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學期,對於山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2018級2班的紀檢委員伏歡來說,多了一項任務:帶著班級的手機收納袋從一個教室奔到另一個教室……學院實施的「無手機課堂」既保證了上課的「抬頭率」,也受到老師們的歡迎。「看著同學們都在認真地聽課沒有看手機,我講課的勁頭更足了」,講授《微積分》的王曉傑副教授這樣說。
這是工商管理學院加強學風建設,營造和諧育人環境的一個縮影,「學生好好學、老師好好教」的新氣象正在形成。
抓學風,方案先行落實為要
學風事關學生的成長成才,再怎麼重視和強調都不過分。今年學校中層領導班子換屆以後,工商管理學院新班子成員們的第一把火,就是抓學風建設。院長、黨委書記自告奮勇,擔任學生學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反覆修改制定了《工商管理學院本科生學風建設方案》,還完善、細化了《工商管理學院本科生素質綜合測評實施細則》,制定了學風建設量化考核標準,評選優良學風先進集體和個人,將本班級學生獲獎、違紀、學習和綜測成績、宿舍衛生、課堂考勤等,作為評選的重要指標和依據。
有了方案,學院步步推進:在大一新生中實行無手機課堂制度;邀請經驗豐富的老師舉辦英語和數學學習方法輔導講座,並對兩門課程進行期中考試摸底,對考試成績不高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幫助引導;實行晚自習制度,強化晚自習輔導和管理;加強任課老師與輔導員聯繫溝通,共同促進學生成長等。歸根結底,就是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著力營造「人人比學習比進步、班班創優良學風」的好氛圍,創造學生成長成才的好生態。
抓學風,手段創新不可少。學院自10月中旬開始實施2018級新生集中晚自習制度,根據《工商管理學院晚自習管理制度》的相關要求,晚自習地點固定在統一教室,時間定在周一至周四的晚間18:30-20:30。
都上大學了,還上晚自習?提到上晚自習,同學們不但沒有怨言,而且交口稱讚!
「晚自習的時間,老師和輔導員也利用晚上值班時間為我們進行學業、思想方面的答疑解惑,我們有了更多和老師交流相處的時間」;「我們的晚自習是特色晚自習,除了正常的學習,我們還可以進行讀書分享、演講交流、思想碰撞……」「在一項項學風建設的舉措裡,我感觸最深的是每周四天的晚自習,現在快期末考試了,學院集體晚自習給了我一個固定的時間,可以複習功課、沉澱知識」。「學院對學習的重視程度超乎我們的想像,晚自習為我們營造了共同學習的氛圍,讓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學習,而不是宅在宿舍裡玩手機打遊戲……」
而對於「老大難」期末考試紀律,各班由帶班輔導員組織召開「端正考風、嚴肅考紀」的主題班會,使學生認識到考試作弊的危害性,開展「零作弊」誠信承諾籤名制,嚴格考試管理、嚴肅考場紀律,堅決杜絕考試作弊現象,向作弊「說不」。
制度要落到實處,必須有嚴格的檢查、監督機制。對這一點,學生會紀檢部負責人林玉欽同學深有感觸:「檢查,動真格了,學院、班級兩級交替檢查查課,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久而久之,大家不再應付,都在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形成了很好的氛圍,這才是大學該有的樣子。」
如今,學院每學期、每學年都定期開展學風建設評優表彰大會,表揚優良學風先進集體和個人;通過統計學生黨員、學生骨幹、優秀畢業生等群體的讀研率和就業率,發揮先進的帶動作用;制定完善了學風建設量化考核標準,評選優良學風先進集體和個人,將本班級學生獲獎、違紀、學習和綜測成績、宿舍衛生、課堂考勤等,作為評選的重要依據……
抓學風,在精準幫扶上用心用力
小郭是該院2018級工商管理專業(國際化實驗班)的學生,由於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已經被老師約談過多次,自己也很鬱悶,無計可施。
正在這當兒,學院分管本科生管理的張紅燕副書記親自找到他,耐心細緻地幫他查找原因,提出建議。由此開始,學院發出倡議,由成績優秀的學生利用晚自習,開展學習經驗交流活動,要求每個班級都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活動,引導科目成績優秀的同學和成績不理想的同學結成對子,互幫互助、互相促進。
如今,學院已經形成了固定制度:每學期,都由院學生會學習部分年級、分專業對學生的考試情況進行匯總,精準建立學業困難學生檔案,並通過輔導員一對一約談、學困生座談會、班團座談會等方式加強對學困生的分類指導和教育,同時充分發揮朋輩輔導的優勢,對形成學業預警的學生開展互助課堂和一對一精準幫扶活動,在此基礎上,使學習困難學生明確目標,重拾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提升自我學習、迎難而上的能力。而對於兩次預警效果依舊不好的,輔導員及時通知家長,加強家校聯合,進行多種形式的談心鼓勵和學業幫扶。
學院通過個性化學業指導,實現了精準幫扶。主要做法是鼓勵老師、帶班輔導員提供更細緻的學業指導,通過優秀學生經驗分享會、優秀校友面對面、走近企業「大咖」等活動,幫助學生明晰學業生涯規劃。分專業、分年級、化整為零的為所有學生開展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和職業指導,進行精準的引導。
如今的小郭興奮地說,「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來自學院的溫暖和關注!因為有了搭檔的幫助,我改掉了拖延症,平常一些不太懂的問題再也不會輕易放過了,而是抓緊查漏補缺進行解決,通過互相鼓勵,原來很困難的事現在感覺輕鬆多了。」而幫扶小郭的小李同學則表示,在幫助他梳理知識點的同時,自己也加深了知識點的學習強化,同時還鍛鍊了自己的表達能力,一舉兩得。
抓學風,從課堂向課外延伸
在一年一度的迎新晚會上,學院獨具匠心,一改慣常的熱熱鬧鬧蹦蹦跳跳,將學風建設表彰與總結貫穿其中……學院將迎新晚會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將學風建設期中總結大會與迎新晚會相結合,表彰先進、樹立典型,用身邊榜樣的力量激勵每一位學生。
2018級工商管理(國際化實驗班)的胡文瞳同時獲得了「英語小先鋒」和「微積分小先鋒」稱號,當從學院李旭剛書記和劉軍院長手裡接過精美的證書時,這個女孩的心勁更足了。其實,學風表彰不僅是對領獎同學的肯定,對臺下的同學更是一種激勵。
「最是書香能致遠」。學院有個讀書活動一直吸引著大家,應者雲集。「書香工商,悅讀相伴,讓你的手機休息一下」,作為學院著力打造的讀書品牌活動,通過宿舍、班級到學院層層選拔,通過撰寫讀書感悟,讀書現場展示和答辯,選出讀書達人。活動的開展已經讓越來越多的同學放下手機,走出宿舍,走進圖書館,走進教室。
與此同時,學院還積極構建開放式育人環境,豐富教育載體,將創新創業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近年來組織學生參與「創青春」等大學生創業大賽、社會實踐「三千計劃」和「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屢屢獲獎,並湧現出竇大海等一批優秀的指導教師。據統計,近3年來學院學生參加「創青春」「三創賽」等各級各類競賽,獲得省部級獎勵20餘項。
2018年創青春大賽山東省銅獎,第九屆山東省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省二等獎,第五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國家創業計劃」國家級重點立項,「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二等獎,「創行世界盃-中國站」華北地區第二名、全國三等獎,「山東省扶貧創客培育計劃」20強,「三千計劃」校級優秀團隊隊長……這些榮譽都來自人力資源管理專業2016級的一個普通女孩王丹丹。她由衷地說:「榮譽的取得離不開學院雙創氛圍的濃厚和專業老師的悉心指導。」
學風,猶如陽光和空氣決定萬物生長一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如影隨形,形影不離。心裡時刻裝著學生,把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全面發展作為「一等一的重要事兒」,工商管理學院過去和現在都在踐行著這樣的育人理念;未來,他們依然在路上,去追尋更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