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閩商新聞及深度報導,不容錯過
━━━━━
8月8日,光正集團(002524)發布公告稱,林春光已辭去光正集團副董事長、董事職務。
同時,光正集團從林春光手中收購而來的新視界眼科也免去林春光總經理職務,至此新視界眼科也完完全全從創始人手中交接完成。
公開資料顯示,林春光出生於1970年,不僅擔任上海市福建商會副會長、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上海常務副會長,還是「莆田系」商人的代表人物。
除了新視界眼科外,他還是上海明愛醫療集團董事長,旗下有四家醫院,主要覆蓋內科、外科、婦科、不孕不育、婦產、口腔科、皮膚等科室,這些專科共同點是:低風險、高利潤、非醫保。以上海天倫醫院為首,都是飽受詬病的典型莆田系醫院。
01
一場雙贏:
新視界洗白,光正扭虧
如果生活在上海的話,你肯定聽過新視界眼科醫院,廣告散播在各個角落,然而他曾是一家註明的莆田系醫院。
如今在完全退出上海新視界眼科後,林春光不但拿到錢,而且和這家公司脫離了直接關係。這部分資產基本已通過上市公司「洗白」,從此完完全全撕下了「莆田系」標籤。
新視界眼科醫院集團董事長林春光
而據證券日報報導,在疫情期間,併購雙方順利完成了股權交割,新視界眼科賴以立身的眼科專家團隊和十年以上的核心骨幹團隊大部分依然在職。換句話說,即便林春光全身而退,但這家醫院仍然保留著莆田系的基因,時間長了未來或許也不會有人去追溯他的歷史。
另一方面,對於光正集團來說也實現了業績扭虧。翻查歷史數據可以發現,併購前業績並不理想,從2014年到2018年,公司已連續5年扣非淨利潤為負值,分別為-9913萬元、-1900萬元、-4584萬元、-4330萬元及-7949萬元。
併購時,新視界眼科承諾2018~2020年度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15億元、1.32億元和1.52億元。目前新視界眼科已連續兩年完成對賭。
也藉此,2019年光正集團實現扭虧,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266.5萬元,同比增長197.12%,兩家公司實現了雙贏。
在魏則西事件爆發之後,掌握了中國近8成的民營醫院的「莆田系」老闆們低調到幾乎隱身的狀態,當時他們最大的訴求就是「洗白」。
於是,林春光是較早把目光瞄向資本市場的,走證券化道路不僅可以完善公司治理,另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套現。而新視界眼科和光正集團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教科書案例。
近年來,莆田商人林春光頻現A股,2018年入主鞍重股份失敗後,曾轉入拿下莎普愛思部分股權,莎普愛思在公告中所提及的那個養元投資先前持有的9.66%股權。
02
莎普愛思為什麼會落入
莆田系醫療大佬手中?
浙江莎普愛思藥業董事長陳德康
A股市場上的浙江上市公司,有不少發端於村辦小廠或者鄉鎮企業,其變為家族企業的前提都有「改制」二字的印痕,莎普愛思也不例外。
莎普愛思的前身「國營浙江平湖製藥廠」,成立於1978年,屬於全民所有制企業,當年其主管部門是平湖縣工業局。1993年3月,企業名稱變更為浙江平湖製藥廠;到1997年,到了公司化改造的關鍵階段,制度上主要處理二個核心問題:即股份化和公司化改造。
此後,企業幾經易名,於2008年12月15日正式更名為「浙江莎普愛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前先後經歷二次變更,分別為「浙江平湖莎普愛思製藥有限公司」、「 浙江莎普愛思製藥有限公司」,其每一步動作,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家族化、私有化。
莎普愛思董事長、也是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陳德康,於1951年出生,今年69歲,他是土生土長的浙江嘉興平湖人。2016年,陳德康以28億元身價首次登上胡潤百富榜。
1979年,從部隊轉業回鄉後,陳德康被分配至國營平湖製藥廠工作,先後當上這個工廠供銷科科長、廠長,最後變為莎普愛思掌門人。
陳德康當年知青戎邊
多年以來,浙江莎普愛思藥業董事長陳德康老是無法忘懷上世紀60年代末那段知青戎邊的青蔥歲月。
1969年,18歲的陳德康和一批來自浙江各縣市的知識青年,響應黨的號召入蒙,開始了近10年的知青戎邊生涯。2019年7月,陳德康還在浙江平湖舉辦一場由莎普愛思藥業開展的「匆匆五十載,濃濃戰友情」內蒙兵團50周年一師一團十一連戰友聯誼會,分別多年的知青戎邊老戰友們匯聚一堂。
在內蒙,陳德康趕過馬車、做過鐵匠,集體班長、事務長、管理員;日後,他將鍛鍊了他意志的知青經歷,提煉為莎普愛思藥業人所踐行的「三堅精神」:「以堅韌之心,堅強面對一切,堅持做到最好。」
陳德康之子陳偉平(左1)領取2018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峰會扶貧獎
回過頭來,那莎普愛思由全民所有製成分變為陳德康旗下的家族企業呢?
2000年,莎普愛思公司董事會決議,回購全部員工持股,並由經營管理層成員出資回購員工股本金。
當時,按照此前實際經營業績計算分紅後,按每1元出資額按1元平價回購。其中,董事長陳德康出資額為103萬元,持股51.24%,成為改制後莎普愛思的第一大股東,也是控股股東,事實上也就成為一系列公司改制的最大受益人。此外,還有其餘6位管理層領導,也不同程度持有公司部分股份。
2014年6月,莎普愛思正式登陸上交所成功上市。
客觀來說,作為一代掌舵人的陳德康,在醫療產品營銷上還是有自己的一套手段。他在10多年前就放棄了傳統的代理銷售模式,並採取一種「渠道全程管理」模式。多年以來,莎普愛思先後聘請影星文興宇、謝芳,還有藝人康伯、康嬸等為公司滴眼液產品代言。
其中,對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2013年6月聘請原國家女排主教練郎平擔任形象代言人,對品牌知名度的影響力是可想而知的。
2018年8月,陳德康在莎普愛思四十周年活動中致辭
一篇熱門網文《一年狂賣7.5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讓曾經紅極多年的眼藥品牌莎普愛思陷入了輿論漩渦。文章質疑,一些如「白內障,看不清,莎普愛思滴眼睛」、「模糊滴、重影滴、黑影滴」的廣告語,幾乎成了許多老年人和兒女的洗腦神曲,與當年腦白金製造的效果如出一轍。
隨後,繼國家食藥監總局下發「特急通知」之後,浙江省食藥監也下發通知,要求莎普愛思儘快啟動試驗,立即自查廣告。
當年12月7日上午,莎普愛思因「有重要事項未公告」申請停牌,臨停前連續三日的下跌,約4億元市值蒸發了。
那時,陳德康、陳偉平正處於交接棒的關鍵過渡期,「交班」風口起風波,直接導致日後公司愈演愈烈的困境。如今,一旦股權出讓成功,陳德康、陳偉平父子將與辛辛苦苦打造的上市公司告別,莆田人老闆將成為莎普愛思的實控人。
莎普愛思常務副總、莎普愛思醫藥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偉平
生於1978年的陳德康之子陳偉平,與許多家族企業二代一樣,也有一段留學及在外歷練的經歷,並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2010年,陳偉平正式加入莎普愛思,任公司企劃部負責人。
莎普愛思深陷網上療效之爭,當時澎湃新聞還扒出「莎普愛思曾多次向浙江平湖科技局官員行賄,多名官員已領刑」等信息,令莎普愛思風波再度發酵。當時有評論文章中質疑,「白內障藥物療效評價在國內目前的條件下是相當困難的。」並質疑莎普愛思為什麼能帶「病」上市?
莎普愛思治療白內障的滴眼液治療效果到底怎麼樣,在輿論風口下,相關藥監、工商部門應該會給出一個明確的結論,也不必多說了。至於不少媒體質疑其鋪天蓋地廣告費與利潤之間的關係,其實這只是商業營銷薄薄一層紗窗紙,一捅就破,並非僅是莎普愛思一家!
除了新視界,林春光手上還有不少醫院,或許莎普愛思可以像光正集團如法炮製也是一種方式。當然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莆田系這些大佬在醫療上掘得第一桶金後涉足其他領域的投資,林氏家族到底會給每況日下的莎普愛思什麼轉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