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千年文明積澱的北京城,分布著成百上千條特色各異的街道,它們或古樸或現代,或幽靜或喧囂,或樸素或時尚。如果你是個喜歡懷舊的人,想要體會北京的傳統文化氣息,感受北京的風土人情,那麼,不妨到北京的特色文化街走一走,品一品老北京的古都風韻。
1、前門大柵欄文化街
大柵欄,讀做「大石爛兒」,北京最古老、最著名又別具一格的古老街市和繁華商業區,距今已有570餘年的歷史,西至南新華街與宣武區椿樹街道相連,南至珠市口西大街與宣武區天橋街道毗鄰。
前門大柵欄文化街是北京老字號最為集中的地方,有全聚德烤鴨店、同仁堂藥店、內聯升鞋店、瑞蚨祥綢布店、張一元茶葉店、步瀛齋布鞋店、馬聚源帽子店、月盛齋醬牛羊肉、東來順火鍋、廣德樓戲園許多聞名國內外的老字號。"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 "東來順的涮羊肉--真叫嫩"、"六必居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嘗過"、"同仁堂的藥--貨真價實"、"砂鍋居的買賣--過午不候"等耳熟能詳的順口溜,生動地表述了這些"老字號"的"品牌"特色。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前門
乘車路線:乘坐地鐵2號線前門站下,步行至;或乘坐2、20、48、59、66、69、71、120、626、729、特11路公交車大柵欄站下
2、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是中國唯一完整地保存著,最富有老北京風情的街巷。周邊胡同裡各種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南鑼鼓巷展現了北京的胡同風情,有很多精緻的小店,特別熱鬧,除此之外美食豐富。
南鑼鼓巷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近幾年又有先見之明的人看到商機,租下沿街民房,開起了風格百變的個性店鋪,元朝古巷新舊混血,就此重生,全球遊客都愛來此「迷失北京」。 南鑼鼓巷還是一條酒吧街,與三裡屯、後海不同,南鑼鼓巷的酒吧大多比較安靜,和諧、自然、身居鬧市卻遠離鬧市的喧囂,更貼近於生活。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南鑼鼓巷胡同
3、琉璃廠古文化街
琉璃廠古文化街算得上北京城內最古老、 最神奇、最有東方文化魅力的文化街。古藝齋、榮寶齋、中國書店、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老字號成為琉璃廠的金字招牌。琉璃廠是一條規劃完善、古色古香的古玩一條街,分東、西兩側,風格各異、饒富情趣,主要經營的是文化類的商品,除了古玩外,還有筆、墨、紙、硯等文房四寶,另有許多古書及二手書專賣店,有些店家還有海外郵寄的服務。閒逛琉璃廠,賞賞古玩、翻翻古書,走累了就到附近小茶館喝茶、聽戲,學著老北京人優哉遊哉地品味地道京味兒文化。
琉璃廠的古建築群已成為北京的一道獨特風景線,每天吸引著世界不同國家的遊客,感受北京的文化古韻。如果你是一個古玩愛好者,或者對中國字畫等古文化感興趣,那麼琉璃廠是你必去的文化街。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和平門外
乘車路線 :乘坐地鐵2號線內環 , 在和平門站下車(C2口東南口出)
4、馬連道茶葉街
北京西站往南不遠有個馬連道「京城茶葉第一街」。茶葉街長1500公尺,集中了100多個茶葉店和5個茶城,匯集了浙匯、福建、安徽,雲南、貴州等全國主要茶區的名特優茶葉產品。年銷售額達25億元人民幣,佔全國茶葉總銷量的十分之一。馬連道茶葉街如今已是北方最大的茶葉市場,也是華北最大的茶葉集散地。
隨便走進一家茶葉店,店主都會熱情歡迎。若是你還沒想好買什麼茶,可以先坐在茶海邊品一杯香茗,店主會陪你聊聊天、講講茶,絲毫沒有商家的感覺。整條街除了各大茶城和臨街小店,還有百安居、家樂福等商業體。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馬連道
乘車路線:地鐵7號線,在灣子站下車(D口出)
5、菸袋斜街
菸袋斜街這條不到三百米長的街是北京最古老的一條商業街。其中隱藏了太多的東西,它躲在前海和後海中間的夾縫裡,好象一個女子 ,矜持 、妖嬈且遺世獨立。
菸袋斜街位於北京市地安門外大街鼓樓前,屬西城區廠橋地界。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街內以經營旱菸袋、水菸袋等菸具、古玩、書畫、裱畫、文具及風味小吃、服務行業等為主,其鋪面建築風格樸素並有北京北城特點,是北京北城較有名氣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跡。現在菸袋斜街已經和鼓樓,南鑼鼓巷等知名景區一樣,都是每個在北京的人閒暇時尋找美食,看古玩,賞書畫古建築的好去處。
地址:西城區地安門外大街50號
交通:乘坐地鐵8號線到什剎海站下車,步行約380米即可到達
6、阜景文化街
阜景文化街就是從阜成門到景山西街這一路,很多人可能根本沒有聽說過,然而老舍先生曾把這條街譽為「世界上最美的一條街」。這裡擁有歷代帝王廟、白塔寺、廣濟寺、魯迅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等重要文物資源,總之就是文化底蘊足到爆。
阜景歷史文化街西起阜成門,東至景山西街,全長3.8公裡,其中規劃區西至阜內大街,東至西四十字路口,南至羊肉胡同,北至西四北二條,面積約0.7平方公裡,院落2319個,總建築面積103.9萬平方米。阜景街是重要的歷史文化街區,是北京市25片文化保護區之一,擁有歷代帝王廟、白塔寺、廣濟寺、魯迅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北海團城等重要文物資源,是貫穿首都功能核心區東西的傳統文脈。
地址:西城區西起阜成門,東至景山西街
交通:地鐵2號線至阜成門站下車,步行即可到達
7、國子監街
國子監街至今仍保存著老北京街巷的風貌,街邊多是低矮整潔灰牆灰瓦的四合院民居,兩旁槐樹成行,濃蔭蔽日。
國子監街,在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內,是一條東西向的胡同。清代名「成賢街」,因孔廟和國子監在此而得名,又稱國子監胡同。2008年6月14日,有著700多年歷史的國子監古街重新以「舊面容」示人,經過修繕後的孔廟和國子監已經恢復了歷史上的格局與規制,正式對外開放,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正式開館。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雍和宮大街與安定門內大街之間
交通:近地鐵5號線雍和宮站G口
8、潘家園舊貨市場
潘家園舊貨市場形成於1992年,是一個假日特色市場,也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古玩和舊貨市場。市場佔地3.34萬平方米,周末顧客數以萬計。
目前,潘家園已成為中國文物非常重要的集散地。這個市場共有攤位3000餘個、從業人員近萬人,來自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在這裡,可以充分領略到中原的文化歷史與民族風情。整個市場從經營類別上可劃分為民間工藝品區、古舊生活用品區、字畫區、瓷器區、銅器區、舊書刊區和仿古家具區等幾大部分。售賣的古玩主要有瓷器、銅器、玉器、木器、紫砂(陶器)等民間工藝品,以及書法、字畫、舊書刊等文化藝術品及其他古舊生活用品。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華威裡18號
9、隆福寺民俗文化街
隆福寺位於東城區東四北大街至美術館東街,長600米,擁有550年商業歷史。因此有歷史感,有平和的市民氣息,連街道的名字都透出一絲古樸之氣。隆福寺的商業功能體現民俗化、大眾化、時尚化,主要面向京城普通百姓消費群體。 從明朝中葉開始,隆福寺廟會一直是京城著名的「燒錢」場所。清末時每逢廟會人流如潮,附近王府居住的貴族、東交民巷使館區的外國人、貧苦市民和近郊農民都來趕廟會。而辛亥革命後,皇城開禁,內外便行,四城居民的商品交換活動更加頻繁。
隨著東安市場的興起和古玩書畫業南遷至琉璃廠文化街,隆福寺廟會的銷售對象逐漸轉向社會下層,形成了以日用品和風味小吃為主的經營特點。在這裡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土特產品,可以吃到多種北京地方風味小吃,也可以欣賞老北京的民間戲曲。
10、十裡河文化街
喜歡花鳥魚蟲、文玩、雅玩、葫蘆、核桃、欖核、竹木牙角製品的朋友,可以到十裡河天嬌文化市場去看看。2012年,這裡又新添了三大文化地標——雅園國際古玩城、家俱大道佰匯廣場、大方國際茶城。另外,另一特色商場十裡河文化園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劃中,預計今年開始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