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會存在,選擇困難症,尤其是當他需要作出決定的時候。
我的一個下屬,就屬於此種類型的人。不論做什麼決定,但凡需要他來給出一個建議的時候,就會左顧右盼,猶豫不決。
在他眼裡看來,每一個決定都有好處,每一個決定也有不足。在糾結各自的好處與不足時,他也就犯迷糊了,不知道選擇哪一個,才是最正確的。
可是,我告訴他的是,真正安全的絕對正確的決策,是不存在的。
當你無數次的權衡每一個選擇的利弊,根據過往的經驗預測它的可行性,計算它的準確率時,一定會有人在你之前,就已經做出了一個決策。
反覆的權衡,需要大量的時間,這些時間會直接導致你錯失掉了最好的選擇時機。
而往往時機的準確把握,比決策本身更加的重要。
02
不是你決策對了,事情才會正確,而是你在關鍵的時刻,把握住了決策的時間,才會讓這個決策,成為一個正確的決策。
這樣的事例不在少數。我們所說的,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實際上就是這個意思。
比如現在的IT網際網路特別的火熱,如果自己讀了一個相關的專業,出來找工作,自然會十分的容易,只因為需求量比供給量要大,就會讓每一個人都分到一個機會。
可哪一天,市場趨於飽和,可你依然在幻想,讀個計算機專業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時候,就已經錯過了好時機。
真到那個時候,出來找工作,就是各憑本事。
學到真本事的,容易找到工作,混了四年日子的,想要低價把自己賣出去,都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這就是時機對決策的影響,所以,我們常說,一個決策只有在回過頭看的時候,才可能知道,它是不是一個安全的選擇。
就是因為,當初把握住了時機,讓抉擇顯得正確,或者錯失了時機,讓決策萬分的錯誤。
03
明白了這一點,或許我們在糾結哪個選項更好的時候,就更加容易作出判斷。
畢竟每一個選項,都有好有壞,哪一個更符合當前環境,就選用哪一個,顯然是最明智的做法。
人生只能事後明白,事前你是永遠不知道的,但生活必須向前。
我們在做決策的那一刻,就必須面對不同的可供選擇的方案,每個選擇,必然帶來不同的結果預期。
但這不代表我們要像賭徒一樣盲目的猜一個,而是依據當時的實際環境,做出最恰當的選擇。這些選擇,包含著一些思考,它的正確性就不會太低。
不要太過於糾結,哪個選擇好或者壞,我們只有行動起來,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思考的層面,才能夠幹出行之有效的事情,產生明顯可見的結果。
這才是我們為人處事時,應該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