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極少掌握,中國以前有一部古訓集,名叫《增廣賢文》。
此書指出人性本惡,以冷峻的目光洞悉社會人生,把社會諸多方面的陰暗現象高度概括,冷冰冰地擺放在讀者眼前。
結合儒釋道思想,論述為人處世的道理,很有哲理,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
下邊就帶大家梳理一下,本書較為經典刻骨銘心的名言佳句,以供大家借鑑。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註:掌握人表面層較為易於,掌握人了內心和思想卻很艱難。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註:路途遙遠才知道馬的力氣,共處長了才掌握人心。
★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
註:一兩次接觸易於處理好關係,長期性在一塊關係就難處了。
★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
註:馬跑不起來都是由於太瘦、沒力氣;人無法吐氣揚眉便是由於窮。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註:人窮了住在鬧市也沒有人樂意去,人富了住得再偏僻也會許多人去登門。
★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註:什麼人身後不被人說,又有誰在他人眼前不去討論人呢?
★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
註:有錢人說實話(有人信任),貧困人講話他人猜疑(不相信)。不相信你到宴席上看一下,每個人都是會向有錢、有身份的人敬酒。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註:人情像紙一樣非常脆薄,世界上的事如棋局一樣變動萬千。
★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
註:一個人在親屬、朋友家(玩、住),時間長了會惹人厭煩,人和人之間往來(交往)過多,再親的人也會感覺厭煩,進而漸漸地疏遠,不會再往來。
這句話與另一句「日親日近,日遠日疏」(《水滸傳》第3頁)相仿,但都是客觀體現出人的虛偽、自稀的人性所在。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註:對人講話要留餘地,不必一吐為快,不能把心全部交由他人。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註:人和人的交往不必太深,以免到老形成怨恨之心。
★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註:不必太信任什么正直無私,對所有人都需要保持警惕。
★自恨枝無葉,莫怨太陽偏。
註:自身要先看一下自身是否有毛病,不必總是注重他人的影響。
★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註:用責怪他人的態度責怪自身,用饒恕自身的態度對待他人。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註:如果嘴嚴了,一切都是會保險的。
★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
註:寧肯他人對不住我,不可以我對不住他人。
★再三須慎意,第一莫欺心。
註:再三必須看重的是不可以自身欺騙自身。
★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
註:與沒見過的老虎還能夠親近,但與很熟悉的人不能夠太親。
★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
註:力氣太小的人沒法擔負太大的重量,講話不被人看重,就千萬別去勸解他人。
★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
註:沒有錢不可以到人前去,境遇不好的時候,不可以去尋親探友。
★求人須求英雄漢,濟人須濟急時無。
註:求人要求英雄,接濟人要接濟那些急時沒有辦法的人。
《增廣賢文》這21句話真是參透了人性百態,年輕人一定要謹記在心。
《增廣賢文》看似雜亂無章,但只要認真通讀全書,就會發現它思想深刻,洞察社會人生百態。
比如說到為善,《增廣賢文》說:「為善最樂,為惡難逃。」
說到誠信,《增廣賢文》說:「許人一物,千金不移。」
說到珍惜時間,《增廣賢文》說:「黑髮不知勤學早,看看又是白頭翁。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鐵嘴老梁梁宏達曾多次推薦《增廣賢文》,「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增廣賢文永遠不過時。隨著你年歲的增長,你越活越發現,《增廣賢文》說的都是人生至理。」
我讀的這本《增廣賢文》裝幀工藝考究,採用進口紙張,薄而不透,有譯文、注釋、評析、故事,書中的處世準則和做人妙法,對我們的工作事業都會有很好的幫助和指導,是提高情商、處世修身的經典之作。一本才62.8塊錢,不到一頓飯錢,卻能學到千年的人生智慧,真是太值了!
點擊下方商品卡片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