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氣功、氣功,就是練氣的功夫!」那麼如何從「氣」的角度去認識和學好健身氣功呢?本文以兩手託天理三焦為例,從中醫角度運用氣的運動原理對其理法進行詳細研究,以探討兩手託天理三焦的功法內涵和鍛鍊要旨。
一、氣的運動知識
中醫認為:氣的運動稱為氣機,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的根源。古人以升、降、出、入四字來說明氣的運動規律和具體表現形式。其中,升,是指氣行向上;降,是指氣行向下;出,是指氣由內而外;入,是指氣由外而內。在生命過程中,升降出入是人體氣化運動的規律,是生命活動的體現。升與降、出與入,以及升降與出入,相互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體內部及其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氣化過程。升者升其陽,降者降其陰,出者吐其故,入者納其新。升降側重裡氣與裡氣相迴旋,側重體內的氣化過程;出入側重裡氣與外氣相交接,側重人體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升降出入,內而臟腑,外而皮毛,上而頭面,下而百骸,縱橫往來,並行不悖。自然界和生命過程的各種現象都是氣升降出入的表現。
中醫認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有賴於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才能實現,諸如呼吸運動、水谷的消化吸收、津液代謝、氣血運行等無一不是臟腑氣機升降出入作用的結果。那麼臟腑氣機有什麼樣的運動規律呢?中醫認為,氣的升降出入,只有通過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才能具體表現出來。其規律主要表現在陰陽的相互關係上,一般來說,五臟貯藏精氣,宜升;六腑傳導化物,宜降。就五臟而言,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腎在下,在下者宜升;脾居中而通連上下,為升降的樞紐。左右為陰陽之路,肝主生發,從左而升,肺主肅降,從右而降,肝左右肺,猶如兩翼,為氣機升降的道路。
六腑,雖然傳化萬物而不藏,以通為用,宜降,但在飲食物的消化和排洩過程中,也有吸收水谷精微、津液的作用。如膽之疏洩膽汁、胃之腐熟水谷、小腸之泌別清濁、大腸之主津液等等。可見,六腑的氣機運動是降中寓升。不僅髒與髒,腑與腑,髒與腑之間處於升降的統一中,而且每一臟腑本身也是升與降的統一,即升降中復有升降。總之,臟腑的氣機升降運動體現出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陰陽運動特點。
人體是一完整的統一體。各臟腑組織不僅各自進行升降運動以完成各自的新陳代謝,而且各臟腑之間的升降運動又相互制約,共同完成整個機體的新陳代謝,保證生命活動的基礎物質的不斷自我更新。如果人體沒有氣的升降出入,則生命就完結了。所以說,升降出入存在於生命過程的始終,是對生命規律的高度概括。
健身氣功的動作編排非常符合人體生命氣的升降出入規律,其作用機理就是讓動作與人體氣機的升降出入相符,使氣機更加自然和順暢,從而增強各內臟器官功能,提高人體的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