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與兒童一起閱讀、思考與討論的繪本(圖畫書)

2021-02-14 康卓育兒

兒童哲學Philosophy for Children的思考教學計劃,從美國引進到臺灣之後,有一個很重大的轉折,那就是使用的教材從原初依專門主題編寫的《兒童哲學小說》,移轉到一般的故事與繪本上。

事實上,故事與繪本中常布滿各種不同的主題與隱喻智能,教學者若能適度的應用故事與繪本教學,常能賦予課程一個新的面貌,也就是在單純課業知識的學習外,一些課本外的多元智能(像是情緒的處理、人際關係的經營等等)皆能經由故事與繪本的閱讀,以及思考、討論的引導,進行補充,而課程內容也會在故事與繪本的趣味性與故事性的烘託下,變得更為活潑且易於親近。

以下所列便是目前坊間可以輕易尋得,值得與兒童一起閱讀、討論,並藉以引導兒童思考活動的繪本。需要說明的是,所標明的引導主題只是收輯者在解讀該繪本時所《看到》的、可能潛藏於書中的主題之一而已,並非唯一與絕對……閱讀者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不要太在意繪本裡倒底有什麼較理想或是「標準」的引導主題或意義;要在意的是,在繪本中,我到底看到了什麼、或者是我讀到了什麼。

同時,下面所列舉的引導主題與推薦閱讀的繪本,只是眾多繪本裡的一小部份,閱讀者可以依自己的閱讀與搜集,再做引導主題的擴充與繪本書目的增補,發展出一份屬於自己的書單。


一、可以引導兒童一起來了解有關媽媽形象的繪本

1.黛安.古迪(Diane Goode)圖文,餘治瑩譯:《我們的媽媽在哪裡?》,上堤文化。

2.巴貝.柯爾(Babette Cole)圖文,陳質採譯:《我的媽媽真麻煩》,遠流。

3.蜜莉恩.薛倫文,喬.賴斯克圖,巨河文化譯:《做媽媽的都是這樣》,巨河文化。

4.烏伊拉.畢.威廉斯圖文,柯倩華譯:《媽媽的紅沙發》,三之三文化。

5. Robert Munsch文,梅田俊作圖:《永遠愛你》,和英。

6.巴貝.柯爾圖文,郭恩惠譯:《我家有個壞/好寶寶》,格林

7.約翰.伯寧罕圖文,林真美譯:《莎莉離水遠一點》,遠流。

二、可以引導兒童一起來了解有關爸爸形象的繪本

1.史蒂芬.麥可.金圖文,餘治瑩譯:《爸爸,你愛我嗎?》,三之三文化。

2.巴茲塞特圖文,洪翠娥譯:《爸爸,你看我在做什麼!》,格林。

3.艾瑞.卡爾(Eric Carle)圖文,林良譯:《爸爸,我要月亮》,上誼。

4.安東尼.布朗圖文,黃鈺瑜譯:《我爸爸》,格林。

5.沃爾夫.埃爾布魯赫圖文,方素珍譯:《一隻想當爸爸的熊》,三之三文化。

三、可以引導兒童學習面對死亡的繪本

1.漢思.威爾罕文,趙映雪譯:《我永遠愛你》,上誼。

2.夏洛特.佐羅託文,威廉.潘納.杜波瓦圖,陳質採譯:《想念外公》,遠流。

3.蘇珊.巴蕾圖文,林真美譯:《獾的禮物》,遠流。

4.華萊士-波狄厄文,米特圖,陳芳玲譯:《再見了,麥奇》,心理。

5.溫夏文,基亭圖,陳芳玲譯:《葬禮之後》,心理。

6.艾蜜麗.弗利德文,傑基.格萊希圖,張莉莉譯:《爺爺有沒有穿西裝》,格林。

四、可以引導兒童學習面對並紓解脾氣與情緒的繪本

1.海文.歐瑞文,北村悟圖,柯倩華譯:《生氣的阿瑟》,三之三文化。

2.艾芙瑞圖文,柯倩華譯:《生氣湯》,上誼。

3.莎拉.米達圖文,殷麗君譯:《啊!煩惱》,格林。

4.莫利.卞圖文,李坤珊譯:《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三之三文化。

5.賴馬圖文:《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國語日報。


五、可以引導兒童學習面對並紓解害怕與恐懼的繪本

1.派翠西亞.波拉蔻圖文,簡媜譯:《雷公糕》,遠流。

2.齋藤隆介文,瀧平二郎圖,林真美譯:《魔奇魔奇樹》,和英。

3.史帝文生文,何奕佳譯:《床底下的怪物》,上誼。

4.泰德.洛比文,田納西.狄克遜圖,黃嘉慈譯:《潔西卡和大野狼》,遠流。 

5.萊恩文,林良譯:《討厭黑夜的席奶奶》,遠流。

6.凱文.漢克斯圖文,方素珍譯:《我好擔心》,三之三文化。

六、可以引導兒童學習面對父母失合與單親教養的繪本

1.巴貝柯爾圖文,郭恩惠譯:《好事成雙》,格林。

2.巴茲塞特圖文,洪翠娥譯:《保羅的超級大計劃》,格林。

3.史汀生文,南希路雷諾茲圖,林真美譯:《媽媽爸爸不住在一起了》,遠流。

七、可以引導兒童學習面對身心失能者的繪本

1.珍恩.懷特豪斯.彼得森文,德博拉.蕾伊圖,陳質採譯《我的妹妹聽不見》(聽障),遠流。

2.班.薛克特圖文,呂俐安譯:《叔公忘記了》(老人痴呆),遠流。

3.維吉尼亞.芙藍明文,福洛得.庫伯圖,宋佩譯:《好好愛阿迪》(唐氏症),和英。

4.佛羅倫斯.卡狄耶文,史蒂芬.吉海樂圖,殷麗君譯:《誰是蘿蕾特?》(唐氏症),米奇巴克。

5.梅.法克斯文,朱莉.維瓦斯圖,柯倩華譯:《威威找記憶》(失憶老人),三之三文化。

6.貝蒂.瑞特文,海倫.柯珍雪瑞圖,陳質採譯:《我的姐姐不一樣》(智障),遠流。

7.趙美惠文,崔永嬿圖:《超級哥哥》(智障),國語日報。

8.方素珍文,仉桂芳圖:《祝你生日快樂》(癌症),國語日報。

9.湯米.德包羅圖文,漢聲雜誌譯:《先左腳,後右腳》(中風老人),漢聲。

10.韋恩.詹納斯丁(Guido Van Genechten)圖文,《瑞奇的煩惱》(身體缺陷),艾閣萌。

八、可以引導兒童了解笑容可貴的繪本

1.韋恩.詹納斯丁(Guido Van Genechten)文,Philippe Gossens, Guido Van Genechten圖,王靖雅譯:《笑容不見了》,艾閣萌。

2.佩特森圖文,上誼出版部譯:《給姑媽笑一個》,上誼。


九、可以鼓勵兒童自由創作的繪本

1.唐.弗利門圖文,林真美譯:《腊筆盒的故事》,遠流。

2.強森圖文,林良譯:《阿羅有枝彩色筆》,上誼。

3.湯米.狄咆勒(Tomie dePaola)圖文,柯倩華譯:《美術課》,三之三文化。

十、可以引導兒童了解與珍惜友情(誼)的繪本

1.凱文.漢克斯圖文,李坤珊譯:《嘉嘉》,和英。

2.安東尼.布朗(Anthony Browne)圖文,林良譯:《大手握小手》,格林。

3.派翠西亞.波拉蔻圖文,楊茂秀譯:《平克與薛伊》,遠流。

4.羅伯特圖文,管家琪譯:《最珍貴的寶貝》,格林。

5.沃博文,齊華絲特圖,楊茂秀譯:《我喜歡你》,遠流。

6.奧黛莉文,桑達克圖,林真美譯:《我最討厭你了》,遠流。

7.艾斯卡拉文,卡門凡佐兒圖,郝廣才譯:《月亮、地球、太陽》,格林。

8.莎莉.葛萊德裡(Sally Grindley)文,佩尼.唐(Penny Dann)圖,方素珍譯:《沒有你,我怎麼辦?》,上人文化。

十一、可以引導兒童學習面對成長的繪本

1.彼德.席斯圖文,小野譯:《小女兒長大了》,格林。

2.巴貝.柯爾圖文,黃鈺璇譯:《有什麼毛病》,格林。

3.芭貝.柯爾圖文,黃乃毓譯:《精採過一生》,三之三文化。

4.珍妮.威利斯文,Tony Ross圖,林芳萍譯:《我小時候長什麼樣子?》,上人文化。

5.安琪雅.薛維克文,羅素.圖,餘治瑩譯:《你很快就會長高》,三之三文化。

6.卡魯斯(Robert Kraus)文,阿魯哥(Jose Aruego)圖,黃乃毓譯:《阿虎開竅了》,上誼。

十二、可以引導兒童了解女性自覺(兩性平權)的繪本

1.羅伯特.繆斯克文,邁克.馬薛可圖,蔡欣玶譯:《紙袋公主》,遠流。

2.巴貝.柯爾圖文,吳燕凰譯:《頑皮公主不出嫁》,格林。

3.提利文,戴爾飛圖,謝蕙心譯:《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米奇巴克。


十三、可以引導兒童了解讀書真好的繪本

1.派翠西亞.波拉蔻圖文,鄭雪玫譯:《三重溪水壩事件》,遠流。

2.瑪莉.布雷比文,史利司.K.索恩皮圖,黃乃毓譯:《最想做的事》,遠流。 

3.曼殊夏.帕瓦基文,琳妮.法蘭森圖,蔣家語譯:《我討厭書》,遠流。

4.莎拉.史都華文,戴維.司摩圖,柯倩華譯:《愛書人黃茉莉》,遠流。

5.莉莎.甘貝爾.昂斯特圖文,鄭榮珍譯:《有誰看到我的書》,遠流。

十四、可以和兒童一起分享與建構共同記憶或共同體驗的繪本

1.依芙.邦婷文,泰德.瑞德圖,柯倩華譯:《我們的樹》,上堤文化。

2.陳致元圖文:《想念》,信誼。 

3.約克.米勒(Jorg Muller)圖文:《挖土機年年做響》,和英。

4.菲比.吉爾曼圖文,宋佩譯:《爺爺一定有辦法》,上誼。

5.庫尼圖文,方素珍譯:《花婆婆》(改變和希望),三之三文。

十五、可以引導並鼓勵兒童勇於做自己的繪本

1.湯米.狄咆勒圖文,餘治瑩譯:《奧立佛是個娘娘腔》,三之三文化。

2.夏洛特.佐羅託文,威廉.潘納.杜波瓦圖,楊清芬譯:《威廉的洋娃娃》,遠流。

3.曼羅.裡夫文,羅伯特.勞森圖,林真美譯:《愛花的牛》,遠流。

4.湯米.狄咆勒圖文,柯倩華譯:《美術課》,三之三文化。

5.約克.史坦納文,約克.米勒圖,袁瑜譯:《森林大熊》,格林。

6.羅伯特.繆斯克文,邁克.馬薛可圖,蔡欣萍譯:《紙袋公主》,遠流。

7.李歐.李奧尼圖文,孫晴峰譯:《田鼠阿佛》,上誼。

8.李歐.李奧尼圖文,孫晴峰譯:《阿力和發條老鼠》,上誼。

9.陸可鐸文,馬第尼斯圖,丘慧文等譯:《你很特別》,道聲。

10.珍妮兒.肯儂圖文,楊茂秀譯:《星月》,和英。

11.Mira Loba圖文,林芳萍譯:《我就是我》,三暉。

十六、可以引導兒童珍惜兄弟姐妹情誼的繪本

1.佐羅託文,馬莎.亞歷山大圖,陳質採譯:《大姊姊和小妹妹》(相互扶持),遠流。

2.羅倫斯.安荷特文,凱薩琳安荷特圖,柯倩華譯《小菲菲和新弟弟》(接納),和英。


十七、可以引導兒童學習了解種族歧視的繪本

1.瑪格麗.金.契爾文,詹姆斯.瑞森圖,柯倩華譯:《叔公的理髮店》,三之三文化。

2.提利文,戴爾飛圖,謝蕙心譯:《我是老大》,米奇巴克。

十八、可以引導兒童學習了解性騷擾以及保護自己的繪本

1.席薇亞.戴娜文,烏麗可.柏楊圖,洪翠娥譯:《家族相簿》,和英。

2.李瑾倫圖文:《怪叔叔》,信誼。

十九、可以引導兒童學習了解生命與愛生命的繪本

1.艾瑞.卡爾圖文,蔣家語譯:《小種籽》,上誼。

2.吉爾斯.安卓亞文,衛.瓦伊託維奇圖,餘治瑩譯:《會愛的小獅子》,三之三文化。

二十、可以引導兒童學習了解職業無貴踐的繪本

1.艾莉莎.巴託尼圖文,劉清彥譯:《培培點燈》,三之三文化。

2.瑪麗.琳.蕾文,芭芭拉.庫尼圖,方素珍譯:《籃月》,三之三文化。


廿一、可以引導兒童學習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手法的繪本

1.湯米.狄波拉圖文,謝佩璇譯:《白鴿少年》,格林。

2.詹姆斯.桑伯文,馬克.西蒙德圖,劉清彥譯:《公主的月亮》,和英。

3.勞倫斯文,戴爾飛圖,郭雪貞譯:《卡夫卡變蟲記》,格林。

4.凱文.漢克斯圖文,方素珍譯:《阿文的小毯子》,三之三文化。

5.弗朗西斯卡.馬登圖文,林芳萍譯:《聰明的小烏龜》,三之三文化。

6.張蓬潔圖文:《眼鏡公主》,國語日報。

廿二、可以讓兒童學習以及玩改編故事的繪本

1.雍.薛斯卡文藍.史密斯圖方素珍譯:《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三之三文化。

2.巴貝.柯爾圖文,郭恩惠譯:《灰王子》,格林。

3.戴維.威斯納圖文,黃筱茵譯:《豬頭三兄弟》,格林。

廿三、可以和兒童一邊讀故事一邊學唱歌的繪本

1.肯戴斯.佛萊明文,吉絲莉.波特圖,柯倩華譯:《嘉貝拉的歌》,和英。

2.席姆斯.塔貝克文,方素珍譯:《喬瑟夫有件舊外套》,臺灣麥克。

廿四、可以和兒童一起發揮想像,一起玩故事接龍的繪本

1.荷羅.傑恩圖文,林苑玲譯:《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裡》,遠流。

2.約翰.伯寧罕圖文,林真美譯:《喂!下車》,遠流。

3.比優克利德圖文,林真美譯:《永遠吃不飽的貓》,遠流。

4.哈金絲圖文,林真美譯:《門鈴又響了》,遠流。

5.艾瑞.卡爾圖文,鄭明進譯:《好餓的毛毛蟲》,上誼。

6.艾瑞.卡爾圖文,林良譯:《好安靜的蟋蟀》,上誼。

7.艾瑞.卡爾圖文,鄧美玲譯:《好忙的蜘蛛》,上誼。

8.艾瑞.卡爾圖文,林良譯:《拼拼湊湊的變色龍》,上誼。

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林偉信

版權聲明:康卓育兒尊重原創者版權,按要求註明出處。如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QQ:22212004),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

免責聲明:我們重在分享,對文中陳述內容和觀點均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因編輯需要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繫,僅供讀者參考。

廣告、業務合作:加QQ:22212004

點擊「閱讀原文」,開始吐槽吧!

相關焦點

  • 值得與兒童一起閱讀、思考與討論的繪本
    作者|林偉信兒童哲學Philosophy for Children的思考教學計劃,從美國引進到臺灣之後,有一個很重大的轉折,那就是使用的教材從原初依專門主題編寫的《兒童哲學小說》,移轉到一般的故事與繪本上。
  • 親子閱讀:值得與兒童一起閱讀、思考與討論的繪本
    事實上,故事與繪本中常布滿各種不同的主題與隱喻智能,教學者若能適度的應用故事與繪本教學,常能賦予課程一個新的面貌,也就是在單純課業知識的學習外,一些課本外的多元智能(像是情緒的**、人際關係的經營等等)皆能經由故事與繪本的閱讀,以及思考、討論的引導,進行補充,而課程內容也會在故事與繪本的趣味性與故事性的烘託下
  • 【親子教育】值得與孩子一起閱讀、思考與討論的繪本
  • 值得與孩子一起閱讀、思考與討論的繪本(附錄24個書單)
    【新微友】點擊圖片上方的「寶寶閱讀」快速關注【老微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至朋友圈或微博 繪本故事中,常不滿各種不同的信 念主題與隱喻智慧,教學者若能適度的應用繪本故事教學,常能賦予課程一個新的面貌,也就是在單純課業知識的學習外,一些課本外的多元智慧(象是情緒的處 理、人際關係的經營等
  • 兒童繪本怎麼選、怎麼讀,「日本圖畫書之父」幫家長避坑
    」,著有《什麼叫圖畫書》、《看圖畫書的眼睛》等書及《桃太郎》、《木匠和鬼六》、《信號燈眨眼睛》等多種圖畫書。在《幸福的種子:親子共讀圖畫書》裡,松居直先生系統介紹了圖畫書在兒童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告訴家長如何為孩子挑選優秀的圖畫書,以及如何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
  • 繪本專家與你分享中國原創圖畫書,帶你領略閱讀的力量
    繪本閱讀如今已經成為10歲以下兒童閱讀的普遍首選,隨著繪本進入幼兒園和小學課堂,原創中國繪本以它東方獨特的智慧和魅力,成為老師和家長青睞的閱讀文本。那麼,中國繪本是如何在引進圖畫書的衝擊下,彰顯其獨特的審美價值和語言優勢的?每個繪本作家和畫家都用自己獨有的理解和追求在創作中寫出答案。
  • 這些「寶藏繪本譯者」,讓中國兒童領略引進圖畫書之美
    首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終審評委;首屆「信誼圖畫書獎」終審評委。,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長,圖畫書翻譯、童書評論者,圖畫書讀寫教學研究者,兒童圖書、故事及繪本劇評審。,南師大教科院兒童圖畫書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江蘇省學前教育研學中心專家,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 國內知名繪本大獎盤點,原創繪本風向標|豐子愷|圖畫書|棉婆婆睡不...
    ——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是第一個國際級的華文兒童圖畫書獎。由致力於推廣兒童閱讀與親子共讀的陳一心家族基金會在2009年發起,在著名藝術家豐子愷先生的女兒豐一吟女士的支持和允許下,該獎有幸得以豐子愷先生之名命名。
  • 方卿:關於幼兒園圖畫書創意閱讀的點滴思考
    第3頁: 第4頁:   演講主題:走在找尋創意的路上——關於幼兒園圖畫書創意閱讀的點滴思考當然,還要向今天所有獲獎的出版界朋友,致力於童書出版的所有朋友,因為你們的努力,才讓我們這麼多童書的熱愛者,有這麼多童書來閱讀。當然還要感謝《父母必讀》雜誌社這麼多年的堅持,每年評選優秀童書TOP10,堅持了五年,付出了不少的心血,所以我對他們的堅持深表敬佩。  今天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題目是《走在找尋創意的路上——關於幼兒園圖畫書創意閱讀的點滴思考。
  • 你急需這份2020親子閱讀「最強書單」|圖畫書|繪本|少年...
    作品文詞簡約,畫風樸實,情感真摯,武漢黃鶴樓等標誌性景觀入畫,讓圖畫書的情境更為鮮活、現場感更為真切,能夠激發讀者的共鳴,生成打動人心的感染力。  王志庚  國家圖書館典藏閱覽部主任兼少年兒童  館館長
  • 兒童閱讀從繪本開始
    國內正式引進繪本已經很多年了,出版的經典作品大概也已經超過了100種。不過和繪本在世界兒童讀物市場的主流地位相比,國內家長對繪本的認可程度卻非常低,大部分家長連繪本是什麼也說不清。  孩子喜歡的兔、狗、長頸鹿被圖畫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而成年人認為只有文字才能講故事,才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道理。
  • 論兒童繪本設計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兒童|兒童心理|圖畫書|兒童...
    近些年來,我國廣大人民開始對兒童的早期教育重視起來,這就確立了兒童繪本在我國童書市場中的重要地位,從而推動了我國原創繪本的發展。1繪本概述1658年出版的《世界繪圖》被廣大繪本作者認為是繪本的原型,其作者主要是在順應兒童天性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自然適應性」的教育原則,從而做出了此本世界級兒童繪本。
  • 0-6歲兒童情緒管理繪本推薦《我的情緒管理圖畫書》
    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情感要求並對孩子的情緒做出正確的引導,這就是Trace Moroney在她的 《我的情緒管理圖畫書》中想告訴每一個成年人的。 而本書作者特蕾西·莫洛尼,因為創作了這套圖畫書,而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童書作家和插畫家,溫馨的畫面,撫慰人心的淺語故事,幫助孩子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情緒,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幫助孩子建立童年時期的自信心。
  • 5-6歲有趣圖畫書推薦書目和兒童閱讀特點
    不僅僅聽講圖書了,也會參與討論;不僅僅要聽故事了,也會自己來組織故事;不僅僅是圖畫書了,開始閱讀橋梁書了;不僅僅是我們給選書了,更會自己選書了。我們要給孩子提供更寬鬆更多選擇的閱讀環境和圖書選擇。由於思維發展水平有所提高,5~6歲孩子在看圖書,聽故事等方面的要求也都和以前不一樣。更加喜歡連貫的、有情節的故事。
  • 4-5歲有趣圖畫書推薦書目和兒童閱讀特點
    4-5歲會對以下類型的圖畫書有好感:1、孩子們會喜歡書中的角色「非同常人」,有著各種各樣的個性化的言行舉止。4-5歲「100本引起孩子閱讀興趣的好書推薦書目」讓孩子愛不釋手的圖畫書推薦書目---4-5歲1、不一樣的卡梅拉1-9  21世紀出版社卡梅拉更像是橋梁書,文字和圖的比例略多於圖畫書,但這絲毫不影響家長帶著孩子們共同閱讀的樂趣。
  • 大咖告訴你,兒童圖畫書沒那麼「簡單」
    「中國表達,講自己的故事」, 優秀華文原創圖畫書用愛和尊重滋養著孩子們稚嫩的心靈。 2008年,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創立,這個每兩年評選一次的獎項,旨在推廣優秀的華文原創兒童圖畫書,是第一個國際級的華文兒童圖畫書獎項。
  • 你可能正在給孩子看「兒童不宜」的圖畫書
    在圖畫書越來越被重視的今天,如何為孩子帶去真正值得閱讀的圖畫書,成了這個社會上每個大人的責任,在此,我們為家長與出版社獻上一些可以參考的建議:1家長的責任一、如何認識圖畫書>1.圖畫書是兒童教育理念的載體。
  • 從晚清最早的兒童畫報《小孩月報》,了解兒童圖畫書的發展與革新
    至晚清時期才出現了以圖像啟蒙為主的兒童畫報《小孩月報》,到了20世紀上半葉,兒童圖畫書創作達到了高峰期,小人書、連環畫、兒童繪本、視讀叢書等等形式應接不暇,形成了新的兒童閱讀文化。眼睛被喻為「心靈的窗戶,人類攝取的信息80%來自眼睛。」
  • 閱讀+美術+手工:孩子們自製圖畫書
    我們有這麼多好想法、好故事,為什麼不做一本屬於自己的圖畫書出來?劉曉慧和夏校小學的學生們一起動手做起了圖畫書。最後,學生的自製圖畫書風格不一,各有特色。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但這份耐心和堅持就已經非常值得表揚了。
  • 《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繪本閱讀,幽默手法描寫兒童情緒的圖畫書
    這是用幽默手法描寫兒童情緒的圖畫書。故事中的阿古力是一隻愛生氣的恐龍,他被蚊子波泰叮了一個大包後,生氣大叫,竟從嘴巴噴出火來,從此他的生活、朋友全都受到他的火力波及,直到他的淚水把火澆熄為止。賴馬充分運用強烈的對比色與火焰般的曲線表達情緒變化,讓孩子感受到阿古力從憤怒到害怕、憂慮、傷心……的過程,配合著種種幽默的想像,在嘻笑之間了解怒氣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