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婆婆子宮脫垂 專家提醒分娩後儘早進行盆底修復

2020-12-22 封面新聞

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楊旭

近日,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婦產科接診了一名特殊的病人。她是溫江的婆婆李華(化名),今年71歲,卻因子宮脫垂而難以啟齒,並苦惱不已:「我感覺特別難受,走路很彆扭,大小便都受到了影響。」

該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楊旭告訴記者,女性在分娩後,會發生子宮結構的改變,如果不進行修復,就可能會導致尿失禁、子宮脫垂等情況。

子宮脫垂走路彆扭 七旬婆婆到醫院就診

4月29日上午,記者在市五醫院婦產科病房見到了婆婆李華,她看起來精神矍鑠,狀態很好。「我27號做的手術,昨天就能下地走路了,明天就能出院。」她說。

面對記者,她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她介紹:「大概在一年前,我感覺陰道壁特別難受,走路很彆扭,大小便都受到了影響。」

據介紹,她結婚和生孩子都比較晚,快30歲結了婚,在生完第一個小孩後,30多歲又生了第二個小孩,這個孩子有8斤多。

沒想到,幾十年後發生了子宮脫垂,因為害羞,她並沒把這種情況告訴別人,也沒有就醫,直到嚴重影響了生活才到醫院就診。

產後盆底鬆弛是主因 手術後恢復正常生活

楊旭醫生介紹,女性分娩後,建議都要進行盆底修復,一般在惡露乾淨後就可以進行,而且修復時間越早效果好。另外,生孩子越多,懷的胎兒越重,患病機率越高。

婆婆李華主要是因為生孩子後盆底筋膜鬆弛,子宮就掉了下來,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

醫生們為她進行了盆底重建的微創手術,手術時間約為20分鐘。「但手術難度很大,因為看不到裡面的情況,又必須要避開神經、血管,所以全靠醫生的經驗和技術。」楊旭醫生說,病人術後恢復很好,建議她術後不乾重活。

其實,楊旭醫生還接診過更嚴重的一例病人。她回憶說,「也是一位老人,到醫院就診時她的膀胱、直腸全部都掉出來了。」

醫生提醒產後儘早修復盆底 可做凱格爾運動

楊旭醫生提醒女性,無論順產還是剖宮產,女性在分娩後,都會發生子宮結構的改變,如果不進行修復,就可能會導致子宮脫垂,尿失禁等情況。「絕經後的女性是子宮脫垂的高發人群。」

為避免子宮脫垂、盆底鬆弛,她建議女性:一是在分娩後,進行盆底評估,以便儘早進行盆底修復;二是要注意咳嗽、便秘等都會造成盆底負壓增加,會造成漏尿等情況,出現症狀及早治療;三是要避免長期負重、幹體力活。

「目前,我們醫院有盆底修復項目,由於現在女性對盆底的重視度提高了,所以現在該門診的門診需求很大。」楊旭醫生說。

此外,女性還可以自己長期進行凱格爾運動來進行盆底修復。

封面新聞記者 寧芝 簡婷婷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子宮脫垂:盆底的錯,讓子宮頂了罪
    子宮脫垂的原因  1、分娩損傷。是子宮脫垂髮病的主要原因。骨盆底主要由骨盆、盆腔內筋膜、肛提肌和會陰肌肉組成。正常情況下,上述結構或組織能支撐和固定盆腔內臟器使之處於正常位置。如遇分娩,尤在難產、滯產。
  • 漏尿、子宮脫垂、盆底疼痛,了解一下手術治療全免福利!
    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婦兒醫療保健分會主辦的第十一屆全國婦兒健康發展促進高峰論壇暨2020盆底健康醫學論壇將在8月29日30日於湖南婦女兒童醫院舉辦。論壇邀請醫學各界專家對盆底功能康復進行專題講座及探討,圍繞盆底領域手術與康復的關鍵技術、診治規範採用理論實踐結合授課,現場還將為一名盆底疾病女性進行免費手術治療。
  • 子宮脫垂怎麼辦?杭州看子宮脫垂專業醫院
    核心提示:子宮脫垂怎麼辦?杭州看子宮脫垂專業醫院?治療子宮脫垂包括手術療法和非手術療法兩種。因手術後對再次陰道分娩有一定影響,故手術僅適用於嚴重病例且不再生育的婦女。   子宮脫垂怎麼辦?杭州看子宮脫垂專業醫院?治療子宮脫垂包括手術療法和非手術療法兩種。
  • 產後有必要進行盆底肌修復嗎?因為這事兒跟婆婆吵了一架
    前幾天,小編的一個朋友跟小編訴苦說,最近家庭關係不和,尤其是跟婆婆,老是因為產後修復的事情吵架。因為婆婆覺得做產後修復沒有必要,她也生過孩子,還不是這麼過來了嘛。小編了解了一下,就是婆婆覺得說產後修復太貴,沒必要花那個錢,反正也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 產後有必要進行盆底肌修復嗎,因為這事兒跟婆婆吵了一架
    前幾天,小編的一個朋友跟小編訴苦說,最近家庭關係不和,尤其是跟婆婆,老是因為產後修復的事情吵架。因為婆婆覺得做產後修復沒有必要,她也生過孩子,還不是這麼過來了嘛。小編了解了一下,就是婆婆覺得說產後修復太貴,沒必要花那個錢,反正也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 子宮脫垂、漏尿等都和盆底肌有關係,你知道嗎?
    子宮脫垂漏尿聽起來很新奇,但這卻是寶媽們的老朋友,因為每個生產後的媽媽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漏尿情況,今天來了解一下什麼原因呢? 子宮脫垂漏尿原來都是因為盆底肌鬆弛造成的,盆底肌群包含8條肌肉,它主要附著在盆腔底部內側,像一張吊網支撐著,子宮,膀胱,陰道,等器官,維持著盆腔臟器的正常位置,發揮各自功能。
  • 告訴產後媽媽,關於盆底肌修復,不為人知的五大誤區
    在懷孕和分娩的過程中,盆底肌受損是不可避免的,雖然說盆底肌能夠自我修復,但是在短期內是無法自然恢復的,且不能恢復到孕前狀態。盆底功能的損傷是很難夠自愈的,如果媽媽們不作任何盆底康復訓練,分娩後遺症(漏尿、子宮脫垂等)遲早會找上門來,等到上了年紀之後,就不是單純做盆底肌修復這麼簡單了,要面對的就是手術臺。所以為了避免分娩後遺症加重,媽媽們一定要儘早做盆底肌修復。
  • 產後束腹瘦身 易子宮脫垂?
    蘇州科技城醫院婦科專家提醒,產後使用束腹帶可能會引起子宮脫垂。專家還指出,與年輕人相比,子宮脫垂更易纏上中老年女性。35歲媽媽生產後束腹減肥致子宮脫垂35歲的劉女士生小孩三年多,最近感覺腹部下墜,長時間行走或站立後症狀加重。到醫院檢查後,醫生告訴她,引起腹部下墜的原因是出現了輕度子宮脫垂,原因與她產後過度束腹瘦身有關。
  • 如何避免產後子宮脫垂?盆底肌康復是關鍵
    什麼是子宮脫垂要講子宮脫垂,先得從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FD)說起。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FD)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見病,又稱盆底缺陷,主要包括壓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等。02、在整個懷孕期間和產後,缺乏鍛鍊、盆底肌肉鬆弛是導致子宮脫垂的原因之一。體型偏瘦或偏胖以及高齡寶媽,由於肌力差,更容易出現子宮脫垂。03、據調查,50歲以上的女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子宮脫垂。進入絕經期的女性,由於女性雌激素的降低,盆底肌肉、子宮韌帶也逐步退化萎縮導致子宮脫垂。
  • 八旬老人子宮脫垂兩年多 多學科協作解決難言之隱
    2019-06-24 09:28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因盆底問題到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患者不斷增加,尤其以老年女性居多。醫生仔細詢問王奶奶的情況,得知其已絕經28年,順產3名子女,並有30年的高血壓病史;經全面檢查和評估,王奶奶被診斷為陰道前壁Ⅲ度脫垂、子宮脫垂Ⅳ度,行走活動不便,嚴重影響排尿及生活質量。系統評估病情後,確定王奶奶具備手術指徵。接診醫生表示,子宮脫垂這樣的疾病雖然不像其他急症一樣來勢洶洶,但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與人際交往。
  • 別把盆底肌修復,「留」到二胎後做
    很多女性在產後只關心身材的變化,著急如何恢復到孕前的迷人身材,卻往往忽視「盆底康復」。大多數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是第一胎,反正還要生二胎,等生完二胎後再做康復」。其實,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今天我們請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的專家來給大家解讀一下:盆底康復為什麼不能「等」到二胎再做?
  • 子宮脫垂三大問題
    不說懷胎十月的辛苦,也不說孕養孩兒的資金花費,咱們來說說女性生娃後的盆底肌損傷,損傷修復不好導致的臟器脫垂(主講子宮脫垂)問題。 圍繞子宮脫垂的三大問題: 哪些情況導致子宮脫垂?
  • 子宮脫垂:「掉」下來的難言之隱
    除此以外,更年期、絕經期造成激素水平下降,也可能會影響肌肉和韌帶的彈性,造成子宮脫垂的發生。隨著年齡增加,徐奶奶盆底支撐結構萎縮,造成陰道前壁膨出、子宮脫垂,行走活動不便,嚴重影響排尿及生活質量,系統評估病情後,確定她具備手術指徵。
  • 產後多久做產後盆底修復效果最好?哪類人最容易患盆底疾病?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不管是懷孕還是分娩,媽媽都經歷了很多苦難,特別是在分娩的時候,寶寶要從媽媽的私密處滑落,媽媽要咬牙承受著盆骨被撐裂的痛苦,而且痛苦的程度一點也不亞於刮骨削肉。分娩過後,媽媽們只想弱弱的問一句:我的盆骨什麼時候修復最好?
  • 生完娃後為什麼一定要進行盆底肌修復,寶媽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很多80、90後的媽媽會很重視產後身材的恢復,但事實上產後修復盆底肌更為重要。女性生產之後,對盆底肌產生了非常大的傷害,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會使盆底肌變得鬆弛,順產會更加明顯一些,而且年齡越大對身體產生的影響越明顯,如:陰道鬆弛,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性生活;導致壓力性尿失禁,一個噴嚏就可能尿失禁;容易造成各種婦科疾病,嚴重者還會造成子宮等器官的脫垂。
  • 耄耋老人子宮脫垂苦不堪言 渭南市婦幼保健院妙手回春
    婦科主任楊曉燕接診後,詳細詢問病史得知老人絕經24年,順產5名子女,並有高血壓、糖尿病、腦梗塞病史,查體時發現楊奶奶宮頸及宮體完全脫出於陰道口,超聲檢查顯示宮壁鈣化、宮頸瀦留囊腫,結合症狀診斷為:子宮脫垂(Ⅲ)、陰道前壁脫垂(Ⅲ)、陰道後壁脫垂(Ⅱ)。
  • 產後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治療
    2、產後久蹲易導致子宮脫垂 避免久蹲,分娩後,產婦盆底肌肉的恢復大約需要3個月的時間,因此,在這3個月內,產婦做事情時最好選擇坐位或站位,應儘量避免久蹲,以防子宮脫垂。 產後性生活,產後42天內應嚴格禁止性生活,最好在產後2個月後進行。
  • 產後子宮脫垂多久恢復 產後子宮脫垂多久恢復正常
    同時要及時做複查,觀察子宮下垂的情況是否嚴重,如果嚴重就要進行治療了。治療的話建議到當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該病在治療早期會有較好的效果。產後子宮脫垂原因子宮脫垂是指子宮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子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於陰道口外,稱為子宮脫垂。病因:產孕過早,過早結婚生育或過多產育合盆腔肌肉組織鬆弛是本病最重要的原因。
  • 子宮脫垂是怎麼來的?分娩或是誘因之一,掌握這4招,沒準有幫助
    子宮脫垂常見於經歷過生產的絕經後女性,其症狀表現為腰部酸痛、下墜感、陰道有異物突出、排尿和排便異常等。從備孕到懷孕,再到分娩,女性勢必要遭受很大的痛苦,稍有不慎,就會留下後遺症,比如子宮脫垂。很多人對子宮脫垂不甚了解,事實上這種病症是很嚴重的。
  • 子宮脫垂不能「將就著過」「難言之隱」更需及早就醫
    專家介紹,不僅是多次生育,第一次懷孕的後期和分娩、長期負重活動、絕經、過度肥胖、先天性盆腔肌群軟弱鬆弛、久咳,甚至是便秘等都可能成為致病因素,年輕女性也可能出現;特別是不少女性產後急於瘦身,或操持家務和帶孩子勞累過度,或多次懷孕人流後沒休息好,均易發生子宮脫垂。我國女性子宮脫垂的發病率約20%左右,在多產、負重體力勞動的農村或城郊,發病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