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瑩很羨慕在運動會上取得長跑冠軍的同學,回到家和媽媽說自己也要成為一名長跑運動員。媽媽很支持她,並鼓勵她馬上就開始行動。可是第二年運動會上瑩瑩還是沒能參加長跑比賽。因為她的跑步練習時而堅持,時而放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的狀態根本不能訓練出良好的體能。
媽媽批評她做事半途而廢,瑩瑩辯解說自己不是不能堅持,而是每次都跑那麼幾圈,總也沒有進步的感覺。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是說,無論做什麼事,有準備,有計劃,就能成功,反之,就會失敗。學習也是如此。一個人如果有了學習計劃,就有了奮鬥的目標,就可以對整個學習過程的目的、內容、方法、時間安排心中有數,就可以主動地學習,取得成效。所以,在學習上家長要教育孩子養成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的好習慣。
人們常說成功是由辛勤的汗水和努力換來的。的確,努力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但是僅有努力還不行,我們的行動還要講究方法、講究效率。在我們周圍有許多人,在工作之前,他們總是會坐下來磨蹭很久,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計劃,不知道自己應該先幹什麼,而在磨蹭之中白白地虛度和浪費了許多時間。要成為一個做事富有效率、乾淨利落的人,就必須培養制定計劃的習慣。
人們常說:「平時做事無計劃,急時做事無頭緒。」在孩子的學習上,父母要告訴孩子為自己制訂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這樣才能保證學習成績的提高。有了合理的計劃就不會浪費時間,就會擠出很多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這樣也有利於孩子綜合能力的提升。
計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根據實際的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
當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偏科,就應該花更大的力氣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當因為生病等原因無法保證學習時間時,也應該對學習計劃進行調整,儘快把落下的科目補上。那麼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呢?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家長們參考:
第一,指導孩子在學習計劃中留出機動安排的時間。
在每天的學習計劃中,所留出來的機動安排時間主要是用來回顧與複習,把前一段時間學到的知識點串起來,形成一個知識鏈,以加深印象,更牢固地掌握,把基礎打得更紮實。
第二,根據各科成績,合理地安排時間。
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個別科目成績較低,這時就需要在計劃安排上有所側重,在成績差的科目上多花一些時間。
第三,每個學期要對學習計劃的執行情況做一次總結。
學期結束,根據考試成績,總結一下,原來制定的學習計劃是否執行的到位,有什麼具體的問題,在新的學期應該如何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