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又名為《古今賢文》或《昔時賢文》,記載了中國從古到今的各類格言、諺語。
該書最早出現於明朝萬曆年間,經過歷代文人的編改增補,已經初步大成。
書中講述的格言警句朗朗上口,蘊含著前人無盡的智慧,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所傳誦。
書中的內容題材廣泛,包含了社會人際關係、人性善惡、為人處世等,通過對前人經驗和智慧的總結,給予人借鑑和參考。
有許多的格言警句值得我們去學習去領悟,例如以下這些經典名句:
1.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餘。寧可生活貧困,做一個正直的人,也不能生活富足,做一個奸邪的人。
2.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人的一生連百歲都難以活到,卻經常懷有千年的憂患。
3.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莫待是非來入耳,從前恩愛反成仇。得到恩惠很深時應及早退出身來,春風得意時要及時罷休。千萬不要等到是非傳入耳內,致使過去的恩愛變成怨仇。
4.觸來莫與競,事過心清涼。秋來滿山多秀色,春來無處不花香。當人觸犯了你的時候,不要與他計較,事情過後心境自然會平靜下來。秋天到了,漫山遍野都是秀麗的景色,春天來了,到處瀰漫著醉人的花香。
5.莫怨天來莫怨人,五行八字命生成。莫怨自己窮,窮要窮得乾淨;莫羨他人富,富要富得清高。不要怨天尤人,人生都是命中注定的。不要埋怨自己貧窮,窮要窮得有氣節;不要羨慕他人富貴,富要富得純潔高尚。
6.出家如初,成佛有餘。如果在當和尚的日子裡,能一直保持著當初出家時的誠心和念頭,就一定會修成正果。比喻人要善始善終就一定會有所成就。
7.處世不必邀功,與人不求感德。做成了某件事情,別想著邀功請賞;給了某人幫助,別總惦記著他人的報答。
8.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倉庫裡如果沒有儲存的糧食,日子就會過得貧窮,子孫如果愚笨,就不會懂得禮節和情義。
9.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容易漲也容易退的是山間的溪水,反覆無常的是小人的心態。
10.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龍和虎的形態好畫,卻難以畫出它們的骨骼。了解人的表面很容易,但了解人的內心卻十分困難。
11.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人情就好像紙張一樣薄,世事則像下棋一樣,每一局都充滿變化。
12..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請求人幫助就去求英雄好漢,救濟別人就救濟那些急需救濟的人。
13.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野生的老虎,尚可以接近;熟悉的人,卻不能過於親近。老虎兇猛,我們一眼即可看出;人心所想,卻難以知曉。有些人看似相處的很熟了,其實內裡並不一定真拿你做朋友。現實中,好朋友之間出賣、反目的多的是,所以不可過於親近。
14.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平常品茶、酒時,兄弟朋友眾多;有難知識,卻無一人來幫忙。這句話告誡世人,少交一些酒肉朋友,這些人在你陷於危難時,並不會幫你,真正的朋友一兩人足矣。
15.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不論人或動物,過於善良,總會被人欺負。小事該忍則忍,該退則退,但不能事事忍讓,過於善良就是懦弱。做人就要做強人,做馬就要做烈馬,不怒則已,一怒皆懼。
古人常說:「讀了增廣會說話」。牢記這十五大金句,將有助於我們為人處世。
每一條都是經典諺語,卻通俗易懂,很有參考價值。只能說,古人的智慧,也是日積月累,看遍那個時代的物是人非總結出來的古語,卻也適用於今日,值得收藏借鑑!
人做事也是一個道理,都是根據前人的經驗智慧,學習好的摒棄壞的。如果沒有前人的智慧,就相當於「瞎子過河,前途未卜」,所以無論到何時何地,對待古人的俗語,都要根據當前的情況,運用到自己的身上,擁有更好的人生。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讀了增廣會說話,學了幼學走天下」,提到的「增廣」就是明朝馮夢龍寫的《增廣賢文》,裡面記載了大量的民間俗語,包含了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就連現在網絡上盛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也被囊括於此。
《增廣賢文》裡的俗語,沒有廢話,句句都是經典,比如前面的「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虎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以及「人情似紙張張薄」等處世天規。
無論是初涉社會的青年人,還是混跡江湖的老朋友,每次打開這本明代人的智慧典籍,都會有所收穫。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喜歡,在通俗易懂的俗語中尋求幫助,在遭遇坎坷時捧起一本書的原因,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明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硬道理,因為老人的經歷就是智慧,看的人多了就知道怎麼更好地生活了。
如果你真身處於坎坷逆境中,亦或是生活平淡無起色,都可以在閒下來的時候打開它,透過馮老先生的筆觸,聆聽古人的智慧。結合案例為你講解為人的謹記,處世的天規,以及如何遊走於世間好好說話的本領,教你平平淡淡的看穿世態炎涼,通俗易懂,猶如醍醐灌頂。
在眾多的範本當中,囊括了原版的文言文,搭配著現代化的譯文,裝鎖線的包裝手藝,外觀看起來也比較打起,適合收藏。
多見多聞,借古鑑今。想要閱讀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