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夕是辭舊迎新,萬象更新的節日。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它既是舊年的結束也是新年的開始。從古至今,除夕都有著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有什麼好的除夕詩詞表達喜悅之情。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代王安石《元日》
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
屠蘇是古代春節時喝的用屠蘇草或草藥泡的酒。每年的正月初一,全家都會飲屠蘇酒,然後用紅布把渣包起來,然後掛在門外用來闢邪。後兩句的「曈曈日」指的是由暗轉明的朝陽,而桃符也是指畫有神荼、鬱壘兩個神像或寫有這兩個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掛在門上,以求「避邪」。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首詩正是讚美了新事物的誕生。新的一年的到來也是好的開始,過年的氣氛讓全國人民都在喜悅之中。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陸遊《除夜雪》
四更天初至時,北風帶來一場大雪,預示著來年的豐收。半盞屠蘇酒還沒來得及慶祝新年,在燈前寫個迎春的桃符。
鞭炮聲聲迎新年,妙聯橫生貼門前。笑聲處處傳入耳,美味佳餚上餐桌。談天論地成一片,燈光通明照殘夜。稚童新衣相誇耀,舊去新來氣象清。
《慶新年》
魯迅小說《祝福》:我在朦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
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只覺得天地聖眾歆享了牲醴和香菸,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豫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守歲》唐代:李世民
傍晚的夕陽照在宮殿之上,這年華讓宮殿更顯絢麗。冬雪消融,年終歲寒,一股春風帶來了溫暖。點染紅燭,就像一簇簇花團。君臣歡宴飲酒,喜度良宵,迎新年,辭舊歲,通宵歌舞。
春節是一個喜慶的日子,祝福各位鼠年大吉,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