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攝影 雷遠東
到成都參加2018成都海峽兩岸新經濟創新創業發展交流會,還是簡名駿第一次到訪成都。不過,對於變成蓉漂,簡名駿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6月8日,在2018成都海峽兩岸新經濟創新創業發展交流會,簡名駿對智能萬用電動手推車項目進行路演。在他看來,「用科技與設計創造人們移動的幸福」是他和團隊的研發初心。
大賽脫穎而出 項目斬獲一等獎
在推動輪椅行進中,推車人通常會因為手動推車而勞累。為了解放推車人的雙手,簡名駿有了研發智能萬用電動手推車的想法。
在傳統的手推車後裝上了電動摩託車的後輪,原本推車的人可以站在車上一同行進。所謂萬用,是指根據使用者生活場景的不同,通過「模塊化的專利快拆功能」,以便適用於菜市場、學校、公路等不同的應用環境。「車架可以摺疊,可以拎著就上了地鐵、公交,爸爸媽媽帶小朋友出門玩也會變得更加方便。」簡名駿透露,目前該項技術還處於研發階段,預計今年年底研發完畢。
6月6日—6月8日舉辦的2018成都海峽兩岸新經濟創新創業發展交流會是川臺經貿交流合作的一次盛會,也是兩岸青年創業者智慧的一次碰撞。該活動於今年2月啟動,同時在線上線下舉辦,受到了兩岸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創業青年的積極參與,初賽階段共收到參賽作品105件,參賽項目涉及電子信息、生物醫療及影視文創等眾多領域。
臺灣有8個項目脫穎而出,簡名駿的智能萬用電動手推車就是其中一項。
首次到訪成都 他決心當一名蓉漂
此次到訪成都,簡名駿也做好了當蓉漂的準備。
一開始,簡名駿只是想漂洋過海來陪伴當上蓉漂的妻子,「她在成都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她過來了我也就過來 。」與成都的結緣,簡名駿說,「這是冥冥之中成都選擇了我。」
來成都之前,簡名駿就通過資料查閱把成都從一個地圖上的概念變成了腦海中的城市,「我非常仰慕諸葛亮,了解了這段歷史也就很喜歡成都了。」
在簡名駿眼中,成都沒有一線城市的擁擠,除了林立的高樓大廈還有各種好玩有趣的地方足以度過周末的閒暇時光。當然,除此之外,這座城市也給予了他大展拳腳的空間,「大陸各個行業整體趨勢都在往上,成都也不例外。」
簡名駿以中國的汽車行業舉例,消費者購買汽車後,也會帶動周邊配套和維修服務,從而帶動和整個產業發展,「有很多的市場容量去消費產品,整個市場都是蓬勃發展的,也有很多機會,我們可以實現目標。」
雖說來到成都不過幾天,簡名駿目前已經與妻子在成都租房,更笑稱自己是「半個成都人」,他說,等在成都把研發前期的各項工作辦好,還將邀請智能萬用電動手推車的全體研發團隊,一起漂洋過海,在成都共同打拼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