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開新邊疆|義勒力特嘎查:村富帶民富,打造脫貧樣板

2020-12-20 新華報業網

  「若說良田無限好,風光怎亞小江南。」

  位於內蒙古烏蘭浩特市西北9公裡的義勒力特嘎查,區域面積22.2平方公裡,總人口1872人,是當地較為典型的地廣人稀的傳統山村。

  直到2015年,義勒力特嘎查還是個人均年收入僅有7500元的經濟薄弱村。短短五年,憑藉農旅融合的高強度「賦能」,村民們用勤勞的雙手描繪出農房變客房、庭院變花園、農區變景區的美麗畫卷。

  2019年,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20萬元、單純旅遊經營性收入40萬元,加上村民個人養殖等產業,全村人均收入1.9萬元,成功晉級為「網紅村」。義勒力特嘎查的華麗蛻變,成為貧困村「脫貧摘帽」的新典範。

  從外出打工到家門口發家致富

  義勒力特,蒙古語意為「勝利」的意思。

  「其實這個名字說的也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日子越來越好,大家每天都在走向勝利的路上,反正挺滿足的,放到幾年前無法想像現在村民日子這麼好了。」今年44歲的白雙龍精瘦幹練,現任義勒力特嘎查黨支部書記,談起如今的嘎查,白雙龍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2015年,白雙龍當選義勒力特嘎查黨支部書記時,義勒力特嘎查並不富裕,500多戶村民大都種地為生,靠天吃飯,年頭好收入高,趕上災年,家底薄的一夜返貧。

  嘎查人均土地僅3.7畝,全村有89戶共有180名貧困人口。當地森林覆蓋率達46%,全年禁牧,村民僅依靠傳統農業收入低,長期摘不掉貧困村的「帽子」。

  「2015年的時候,我們在村裡忙活一年,收入剛好夠溫飽,要想掙錢就只有再外出打工,而且村子髒得很,哪像現在這麼整潔。」村民辛天喜此前除了種地之外還會外出打零工,如今他卻不願再離開家鄉。一到節假日,從四面八方湧入嘎查「打卡」的遊客,讓辛天喜等貧困戶看到了更多「商機」。

  「依託義勒力特嘎查的區位優勢,我們因地制宜做『旅遊+』,按照『農區變景區、農園變樂園、農產品變紀念品』的思路,嘎查鄉村旅遊業得到快速發展,『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賦予了義勒力特嘎查『花鄉小鎮』的美譽。」義勒力特嘎查黨支部書記白雙龍如是解碼嘎查的「逆襲」策略。

  夏季走進義勒力特嘎查,乘坐著觀光車沿著主幹道民俗風情一條街慢慢行駛,仿佛一卷美麗的田園畫卷徐徐展開。據白雙龍介紹,吃農家菜、品民族文化、賞田園風光、購特色產品基本一路都可貫穿,遊客最多時候一天達到1200人。

  民俗風情一條街 澎湃新聞記者 孫湛 圖

  辛天喜今年56歲,在白雙龍的鼓勵下,旅遊旺季在民俗風情街專門做租賃觀光車的生意。2017年的時候,他花了2萬元從天津購買了6輛觀光自行車,一個夏天,僅出租觀光自行車這一項的收入就達到了7萬元,之後辛天喜又陸續購買了10輛觀光自行車,並開始經營燒烤和小吃等項目,2018年就賺近10萬元左右。

  如今,辛天喜又購置了嶄新的電瓶車,「我是一年四季忙到頭啊,租賃電瓶車、燒烤、經營奶茶屋,年收入能達到10萬吧,反正以前想都不敢想,只知道想賺錢要外出打工,現在家門口就能發家致富了。」

  白書記和他的開心農場

  「看我們的南瓜大不大,這個品種特別好,炒出菜來很甜;看這黃瓜長得多好;那邊的葫蘆藤適合拍照……」作為開心農場的「發起人」和「掌門人」,進入開心農場後,白雙龍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興奮地和我們分享著菜地裡的品種繁多的瓜果長勢情況。

  白雙龍在開心農場 澎湃新聞記者 孫湛 圖

  「開心農場已經成功運營3年了,可以說運作得很成功,不僅開發了我們嘎查的鄉村旅遊資源,提高了嘎查的知名度,也為貧困戶增加了收入,應該是『多贏』的結果。」

  2017年,白雙龍通過外出學習和考察,立足嘎查實際,依託嘎查優勢,打造了集現代農業觀光、科普學習、農耕體驗、旅遊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開心農場項目。

  據白雙龍介紹,籌建開心農場的時候並不順利,「很多老百姓不理解,也不認可,但是我通過一個月時間跟他們做思想工作,19戶老百姓都承認、同意流轉土地了,後來通過大夥的努力,我們把農場建了起來。」

  開心農場分兩期開發,累計投資500多萬元,由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內的近20戶村民和村集體成立股份公司,實行入股分紅經營模式。

  開心農場絡繹不絕的遊客 澎湃新聞記者 孫湛 圖

  「以我們村的貧困戶田溫都舍為例,他在開心農場入了一萬塊錢的股,一年能掙三千塊錢的股金,而且還在這打工,一個月又能掙三千六百塊錢,這個收入是非常不錯的,所以通過『開心農場』的打造, 農戶土地流轉有收入,打工就業有收入,入股分紅有收入,這樣農戶的錢袋子漸漸鼓起來了。」白雙龍欣慰地表示。

  此外,在入冬後,開心農場會順勢被打造成冰雪樂園,滑雪場、雕刻冰雕、雪雕……應有盡有,據介紹,每年冰雪節義勒力特嘎查都會吸引數千人前來遊玩。

  幫助「造血」助力可持續發展

  「對於貧困地區來說,發展產業尤為重要,只有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才能讓貧困戶實現『自我造血』,防止再次返貧。」在白雙龍看來,引進特色種植業、特色養殖業,並助力將其發展成產業,就是「造血」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2019年,白雙龍利用自己家的閒置土地,建設開心牧場。在牧場裡養殖梅花鹿、羊駝、孔雀等動物,並且引進了人參和靈芝。隨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2019春天的時候,東北的朋友來詢問是否可以在養植人參和靈芝方面合作,中午得知消息後,白雙龍下午立刻開車前往東北看項目,又連夜趕回內蒙。「白書記頭腦特別靈活,只要有致富的渠道,他都不會錯過,總能抓住機會」。

  對此,白雙龍靦腆一笑,「有好的項目就要及時抓住,人參和靈芝這個我聽到後就覺得可行,價格也不貴,遊客可以買回家在盆裡種植,可用來泡酒或者觀賞。」由於實驗有風險,白雙龍便在自己的地裡實驗,「這樣賠了也是我的,不會影響到村民的生活,如果賺得多就推廣到村裡老百姓家裡,又能擴大種植規模,說不定還可以和大企業籤訂單,這就又是一個產業鏈了。」

  村民農房變民宿 澎湃新聞記者 孫湛 圖

  此外,農旅項目也是一項長期投資的項目,核心在於做好品牌。從成功舉辦冬天的「冰雪節」、夏天的「啤酒節」、秋天的「豐收節」,到「開心」系列品牌的推廣,以及「花鄉小鎮」的打造,義勒力特嘎查已經在農旅品牌上開始逐漸探索。 「脫貧後面我們發展的路還很長,一點都不能放鬆,反正現在方向是對的,而且我覺得我們走的越來越穩了。」白雙龍語氣堅定。

相關焦點

  • 【幸福花開新邊疆】牧雲山頂,盡覽莫日格勒河浩浩湯湯
    在陳巴爾虎旗鄂溫克蘇木阿爾山嘎查牧雲山頂,莫日格勒河盡收眼底。天蒼野茫,吹盡一路風塵僕僕,將遠方的遠歸還草原。在陳巴爾虎旗鄂溫克蘇木阿爾山嘎查牧雲山頂,莫日格勒河盡收眼底。天蒼野茫,吹盡一路風塵僕僕,將遠方的遠歸還草原。
  • 民族團結一家親 同心共築中國夢——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少數民族師生走進義勒力特嘎查開展送溫暖活動
    10月23日上午,在全盟上下深入開展「守望相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活動之際,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由統戰部牽頭組織學院馬克思主義教學部、師範教育系、音樂傳媒系、醫學健康系、陽光心理系、蒙古文化與公共教學部少數民族師生代表60餘人到義勒力特嘎查開展送教下鄉,現場進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主題宣講,為嘎查群眾送去歡樂,送去祝福,送去溫暖。
  • 【幸福花開新邊疆】花開邊疆的幸福人生 ---山南市錯那縣邊境小康...
    來源標題:【幸福花開新邊疆】花開邊疆的幸福人生 ----山南市錯那縣邊境小康村見聞 行程近8個小時,「幸福花開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媒體團終於到達錯那縣麻麻生態文明小康示範村。薄霧朦朧,山川秀色。年輕的卓瑪正坐在一樓的沙發上用毛線鉤織抱枕。只見她穿針引線,手速奇快。不用兩三天,就可以織成一對,這樣的手工抱枕可以賣到400元。2015年,麻麻生態文明小康示範村建成並投入使用,卓瑪和村裡的其他百姓一起搬進新家,住上了寬敞明亮的大房子。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走進獅泉河鎮「康樂新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西藏阿里5月20日訊(記者 董家朋)5月14日上午,「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西藏行阿里報導組來到了獅泉河鎮「康樂新居」。「康樂新居」集中安置區建設是阿里地委、行署實施脫貧攻堅戰略的頭號「民生工程」。
  • 幸福花開新邊疆|臭水溝華麗變身水上樂園
    > 幸福花開新邊疆
  • 【幸福花開新邊疆】離離原上泥作路 風吹草低心安處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新聞中心 【幸福花開新邊疆
  • #幸福花開新邊疆#西藏山南市措美縣扎雜村:搬走貧困,遷來幸福
    【#幸福花開新邊疆#西藏山南市措美縣扎雜村:搬走貧困,遷來幸福】扎雜村的牧民原本住在坡陡、路窄、房屋布局凌亂密集的山頂上,就醫、交通、孩子教育等都成困難;加之近年來降雨量增加,多數民房牆體開裂、地基下沉,嚴重威脅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廣西龍州:脫貧攻堅永遠在路上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廣西龍州:脫貧攻堅永遠在路上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10月26日 10:59 A-A+ 崇左市委常委、龍州縣委書記秦昆在脫貧摘帽攻堅工作座談會上,談及龍州縣的脫貧工作時這樣說到。「截至2018年6月,全縣實現所有脫貧戶實現吃穿不愁、農戶與貧困戶住房得到有效保障、沒有因經濟困難而輟學的學生、貧困戶因病致(返)貧問題基本解決,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的31.79%降至1.91%,龍州縣的脫貧工作獲得了群眾認可」。  脫貧攻堅永遠在路上。
  • 【幸福花開新邊疆】扎囊縣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科技添新綠...
    【幸福花開新邊疆】扎囊縣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科技添新綠 項目助脫貧 2020-08-26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幸福花開新邊疆】詩意地棲居:風吹稻浪 在小木屋裡仰望星空
    【幸福花開新邊疆】詩意地棲居:風吹稻浪 在小木屋裡仰望星空,.2020-08-07 20:22:34,.204417,.袁如霞
  • 兩會大家談 | 「嘎查的路」是幸福美麗路
    總書記笑著問:「去嘎查,路怎麼走?」(3月6日《人民日報》)嘎查是蒙古語,是漢語行政村的近義詞。對習近平總書記「去嘎查,路怎麼走」的提問,吳雲波的第一反應,就是向總書記報告出行方式和路線:「飛機、火車、汽車都可以」,「坐車一個半小時就到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訂單農業促雙贏 農企合作促脫貧
    近年來,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合發嘎查通過成立合作社與農戶籤訂豆角種植合同的方式增加貧困戶的收入渠道,使小豆角成為當地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大產業。 這兩天,記者來到義勒力特鎮合發嘎查時正趕上貧困戶劉景云為村民們講述自己的脫貧故事。
  • 山鄉花開幸福長——瀘溪縣浦市鎮巖門溪村產業脫貧紀實
    幸福像花兒一樣盛開在村民們的心田。這是在該縣縣委辦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這個山多田少、居住分散的貧困村,正悄悄發生蛻變。精準施策規劃產業「脫貧致富快,要靠產業帶。要想真正脫貧,實現長久致富,抓好產業增收是主要途徑和長久之策。」分管脫貧攻堅工作的瀘溪縣委辦副主任胡雪賓坦言道。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 | 網媒記者參觀鳳翔溼地公園 點讚海口...
    6月10日,「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海南行網絡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來到位於海口椰海大道的美舍河溼地公園鳳翔段內,參觀了海口的水體治理及生態修復成果。「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海南行網絡主題採訪團參觀海口美舍河溼地公園鳳翔段,了解海口的水體治理及生態修復成果。
  • 勠力同心,向著幸福前進——錫林郭勒盟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此後的時間裡,旗裡291名一線幹部,重振旗鼓,走嘎查入牧戶,整理基礎資料,規範牧戶檔案……有針對性地加強、改進扶貧工作。 「脫貧有目標,致富無終點。兄弟們,繼續加油幹!」傳遞喜訊的海鷹與並肩作戰的同事們共勉。 立下軍令狀、掛出作戰圖、列出時間表。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 | 探訪文昌航天主題樂園 網媒記者開啟...
    南海網專題: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新時代·美好新海南(點擊進入)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文昌6月1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任桐)6月12日,「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海南行網絡主題採訪活動來到文昌航天主題樂園。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雲上草原
    gmw/videoroot/2019-09-05/1567646695534.mp4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
  • 【幸福花開新邊疆】桑珠:傑 麥村脫貧路上的「制香人」
    桑珠脫貧不忘身邊人,在藏香廠走上正軌後,桑珠分別與傑麥村6戶建檔立卡戶籤訂分紅協議,按照每年不低於項目總投資的6%的標準進行分紅,還安置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在藏香廠就業,實現了「貧困群眾不離鄉不離土、脫貧邁上小康路「。
  • 灑向山鄉都是情——盟衛健委幫扶扎賚特旗胡爾勒鎮查幹珠日和嘎查...
    盟衛健委的幫扶不僅為郎烏日娜帶來一份工作,更多的是給郎富全一家帶去了新的希望。 「我們的幫扶目標是給貧困戶送『漁』而不是單純地送些『魚』。」盟衛健委駐村工作隊幫扶幹部柳一鳴說。 多年來,盟衛健委利用行業優勢,為貧困戶送醫、送藥、送健康知識,給嘎查衛生室的建設提出專業的指導意見。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媒體人眼中的大草原是什麼樣的?
    還有很多關於內蒙古、關於大草原的體驗,在#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內蒙古行的活動中,小編同全國18家媒體、28名記者齊聚內蒙古錫林浩特,用5天的採訪深入內蒙古,與草原文化、內蒙古的風土人情來個親密接觸。提起大草原,就想起遼闊、美麗、自由、奔放……作為一個從小生長在城市的內蒙古人,草原對於我來說是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