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產後子宮脫垂?盆底肌康復是關鍵

2020-12-20 寶寶知道

什麼是子宮脫垂

要講子宮脫垂,先得從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FD)說起。

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FD)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見病,又稱盆底缺陷,主要包括壓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等。

簡單說來,子宮脫垂就是子宮周圍那些連接支撐子宮的組織因各種原因hold不住子宮了,子宮從正常的位置沿陰道下降,甚至脫出於陰道口外。比較多見於產後。

你真的子宮脫垂了嗎?

有沒有感覺小腹脹痛或者是感覺到有球形物從陰道裡出來?

常常感覺到腰骶酸痛?陰道分泌物增加?咳嗽、大笑或者體勢用力時容易尿失禁或者經常排尿困難?

腹部有下墜感、腰酸、便秘、腸脹氣或大便困難?總之感覺肚子裡器官個個都在鬧情緒?

如果以上現象你回答肯定的為多數,那你就真的可能子宮脫垂啦!

你為什麼會出現子宮脫垂現象?

01、在懷孕和生產過程中,支撐子宮的各種韌帶、肌肉組織會過度伸展或撕裂損傷,子宮就失去了韌帶肌肉的支撐而逐漸下垂。

產科調查顯示,在懷孕36周時,子宮脫垂的發生率為52.2%。

02、在整個懷孕期間和產後,缺乏鍛鍊、盆底肌肉鬆弛是導致子宮脫垂的原因之一。

體型偏瘦或偏胖以及高齡寶媽,由於肌力差,更容易出現子宮脫垂。

03、據調查,50歲以上的女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子宮脫垂。

進入絕經期的女性,由於女性雌激素的降低,盆底肌肉、子宮韌帶也逐步退化萎縮導致子宮脫垂。

04、除此之外,慢性咳嗽、經常站立、提重物等,所有長時間增加腹壓的活動都可能導致子宮下垂。

如何避免產後子宮脫垂?

產後42天做盆底康復訓練

避免子宮脫垂,建議寶媽在產後42天,進行產後運動。

其中包括提肛肌運動、腹肌和背肌的訓練,產後盆底康復對於身體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還能防止子宮脫垂的發生。

產後避免久蹲

女性在分娩後,盆底肌肉的恢復需要3個月時間,因此在這一段時間內,產後應當儘量避免持續性的久蹲,保持站立或者坐的姿勢,以防子宮脫垂的發生。

產後短期禁止性生活

在產後42天內都應當禁止性生活,這一時期的陰道還是比較脆弱的,處於修復期。

在此期間過性生活很容易加重陰道的不適感,影響到盆底組織的恢復,增加子宮脫垂的可能性。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孕育那些事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二胎媽媽產後漏尿、子宮脫垂,先平盆底肌康復治療效果好
    Ⅱ度脫垂,建議張女士做盆底肌康復治療。WINTER先平盆底肌康復治療其實還有很多生完孩子的媽媽有相同的情況,漏尿、陰道鬆弛、子宮脫垂……有這些情況的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啦。,現在一點下墜的感覺都沒有了,咳嗽打噴嚏都不漏尿了,效果特別好,準備繼續預約第二個療程的盆底肌康復治療。
  • 產後漏尿怎麼辦?盆底肌修復是關鍵
    由於產程困難,Ella的子宮和膀胱都有脫垂,平時動作稍微大一點,就會導致尿失禁,而且是褲子全部溼掉的那種程度。這些都會增加女性尿失禁、陰道和子宮脫垂的機率,如果產後沒有好好康復,過早提重物、長期便秘則會影響盆底肌肉和結締組織張力的恢復,可能導致盆腔臟器脫垂。
  • 子宮脫垂:盆底的錯,讓子宮頂了罪
    長江網訊 子宮脫垂是比較多見的一種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但是很多人並不明白子宮脫垂的原因是什麼,更不懂得應當如何來預防子宮脫垂。武漢黃浦醫院婦科萬主任,針對子宮脫垂做出了相關講解。  子宮脫垂指得是子宮從正常位置沿著陰道下降,甚至脫出於陰道口外。比較多見於產後,對於這一子宮疾病,應當學會預防,減少其病發率。
  • 產後媽媽,可別忘了盆底肌的康復訓練。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媽媽的盆底肌都會因為懷孕的重擔而鬆弛,如果在順產的過程中發生撕裂或側切的話,同樣會使盆底肌受損傷。盆底肌受損,可能會導致媽媽陰道壁膨出、漏尿,甚至子宮脫垂等產後問題,有些媽媽可能打個噴嚏就會尿尿。這不僅影響新媽媽的身體健康,也影響媽媽未來幾十年的生活質量。今天,我們要來說說,盆底肌的康復訓練。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恢復從盆底肌開始,盆底肌修復怎麼做
    這裡的「養」就是指產後康復。美媽咪今天就來說一下盆底肌如何修復? 從孕期到生產,這是一個複雜的生理變化過程,產後康復對於寶媽來說,它和寶寶的健康成長一樣重要,產後康復不僅是恢復媽媽們的身材,更是生理功能恢復到產前、孕前的最好狀態。 什麼是盆底肌?
  • 盆底康復——產後女性的必修課
    為什麼產後我的性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剖宮產也需要進行盆底康復治療嗎?哪一種慢性疾病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常見? 盆底肌的重要作用 盆底肌就像吊床一樣的承託和支撐著我們的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臟器,由於女性的陰道,尿道、直腸從盆底肌肉中貫穿,所以盆底肌還有控制排尿,控制排便,託起盆腔組織結構,維持陰道緊縮度,增進性快感,保持女性美麗體形等功能。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盆底肌康復有什麼好處?
    出現這些現象,其實是盆底肌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進行盆底康復訓練。下面就跟美媽咪一起來了解一下。 什麼是盆底? 盆底的範圍比較廣,從盆腔腹膜一下到會陰皮膚的全部肌肉筋膜層,由上而下依次為:腹膜、盆內筋膜、盆隔、尿生殖膈、肛門外括約肌以及尿生殖肌群淺層。
  • 產後康復鍛鍊,有關盆底肌恢復的運動需要這樣做
    因為產後盆底肌損傷是臨床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而且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鍛鍊,會給女性帶來較大的影響,比如陰道鬆弛、盆腔臟器脫垂、尿失禁等。所以今天菌菌想給寶媽們講一下關於產後盆底肌損傷和康復鍛鍊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引起大家重視,及時的鍛鍊治療。
  • 老婆,去做盆底肌康復吧
    可是,老公們真的懂盆底肌康復嗎?女人產後為什麼必須做盆底肌康復呢?由於盆底肌支撐著子宮,孕期肚子越來越大,長時間壓著這塊肌肉,肌纖維變形,肌張力減退,這就是慢性損傷,體重增加越多,對盆底肌損傷可能就越大。分娩時鬆弛激素釋放,產道擴張,產道撕裂或者會陰側切,這是急性損傷。
  • ...凱格爾運動|子宮脫垂|盆底肌|陰道|漏尿|鬆弛|肌肉|膀胱|-健康界
    隨著妊娠期胎兒的增大,子宮也迅速增大,與此同時激素水平的變化,共同導致了盆底肌的鬆弛和損傷。盆底肌損傷的臨床表現有尿失禁、陰道鬆弛、子宮脫垂等。比較明顯的表現包括咳嗽或打噴嚏時出現漏尿、清洗外陰時發現有異常包塊(提示有可能發生陰道膨出或子宮脫垂)。
  • 產後盆底康復你做對了嗎?
    產後盆底康復女性的盆底主要是由封閉骨盆出口的肌肉和筋膜組成的,就像吊床一樣,承託著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器官,維持我們的排尿、排便、性生活等多項生理功能。不管是經陰道分娩還是剖宮產分娩都避免不了妊娠過程對盆底肌肉造成的不同程度損傷,如果因陰道試產失敗而做了剖宮產手術,陰道試產過程中盆底肌和末梢神經還可能受到更大的擠壓損傷,導致盆底功能障礙。而經陰道分娩與剖宮產分娩的區別在於,經陰道分娩的新媽媽在產後短時間內下尿道的症狀較為明顯,在產後一年內,比剖宮產的新媽媽更容易出現尿道下移、尿頻、尿失禁等症狀。
  • 盆底肌康復不得不做的6大理由,幫助產後媽媽重拾昔日自信
    您可能會花大量時間去健身房鍛鍊你的核心肌肉群或者臀部;您也不會忘記訓練你的手臂和背部,避免出現麒麟臂虎背熊腰;當然,你也會經常秀你的大長腿。但是有一個深層肌肉群無疑比其它任何肌肉都重要,那就是你的盆底肌。
  • 告訴產後媽媽,關於盆底肌修復,不為人知的五大誤區
    很多還沒有結婚生子的女孩子,對盆底肌應該不太熟悉,覺得無關緊要。但對於產後寶媽來說,應該都很熟悉了,因為盆底肌的修復是產後修復的關鍵,它關乎著女人一生的幸福。但是關於盆底肌的修復你所知道的真的是對的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出了盆底肌修復誤區,快看看你有沒有犯這樣的錯誤。一、產後盆底肌會自愈,不用幹預修復NO.
  • 產後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治療
    2、產後久蹲易導致子宮脫垂 避免久蹲,分娩後,產婦盆底肌肉的恢復大約需要3個月的時間,因此,在這3個月內,產婦做事情時最好選擇坐位或站位,應儘量避免久蹲,以防子宮脫垂。 產後性生活,產後42天內應嚴格禁止性生活,最好在產後2個月後進行。
  • 產後恢復重中之重:盆底肌康復
    小李的閨蜜順產後盆底肌受損嚴重,為了不重蹈她的覆轍,小李毅然選擇了剖腹產。可產後檢查後醫生依然告訴小李盆底肌損傷嚴重,需要做盆底康復訓練。她滿腹疑問,為什麼不是順產,盆底肌依然受到損傷了呢?  「只有順產才會對盆底肌造成損傷是個誤解。」
  • 女性必修課:預防產後漏尿,該如何進行盆底肌修復?
    孕期和分娩給盆底肌造成的傷害,多數是永久性的。但如果堅持盆底康復鍛鍊,可以有效避免很多盆底疾病的發生。真正影響生活質量的後遺症大多在幾十年後才能顯現出來,比如尿失禁、子宮脫垂等疾病。所以中國女性產後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 產後媽媽先別急著塑身!更重要的是恢復盆底肌
    很多產婦在生完孩子之後,都計劃著塑身和安排產後食譜,以便讓自己快速恢復身材。其實,產後更為重要的,是盆底肌的恢復。」,承託並支持著盆腔臟器,一旦盆底肌受損,盆腔器官也會出現脫垂現象。盆底肌為什麼會損傷妊娠期間,子宮逐漸增大, 身體重心軸發生改變, 腹腔的壓力把子宮向陰道的方向推, 因而對盆底產生壓力,肌肉逐漸鬆弛,對盆底的慢性牽拉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損傷
  • 孕產課堂|產後子宮脫垂,每個媽媽都不能忽視的問題!
    陰道分娩時,胎兒擠壓盆壁,造成盆底肌和神經的損傷,導致盆底功能下降,出現子宮脫垂和陰道壁膨出。有人會問,我是剖宮產,不經過陰道分娩,也會出現脫垂嗎?答案是:有可能。因為不管是陰道分娩還是剖宮產,懷孕過程中腹腔壓力不斷增加,對盆底肌肉都是持續的壓迫,盆底肌肉同樣受損。
  • 辣媽幫|產後盆底康復您知道多少?
    產後盆底康復你們到底知道多少?攀枝花市中心醫院產科為大家講解產後盆底功能評估和康復治療,及早發現產婦盆底功能異常,早期幹預,促進身心健康。什麼是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女性盆底,主要是託起、支撐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器官,控制排尿、排便,維持陰道緊縮度、增進性快感等。但是,懷孕和分娩,很容易造成盆底肌肉損傷。
  • 產後三個月把握盆底康復最佳時機
    生活報記者霍營 妊娠和分娩幾乎是每個女性都要經歷的重要階段,然而產後子宮脫垂、陰道前後壁膨出、壓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雖不會造成生命威脅,但嚴重影響著女性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