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川外
十大改變
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
轉眼間
2020年即將走到最後
新年的鐘聲就將敲響
站在這一年的末尾
我們來回顧這一年
川外所走過的路
去看看川外這一年裡的
十大改變
01
開展線上教學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全校停學
偌大的川外尋不見一位學子
然而,停學不停課
我們的課程藉助網絡得以正常開展
網上授課、網上交流
網上答辯、網上畢業
一個學期
因為網課而變得不一樣
02
新增非通用語本科專業
羅馬尼亞語、馬來語
土耳其語和烏克蘭語
今年我校重慶非通用語學院
又加入了新成員
隔年招生,小班教學
越來越多對小語種滿懷熱愛的學子
從五湖四海匯聚於此
新聲音的誕生讓我們有了
更多被世界聽見的可能性
相信會有更多的川外學子
能夠走出國門,面向世界
讓世界聽見我們的聲音
(圖片來源於:四川外國語大學官網)
03
川外小鐵路改造完成
小鐵路已經成了川外的一大特色
今年,小鐵路改造完成
以最美的樣子出現在我們面前
鐵軌和步道相穿插
自然山水與人工景致相融合
小鐵路串聯起各個紅巖文化景點
將過去的故事娓娓道來
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軌
都承載了許多前輩的偉大精神
現在你準備好聆聽
小鐵路將為你講的故事了嗎
04
揭幕泰山祥雲石
今年的5月20號
這樣一個充滿愛意的日子裡
太陽廣場與三花路的交匯處
新屹立起一座泰山祥雲石
它由我校72級校友捐贈
「海納百川,學貫中外」
鐫刻的是優良校訓
沉澱的是深厚感情
石蘊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
開川外門,見泰山石
嘆七十載春去秋來,贊一路上高歌猛進
05
川外文創線下實體店
開業
正逢我校七十華誕
川外文創線下實體店
也在2020年9月6日正式開業
青春風採,校園文創
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
都銘刻著獨一無二的校園記憶
專屬SISUer的雨傘、帆布袋、
紀念徽章、校園明信片......
挑得叫人眼花繚亂
我們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文創
這份驕傲與自豪洋溢在每個SISUer的心中
06
西區三食堂升級
升級的三食堂
由中快餐飲集團打造
展現清新、簡約的基調
鮮明的桌椅
多樣的燈具
獨特的吧檯
明亮的環境
影院式的投影
齊全的活動區
讓三食堂更具現代化的質感
07
調整校風、校訓和校徽
從多方民意徵集
到校領導斟酌討論
「團結、勤奮、嚴謹、求實」
確定為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風
「海納百川,學貫中外」
確定為四川外國語大學校訓
除此以外
我校校徽還做了細微的調整
校徽形似地球
象徵著我校如地球一般包容萬象
學校英文縮寫的第一個字母S
圍繞著「地球」
SISU位於「地球」中央
其下方有「重慶」字樣
校徽外圍一圈寫著
四川外國語大學的中文與英文全稱
校徽整體呈圓形
寓意著全校上下團結一致,勤奮共進
(圖片來源於:四川外國語大學微信公眾號)
(圖片來源於:四川外國語大學微信公眾號)
08
建虎遊泳館開館
10月22日下午四點
我校建虎遊泳館開館
建虎遊泳館
彭建虎校友捐贈
獻禮學校七十周年
寄託其對母校的深情
遊泳館的建成
是對我校的體育設施的優化
更利於SISUer綜合發展
一起期待明年的夏天吧
09
「對話」雕塑落成
培英樓的太陽廣場那
佇立起兩座雕塑
一位是西方哲學的代表
一位是東方儒學的創始人
跨越兩個世紀
兩位先賢在川外相遇、對話
揭幕於校慶七十周年之際
取材於「海納百川、學貫中西」
展現我川外人東西兼容的精神
10
圖書館設置人臉識別系統
圖書館從來都是一個大學的靈魂
那裡有通明燈火
有切切低語
伏案的人們專情於眼前
又透過那一卷卷書頁
思索著詩與遠方
進入SISU的圖書館不再需要一些繁瑣的步驟
人臉識別的技術便利著每一位學子
走到機器前
頓上三五秒
接著加快步伐
來到早早預訂的座位面前
翻開書卷
剩下的時間便由著自己被知識包裹充盈
日月既往,不可復追
但好在今年的改變
會成為明年的常態
這些改變
是川外欣欣向榮的標誌
是川外永葆生機的體現
十大改變
使川外的基礎設施更完善
使川外的人文氛圍更濃鬱
使川外莘莘學子更自由地
徜徉在知識殿堂
讓我們和愈加完善的學校
一起走向新一年
去遇見更好的我們
【官方招生】
2021年四川外國語大學2+1/2+2/3+1國際本科
(第八屆)
西南地區唯一外語高等學府,川外留學服務中心是重慶地區首批獲得國家教育部、公安部批准的正規留學中介機構(教外綜資認字【2000】087號),是教育部出國培訓及研究中心成員之一。
【四大專業方向】
國際商科 奢侈品管理
電子商務 酒店管理
【培養模式】
國內階段(2年或3年)+國外階段(1年或2年)
【留學國家】
英國、法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