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14日報導 美媒稱,發表在美國《環境科學與技術》月刊上的新研究表明,中國如今是某些有毒氟化物的世界最大排放者。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0月12日報導,瑞典厄勒布魯大學學者、該科研項目主要負責人王寶盛說:「我們實地測量得出的數據證實了理論計算的排放量。」
來自瑞典、挪威和中國的研究人員測量了19條中國河流河口處的12種氟化物濃度。他們主要研究兩種特定的氟化物,全氟辛烷磺醯基化合物(PFOS)和全氟辛酸銨(PFOA)。PFOS被用於生產殺蟲劑和鍍鉻等。PFOA被用於製造聚四氟乙烯(PTFE),這種物質是不粘鍋和類似廚房用品的塗層原料(即特氟龍)。
該研究報告合著者、斯德哥爾摩大學教授伊恩·卡曾斯說:「我們曾經證明過,製造PTFE是自然環境中PFOA的主要來源。」
研究表明,這組化學製品對動物和人類都有害。
在解釋中國的河口這種化學品濃度高的原因時,王寶盛說:「美國和歐洲的化學品製造商已逐步停止在本國生產,而把生產轉移到中國。原因是中國的監管相對寬鬆。」他同時指出,過去西方國家的排放水平「特別高」。
研究人員還測量了中國河流中的F-53B濃度,該物質常在鍍鉻中被當做PFOS替代品使用。
王寶盛說:「更多相關研究正在進行。有跡象表明,F-53B也許比PFOS更有害,但截至目前使用F-53B相對有限。」
PFOS的使用受到《斯德哥爾摩公約》的制約,該公約旨在限制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擴散。歐盟從2008年起禁止使用PFOS。美國主要製造商也同意停止使用PFOA。
王寶盛說:「我們已經提供有力的證據證明,中國是所有這些物質的世界最大排放者,而且這些物質被排放到海洋中。」
伊恩·卡曾斯說:「有毒氟化物不僅是中國的問題,也是全球的長期的汙染問題。」
他指出,《斯德哥爾摩公約》可能將很快涵蓋PFOA。
該研究項目是厄勒布魯大學、挪威大氣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合作項目,由挪威科研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共同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