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比較好的除夕詩詞?都是表達喜悅之情的嗎?

2020-12-13 早安讀書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夕是辭舊迎新,萬象更新的節日。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它既是舊年的結束也是新年的開始。從古至今,除夕都有著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有什麼好的除夕詩詞表達喜悅之情。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代王安石《元日》

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

屠蘇是古代春節時喝的用屠蘇草或草藥泡的酒。每年的正月初一,全家都會飲屠蘇酒,然後用紅布把渣包起來,然後掛在門外用來闢邪。後兩句的「曈曈日」指的是由暗轉明的朝陽,而桃符也是指畫有神荼、鬱壘兩個神像或寫有這兩個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掛在門上,以求「避邪」。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首詩正是讚美了新事物的誕生。新的一年的到來也是好的開始,過年的氣氛讓全國人民都在喜悅之中。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陸遊《除夜雪》

四更天初至時,北風帶來一場大雪,預示著來年的豐收。半盞屠蘇酒還沒來得及慶祝新年,在燈前寫個迎春的桃符。

鞭炮聲聲迎新年,妙聯橫生貼門前。笑聲處處傳入耳,美味佳餚上餐桌。談天論地成一片,燈光通明照殘夜。稚童新衣相誇耀,舊去新來氣象清。

《慶新年》

魯迅小說《祝福》:我在朦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

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只覺得天地聖眾歆享了牲醴和香菸,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豫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守歲》唐代:李世民

傍晚的夕陽照在宮殿之上,這年華讓宮殿更顯絢麗。冬雪消融,年終歲寒,一股春風帶來了溫暖。點染紅燭,就像一簇簇花團。君臣歡宴飲酒,喜度良宵,迎新年,辭舊歲,通宵歌舞。

春節是一個喜慶的日子,祝福各位鼠年大吉,萬事如意。

相關焦點

  • 古人喜歡用詩詞表達感情,有很多的古詩詞都蘊含著深深的相思之情
    怎樣文藝的表達"我很想你,卻再也見不到你了"?看看古人的說法有句歌詞說:"不是因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為想你才寂寞"。當我們思念一個人的時候,寂寞空虛的感覺會越發的濃厚。相愛的兩個人卻因為種種原因不能相見,該有多悲傷啊。
  • 組圖:北京青少年表達申奧成功喜悅之情
    首頁>>圖片新聞>>新聞報導 組圖:北京青少年表達申奧成功喜悅之情
  • 七首除夕詩詞,陪您一起辭舊迎新,祝福的話都在詩詞裡
    2.除夕(宋 宋祁)一杯芳酒夜分天,萬慮勞勞耿不眠。明日新春到何處,菱花影裡二毛邊。芬芳的美酒映著歡快的笑臉,所有人都沉浸在節日歡愉的氛圍中。過去的一年已經成為記憶,所有的辛勞換來此刻的幸福和喜悅。
  • 蘇軾的這首作品,表達了自己即將和好友重逢的期盼和喜悅之情
    這首詞通過描寫對往事的回憶和當時的環境,表達了作者對和好友李公擇即將重逢的喜悅和期盼之情。宋神宗熙寧九年十一月,蘇軾在密州接到到河中府任知府的調令,於本年年底離開密州,登程赴新任。途中遇大雪,停留在濰州。熙寧十年元旦,蘇軾再從濰州出發趕赴齊州,這首詞是蘇軾將要到達齊州時作的。
  • 兩首除夕詩詞,千古絕句,誰流傳更廣?
    以前還把除夕的前一夜稱為小年夜。作為農曆當中的最後一天,除夕對中國人意義非凡。去故納新、合家團圓、祭祖拜神是恆久不變的核心主題。能不能和家人吃一頓年夜飯,是無數在外遊子的殷望。團圓,也成為除夕最重要的內容。由此,歷來關於除夕的詩詞吟詠不絕,新舊交替之際,總是百感雜生。高適的《除夜作》和姜夔的《除夜自石湖歸苕溪》,便是很有代表性的兩首除夕詩詞。
  • 人生要有愛,有愛才有妥協,靈魂的喜悅之情
    在正常情況下的意識裡,如果在低潮期,喜悅之情可以改變物質本身,感知者以更光明的看法去感知喜悅之情時,創造出了更鮮明、豔麗的物質,如彩虹、光,如果彩虹環繞天空,或者彩虹幻化成樹林,環繞感知者四周,四面天籟之音靡靡,大雪紛飛,飛翔的白馬與他並駕齊飛,環境之美,加強了他感受到的喜悅之情。
  • 如何用日語表達喜悅之情?
    很多人應該會有這樣的經歷,雖然覺得理應還有其他表達方式,卻不能完全傳遞出自己的心情,從而感到焦躁。 這次向大家介紹一些表達喜怒哀樂情感的非常實用的日語短語。   喜悅的狀態 「予想外に嬉しいです」「あり得ないくらい嬉しい」「沒想到這麼開心」、「喜不自勝」 「今にも踴りだしそうなくらい嬉しい」「小躍りしちゃいそう」「開心得快要跳起來了」 「こんなことってあるんですね!」
  • 除夕是大年三十嗎?描寫除夕的詩詞有哪些除夕傳統習俗介紹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夜、歲除、大晦日,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  農曆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稱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而十二月小月時為廿九日,有些地區又會改稱二九暝。  「除夕」中「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
  • 何人不起故園情,古人筆下的詩詞是如何表達思鄉的?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託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悽涼之情。後兩句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
  • 五首天氣相關詩詞,為風雪填色,風霜不是無情物,春雨冬雪皆有情
    詩詞是一種高雅的文學變現形式,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通過語言組織、人物場景、故事衝突、細節展示等表現技巧來比到大對周邊實踐、人物和故事,融入主觀化的思維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情感意識。日常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書一桌、一茶一飯……均可作為詩詞的題材和樣式,而不可捉摸的天氣變化則成為詩詞的重要表現素材來源,春雨夏日、秋霜冬雪,在詩人的筆下是那樣的多情唯美而富有詩意。 春雨皆有情,在杜工部的筆下則是那樣的及時和潤物細無聲,少了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悲哀,突出春雨貴如油,當春乃發生,在急需春雨滋潤的麥田裡酣暢淋漓的下一場雨,無疑是雪中送炭的壯舉。
  • 喜悅之情 溢於言表
    潘女士(右)在幫助強女士(左)拆卸、搬運電腦,強女士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真是不知道說什麼來謝謝你們,更要謝謝潘女士和她孩子,我兒子真真終於有了自己的電腦了。」記者站在她那低矮昏暗不足20平方米的老屋裡,強女士眼裡閃著淚花說。  家住官紮營街65號的強女士沒有固定工作,丈夫患糖尿病多年,是派出所的聯防隊員,不是正式編制,收入微薄。兒子又有先天性心臟病,常年吃藥。
  • 安史之亂結束,杜甫寫下人生最開心的詩,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古典詩詞中,收藏著一代代中國人的喜怒哀樂。「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亡國之愁,「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登科之喜,「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的北伐之苦;「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悼念之哀。它是我們熟悉又陌生的精神世界,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
  • 蘇軾的一首七律,筆調活潑,最後兩句更充滿喜悅之情
    很多讀者喜歡吟誦蘇軾的詩詞,不僅因為在他家身上體現了儒釋道的交融,而且彰顯了在困境中毫不退縮的奮發精神。蘇軾多才多藝,詩、書、畫都很精通,而且善於製作美食,願意與對方交流,這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而作為一位儒者,蘇軾也極其有悟性,所以即使在那些憂患相仍的歲月裡,他也能安貧樂道、恬淡悠然,絲毫不畏各種挫折,更鼓舞了他身邊的很多人。下面介紹蘇軾的一首七律,筆調活潑,最後兩句更充滿喜悅之情。過嶺北宋:蘇軾七年來往我何堪,又試曹溪一勺甘。
  • 與春節有關的詩詞都有哪些?
    關於春節這個話題,每個人都會有說不完的話,然而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古人筆下關於春節的詩詞,你都知道多少?和大家一起領略詩詞的魅力,同時也送上新春最美好的祝福。「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宋代王安石寫的一首詩《元日》。
  • 喜悅之情(原創散文)
    時日的腳步已經邁入三九,俗語說,三九四九凍破手,可是,今年的三九卻是個例外,午後的陽光溫暖,照耀的人眯起了眼睛,仿佛春日蔓延在身邊周圍,令人有片刻的愉悅。一連數日的陽光,早晨在窗簾微露的晨光裡醒來之時,傍晚在微弱的冬日的夕陽裡歸家的時分,知道冬的腳步已經邁的快了,似要匆匆的離去了。春日不遠了。 期數著,春節也就不到一月有餘。中國人的習慣,春節不過,似乎新的一年還未曾來到似的。
  • 曬曬我們家的除夕年夜飯,總共9道菜,有葷有素,家人都吃得喜悅
    大家新年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除夕。除夕這一天的重頭戲當然是年夜飯啦!年夜飯,是春節的習俗之一,也叫團圓飯,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也是全家都要動員的大餐,所以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都會從遠方趕回家中和家人團聚一起吃年夜飯。
  • 孩子什麼年齡該背詩詞?背詩詞有多大用?朗讀詩詞有多大用?
    文丨尚月雜談背詩詞要理解詩詞的含義嗎其實這個因人而異,關鍵在於孩子是哪個年齡段的。特別在於三歲到六歲這個年齡段,你讓他把詩詞的含義都理解清楚,用處大嗎,不大。詩詞這東西雖然是傳統語文學裡講,但它是高度成人化的東西。詩詞裡反映出來的更多是王朝更替、男女之情、社會變遷。三歲到六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怎麼可能理解呢?所以我們說這個對詩詞文化的教義是要區分不同年齡段的。
  • 明天就是除夕了,關於除夕來歷、風俗和禁忌,你都知道嗎?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那麼你知道關於除夕來歷、風俗和禁忌嗎?2、除夕風俗①年夜飯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
  • 50首經典,領略詩詞中的除夕
    除夕守歲,是國人賡續千年的傳統。辭舊迎新之際,也最易引人感慨。50首關於除夕的詩詞送給你,領略千古中國年!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買。二物於人誰獨無,就中吳儂仍有餘。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捓揄。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兒雲翁買不須錢,奉賒痴呆千百年。40、除夕(宋·鄭望之) 可是今年老也無,兒孫次第飲屠蘇。一門骨肉知多少,日出高時到老夫。
  • 詩詞裡的冬天,有閒適、有悲涼,寫盡人生百味
    與其說是自得其樂,是天趣,不如說是孤獨之至。詩詞裡的冬天,是思念的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其二》異地他鄉,突遇故鄉的人,於是詩人王維便要問故鄉事了,此時詩人心中對故鄉的一切都太想了解了,可也正因為什麼都想問,一時竟不知從何問起,心念百轉千回,最後思緒停在那株窗前的梅花上,於是,詩人悠悠問道,您來的時候,我窗前的那株梅花,開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