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生下兒子不久,發現兒子的兩個耳朵上各有一個小洞眼。家裡人也沒把它當回事,鄉裡老人說這是福大命大的預兆。孩子的家人聽了頓時高興了起來。
可是,在寶寶兩個多月時,寶媽用棉籤給兒子清理耳洞裡的灰。到了第二天,寶寶的耳朵忽然腫脹起來,寶媽急忙用碘伏給兒子的耳朵消毒,終於好了一些。
但是,沒幾天又開始反覆起來,兩個耳朵紅腫的更加嚴重了,寶寶也不停的啼哭著。寶媽急忙將寶寶送到了醫院診治。醫生經過檢查告之,原來像兒子耳朵有小洞這種情況,並不是傳言中所說的吉祥富貴象徵,而是寶寶患有一種叫先天性耳前瘻管的疾病,稍微不注意就會引起發炎,嚴重時還會引發感染。
當家長發現寶寶耳朵有小洞,一定不要大意,更不要相信是富貴命象徵的傳言,那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還有些家長會經常清潔寶寶耳洞中的髒東西,這點是非常不可取的,很容易引起耳朵感染,對寶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平時家長應該多注意,如果孩子耳朵沒有症狀不用管它,一旦有發炎或感染現象,應該及時服用消炎藥並在患處塗抹碘伏。嚴重的及時去醫院診治,不要因拖延加重病情。
耳前瘻管對寶寶有危害嗎?
耳前瘻管是在胚胎在發育過程中發生障礙殘留而形成。它需要治療嗎?醫生說,耳前瘻管可分為無感染和有感染兩種:
無感染的不用管、不用治
有的一生都不發炎,無感染。也不會有白色分泌物,對身體沒有太大的影響,對於這種沒有症狀的耳前瘻管事無需處理。換句話說,無症狀者不需要治療。
有感染的要就醫,徹底根除
有的小孩子特別淘氣,動不動就用手去摸「小洞」,用手去擠,甚至用牙籤去插,造成倉眼處皮膚抓破,洞眼處有團米白色的如綠豆大的膿頭。這種情況就必須要就醫了!
因為一旦發生感染一次,今後就會反覆發作,往往造成瘢痕粘連,引流更加不暢,早晚會發生第二次、第三次感染,最終形成膿瘻和瘢痕。所以,手術治療是徹底根除的方法。
平時生活需要注意什麼?
1、不要讓寶寶眼淚流進去,洗頭的時候不要讓水流進去。時間長了小眼堵住了,會發炎的。
2、耳癢的時候不要揉,這樣容易把細菌揉了進去,導致發炎。
3、千萬別擠它,看見有分泌物,用棉籤擦掉,擦點70%的酒精在瘻管口,千萬別讓它發炎。
總之,對待這個小洞,千萬不要揉和擠,好好愛護它,就能跟它和平相處,千萬不要讓它發炎,因為會向深處發展,到了外耳道,就麻煩了。
人體是一部非常精妙的儀器,讓我們照顧自己和寶寶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吧~
喜歡記得關注我哦,每天都會有更新,每天學點與寶寶有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