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公孫瓚,劉備趙云為何離他而去?他又為何被袁紹所滅?

2020-12-22 騰訊網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勢力割據,有這樣一位人物,憑藉自己的能力,從小官一路發育至大軍閥,卻又迅速走向衰敗。他就是被人稱作"白馬將軍"的公孫瓚!

《後漢書·公孫瓚》中這些寫到公孫瓚的出身。"公孫瓚字伯珪,遼西令支人也。家世二千石。瓚以母賤,遂為郡小吏。"

其意是說公孫瓚出生在世家宗族,但由於其母親身份卑微,公孫瓚無法在大家族中得到重視,沒有世俗資源的他只能從小吏做起。不過好在公孫瓚自己口才好和聰明,做事不出什麼岔子,因此當時的太守很賞識他,並將他推薦給盧植。為他今後在出入亂世稱雄一方埋下種子。

公孫瓚的發家史並不特別,和其他割據一方的霸主一樣,都是通過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當時公孫瓚所處幽州,與烏桓等少數民族比鄰。那時候的烏桓科技發展並不先進,經常野蠻的來襲擾境內、掠奪物資,公孫瓚也因此與烏桓等部族發生多次戰役。

烏桓那些'烏合之眾'如何能打得過公孫瓚的正規軍啊,隨著烏桓的節節退敗,公孫瓚也隨之名聲在外。

在亂世當道的東漢末年,要成大事便需要廣納賢才,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只要有本事到哪都是搶手貨,唯獨到公孫瓚這,簡直就成了狗不理。

在公孫瓚手下待過的有才之人大多都得不到重用,而是被公孫瓚避而遠之,發配到無法施展抱負的窮鄉僻壤。公孫瓚說過這樣一句話:今取衣冠家子弟及善士富貴之,皆自以為職當得之,不謝人善也。

意思是指,讓這些出身好又有才的人得到富貴繁華,這些人會認為這是他們應得的,就不會感激我。

這理由讓人相當無語,公孫瓚有這種想法並不是完全的盲流子,可能是因為年少和父輩家族的經歷導致他在一些事物上下判斷存在偏差,因此大家看來他的一些操作普遍不太靠譜。

別忘了本文上方說過,公孫瓚是以白手起家,其中的苦難他不講後世也難以得知。公孫瓚在成大器之前就急需也十分渴望別人的提攜,轉變為後來成事了,他就開始提攜和他當年有相同境遇的人。

然而這些人中是很難出現人才的,在漢代書本在尋常人家並不算普及。即便是出生在大家大戶的公孫瓚自己也沒受到過什麼良好系統的教育,就更別說完全底層的普通百姓了。這樣教育背景下的百姓中又能有多少人能成大氣候呢?

這樣的人才觀致使公孫瓚手下幾乎無人可用,連當初收到他關照的劉備和趙雲的選擇離棄。

並且公孫瓚對待自己手下士兵的態度也很讓人無語,雖說戰場上有時候不得不做出犧牲拋棄戰友。但沒人像公孫瓚那樣,只要士兵涉險就直接拋棄。他曾說"救一人,使後將恃救不力戰;今不救此,後將當念在自勉。"意思是救了一人之後,被救的人和其他人遇到類似事件就不會全力抵抗。

公孫瓚的人才觀和軍事上的奇怪軍令,不只是因為他自身文化不高,而關鍵在於他身邊沒有人才,但導致他身邊無人可用正是他自己的人才觀一手造成。最終導致被當時並不強大的袁紹所滅。

在三國志正版權授權的首款手遊《三國志2017》中,公孫瓚作為橙將登場。其技能「被甲執銳」能夠大幅提升統率加大輸出力度,同時也能降低公孫瓚自身受到的傷害。這樣的'勇武、莽夫'設定還和公孫瓚蠻契合的。

關於公孫瓚如何將原本一手好牌打的稀爛,除了他對待人才的觀念與不救手下將士的奇葩鐵律,你還認為有別的原因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中進行討論。

相關焦點

  • 趙雲武功高強,公孫瓚為什麼將他借給劉備?這三個原因可以解釋
    趙雲,字子龍,常山人,是三國演義中少有的猛將,在三國24名將之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天下第一的溫侯呂布。他救了被文丑追得上滿世界跑的公孫瓚,從此成為「白馬義從」公孫瓚手下的一員虎將。公孫瓚也是趙雲正式投奔的第一個主公。 在界橋之戰中,趙雲斬殺袁紹手下大將麴義,這才反敗為勝。
  • 劉備一生為何不用趙雲?看看他幹的事,劉備沒殺他算幸運!
    趙雲是蜀國五虎上將之一,與劉備、關羽、張飛等人都是親如手足的兄弟。當初趙雲在公孫瓚手下效力,劉備帶著關張去投奔公孫瓚,這時候四人就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劉備離開公孫瓚,帶走了趙雲。趙雲在劉備帳下立下大功,兩次挽救了劉備的兒子劉禪。但是劉備一直都將趙雲留在身邊,卻未曾重用他。劉備一生為什麼不用趙雲?
  • 公孫瓚麾下有一員大將,文韜武略不輸趙雲,可惜劉備與其失之交臂
    提起來公孫瓚,他是一個在三國早期大放異彩的英雄人物,他所率領的白馬義從在抗擊少數民族入侵的過程中顯示出非常強橫的實力,從而威震北疆。當然,比起來公孫瓚,他手下的人才更加出眾,最出名的就是被世人熟知的常山趙子龍了。
  • 曹操為何不殺趙雲?蜀漢名將趙雲是有多幸運?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
  • 劉備冊封前後左右四大將軍,為何馬超上榜趙雲落選,原因令人唏噓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撤軍,劉備奪回漢中全境,自封為漢中王,冊封關羽為前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張飛為右將軍和馬超為左將軍,這就是前後左右四大將軍。你會發現很明顯的一點是趙雲落選了,那當時趙雲是什麼官職呢?翊軍將軍!從史載來看這是劉備首創,雜號而已。
  • 臉譜三國|三國最完美英雄為何是趙雲?他忠義不亞武聖關羽!
    但他從出道起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救民。救民,就是拯救老百姓,是忠於民生,是大忠。然而趙雲忠於民生,一生心繫社稷,心繫百姓的大忠與數千年所宣傳的大忠(忠道不忠君,忠事不忠人)又有本質的不同。因此,1800年前,趙雲的救民理念堪稱為義,大義。義,本義是正義或合宜的道德、行為或道理。義,可分大義和小義。大義是為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而小義則是為個人兄弟朋友的情分。
  • 《全面戰爭三國》劉備怎麼招募五虎將 娶孫尚香的方法
    小編這裡帶來了全面戰爭三國劉備招五虎將娶孫尚香流程攻略,想要參考的玩家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全面戰爭三國劉備招五虎將娶孫尚香攻略 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公孫... 全面戰爭三國劉備怎麼招五虎將娶孫尚香?小編這裡帶來了全面戰爭三國劉備招五虎將娶孫尚香流程攻略,想要參考的玩家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趙雲心目中的主公是什麼樣的?他找到了心目中的主公嗎?
    趙雲他的忠義信不弱關羽,勇不輸張飛,劉備、諸葛亮多次誇他智勇過人。千百年來,在他眾多的粉絲心目中,他是一個忠、義、仁、勇、智、信俱臻上等的完人。趙雲心目中的主公是個什麼樣的呢?《資志通鑑》中記載:常山趙云為本郡將吏兵詣公孫瓚,瓚曰:「聞貴州人皆願袁氏,君何獨迷而能反乎?」
  • 《全面戰爭:三國》劉備派系怎麼觸發趙雲 劉備派系趙雲觸發事件整理
    導 讀 《全面戰爭:三國》是如今最為火爆的策略單機大作,以三國為原型,深受廣大中國玩家喜愛,在遊戲中的劉備派系怎麼觸發趙雲
  • 劉備靠什麼籠絡人才為他所用?他主要靠兩個字,並且屢試不爽!
    在三國時期,曾湧現出無數能人志士,但在亂世之中,很多曾經輝煌一時的人物,後來都沉寂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逐漸被淘汰出局。比如昔日公孫瓚手下能人輩出,他自己本人也是十分優秀的將領,也曾有過雄心壯志,為此還吸引了劉備等人,但當公孫瓚被袁紹擊敗後,他逐漸喪失了爭霸天下的心,最終竟自盡身亡。
  • 劉備給將軍們分房子,趙雲寧願沒家都不要1間,50年後發現真高明
    因此,趙雲帶著常山兒郎,投奔「白馬將軍」公孫瓚而去。時袁紹稱冀州牧,瓚深憂州人之從紹也,善雲來附,嘲雲曰:「聞貴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獨回心,迷而能反乎?」公孫瓚看著身高八尺,一身凜然正氣的趙雲,嘲諷說:「袁紹是冀州牧,冀州百姓都依附袁紹。你趙云為何能迷途知返,來投奔我公孫瓚呢」?趙雲擲地有聲地回答道:「如今天下訩訩,我常山兒郎商議決定,尋找推行仁政的地方。
  • 趙雲的實力究竟如何,三國武將排名第幾?至少這兩人不比他差
    也就是說,在三國的眾多武將中,第一為呂布,第二為趙雲,第三為典韋。但是個人認為,這樣的排名並不是十分精準。畢竟若論一位武將的實力,不單單要從其的戰績來分析,還要從其他角度來看。那麼在三國武力值排行中,趙雲究竟能排第幾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第一、分析趙雲的戰績與實力,個人認為其能排進三國武將前三名。在演義中,趙雲初次登上戰場,便表現的十分不俗。
  • 當歷史走進文學:趙雲的形象為何是最成功的一個?
    一部《三國演義》,捧紅了整個三國,在華夏大地上掀起了一陣經久不衰的「三國熱」。劉備、曹操、關羽、趙雲、諸葛亮等人,也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們口耳相傳的人物。當然,相較於在歷史上本就佔有很高分量的曹操、劉備、諸葛亮來說,趙雲形象的蛻變,無疑是最亮眼的。史學家忽略了他,但民間百姓卻永遠記住了他。
  • 劉備不愧是一代梟雄,一生沒重用趙雲,臨死前才將緣由說給趙雲
    提到三國就不得不提到劉備,眾所周知,劉備早年間一直以賣草鞋為生,但是後來在眾人的擁護下建立了蜀漢政權。趙雲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在劉備麾下效力,他當時一直在公孫瓚手下辦事。彼時劉備尚且沒有做出什麼大事,整個人相對來說比較落魄,但是劉備擁有非常毒辣的眼光,於是他向公孫瓚要走了趙雲。
  • 日本、韓國在「三國」將領中對他評價最高,佩服他超過了諸葛亮_趙雲
    通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在民間流傳,趙雲的形象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羅貫中寫《三國演義》裡的第一將,非趙雲莫屬。羅貫中為何要對趙雲崇拜?這是因為,趙雲跟著最弱小的劉備腦袋別在褲腰上到處流浪,許多戰鬥都是僥倖取得勝利。但就在這種危險中,趙雲卻表現得比誰都精彩。劉備被曹操追得惶惶不可終日時,是趙雲保衛了劉備家小在戰爭中的平安,才有後來的劉禪接班,這點蜀漢將領無一人能做到。
  • 陶謙臨終前,為何要把徐州讓給劉備,卻不讓給盟友袁術和公孫瓚?
    194年曹操第二次東徵徐州,此時的徐州刺史陶謙重病在身自知不久於人世,於是將徐州託付給誰就成了重中之重的問題,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陶謙在陳登、糜竺等人的建議和支持下把徐州讓給了前來救援自己的平原相劉備,那麼陶謙臨終前,為何要把徐州讓給劉備,卻不讓給盟友袁術和公孫瓚?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 公孫瓚麾下有三名猛將:曹操劉備各得其一,最後那位卻無人能降
    但是,實力深厚如袁紹,在統一河北時,卻遇到了他在成就霸業的過程中最強勁的敵人——公孫瓚。可惜的是,公孫瓚與袁紹爭霸過程中,公孫瓚過於輕敵,令嚴綱為先鋒戰袁紹於界橋。然而「白馬義從」全軍覆沒,嚴綱被麴義生擒,因不肯歸降而凜然赴死,令人唏噓不已。02比起嚴綱的悲慘命運,長樂亭侯田豫的仕途則相對順利,他最初選擇了投奔劉備。
  • 長坂坡之戰亂,為何趙雲只救阿鬥,放棄劉備兩「如花似玉」的閨女?
    都說三國亂,三國到底有多亂?那就從搶別人家女兒來看一看,劉備曾有兩女兒,被譽為「如花似玉」,實則記載裡,也無史料記載二人真是「如花似玉」,而這只是三國裡的一段亂,更亂在於張飛也曾搶過別人的女兒,那就是夏侯淵的侄女,在這場「互亂」裡,出名的當屬劉備兩女兒,因為被曹操俘虜後成了小妾,而這小妾一詞,也為「如花似玉」印證了美感。
  • 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一生不用趙雲,直至逝世前才告知趙雲緣由!_諸葛亮
    原標題: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一生不用趙雲,直至逝世前才告知趙雲緣由!說道三國最讓我們敬佩的應該就是一代梟雄劉備了。劉備是白手起家從一個賣鞋的地攤老闆做起來的,劉備也是一路摸爬滾打然後建立了蜀漢政權!劉備那堅韌不拔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敬佩的,劉備的一生也是非常神奇的。
  • 公孫瓚帳下3大名將,劉備曹操各搶走一個,地位最高的無人能降
    公孫瓚失敗後,選擇了自殺。公孫瓚去世後,他手下的將士也樹倒猢猻散,其中其帳下的3大名將,劉備和曹操各得一位,而地位最高的一員大將,沒有機會為自己選下一任主公,結局最可惜。一、劉備得到趙雲趙雲是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天下大亂後,他受到本郡推舉,率領義從投奔了公孫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