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寶寶坐地鐵,孩子哭鬧要吃奶,媽媽尷尬餵奶還被眾人嘲諷

2020-12-20 騰訊網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

雙雙是一名新手媽媽,在最近的一次帶孩子出門的過程中,她遇上了自己人生最尷尬的一件事。

事情是這樣的,這天,雙雙帶孩子坐地鐵回家,正好趕上下班高峰期,本來就推著嬰兒車的她,手裡還拿著大包小包的非常不方便,恰巧這時被別人讓了一個座位,雙雙萬分感謝,本以為只要孩子不哭不鬧就相安無事的到家了,沒想到孩子在地鐵上鬧了起來,小手一直拱著自己的衣服,看起來孩子是想要喝奶,雙雙一下子就紅透了臉,地鐵上那麼多人,而且大家都挨著坐,這怎麼餵啊,雙雙非常難為情,但孩子哭的越來越大聲,雙雙實在沒了辦法,只好低著頭先給孩子餵上了奶。

沒想到,雙雙這一舉動引起了車內其他人的不滿,雖是低著頭,但雙雙能感覺到別人都在用異樣的眼神看著她,說著她的不好。經歷過這一次,雙雙感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尷尬和這個比根本算不上什麼。

一、新手媽媽帶寶寶出門有多辛苦?

1、新手媽媽帶孩子出趟門,就像是小型「搬家」現場

作為一名新手媽媽,帶孩子畢竟是沒有什麼經驗的,在家的時候媽媽就忙的像陀螺一樣,更不用說出門了,尤其是媽媽單獨帶那些還不會走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出門。

出門的時候,媽媽的裝備就像是小型「搬家」,一個大大的包裡裝著孩子用的奶瓶、奶粉、尿不溼、衛生紙、溼巾、零食、保溫杯、備用衣服等孩子的必需用品,這些媽媽幾乎都需要帶著,以備不時之需,自己提前準備著總比在外臨時和他人借要方便的多,所以,可想而知,媽媽出一趟門,推著孩子的小推車,帶著一個大包有多辛苦了。

2、新手媽媽帶寶寶出門最怕就是孩子在公共場合鬧情緒

媽媽帶孩子出門的時候最怕的就是孩子在公共場合鬧情緒,這會讓新手媽媽感到非常無助和辛苦。比如:電梯裡、公共洗手間、公共運輸工具上、公共場合等等,在這些公共場合孩子一鬧情緒就一定會引來人們的關注,加上媽媽哄不住,這就會讓媽媽感到特別尷尬和煩躁。

人有三急,媽媽帶孩子出門在外就連上個廁所都要考慮一下,害怕孩子走丟,害怕……即使有的情況下媽媽知道孩子是在鬧奶,但在公共場合媽媽又特別難為情,給孩子餵奶很尷尬,不給孩子喂,孩子又一直哭鬧,左右為難,還有就是在公共運輸工具上,公交車或地鐵,尤其是遇到周末或者高峰期,人又多,孩子又小,自己帶著孩子根本站不穩,孩子還難以安穩下來,如果幸運的被別人讓了座,萬分感激,如果沒有被讓座,只能一邊護著孩子的安全,一邊安慰孩子的情緒,一邊拿好手裡的東西,特別狼狽。

二、有哪些是會比寶媽在外餵奶還尷尬的事情?

1、爸爸帶女寶寶上廁所

爸爸帶女寶寶上廁所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情,畢竟是女孩子,女孩子是一定要遮羞的,所以爸爸儘量不要讓孩子在室外或是當眾上廁所。如果是孩子想上廁所還是爸爸想上廁所,父女都是不能在一起的,爸爸上廁所的時候,女兒不能進去,女兒上廁所的時候,爸爸更是不能進去,所以,這種情況下也是尷尬至極。

2、媽媽帶男寶寶上廁所

媽媽帶男寶寶上廁所分兩種情況,一是孩子想上廁所,二是媽媽想上廁所。如果是媽媽想上廁所的時候,這種情況帶孩子進去還是比較方便的,因為女衛生間一般都是帶門的小隔間,只要媽媽安撫好孩子的情緒,不讓孩子亂跑、亂敲門靜靜的在門外等著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孩子想上廁所,而又沒辦法在室外的解決的情況下,媽媽就犯了難,因為男衛生間一般沒有隔間,媽媽進去非常不方便,但又不放心孩子自己進去,所以媽媽就會特別尷尬。

三、家長帶異性寶寶出門要注意哪些事情,又該如何巧妙解決那些尷尬呢?

1、家長要帶好孩子出門的必需品

家長帶寶寶出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帶好孩子的必需品,以免孩子在外出現餓了、渴了的突發情況,還有孩子必須換的衣服、尿不溼,需要的衛生紙等等的,不要在外臨時去和路人借,第一,不確定我們是否能借的到,第二,有的會尷尬,總之,還是自己提前做好準備再帶孩子出門才是父母最明智的選擇。

2、孩子需要如廁時,家長可以找一個正好要上洗手間的人幫忙

當家長帶異性寶寶出門,遇到孩子需要如廁自己又不方便帶孩子上廁所的時候,家長儘量不要讓孩子在室外上廁所,除非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但也要注意一定給孩子做好遮羞。

其次,家長可以就近找一個人流量比較大洗手間,然後等一個正好要上廁所的人,最好是交給一個年齡稍大一些,或是同樣帶著孩子的人,讓這樣一個人帶自己的孩子進去上廁所,相信很多人一定都會幫忙的,只要自己在外等著就可以了,這樣也可以防止孩子意外丟失時家長能及時發現注意,以便及時呼救。

3、媽媽需要在外給孩子餵奶時,要選擇人少的地方

媽媽帶孩子出門,就免不了要在外給孩子餵奶,畢竟孩子的飲食是不能耽誤的,但是媽媽餵奶時也需要注意飲私,避免尷尬。

當媽媽在公共場合需要給孩子餵奶時,可以在洗手間或者是和店員溝通一下,選擇一個試衣間給孩子餵奶,再不然就是在一個房間裡,媽媽面對牆壁,用後背和衣服做遮擋給孩子餵奶,或者媽媽可以搜索餵奶神器,一些能夠避免在外哺乳尷尬的神器,總之,在外哺乳是最讓媽媽頭疼的一件事了,非常尷尬,並且有時還會被不理解的眾人說三道四,很是委屈。

關於寶媽在地鐵上給孩子餵奶,被人當眾嘲笑諷刺這件事,當父母帶異性寶寶出門時,需要注意哪些事情,父母又該如何解決那些尷尬呢?您有什麼好的看法,歡迎分享說出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孩子哭鬧不止,媽媽只能當眾餵奶,周圍男子十分尷尬
    現代人真的挺忙碌的,忙得有時都要邊走邊吃飯。在忙碌中很多人都喜歡在公交或是地鐵上吃東西,因此公交地鐵為了不影響其他乘客,都不給在車上進食。有一個女子帶孩子去坐地鐵,孩子應該是餓了,一直在哭,女子為了不影響其他人,就給孩子餵食,過了幾分鐘,女子感覺有些不對勁,抬頭一看大驚失色。
  • 寶寶吃奶時哭鬧?4種原因與媽媽有關,2種是寶寶問題,爸媽了解
    莉莉(化名)的寶寶已經1個多月了,一直是婆婆在幫忙帶,為了寶寶健康發育,莉莉從寶寶出生後一直是母乳餵養。哪怕每次都被寶寶吸破了,莉莉也會咬著牙堅持。婆婆育兒觀念比較老舊,每次聽到寶寶哭就會把孩子丟給莉莉,說是不是寶寶餓了要吃奶。
  • 帶寶寶坐長途車,餵奶的尷尬
    因為我們在深圳工作,大寶也是在深圳出生的,滿月後,婆婆就回老家去了,我跟老公都是新手,都不太懂怎麼照顧新生兒,婆家又比較遠,不敢帶這麼小的孩子回婆家,於是大寶兩個月的時候,我打算帶他回娘家住一段時間。那會還沒有高鐵到娘家,只有長途大巴車,臥鋪的那種,一般都是晚上發車,坐12小時就可以到家,打算回去之前,我給老爸老媽打了電話,說我要回去,老爸老媽千叮嚀萬囑咐,要我一定要看好孩子,不要輕易給陌生人抱。其實這個我倒不是很擔心,我擔心的是在車上怎麼給孩子餵奶,臥鋪車的床位都是靠得很近的,而且還有上下鋪,我坐在下鋪餵奶,上下左右那麼多人,多尷尬呀!
  • 寶媽在餐廳給寶寶餵奶,卻遭客人嘲諷,請多為哺乳期的媽媽著想吧
    寶媽餐廳給寶寶餵奶,卻遭客人嘲諷孩子在出生之後,需要父母餵養母乳或是奶粉。由於母乳的營養要比奶粉高得多,很多父母在生完孩子之後也會選擇用母乳餵養。但寶寶是不定時會餓的,而有時候寶媽就在公共場合,因此不得不在公眾之下餵奶,這也經常引起寶媽和周圍人的尷尬,有些寶媽甚至受到了周圍人的嘲諷。
  • 外出哺乳易尷尬,做好4點準備,輕鬆應對寶寶外出哭鬧
    小麗有一次外出,正好在地鐵上寶寶哭鬧不止,車上人並沒有太多,因為耐不住孩子哭鬧,小麗最後就在車上給寶寶餵奶,可是車上異樣的眼光和他人的議論真是讓小麗無比難受。有了寶寶以後,外出真的是一件非常不方便的事,尤其是哺乳期,孩子會不分場合的哭鬧,而永遠會有人投來異樣的目光!如何能在外出哺乳時避免尷尬就顯得非常重要!
  • 餵母乳被指責,新手媽媽委屈落淚,旁觀者:你不是餵奶長大的嗎?
    新手媽媽地鐵上餵奶被指責,瞬間引發車廂矛盾新手媽媽小麗第一次帶孩子出門,坐地鐵的時候,孩子不知道怎麼的,又是哭又是鬧的,依照她這麼久以來照顧孩子的經驗,她覺得是孩子餓了。當時,她看到車上還有不少人,下意識的反應是自己不好意思,也會造成周圍人的尷尬,就試圖通過哄孩子平息孩子的飢餓感,準備等到下車的時候,找個地方給孩子餵奶。可是孩子左哄右哄,還是不住的哭鬧。看著孩子那可憐巴巴的樣子,她還是選擇了給孩子餵奶。
  • 為哄孩子,寶媽地鐵上給寶寶餵奶,眾人反應讓人心寒
    寶寶哭鬧不止,寶媽怕打擾其他乘客不得已當眾哺乳,沒成想反倒被嘲諷:不要臉寶媽薇薇因為寶寶有些發燒於是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想著老公請假還得扣工資,她便自己一個人帶著寶寶出發了。雖然臨出門前薇薇準備好了尿不溼、奶粉、熱水等等寶媽出門必備物品,但是因為寶寶身體不舒服,在乘坐地鐵的時候小傢伙哭個不停。薇薇抱著寶寶一個勁兒的安撫,可是小寶寶並沒有停止哭鬧。薇薇擔心寶寶的哭鬧會影響到其他乘客,於是無奈之下撩起了前襟給寶寶哺乳。
  • 為哄孩子,寶媽地鐵上給寶寶餵奶,眾人反應讓人心寒
    寶寶哭鬧不止,寶媽怕打擾其他乘客不得已當眾哺乳,沒成想反倒被嘲諷:不要臉 寶媽薇薇因為寶寶有些發燒於是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想著老公請假還得扣工資
  • 媽媽出門餵奶被羞辱:內心骯髒的人有多可怕?
    多將心比心吧,少去指責這個帶孩子的媽媽,將來自己當了父母,就會知道她們到底有多難。 這個視頻,高達八十多萬的點讚量,評論量高達27萬,視頻播放量應該將近千萬。這個視頻,是一次社會實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反映帶寶寶出行的媽媽又要餵奶又要照顧寶寶到底有多艱辛,遭受白眼、遭遇怒罵,甚至被拍照,把自己的隱私暴露出來,這都是常事。
  • 媽媽出門餵奶被羞辱:內心骯髒的人,看什麼都骯髒
    這個視頻,是一次社會實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反映帶寶寶出行的媽媽又要餵奶又要照顧寶寶到底有多艱辛,一位媽媽因為孩子餓得大哭而在地鐵上餵奶,被曝光發到網上,配文稱:公共場所注意舉止,不要裸露性器官。,極少能拒絕寶寶的吃奶要求。
  • 寶寶餓了會有的5大特徵,媽媽要及時餵奶
    很多新媽媽再給寶寶哺乳的時候不知道什麼時候寶寶該餵奶了,一天要餵奶幾次,寶寶吃沒吃飽,這些問題都讓新媽媽感到困擾。其實給寶寶餵奶不要盲目輕信書本上的內容,更不要迷信專家的建議,一定要隔幾個小時才能給寶寶餵奶。
  • 公共場合孩子哭鬧要餵奶,這些做法很優雅,不怕被說「不文明」
    這陣子帶孩子去了另一個城市,因為還沒有斷奶,不可避免地會在公共場合餵奶,一下子聯想到在公共場合餵奶被偷拍的事件。2015年,一個媽媽在北京地鐵上哺乳,被網友偷拍發到微博,被「北京往事網站」官方微博轉載,並冠以「裸露性器官」之名,在網絡空間持續發酵。2019年7月,一個濟南的媽媽在公交車上餵奶,一個老年女性竟然偷拍下來,發到老三四個群裡,著實令人尷尬。
  • 孩子一哭就餵奶?媽媽小心餵養過度,傷了寶寶的胃
    新手媽媽想做到精準的把握寶寶的吃奶量,是件很難的事情,因為寶寶喝母乳的數量不能直觀的推測出來。然而給寶寶餵奶量少會耽誤寶寶的發育,同樣餵奶量多也會對寶寶的發育造成傷害。那麼,母乳餵養的媽媽應該怎麼把握餵給寶寶的母乳量呢?
  • 寶寶吃奶時扭動不安,新手媽媽注意3點,便能了解寶寶的想法
    這不前幾天呢,就在群裡問大家為什麼寶寶在吃奶的時候,身體總是扭來扭去的,嗯,這屬於正常現象嗎? 其實,不少新手媽媽在剛剛帶孩子的時候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呢,沒什麼經驗,寶寶在吃奶的時候呢,不斷的扭動身體和哭鬧會讓媽媽不安,不知道什麼原因引起的。有3個方面的原因會使寶寶在吃奶的時候不停扭動甚是哭鬧。
  • 母乳媽媽之痛!像動物一樣被圍觀餵奶,當媽後再也沒了隱私
    如果要問產後最令媽媽們尷尬的場面是什麼?除了漏尿羞恥,被圍觀餵奶絕對算一大隱痛!最近看《新生日記2》,裡面有一幕讓小袋鼠很觸動:GAI的妻子王斯然產後哺乳,每次餵奶時,婆婆和家人都要在旁邊看著,甚至是上手指導。
  • 為什麼寶寶在吃奶時,要用手「推開」媽媽?說不定是在表達「愛」
    要麼就是翹起一隻腿、要麼就是扭來扭去,有時候還會在吃奶過程中「推開媽媽」,難道是寶寶討厭媽媽?孩子吃奶時總是推開自己,寶媽很無奈小可的寶寶6個月了,從孩子出生到現在一直堅持著母乳餵養。最近她發現寶寶在喝奶的時候,總是表現出一副很拒絕的樣子,沒喝幾口就手推開自己,然後等幾秒再繼續吃。因為小可的母乳很足,孩子這樣經常弄髒衣服,可是看著寶寶不忍心生氣讓她很是無奈。後來婆婆看到了寶寶這種情況,還很開心的說:寶寶這是吃不過來了,想休息一會,誰讓媽媽提供的「口糧」這麼足呢!
  • 新手媽媽在外給孩子餵奶遭拍照圍觀,公眾場合哺乳該如何做
    新手媽媽們有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帶著還在哺乳期的孩子出門,結果孩子餓了,不分場合的哭鬧,怎麼哄都沒用,似乎只有給他餵奶才能解決問題,可身處公共場所周圍人員眾多,實在是尷尬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近日在一個商場的休息區,一位抱孩子的媽媽和一群年輕人的吵架就引來了眾多人的圍觀。原來這位媽媽剛剛在給孩子餵奶時,竟被一個年輕人拍下照片還發了朋友圈。
  • 年輕媽媽地鐵上給寶寶餵奶!有人援助!有人嫌棄!
    上午地鐵一號線上,正是高峰期,一個很瘦小的女人,帶著幾個月的寶寶,背著包擠上了地鐵。我觀察這個小寶寶應該是生病了,額頭上都有膠帶痕跡。一個小學生男孩立刻和我站一起,給她讓了一個座位。寶寶媽媽很著急,不管是拍拍,還是站起來搖搖,小寶貝好像都不安靜下來。不得已這位媽媽很羞澀的撩起衣服給寶寶餵奶,寶寶看來是真的餓了!享受的吸著媽媽的乳汁。我也是很自然的離寶媽更近一些,稍微幫她擋一下,以免她尷尬。突然坐寶媽旁邊的一個40多歲的女人,一把就把她老公拉過去,和她老公交換了一下位置,本來她和男士交換一下位置是很好的!
  • 當眾餵奶尷尬嗎?娃的需求是第一位,哄不住吵起來會更尷尬
    你會當眾餵奶嗎?母乳除了給小孩吃還有哪些用處呢?我是一位雙胞胎媽媽,堅持母乳餵養到寶寶1歲2個月,當眾餵養太小兒科了。母乳我想除了給孩子吃,還是給孩子吃吧。建議寶寶母乳吃到2歲,冷凍儲存也可以保鮮最少1個月,為什麼還要做其他用處呢?
  • 2個月的寶寶為吃奶總是扭來扭去,別不上心,很多媽媽做錯了這點
    吃奶時間要夠,不要只吃前奶。前奶中的礦物質和乳糖比較多,而後奶中的脂肪比較多,前奶吃得多不耐飽還容易打嗝;吃奶後做排氣操。吃完奶後半小時可以幫助寶寶做排氣操。餵奶的時候,尤其是母乳寶寶,可以適當的減少孩子的衣物,因為吃奶本身比較費勁,穿得過多,孩子容易出汗;媽媽最容易犯的錯誤——餵奶姿勢不正確所有的嬰兒天生就會吃奶,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媽媽天生就會餵奶,尤其是新手母乳媽媽,在剛開始哺乳的時候都會犯「餵奶姿勢錯誤」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