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的街頭,遊街串巷,體會老成都的風土人情

2020-12-23 山河旅社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

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

一首成都使趙雷紅遍的大江南北,也為這座魅力之城吸引了無數目光,就讓我們遊街串巷,感受這座承載著三千餘年的歷史,中國十大古都之一的風土人情與文化魅力。

成都位於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簡稱蓉,是四川省省會。平原腹地,成都東與德陽、資陽毗鄰,西與雅安、阿壩接壤,南與眉山相連。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最佳旅遊城市」。下面的這些小巷古街和名勝古蹟一定要去看看。

一、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長順街附近,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裡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這裡集結了很多老建築,早期洋樓大多數還是舊時的模樣,也匯聚了很多特色小吃和民俗兒,來這裡,喝茶、吃火鍋,感受成都的閒生活、慢生活,充分體現了老成都的風土人情。

二、錦裡古街

錦裡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大街。傳說中錦裡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現在,錦裡佔地30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4000平方米,街道全長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作內涵,集旅遊購物、休閒娛樂為一體。成都版清明上河圖--"錦裡",是感受浪漫休閒的精神驛站,是體驗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區。情侶漫步街頭,數不盡浪漫古道。

三、小通巷

你要文藝這裡就有文藝,小通巷是成都眾多"慢生活"的小巷之一,它們是成都悠閒、溫潤氣質的剪影。這些處於城中腹地的寧靜小巷,可以為你暫時屏蔽喧鬧,讓你在適當的時候駐足片刻,發發呆。曾經有媒體用"原生態"來形容過小通巷,因為它親自然、更親心靈,是繁華都市中一個淡然的角落。"一幢幢灰色的老式樓房,構成了這條街最主要的底色。但是,只要仔細一瞧,就會發現臨街的一樓,風情十足的特色咖啡屋、水吧,猶如鮮花般,妖嬈地綻放在幹雜店、五金鋪之間,並且有越來越茂盛之勢。

因為這些個性十足的小店,小通巷這條不足200米長的小巷,儘管隱藏在寬巷子的繁華背後,卻漸漸成為年輕人最愛聚集的佳所焚香、品茗、談人生,或者什麼也不幹,就坐在老樹下發呆。慢生活的魅力,在這裡淋漓盡致地展現。

四、青城山

青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市區68公裡。主峰老霄頂海拔1260米。青城山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謄。青城山歷史悠久,是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是全國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全山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建有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玉清宮、朝陽洞等。青城山自古是文人墨客探幽訪勝和隱居修煉之地,古稱「洞天福地」、「神仙都會」。青城山還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山間隨處有售賣飲食的店鋪。如果時間充裕,建議住宿一夜,便於第二天早起看日出,山間天師洞和上清宮皆有道觀提供食宿。

五、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入蜀,在成都營建茅屋而居,稱"成都草堂"。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流傳至今的有240餘首。其中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現已成為不少地區學生必學課。草堂故居被視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

草堂完整保留著清代嘉慶重建時的格局,總面積近300畝。園林是非常獨特的「混「少陵草堂」碑亭合式」中國古典園林。其中大廨、詩史堂、工部祠3座主要紀念性建築物,坐落在中軸線上,幽深寧靜。恨不在唐,面聖取經。

六、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必去景點。

七、武侯祠

武侯祠(漢昭烈廟)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肇始於公元223年修建劉備惠陵時,它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現佔地15萬平方米,由三國歷史遺蹟區(文物區)、西區(三國文化體驗區)以及錦裡民俗區(錦裡)三部分組成,享有"三國聖地"的美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

八、泡桐樹街

泡桐樹街位於實業街與支磯石街之間,在清代叫仁裡胡同。民國初年取消胡同的名稱,因為街內有一棵大泡桐樹而改名為泡桐樹街,當然現在大樹已經不見了。原因不得而知。現在這裡最出名的是文藝私房菜,離寬窄巷子只有兩百米左右的距離,但是卻和寬窄巷子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寬窄巷子喧囂,而泡桐樹街卻很寧靜,或許是因為兩旁的千年老樹在路上留下一片濃綠的陰影,文藝代表,文藝青年聖地。

相關焦點

  • 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成都旅遊攻略
    所謂路就是書,您或許在杜甫的詩中讀著悠閒,在趙雷的曲中唱著安逸,抑或是在網紅的微博下評論著美景,但只有雙腳真正踏上這片土地,兩耳親切聽聞成都人的熱情,才明白被這座城市演繹至極的「中庸」之道。此刻您腦海中想到了關於成都的什麼?那便帶著這份憧憬,跟著小編一起,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吧!什麼樣的成都最市井?
  • 「老成都」才吃過的街頭美味,一碗豆花配上酥肉,竟是如此的美味
    對於吃貨而言,成都絕對是一個很讓人嚮往的地方,正如網友開玩笑說的那樣:「坐飛機從成都上空路過,機艙內的空氣循環系統都會充滿香味」。成都,是一座好吃的城市~很多人對於成都美食的印象,還停留在「火鍋、串串、炒菜」這三樣;誠然,對於遊客來說,這三種美味是最常見、也最容易讓外地人接受的口味,但在正宗的老成都人心中,那些藏在大街小巷裡的老館子,那些外地遊客聞所未聞的「街頭美味」,才是能代表老成都的味道!
  • 玩在成都:成都除了街頭走走還有這麼多好玩的地方,你去玩過嗎?
    成都,一首由趙雷創作的同名歌曲《成都》讓我們對這座城市有了深入的了解,歌曲旋律是舒緩的,歌詞裡的場景似乎把我們自己帶入進去一同感受作者當時的意境,成為無數人傳唱的經典,歌火了,也讓這個城市更加火了,引起了廣大網友成都有了別樣的憧憬和懷念,那麼除此之外,你對成都的了解還有多少呢,我們去成都遊玩
  • 老成都民俗公園遊記
    說起成都,現在已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老成都在人們的記憶中漸漸忘卻,為了讓市民和遊客對老成都的民俗和一些生活場景有直觀的了解,成都市在人南立交橋下修建了一座老成都民俗公園。從凱賓斯基走到橋下,整個橋下就是成都民俗公園的範圍。南端橋柱上是一幅老成都錦江的浮雕,浮雕前面的壩子有一群老人在那裡唱歌跳舞,享受秋日陽光。立交橋下中央地帶是民俗公園的核心區,建有反映老成都民俗的雕塑。老人說唱、兒童滾鐵環、玩彈弓、鬥雞等形象逼真、栩栩栩如生。
  • 成都,帶不走的只有你:讀徐建成川味兒隨筆《老成都街坊龍門陣》
    更重要的是,作家在經歷之中,頗具獨立思考,對生活有細緻的觀察體味,因而,才能把成都這座城市滋味釀成筆尖的麻辣鮮香,鹹淡適宜,盡顯四川人的幽默,大度、隨性和堅韌的個性。如果說,散打名家李伯清是用嘴和功夫表現成都人;那麼,徐建成川味兒隨筆《老成都街坊龍門陣》就是用成都的文學散打,其筆墨說道之處,浸染著對成都的深情和對人心的體貼。
  • 老成都民俗公園
    在成都,早在2001年,一座以川西民俗文化為主題的人文景觀「老成都民俗公園」,在二環路人南立交橋下與遊人見面了。
  • 丹麥藝術家描繪成都風土人情
    (原標題:丹麥藝術家描繪成都風土人情) 本報訊 (記者 王嘉) 昨日
  • 從玉林西路到沙子堰,探尋這片「老成都」的記憶與鄉愁
    再往裡走,我們還能發現更多驚喜…… 起點:玉林西路老成都 老街巷走進玉林西路,伴著火鍋的濃烈香味,十字路口一塊「老成都」字樣的招牌標註著一個全新地標的產生。不同字體的「芳草」和「玉林西路」等字樣也隨處可見。
  • 吼堂老火鍋,成都人自己的火鍋,1930年的老成都值得大家回憶
    在麻辣中注入鮮香口感,調製出舌尖上的千滋百味,演繹川派火鍋「麻、辣、鮮、香、爽」之精魂——吼堂老火鍋在成都,要問我的最愛是誰,那絕對不會是男朋友,更不是閨蜜,只有火鍋才是我的最愛,一周不約兩三次,簡直就是對不起我的嘴和胃
  • 老成都民俗公園捧銀杏獎
    老成都民俗公園、《川劇長廊》文化園區、武侯廣場3件作品分獲金銀銅獎。成都市委書記李春城、市長葛紅林為獲獎者頒發了獎盃和證書。  為提高城市形象、鼓勵各界人士參與城市規劃、建設,成都市政府於2002年6月設立了「成都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銀杏獎」,首次評比作品範圍設置在五城區範圍。
  • 老成都雞絲豆湯飯
    豆湯飯,是很多老成都的兒時起就有的記憶,當然也包括我。 「耙豌豆」軟糯的口感,再配上蔬菜的清香,飽滿的米粒……想想,口水都快忍不住了。 如果,再來些雞絲助陣。營養豐富,清淡適宜,簡單易學…… 那真是……「完美」!! 下次小夥伴們來成都,除了火鍋,串串,冒菜之外,記得也去嘗嘗「豆湯飯」。
  • 成都和重慶都是不分伯仲的熱門城市,寬窄巷子是成都景點的代表
    國內最熱門的城市,成都要排在前幾個,我覺得和重慶不相上下在國內排在前面的熱門城市,說到重慶都會想到成都,說到成都也會想到重慶,每次有機會路過重慶或成都,還是願意停一停的,因為比較喜歡這樣的城市。而在成都代表的景點,可能非寬窄巷子莫屬。
  • 講述老成都歷史故事 春熙坊打造特色文化街區
    原標題:講述老成都歷史故事 春熙坊打造特色文化街區   春熙坊效果圖   昨日記者獲悉,在四川省傳統文化促進會的幫助下,四川省傳統文化促進副會長單位四川廣德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成都東風商貿廣場有限公司聯手推出的「春熙坊」項目正式復工
  • 在立交橋之下建老成都民俗公園,是創新之舉,也是一種傳承
    位於人民南路立交橋之下,二環路南二段214號至216號的老成都民俗公園是成都乃至全國第一個利用城市立交橋下空間修建的,以展現老成都的老橋文化、老街文化、民俗文化為主題兼具健身器械、水景花園、停車位功能的休閒遊樂公園。若你初到成都且對成都民俗文化感興趣,不喜歡博物館的話,那麼除了人民公園,老成都民俗公園也是一個很好的展示窗口。
  • 最地道的5款成都街頭小吃,外地人不了解,都吃過的一定是老成都
    而其實除了正式的餐館提供的川菜,四川街頭的各種小吃也是讓人慾罷不能,而街頭小吃往往是最能體現一個地方市井風情的代表。隨著城市的發展,很多街頭小吃都在漸行漸遠,偶爾還能再遇到一兩個挑著食擔的老婆婆,都會憶起童年的美好歲月。今天蘿蔔就給大家分享5種最地道的成都街頭小吃。
  • 來成都一定要吃老成都人都點的街頭小吃,吃到就是賺到
    導讀:有「天府之國」美稱的成都, 已經擺好了各色的美食,等待著你的光臨。成都的美在大街小巷裡面、在名勝古蹟裡面、更在各色的小吃攤中。成都的美食數不勝數。「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成都,「美食之府」的成都,各種小吃都令人垂涎三尺。小街小巷裡的美食,有沒有勾起你的饞蟲呢?
  • 100年前,成都人是這樣過年的…
    每到正月十五 老成都街邊就會有耍獅子的人邊走邊舞 1990年代 時間來到90年代 當年成都春節街頭的場景
  • 實拍成都錦裡,成都版清明上河圖,中國最值得去的88個地方之一
    成都有不少很出名的網紅景點,我最喜歡的便是錦裡古街。縱觀古今,錦裡古街曾經是西蜀歷史上最有商業氣息和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如今的古街是三國文化和四川民俗文化相互交叉來展現的街道。且所擁有的文化氣息也是非常的濃厚。錦裡古街還被稱為成都版的清明上河圖,滿是市井氣息。
  • 糖油果子——兒時的記憶,老成都的味道
    在成都的街頭時不時的能見到這些賣烤紅薯、豆花、糖油果子等傳統民間小吃的流動商販,那一陣陣似有若無的叫賣聲宛如這市井生活的背景音樂,迴蕩在鋼筋水泥樓房、玻璃瓷磚幕牆之間,又消失在處變不驚的尋常生活裡。糖油果子至今大概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追溯到前唐宋的食肆上糖油果子在那時被稱為焦堆。
  • 成都的寬窄巷子,中國式的院落夢想
    寬巷子的「窄」是逍遙人生的印記,窄巷子的「寬」是安逸生活的回憶;逍遙安逸, 行雲流水,順其自然的生活態度,是成都人的精髓,是仙源故鄉人居環境的神韻;短短的寬窄巷子承載著成都太多的歷史信息與歷史印記,令人遙想,慨然不已……寬窄巷子中古老的院落,牆是新砌的,磚是通過徵集、捐贈收集而來,其中包括漢唐宋明清各朝代的磚塊,稱這些建築為文物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