合肥東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依託合蕪蚌試驗區專項資金及省市科技攻關計劃研製的「LTE終端基帶晶片」作為4G手機最核心的部件,為未來4G手機的商業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3.全球最大單臺日處理900噸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鍋爐整機出口美國

安徽(蕪湖)金鼎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研製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球最大單臺日處理900噸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鍋爐,實現整機出口美國。

4.國家一類新藥鹽酸安妥沙星

安徽環球藥業與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合作開發的國家一類新藥—鹽酸安妥沙星,該藥為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個喹諾酮類抗感染藥物,填補了中國在喹諾酮類藥物研發當中40餘年的空白,是我國藥物研製的一個重要成就,標誌著我國抗菌藥研發從仿製到創新的重大轉變。

5.大型數控單動薄板衝壓液壓機

合肥合鍛工具機股份有限公司與濟南鑄造鍛壓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合肥工業大學合作研製的「大型數控單動薄板衝壓液壓機」成為國內汽車製造及零部件廠家的首選,並可廣泛用於大飛機、核電、軍工、環保節能、航天、石化等工業衝壓領域。

6.能源汽車整車

2010年底共有585輛江淮同悅純電動轎車投放市場,創全國乃至全世界一次性批量投放市場數量之最。安凱純電動客車現有430多輛純電動客車分別在北京、上海、大連、合肥等15個城市示範運營,效果良好。奇瑞純電動汽車瑞麒,最高車速為120km/h,最大續駛裡程為120公裡,是我國第一款真正面向個人銷售的純電動轎車。

7.水泥低溫餘熱發電成套技術

海螺集團研發成功水泥低溫餘熱發電成套技術,實現了餘熱發電系統與水泥窯安全、穩定、高效運行,實現每千瓦時裝機容量投資從9000元降低到6600元以下,並形成不同產能水泥生產線配套餘熱發電工程的系列化設計標準。2010年海螺集團建成世界首條水泥窯垃圾處理系統日處理600噸的示範項目,不僅能有效分解二噁英、控制垃圾臭氣擴散、實現汙水無害化處理,真正實現了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相關焦點

  • 這隻螞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我們是一家科技企業,「螞蟻」有著幾層含義。第一層,馬老師總是告訴我們「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讓我們永遠記得我們專注的是什麼。「螞蟻」記得,我們永遠專注小微,專注普通人,專注小微企業。第二層含義是,螞蟻總是一群一群的,它們有非常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會非常好地配合起來,完成一件任務。而且,螞蟻能夠舉起很大的重量。
  • 安徽出版集團:十年風雨路 終成大氣候
    對2005年成立的安徽出版集團來說,這十年,它不僅獲評「中國馳名商標」,躋身銷售收入和資產總額雙兩百億文化傳媒企業,連續七屆榮獲「全國文化企業30強」稱號,還是全國第一家出版主業整體上市、第一家發行企業銀行中期債券、第一家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第一家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的出版集團,創造了許許多多第一或唯一,成為業界創新發展風向標。
  • 「黑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表示,2017年,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給全世界各個行業帶來了顛覆性變革,在這其中每一個人可能感受到巨大的變化就是人機互動方式的改變。  從鍵盤、滑鼠到觸摸、手勢再到自然語言,人機互動不僅需要「目明」還要「耳聰」。
  • 中國網際網路這幾年,科技真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在中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衣食住行都很難再與網際網路分開,有越來越多的科技產物進入我們的生活。如果要簡單地歸納關鍵詞的話,「即時通訊」、「網上購物」、「行動支付」、「共享生態」這些關鍵詞在近10年間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深遠。
  • 這十年,這些家居科技實現了美好生活
    □撰文 潘敬文 徐珊珊    從2010年到2020年,這是家居行業前所未有高速發展的10年,又是家居企業實力增強、行業曝光度猛增的10年。在這10年中,家居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節節攀升。  這10年,更是中國新技術、新商業和新製造出現並不斷加速發展的10年。
  •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全國理工類重點大學30年前排名竟是這樣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全國理工類重點大學30年前排名竟是這樣!30年社會變遷,無論是教育還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筆者就和大家來說說教育界全國理工類大學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排名依據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獲得的國家級獎項,第二,在國外或者是全國刊物上發表論文的篇數,第三,申請的專利數。雖然現在看來這樣的指標比較簡單,但是放在當時的年代,這已經算是比較嚴格了,從表格可以看出入學理工科重點的高校一共有52所。
  • 《時代》評出十年10大科技產品:iPhone之後誰在改變世界?
    這10大最具影響力的科技產品,不僅有著出色的產品設計、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優秀的市場口碑,更對其身處的行業,乃至社會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下是對《時代》雜誌評選消息的原文編譯。一、每個產品都是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列出十年來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科技產品是有啟發性的(illuminating)。
  • 安徽應要求「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上海科技大學」來安徽招生!
    我們知道,安徽省是高考大省,每年有50萬之多的考生。安徽更是我國各類人才的重要輸出源。就高考而言,安徽的生源質量非常好!可以說安徽生源位居全國第一方陣!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安徽省高考的985錄取率卻是全國倒數第一。
  • 隨著科技的發展,它都改變了我們生活中的,什麼東西
    隨著科技的發展,它都改變了我們生活中的,什麼東西隨著科技不斷地發展,我們生活越來越好,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具有很大的便利性。但是科技的發展具體改變了我們什麼,相信我們沒去深究過。那麼今天,我就帶著大家一起,盤點一下隨著科技的發展,它都改變了我們生活中的,什麼東西。1.手機。我們生活中最能直觀地感受科技進步的東西就是手機。20年前,我們還處於固定電話和傳呼機的時代,大家相互聯繫已經不用靠喊,寫信或者電報了。然後,10年前,我們大都有了手機,這大大加大了我們生活中聯繫的便利性。
  • 安徽共贏共享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我們 【公司簡介】 安徽共贏共享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注研發、生產、代理、銷售各類高端、新奇、優質的快銷品為主的公司。
  • 安徽「愛科學」:農業大省躍升科技大省
    近4年兩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4.5倍、增幅全國第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擴大2.3倍、升至全國第八,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5%,成為發展主引擎……  記者在安徽調研了解到,該省以科學技術為突破口引領全面創新,一改傳統農業和煤炭、鋼鐵等資源型產業為主的經濟結構,實現從「農業大省」到「科技大省」的角色轉變,經濟形勢穩中向好
  • 安徽一勞永逸,河南事倍功半!河南錯失中國科技大學的歷史背景
    從此後,中科大成為安徽的驕傲和機會,河南則因此而後悔、痛楚,經年不絕。中國科技大學成立於1958年。起因是國外高新科學技術在快速生長,中國缺乏科研後備力量。於是中國科學院依託屬下各個研究所,開展教學,創辦了中國科技大學。第二年,中國科技大學就被列為排名第四的1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1969年,中蘇邊境衝突。
  • 「三聯智能交通杯」第一屆安徽省大學生交通安全科技大賽在安徽...
    12月6日至7日,「三聯智能交通杯」第一屆安徽省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在安徽三聯學院成功舉辦。安徽省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是安徽省教育廳主辦的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是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和服務「交通強國」建設的公益性學科競賽活動,目的在於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和交通科技創新實踐能力,推動高校間交通科技活動的開展和交流,促進我省乃至全國交通科技產業的發展。第一屆大賽以「智能交通」為主題,共有省內外19所高校60件作品參加決賽。
  • 10個「變態」的神科技正在悄悄改變世界
    10個「變態」的神科技正在悄悄改變世界 2019-06-15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技館特邀小米共同承辦「智能生活」線下展,讓科技改變生活
    中國科技館特邀小米共同承辦「智能生活」線下展,讓科技改變生活 9 月 17 日至 10 月 31 日期間,中國科技館將在京舉辦首個「全面小康·科技同行」專題展覽。
  • ...開生面的主題班會 安徽科技學院走進學生班級開講「開學第一課」
    一場別開生面的主題班會 安徽科技學院走進學生班級開講「開學第一課」 2020-09-04 10:07:57   來源:安青網
  • 過去的時間人工智慧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的
    過去的時間人工智慧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的 資本實驗室 發表於 2020-03-11 15:00:10 當前,我們的世界正在向「軟體+硬體」和「萬物互聯」的方向邁步前行
  • 微信十年,從「數位化生存」到「數位化生活」
    這一切的開始,則來自十年前誕生的那個只有四個簡單功能的綠色App。雖然 1.0 版本的微信只能給好友送文字信息和圖片,但讓用戶之間有了更加高效的點對點溝通,這為十年後的數字生活來臨埋下了伏筆。▲ 微信 1.0 界面。都說移動網際網路重塑了生活方式,就是從改變我們的溝通方式和社交習慣開始的。
  • 十年後,我們還能吃到哪些野生魚類?
    一輪超長期的疫情,從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特別是購物習慣和飲食習慣。以往鮮活的水產品都得去菜場才能買到,而現在超市的生鮮區是越來越大,品種也越來越多,線上買菜平臺更是會將活魚殺好送上門。一邊是專家在耳邊說,要多吃水產品,可以提高免疫力;另一邊,豬肉一直高高在上,暫時沒有回頭的跡象,也逼著中國人開始多吃水產品。
  • 一個落後的安徽小縣城,竟然出了19個狀元,排在全國第一
    很多貧寒子弟,就希望通過科舉能夠中第,從此改變生活,光耀門楣。而開科考試,並不是每年都會有,因此每次開考,參加的人數都非常多,而且考生們也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最後拔得頭籌的就是我們常說的狀元,在這一千三百多年,據說出了700多個狀元,不過能查到資料的是300多個。中了狀元自然而然走上官場,從此身份地位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