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頻遭小蟲叮咬「肇事者」原來是蠓蟲

2020-12-17 瀟湘晨報

被咬後數天奇癢難忍;專家:切記不要使勁抓撓,以免引起感染

「去海邊玩了一會,被咬了10來個包,別提多難受了,癢得受不了,最可氣的是根本沒看到什麼咬的……」夏季到海邊遊玩、釣魚的人越來越多,可不少人在海邊卻「中招了」,他們被一種神秘的蟲子咬傷,奇癢無比。據了解,這種神秘的飛蟲屬於蠓類,俗稱「小咬」,蠓蟲飛行速度快且沒有規則,身體比芝麻粒還小,因其蹤影難以找到,故往往又被稱為「看不到」。

市民海邊頻遭神秘小蟲叮咬

前不久,李女士早上去海邊趕海,沒想到手、腿等裸露部位被咬了幾個包,開始李女士以為是被蚊子咬的,沒當回事,沒想到被咬部位卻奇癢難忍。李女士說,她被咬的部位形成黃豆粒大小的紅腫包,上面還有一個小水皰,與普通蚊蟲叮咬非常不同。「癢得特別厲害,都不敢撓,特別不容易好,幾天都不過勁。後來我問了一下,說這不是蚊子咬的,應該是被海邊一種小蟲子咬的,這究竟是什麼蟲子啊?這麼厲害。」李女士說。

8月2日,記者來到漁人碼頭與石槽之間的防浪壩走訪,當天壩上有不少人在釣魚,提起咬人的小蟲子,眾多釣魚人深惡痛絕,因為他們都深受其害。「以前以為是蚊子,後來才發現不是,是一種會飛的黑色小蟲子,咬人特別厲害,真是癢得鑽心,而且特別不容易好。」「我被咬過多少次了,咬完的包不能撓,一撓一大片都紅腫,而且還出水。」「我被這種蟲子咬怕了,現在來釣魚不管天多熱,都是長衣長袖,而且要噴花露水。」

被咬後數天一直奇癢難忍

市民孫先生告訴記者,前兩天他在壩上停留了不長時間,突然感覺腳踝裸露部位傳來一股刺痛,終於發現了那個黑色的所謂的「咬人專家」,它們體型比芝麻粒還小,黑色,幾乎看不到翅膀,飛行軌跡時隱時現,且悄無聲息。

孫先生被咬後,開始幾分鐘並沒有體會到它的厲害。大約半個小時後,被咬部位出現瘙癢感覺,於是抓撓,不想越抓越癢,原來腳踝已在不知不覺中被叮咬了七八處。當晚睡到半夜,因為腳踝處癢得厲害,他下意識地撓了幾下,沒想到越撓越癢,覺都睡不好。至今,他腳踝上的疙瘩還持續紅腫、瘙癢。

「肇事者」原來是蠓蟲

這種咬人的小蟲子究竟是什麼?記者就此採訪了遼寧師範大學生物學院教授姜長陽,他告訴記者,此飛蟲屬於蠓類,俗稱「小咬」,主要在樹林、雜草、水邊等陰暗潮溼地帶繁殖。蠓蟲體型小,飛行速度快且沒有規則,因其蹤影難以找到,故俗名「看不到」。

記者了解到,最初被蠓蟲咬傷後,常表現為紅斑、腫塊、水皰等症狀,被咬部位奇癢難忍或繼發感染,且症狀幾天都不消退,患者要忍受很大的痛苦。

姜長陽表示,被蠓蟲叮咬後會因個人的體質不同而出現不同程度的症狀,此時要及時塗抹一些皮炎藥膏或藥水,也可用硫磺香皂等鹼性的水進行衝洗,並切記不要使勁抓撓以免皮膚破損引起其他感染。

大連市皮膚病醫院中醫美容科主任劉俐介紹,目前各種蚊蟲活躍度猛增,近期因蟲咬出現的皮炎患者也隨之增加。劉俐提醒市民,一旦發生蟲咬性丘疹,不要用手搔抓患處,以免引起感染。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佟亮

疑是新冠肺炎,多次核酸檢測後卻發現……

女子發熱一周 罪魁禍首是恙蟲

疫情期間,有什麼比發熱更讓人擔心的!近日,福建一女子出現了持續一周的畏寒、發熱還有頭暈、黑便等症狀……為此,醫院緊急啟動應急預案,經過一番檢查後才發現罪魁禍首竟然是只蟲子。

以為是新冠肺炎,沒想到……

前不久,家住漳州雲霄縣的羅女士(化名)突然出現持續一周的畏寒、發熱,並伴有頭暈等不適症狀,在當地診所治療後,不僅沒緩解,還出現了黑便的現象,一家人決定送她到醫院就診。

最初,醫院是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將羅女士收入院的。由於現在屬於疫情期間,針對羅女士的發熱症狀,醫院第一時間啟動了應急預案,採取了隔離觀察治療,直到多次進行核酸檢測、無流行病學接觸史、CT檢查未見病毒性肺炎表現,才徹底排除患新冠肺炎的可能。

與此同時,醫務人員通過仔細查體發現,羅女士的左前胸有一個直徑0.5釐米的火山口樣潰瘍,且表面附著焦痂,再結合她發病前有過上山幹農活的經歷,肝功能檢查部分指標升高,從而最終診斷為恙蟲病。

無獨有偶,近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幹部病房也接診了2例被恙蟲咬傷的病例,患者也是發熱待查就診,後被檢出恙蟲病。

嚴重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什麼是恙蟲病?恙蟲病是由恙蟎幼蟲叮咬人體後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臨床特徵為突然起病、發熱、叮咬處有焦痂或潰瘍、淋巴結腫大及皮疹,嚴重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

6月~8月為流行高峰季節

恙蟲病主要流行於熱帶和亞熱帶,我國大部分省份都有病例報告,6月~8月為流行高峰季節。農民、從事野外勞動者易患此病,老人、孕婦、有基礎疾病者等特殊人群需重點防護。 據@人民日報

大連人圓桌

@AI新華售後楊晶: 科學家研究研究,讓這些有害無利的昆蟲徹底滅絕吧。

@白白: 看得頭皮發麻。

@??: 我媽媽因為蜱蟲咬到住院了,前幾天剛出院,高燒不退,反覆,脖子腫大,吐血,肝功能衰退。住院半個月,剛出院回家休養。在農村住特別是養家禽的朋友們,一定要特別注意,叮囑自己父母,儘量不上山。

@Vivi: 恙蟲不是蜱蟲嘛?

@風箏: 恙蟲呈圓形、橢圓形或短杆形,是專性細胞內寄生的微生物。蜱蟲肉眼可觀,蟲體橢圓形,未吸血時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蟲體長2~10mm,飽血後脹大如赤豆或蓖麻籽狀。它們都是節肢動物門蛛型綱,恙蟲比蜱蟲更小。習性較為類似,都是在一個階段內寄生在動物宿主身上。

@果爸: 隱翅蟲確實厲害,蚊帳都擋不住。

@兜豆兜豆兜: 麻酥酥的。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夏季到海邊,小心「看不到」的叮咬!數天後仍舊奇癢難忍……
    " 去海邊玩了一會,被咬了 10 來個包,別提多難受了,癢得受不了,最可氣的是根本沒看到什麼咬的 ……" 夏季到海邊遊玩、釣魚的人越來越多,可不少人在海邊卻 " 中招了 ",他們被一種神秘的蟲子咬傷,奇癢無比。
  • 遼寧海邊出現神秘咬人蟲,很多人中招
    夏季到海邊小心「看不到」的叮咬,被咬後奇癢難忍 越撓越癢。去海邊玩了一會,被咬了10來個包,別提多難受了,癢得受不了,最可氣的是根本沒看到什麼咬的。夏季到海邊遊玩、釣魚的人越來越多,可不少人在海邊卻「中招了」,他們被一種神秘的蟲子咬傷,奇癢無比。據了解,這種神秘的飛蟲屬於蠓類,俗稱「小咬」,蠓蟲飛行速度快且沒有規則,身體比芝麻粒還小,因其蹤影難以找到,故往往又被稱為「看不到」。
  • 大連海邊出現神秘咬人蟲,很多人中招
    夏季到海邊小心「看不到」的叮咬被咬後奇癢難忍 越撓越癢「去海邊玩了一會,被咬了10來個包,別提多難受了,癢得受不了,最可氣的是根本沒看到什麼咬的。」夏季到海邊遊玩、釣魚的人越來越多,可不少人在海邊卻「中招了」,他們被一種神秘的蟲子咬傷,奇癢無比。據了解,這種神秘的飛蟲屬於蠓類,俗稱「小咬」,蠓蟲飛行速度快且沒有規則,身體比芝麻粒還小,因其蹤影難以找到,故往往又被稱為「看不到」。
  • 在海邊被咬,數天後仍舊奇癢難忍!夏季要小心它
    小心「看不到」的叮咬被咬後奇癢難忍 越撓越癢「去海邊玩了一會,被咬了10來個包,別提多難受了,癢得受不了,最可氣的是根本沒看到什麼咬的……」夏季到海邊遊玩、釣魚的人越來越多,可不少人在海邊卻「中招了」,他們被一種神秘的蟲子咬傷,奇癢無比。
  • @海南人,看到這種黑色小蟲躲遠點!打不著趕不走,被咬奇癢無比
    @海南人注意外出遊玩或者早起到海邊跑步鍛鍊一定要小心這種黑色小蟲!網友@一牆磚志:每次在海邊稍作停留,就會被這最最最毒的魔鬼叮咬,然後留下一周的腫癢!此蚊翅膀及腹部都為白色,頭胸部呈黑色,有人跟我說這叫白石,很形象很恐怖!這種蟲學名為「蠓」蠓蟲其實不萌,還很猛!
  • 蠓蟲一點也不「萌」,防治一定要上心!
    這是什麼動物? 《注》:小蟲,似蚋而喜亂飛。 《列子·湯問篇》:春夏之月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見陽而死。 蠓是一種體長1~3mm的小型昆蟲,成蟲是黑色或深褐色,俗稱「小咬」或「墨蚊」。
  • 蠓蟲叮咬比蚊兇狠,教你3招來防範
    夏季蚊蟲多,防護不好總會被叮咬幾處,留下紅腫的痕跡。除了蚊子之外,還有一種蠓蟲,比蚊子更厲害!因為蠓蟲不像蚊子高飛,而且多為集體活動,所以會集中咬腳,而且一咬一大片。大部分情況下,被蠓蟲叮咬後的紅點部位,不像蚊子叮後那樣癢,紅腫情況也相對較為輕微,且能較快消退。
  • 市民頻被毒蟲咬傷 專家列常見毒蟲及應對方法
    第八人民醫院急診科王主任告訴記者,確實如此,在我們身邊最常見的毒蟲就是蚊子了 ,幾乎每個人都遭受過蚊子的叮咬 ,蚊子吃飽喝足後留下的傷口紅腫、癢 、痛十分難受。「尤其是夏季,蚊子十分猖獗。蚊子在叮咬時會分泌一種酸,過敏性體質的市民甚至會有過敏的反應。」
  • 社區版數字報-秋高氣爽小心蠓蟲來襲
    長假來臨,要出門秋遊的朋友注意了,最近醫院皮膚科接診了好幾例被蠓蟲叮咬的患者。醫生提醒:秋季蠓蟲來襲,大家注意避開「黑色小點點」,地下車庫、公園草叢、廚房角落都是蠓蟲出沒的地帶。市民外出郊遊最好穿長袖長褲,做好防護措施。  金女士上周末和家人外出郊遊,喝茶賞桂。當時她和朋友們在桂花樹下喝茶聊天。沒過多久,就感覺腿上奇癢無比,低頭一看:一隻只比黑芝麻還小的蟲子正緊緊吸附在腿上。
  • 紅樹林公園大量蠓蟲叮咬遊人 管理部門:化學消殺會破壞生態
    晶報訊(記者 譚笑) 前日,一則「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蟲患嚴重 遊人被叮咬受傷」的消息引起深圳市民的關注。為讓更多的市民了解蠓蟲的來源及做好防護工作,昨天上午,福田區環水局組織深圳市紅樹林管理機構及生態專家,召開媒體見面會,就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蟲患問題向廣大市民作進一步說明。
  • 奇癢無比、起包不消……蠓蟲不萌還很猛!
    記者從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皮膚科獲悉,最近,因蚊蟲叮咬,導致皮膚破損感染前來就診的人數明顯增多。黑色飛蟲叮咬後奇癢無比,起包不消「醫生,孩子在池塘邊遊玩時,被一種黑色小飛蟲咬了,後背及腹部起了好多紅疹,已經三四天了都還沒消散,常常撓個不停。」
  • 瀋陽蠓蟲暴增「泛濫成災」 成群結隊直撲人面
    這種小蟲兒學名叫「蠓蟲」,它們既不傷人也不會對園林植物造成危害。而且,隨著天氣的變涼,它們也鬧騰不了幾天了。  不丁點大的蟲兒成災了  「這蟲子也太多了!」昨天上午,記者在南運河畔的陽春園內看到,到這裡休閒散步的市民無一例外地有一個習慣性動作:用一隻手或兩隻手拼命地在自己的臉部周圍晃動,像是在驅趕什麼東西。有的市民一邊散步,一邊無奈地自言自語。
  • 紅樹林生態公園蠓蟲肆虐將邀專家研究消殺辦法
    《這裡的蠓蟲不萌,但很猛》再追蹤    南都訊記者孫天明 連日來,南都報導的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蠓蟲肆虐一事獲得高度關注。昨日,主管單位福田區環保水務局召開媒體通氣會,組織專家科普相關知識,介紹下一步防治措施。
  • 蠓蟲咬人一身包 地下車庫和廚房角落成高發區
    醫生提醒大家,秋季蠓蟲來襲,大家注意避開「黑色小點點」,地下車庫、公園草叢、廚房角落都是蠓蟲出沒的地帶。38歲的章女士在假期裡帶兒子去了滿隴桂雨,在桂花從中和朋友們聊天遊玩,度過了快樂的時光。只是跟朋友們聊天時,總覺得腿上總是有像灰塵一樣的黑色點點,當時沒有在意,只是隨手撣掉,可總是過一會兒就又有了。
  • ...毛毛蟲|除蟲菊|蠍子|蟎蟲|毒蟲|皮膚|蠓蟲|螞蟻|跳蚤|蔬菜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毒蟲有哪些呢,如果被咬傷要如何應對才能減輕傷害(排名不分先後)1、蚊子我們身邊最常見的毒蟲就是蚊子 ,幾乎每個人都遭受過蚊子的叮咬 ,被蚊子叮咬後留下的傷口紅腫、癢 、痛十分難受。「尤其是夏季,蚊子十分猖獗。蚊子在叮咬時會分泌一種酸,過敏性體質的人群甚至會有過敏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