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8月公布罰單174張 花旗銀行收單筆千萬巨額罰單

2020-12-1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千龍網北京9月1日訊 據記者統計,8月份銀監會公布的銀監系統罰單共計174張,涉及信貸業務的罰單最多,佔到64%。罰單數與7月份的225張相比有所減少。174張罰單中,單位罰單110份,個人罰單64份。有45張處罰到相關負責人,佔當月罰單總數的26%左右,其中取消董(理)、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3人,被處罰款的24人。此外,有36人的違規行為被提出警告。

中國郵儲銀行8月份共收到8張罰單數量最多

據統計,在公布的110份單位罰單中,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共收到8份罰單數量最多,其次是中國工商銀行,共收到6張罰單。

8家監管機構分別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8個不同分行進行了處罰,其中受處罰金最多的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重慶分行,該行因為違規發放零首付貸款、違規開立銀行承兌匯票、違規發放個人消費貸款被罰90萬元。

相比於郵儲銀行受到的單筆罰款數額,工商銀行每單受到的處罰數額相對較少。據統計,工行二道江支行、昌樂支行、遵義京華支行、鄆城支行等4家分行都受到了30萬元的處罰。金昌分行和菏澤分行被罰數額較小,分別為15萬元和20萬元。

花旗銀行拿下8月最大罰單及累積罰款金額之最

據滬銀監罰決字〔2017〕27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2015年1月至10月,經該行審批同意,其轄下部分分行在發放部分房地產貸款時,違反利率規定。同時,該行對低風險客戶的信用卡發卡授信管理不審慎,截止2015年末逾期未改正。中國銀監會上海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五條第(四)項、第四十六條第(五)項等規定,對該公司罰沒合計人民幣10640134.43元。該筆罰單達到了千萬的巨額,成為8月份單筆被罰最大金額,也是累積被罰最大的金額。

並列排在累積罰款金額第二位的是中國郵儲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兩家銀行都共計被罰250萬元。但是中國進出口銀行只收到了2張罰單,比郵儲銀行少6張。中國進出口銀行重慶分行因違規發放流動資金貸款被罰50萬元;廈門分行因內部控制不完善、執行不到位,貸款「三查」制度落實不到位,貸款資金挪用,貸款五級分類不準確被罰200萬元。200萬也是8月份第二大單筆被罰金額。

信貸及相關業務成被銀監會處罰的重災區

記者統計發現,共有112張罰單涉及貸款或與貸款有關的違規行為,佔罰單總數的64%。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是南寧市邕寧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該社不但被處罰款,其管理人員還被取消了任職資格。二是蓬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周口信用社,除被罰款外,其管理負責人還收到了8月份個人最大金額的罰單。

據桂銀監罰決字〔2017〕8號和桂銀監罰決字〔2017〕9號處罰決定書,南寧市邕寧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貸前調查、貸後管理不盡職。劉建平對相關違法行為負有責任。廣西銀監局對該社罰款35萬元,並給予劉建平取消董(理)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3年的處罰。

另據南銀監罰〔2017〕11號和南銀監罰〔2017〕12號處罰決定書,蓬安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周口信用社違規發放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中國銀監會南充監管分局對該社罰款30萬元,杜奎對上述行為承擔主要管理責任,被處警告並罰款人民幣8萬元。8萬元是8月份個人被處數額最大的罰金。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研究員、蘇寧金融特約研究員李虹含表示:對於金融市場亂象,尤其是銀行違規現象不斷突出,監管部門或將不斷加強監管力度。從目前來看,隨著經濟新常態的逐漸深入,銀行不良貸款規模也逐漸增多,必然會受到更加嚴厲的監管,主要是因為銀行在以後的業務發展過程當中,還需要更多地關注風險這一塊,監管機構也是對銀行發展業務的一個警醒。

相關焦點

  • 上海銀監局開出史上最大額罰單 花旗銀行領罰"已完成整改"
    原標題:上海銀監局開出史上最大額罰單 花旗銀行領罰「已完成整改」  東方網8月17日消息:上周五,上海銀監局公布6張罰單,其中花旗銀行被罰款逾千萬元,成為迄今為止上海銀監局對商業銀行作出的最高罰款額。今天,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回復稱,「對發現的問題已經完成相應的整改工作」。
  • 上海銀監局開出最大罰單 花旗銀行被罰1064萬元
    每經編輯 沙斐     每經記者 沙斐 每經編輯 姚祥雲8月11日,上海銀監局發布六張行政處罰單
  • 銀監會7月公布罰單222份 農村商業銀行收到罰單數量最多
    記者查閱銀監會2017年7月份公布的相關處罰文件發現,全國各地銀監局及銀監分局在2017年7月分累計公布行政處罰書222份(含對「個人」處罰罰單),其中,包括單位罰單77份,個人罰單145份。   22份罰單!
  • 花旗銀行回應「被上海銀監局罰款逾千萬元」:已完成整改
    花旗銀行回應「被上海銀監局罰款逾千萬元」:已完成整改 中新網8月16日報導,就被上海銀監局罰款逾千萬元一事,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16日回復稱,對發現的問題已經完成相應的整改工作。
  • 2020年銀行業罰單一覽:3800餘張罰單罰超15億 千萬級別罰單頻現
    企業預警通App顯示,2020年,銀保監會及各級銀保監局共披露了3878張罰單(以銀保監會官網公示日期計,下同),合計被罰約15.42億元,罰單數量與數額均超過去年全年,且多家銀行單筆罰款金額超過千萬。  從罰單數量看,下沉至各地的農商行為領取罰單的主力軍。同為中小銀行的城商行同樣為監管重點,去年共有68家城商行被罰,超過城商行總量的近一半。
  • 一周收2張罰單!通聯支付業務違規遭央行罰款近50萬元
    新年伊始,通聯支付連收央行2張罰單,被罰款近50萬元。1月10日,央行杭州中心支行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聯支付」)被罰款2萬元。根據處罰信息公開表,通聯支付因存在違反商戶規定的違法行為,被央行杭州支中心處以罰款2萬元,依據是《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作出處罰決定的日期是2019年12月31日。據柒財經旗下柒聞網了解,這是通聯支付自2020年以來收到的第2張罰單,且距其上次收到罰單才不過一周的時間。
  • 10月以來監管層公布銀行業罰單33張 數位人員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
    這從近期公布的銀行罰單上也能反映出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初步統計,10月以來截至10月10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布的銀監系統出具的罰單已達33張,平均每天3張。其中安徽銀監局一天之內公布8張罰單。記者注意到,處罰理由中有報送虛假錯誤的小微企業貸款數據資料;安徽宿松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因此受罰20萬元,處罰決定日期為9月10日。此外也有銀行人員被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自貢銀行辦理票據轉貼現業務過程中,未執行內控制度審查交易對手真實性、逆程序辦理業務、違規劃付轉貼現資金,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 上半年,銀行業收到銀保監發出的1461張罰單!
    今年上半年,銀行業共收到銀保監開出的1461張罰單,共計罰沒4.13億元。其中,單筆最大罰單由中信銀行領到,被罰2020萬元;而農業銀行收到的罰單數量最多,合計95張;陝西銀保監局以131張罰單,成為上半年處罰最勤的監管機構。
  • 又見反洗錢巨額罰單!這家資產近萬億銀行,被罰1948萬!
    中國基金報記者 王建薔又見千萬級別反洗錢巨額罰單。為身份不明客戶提供服務等北京農商銀行被罰1948萬9月30日,央行公布的罰單顯示,北京農商銀行因「四宗罪」被罰款近2000萬元,相關責任人同時領罰。央行密集向銀行發放反洗錢罰單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密集向發放反洗錢罰單。9月8日,央行長春中心支行發布新罰單,長春寬城融匯村鎮銀行、長春高新惠民村鎮銀行、長春二道農商村鎮銀行等三家銀行因反洗錢不力等被罰。
  • 秦農銀行連收42張罰單:長期無董事長被罰50萬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秦農銀行連收42張罰單被罰近千萬:長期無董事長被罰50萬1月15日、16日,陝西銀保監局對陝西秦農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秦農銀行」)連開47張罰單,被罰總金額達到927萬元。其中面向機構的33張,面向個人的14張。
  • 年內支付機構已收60多張罰單,最大罰單涉16項違規
    從今年支付機構收罰單的情況來看,截至12月2日,據「金融1號院」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央行已對支付機構開出超60張罰單,千萬元級別罰單已不再是「稀缺」個例。其中有近半罰單涉及「雙罰」,除了支付機構自身面臨處罰外,監管對違規機構相關責任人的處罰力度也在加大。
  • 上海銀監局處罰6家銀行 花旗銀行被罰1064萬元
    原標題:上海銀監局處罰6家銀行花旗銀行被罰1064萬元  11日,上海銀監局發布六張行政處罰單,花旗銀行、上海銀行、華夏銀行、天津銀行、農業銀行均遭處罰,合計罰款逾1400多萬。  其中,花旗銀行部分分行因發放房地產貸款違反利率規定,以及信用卡違規整改不力,疊加共罰沒1064萬元。
  • 海科融通近3年違法遭罰8次 年內收央行第三張罰單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0日訊 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昨日公布的中國人民銀行瀋陽分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沈銀支付罰字﹝2019﹞5號)顯示,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科融通」)遼寧分公司違反《
  • 湖北8月開出28張罰單 多家農商行因信貸問題被罰
    湖北8月開出28張罰單 多家農商行因信貸問題被罰發布時間:2018年09月13日 10:25 來源: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紅)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8月湖北銀監共開出28張罰單,罰款255萬元。
  • 13億元罰單考問內控 銀行「強監管」繼續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孟凡霞 宋亦桐2020年對銀行業來說是備受挑戰的一年,受疫情衝擊,銀行業在業績、資產質量、展業等方面都遭遇挑戰,而監管機構對於銀行業務、風控、合規等方面「走偏」行為的矯正處罰也絲毫未放鬆。1月3日,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年銀保監系統共向銀行業各類機構和個人開出2607張罰單,合計罰沒金額約13.09億元。
  • 千萬罰單後連續被罰 杉德怎麼又是你?
    已是第8次被罰杉德被罰備受關注,一是因為近年來杉德屢屢被罰,據不完全統計,此次至少是第8次處罰;二是因為在2018年央行開出的6張千萬級別罰單中,杉德佔得其中一張。2018年9月4日,杉德支付湖南分公司便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規定」被人行長沙中支行罰款人民幣5萬元;2017年12月7日,杉德支付黑龍江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制度規定」,被央行哈爾濱中心支行處以2萬元罰款;2017年9月5日,杉德支付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
  • 通聯支付竟成各監管機構處罰名單上的「常客」 因違規屢收罰單!
    來源:人民銀行綜合等有請當事人綜合整理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公布了多起罰單,其中,第三方支付機構通聯支付被罰44萬,對1名相關責任人處以 3.5 萬元罰款。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日期為2019年12月27日。
  • 中信銀行、光大銀行雷池玩火?千萬罰單VS洗牌精變
    銠財梳理發現,中信銀行連續三年收到千萬元級別罰單。短短四年內因各類違規被罰1.2億元。僅從2012年11月至今的一年半內,已收3張2000萬級的大罰單,金額總計超6500萬元。2018年12月,因理財資金違規繳納土地款等6項違規行為,中信銀行被銀保監會罰款2280萬元。
  • 農行亂收費連「吃」三罰單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 聶國春)12月14日,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因為亂收費收到監管部門的三張罰單,合計被罰298.36萬元。福建泉州銀保監分局同日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農行福建泉州分行存在未提供服務而收費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據《中國銀監會關於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範經營的通知》第二條、《商業銀行法》第五條、第七十三條,福建泉州銀保監分局對其罰款50萬元。同時,農行福建石獅市支行存在未按公布的收費價目名錄收費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被處以50萬元罰款,並對責任人侯遠局給予警告的行政處罰。
  • 海科融通3年違法遭罰9次 年內收央行第四張罰單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7日訊 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今日公布的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蒙銀罰字〔2019〕第46號)顯示,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科融通」)呼和浩特市分公司違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