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立秋之日,未來春藤家長學院App發布會暨合作夥伴交流會盛大召開。來自全國各地未來春藤的朋友和夥伴們奔赴深圳共聚一堂,未來春藤創始人老喻、教育專家、知名作家、未來春藤各地合作夥伴們陸續登場獻上精彩演講,既燒腦又走心,科學與情懷共鳴,笑點與金句齊飛,聯袂獻上了一場關於家庭教育、關於教育規劃的一場思想盛宴。
1
老喻:正在發生的未來
老喻:未來春藤創始人
演講概要:
1、機遇與偶然
2、信息:真正令宇宙奧妙無窮
3、在不確定的世界套利
4、數位化時代權力的轉移
內容集萃:
「隨機性和偶然性是一個特別有趣的事情,它似乎在支配著我們的生活。
事實上,不管是科學家在洞察這個世界的真相,還是作為現實中的普通人要取得財富,以及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等,他們都是因為洞察了世界上的這種隨機性背後的秘密。
說起偶然性,我們先說一個宏大的命題。
首先,地球上存在生命就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偶然。這是一個科學上比較有名的一個思想實驗。」
「假如我們要找到一個適合生活的地方,用了一個篩網就是千分之一,聽起來千分之一併不是一個特別了不起的事情,也並不是特別隨機。
但是如果要找到地球這樣的宜居星球,整個宇宙間大概有11萬億個行星,這裡面如果1‰適合居住的,那麼就只剩10億個了。
如果它要具有這種穩定性,再來個1‰,就只剩100萬個了。
如果它要必須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再用1‰篩一遍,就只剩下一千個了。
如果再要擁有複雜的生命系統,再用1‰篩一下,就只剩一個了。
所以通過這種計算,可能整個宇宙間真正有機會能夠孕育生命的就只有地球。
這是一種非常粗獷的算法。
我們再看一些細節,就像前段時間小行星和地球擦肩而過,我們知道整個地球的誕生和太陽有很大關係,但我們可能會忽略掉的月亮,其實跟我們也有很大關係,為什麼?
雖然月亮是來自非常偶然的一次撞擊,這次撞擊真的是恰到好處,它可以讓地球特別穩定地形成了一個傾斜,然後可以緩慢地轉動。科學家有一個計算,假如月球的直徑再大個幾英裡,可能地球上也難以孕育生命。
簡而言之,地球在這麼一個看起來漫無邊際的空間中,我們在地球上生存,這件事本來就是充滿了很大的隨機性和偶然性。
剛才說的是空間,我們再看一下時間,看一下時間的偶然性, 這個也是大家熟悉的一個例子。」
「但是如果再晚個幾秒鐘會發生什麼?
人類到底是不存在了,還是說會變成另外一個物種,或者已經去了其他的星球?
把這個尺度放得特別大,來思考這種隨機性和偶然性,以及思考關於我們存在的話題,其實我本身並不是一個特別的哲學愛好者,但我從個人主義的角度去思考這些問題,會覺得非常有趣。
維根斯坦說過,事情的存在是多麼的不同尋常,的確如此。
回到我們開始所說的話題,在這麼一個巨大的空間,我們生活在這麼小的一個地方,在這麼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在中間這麼小的一個浪花上撲騰了幾下,假如我們的現實世界失去了偶然性和隨機性,也許我們的生命是挺可悲的。
所以我一直覺得隨機性和不確定性是造物主賜予我們的禮物,這種禮物一方面可以讓我們能夠在一個有限的空間、有限的時間裡面體驗到這種存在感,另外一方面來說它也形成了特別有趣的一種尺度、一個關係。」
「人類意識到隨機性以及計算出這個隨機性,其實歷史並不是特別久。
玻爾茲曼最早是從科學的角度,他用概率的方式來解釋這個物理學的世界。
事實上人類發現原子,其實也是非常晚的事兒!
困擾玻爾茲曼的難題,其實答案是信息!
有一種說法是,事實上我們現在地球上所擁有的所有東西和100萬年前沒有什麼區別,唯一有區別的就是信息。
就像我手上拿的麥克風以及裡面的晶片,它可能是由各種元素來構成,可能以前存在於石頭中,或者存在於某個礦場中,只有通過某種信息被組織起來,才變成我們現有的這種形態。
1949年,香農與韋弗合作出版了《通訊的數學原理》一書,第一次從數學的角度提出來一個信息理論,特別有意思。
香農和玻爾茲曼對於信息物理本質的理解是完全統一的,也就是說,我們看起來似乎虛無縹緲的信息,它其實是物理世界上的一個非常客觀的存在。」
「現在我們拎出來三個關鍵詞:隨機不確定性、概率以及信息。
我們先從一個比較有趣的題說起,它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非常有趣地說出了信息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是我編的一道題,當然這個二進位本身是有這麼一道題,但它整個解答過程的前幾步是我編的,我在這個過程感受到的是什麼?是二進位在信息方面非常高效,我想用這個來比喻說明什麼?
圖靈在描述信息的時候是這麼說的,他說所謂的信息和含義是兩回事,他的觀點和香農的觀點是一樣的,就是假如我們在描述一個東西,會用很多詞,但從信息的角度要把它拆掉,只剩下最少的那一點點的東西,要把所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都去除掉。」
「概率權這個詞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建立起了一種聯繫。
聯繫了什麼呢?聯繫了物理世界的規律,數學世界的規律和人類的規律。
第一,不確定性其實是一種權利,是可以被定價的一種權力。
第二,概率權的計算其實是可以來管理不確定性的。
第三,運氣是可以被買賣的。
第四,人類經常因為無知、恐懼、短視、悲觀,來打折甩賣自己的概率權。
它的更底層、它的源頭是哪兒?上一個是牛頓,牛頓相信這個世界存在自然法則,同樣也可以延伸至整個宇宙。他開拓出了人類對科學的這種思考和探索。
但是有另外一個人,亞當斯密,他事實上認為人類的行為也同樣遵循著某種法則。
概率權這個詞,我們可以看到它其實可以理解為概率和選擇權。
概率,變成了科學家來理解這個世界的一種基本思考方式,選擇權又來自於人性的貪婪,或者因為人性的一個群體作用,類似於像索羅斯所說的反身性或者等等因素所帶來。
曾經有一個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比如在座所有人,我們都是一樣聰明能力也差不多的,我們判斷事物的水平也差不多,我們每個人有1萬塊錢,然後我們做一個遊戲,我們倆在一塊開始扔硬幣,輸贏概率也是50%大家都一樣,扔了硬幣了後我輸了分你一半,或者我給你500塊,你給我500塊,總之就這個遊戲不斷進行,儘管大家看起來運氣都一樣,天賦等各方面也都一樣,但到最後還是會形成一個不均勻的分布。
這是世界的本質,但是有些人在這個過程中,它不光是憑藉運氣,在現實世界中人是可以有辦法進行套利的。
有兩種套利,一個是概率套利,一個是時間套利。
套利者最厲害的其實就是它是概率加時間。
這裡面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巴菲特。
我們再來看一下多重概率,如何去解決一個世俗世界關於如何取得成功的一個模型。」
「事實上我們這個世界處在一個數位化的時代,權利正在發生轉移,遊戲規則正在由原子層面的競爭變成了信息層面的競爭。」
「上面幾家公司是人類歷史上最富有的公司。
最右邊,比如說微軟在99年的時候曾經是接近1萬億,現在又過1萬億了,那麼再往前有石油公司,然後再往前面這三家公司我們可以看一下,分別達到了6萬多億,它的價值已經達到了將近8萬億,我們知道現在市值最高的微軟也就剛剛過1萬億。
那麼為什麼這些公司可以取得這麼巨大的財富?他們共同的特點我們可以看一下,都是在一六几几年和一七几几年處在一個殖民地時代,他們的財富來自於對新世界的開拓。
我這裡有一個比喻,事實上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正處在一個數字殖民地的時代,它看起來沒有對我們物理意義上帶來太大的改變,所以它是靜悄悄發生的。
它本質上來說,有一點點像一六几几年和一七几几年所發生的事情,但它更加隱蔽,而且這一次的財富轉移,可能比那個時候更加巨大,影響也更加持久。
在數字殖民地時代的最可能會面臨的三種機會,有三個關鍵詞,就是雲+端+人體補給。
哈薩比斯是deep mind的創始人,也是AlphaGo之父,他說過一句話,「如果未來的世界沒有AI,我會對這個世界非常悲觀」。我特別贊成他的觀點。」
「回到最開始我所說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
其實中國過去這30年真是不可思議的一段好時光。不管是拉到過去200年,還是拉得更久,可能真的是我們的祖輩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這麼好的一個機遇。
它同時又提供給我們一種巨大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大多數時候是讓我們特別不舒服,讓我們特別焦慮,讓我們有很多苦惱,讓我們在和別的和更成功者的比較中間會有很多失落。
但是假如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價值,就是在這種不確定性中去體會到我們在一個巨大的虛無的宇宙中間,以及一個漫長的時空中間,能夠獲得存在感的可能。
中國當下類似於像深圳的這種城市,它真的能夠給我們最好的,也就是提供了某種最好的這種可能性。
這種可能性的結果在某種意義上可能並不重要,因為事實上我們不會帶走任何東西,但是體驗這種隨機性的過程,恰恰可能是我們存在的價值本身。」
2
Wendy老師:用規劃,給孩子插上飛翔的翅膀
Wendy老師:
英國杜倫大學教育博士、曾任三家美股上市英語培訓機構學術總監(未來春藤特聘教育專家)
演講概要:
1、我們對孩子的所有期許最終都是一個目標,是需要能力來支持的。規劃是唯一能實現期許的方式
2、規劃不是選修課,是作為父母的必修課
3、到底何為規劃
4、給孩子的規劃如何做
5、教育路上,一些必要的提醒
內容集萃:
「我們大部分人進入中產階級群體之後,錢越來越多,這時我們的孩子還越來越少,一定會出現的結果就是我們會花更多的錢更多的精力投注在孩子身上。我們投入的這些所有東西造成了競爭的加劇,而這種加劇實際上表現在了頭部競爭的人開始變得越來越多。」
「當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的時候,我們會認定高等教育進入平民化的時期。現在的孩子考一個普通大學確實是變得越來越容易了。但考上一個更好大學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小了。」
「我們的孩子在他們參加高考的時候實際上是變得越來越難了,如果我們現在放養式養一個孩子,基本上您就是放任您的孩子赤手空拳去跟其他全副武裝的孩子在競爭。」
「個性化並不等於沒標準,只要孩子進入了人類社會,那麼一定會有一個參照標準,這個標準不是我們自己定的,而是社會定的。這個標準是什麼?如果您的孩子在中國參加高考,那就是中國的高考;如果您的孩子去美國,那這個標準就是SAT、ACT、義工活動和特殊愛好等;如果您的孩子去英國,那這個標準就是A- Level。」
「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毫無目的的出國留學加上不加規劃的投入,結果是災難性的!你需要在很早的時候,大概十歲時就要去做判斷孩子將來是在中國參加高考,還是打算讓他出國留學。」
「我們要區分什麼叫喜歡的和擅長的,也就是說要儘早發現孩子的優勢科目是什麼,或者他整體優勢是什麼。」
「兒童發展投入越早成本越低回報就越高,兒童早期發展階段每投入一美元將獲得4.1到9.2美元的回報,孩子越大你的投資回報率就會越低。」
「孩子上小學之後,你發現他的成績不好,一定是幼兒園欠債了,如果孩子上了初中,成績不好,是小學欠的債,如果孩子上高中成績不好,一定是初中欠的債。」
「一定記得養孩子這件事對家長的要求非常高,基本的教育要有一個全盤的意識,哪個階段該幹哪件事兒去花費多少的時間和精力是有固定的一些方式的。」
「所有的規劃,都基於對孩子的了解。不是「好的」,就是規劃,合適最重要。你要了解,你的孩子,是願當雞頭,還是願當鳳尾。」
一些必要的提醒:
1、「教育不能矯枉過正:規劃不是把每一分鐘都安排上任務,教育需要留白,我們的大腦不是機器。」
2、「教育要有宏大和長遠的思考,不要僅僅以考上藤校作為教育規劃的目標——上了藤校或者名校不是結束,只是開始。」
3、「規劃不是要為規劃孩子考上一個985或者是藤校,而是要讓孩子具有一些基本能力,成為一個擁有幸福和快樂能力的人,擁有自食其力能力的人,擁有身心健康能力的人。」
3
孫妍:教育的現實與規劃
孫妍:深圳權威教育平臺「名師說」創始人(曾任晶報教育部創部主任)
演講概要:
1、深圳的教育資源現狀
2、以自己的孩子為例,講解如何給孩子做教育規劃
3、對名校招生要求的心得體會
內容集萃:
「從2012年到2019年,深圳中考的公立普高的錄取數據就沒有超過51%,今年更是創了歷年的新低,只有45.38%。」
「右邊這張圖顯示你的孩子均分95分讀不了深中,均分93分讀不了紅嶺,如果是非深戶的考生怎麼樣?可能會要求更多更慘,總分不到391分是讀不了普高的,這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你除了努力就是要努力,而且你的努力是從小學幼兒園就要開始。」
「這並非深圳獨有的現象!全國公立普高的錄取率普遍不高。」
「如果說你要參加高考,你的選擇從小學就要開始,要去選擇那種應試教育抓的比較強同時學校要求比較高的學校,到了初中仍是這樣,到了高中能上四大就不要上八大,能上八大就不要上第二梯隊的學校。」
「總體來講深圳的教育均衡是非常OK的,但是好學校的好老師比例就相對要高一些,同時我個人認為同伴教育一定是高於父母還有家人的教育的,你給孩子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學校,這個學校的校風如何是一定會深深影響到你的孩子的。」
「如果說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或者初中的時候,你意識到孩子不是學霸,走高考那條路行不通,深圳公立高中的錄取率只有百分之四十五點幾,這時你要怎麼辦?你可能就要走另外一條路了,給孩子選擇一所比較靠譜的職業院校,同時還要選擇專業。要研究政策和政府規劃,根據孩子特色來幫助他選擇專業。」
「如果說你的家庭條件OK,希望孩子能夠多出去看看世界,就可以選擇出國。如果你的孩子在國內,在你的高壓監管下,仍然不自覺、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仍然不好,你指望他到國外在一個陌生的環境、沒有你監管的情況下,還能學好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還有孩子的特點來量力而行。」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希望每個孩子最後都能進自己的Dream School,都能夠成就自己的人生。」
4
羅金海:讓孩子「編程」自己的人生
羅金海:
數理哲知識付費平臺「量子學派」創始人
演講概要:
1、教育小定律:負反饋
2、AI or EI,如果AI時代來臨我們應該怎麼辦
3、人類底層代碼:安全、幸福、價值觀
4、孩子的「屠龍之技」
5、編程的邊際效應
6、以自己的孩子為例,講述編程代碼的躍遷
內容集萃:
「在一個網際網路發展這麼迅猛的時代,其實我們的教育很多時候是跟不上的,而我們的教育跟不上,反過來拖累了時代的發展。教育有時候可能在阻礙時代的發展,這是我自己的小觀點。」
「如果用錢聘請一個單位AI所創造的價值,大於用同樣的金錢聘請單位人創造的價值,那麼這個社會時代的變革就來臨了。」
「如果AI時代來臨的話,我們該怎麼辦?我們是選擇成為AI的一個附庸,還是跟AI結合成為一個EI?我覺得AI產生智慧是有可能的。」
「教育小孩方面我是一個功利主義者,在我看來,我們帶小孩子的時候,首先要照顧的是什麼?
一定是安全,這種安全包括兩方面,第一方面是身體的安全,這是最底層的。
第二方面是他未來整個生活的安全,就是說他將來能夠活得好一點,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之上,才保證他的幸福。
第三層就是他的價值觀,當他能夠安全、幸福,同時有一個好的三觀,他可能更聰明更智慧。」
「有一部短篇科幻小說叫屠龍之技,這是我好朋友長鋏寫的一個作品。他講的屠龍之技就是編程。
為什麼編程是屠龍之技?
第一,在網際網路公司裡面最難招聘到的人才一定是程式設計師,程式設計師的價格更昂貴,而且特別難以取代。小孩子如果懂一門編程技能的話,最起碼能找到一份工作,他的生存可以得到保證。
第二,這份技能是不可替代的,編程相對來說有一些門檻,本身的學習難度就比別人要高一些。
第三,是它可以自我享受這個世界。一個優秀的程式設計師是會享受自我世界的。」
學編程的小孩子,第一他的數學一定不會差,因為它底層的邏輯都跟算法和數學有關係,但是思維會更加嚴謹;第二就是他的英語也不會差,因為代碼裡面基本上都是英文;第三就是邏輯學也不錯。
5
李冰:小創業,大成就
李冰:未來春藤家長學院北京分院院長
演講概要:
1、如何在大城市生活下去
2、人生的兩眼論
內容集萃:
「如何在大城市生活下去?
只要你畢業之後的收入每隔三年翻一翻,等到你30歲的時候就能在這個城市生活了。
如果你要獲得這麼高的收入,你要獲得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得有自信,只有你有了自信,你才可以去面對不確定的世界。
我今天能站在這裡進行分享,就是有了自信,有了自己的社會標籤,那麼你的合作夥伴就會主動找到你了。」
「如果你在公司裡面工作,你的收入接近50萬的話,我負責任的告訴你,你基本上是被裁的對象。怎麼辦呢?
老喻的人生兩眼論,在文章結尾告訴你,你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80分,再把演講做到80分的話,那就很厲害了,是一個企業裡面不可替代的人才,基本上就不會被裁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兩眼論,家庭是一個事業是一個,大部分人都能把自己的家庭經營的相對好一點。
所以家庭是我們人生中第一個要拿到的80分。無論是你的親密關係,還是你的親子關係,都可以通過教育學習獲得。
而未來春藤就是一個很好的產品,你可以使用未來春藤,來使自己的家庭做好孩子的規劃,做好夫妻的規劃,讓自己的家庭獲得人生的第一個80分。
第二個,人生的事業中的80分怎麼獲得呢?
獲得事業的80分有一個捷徑。那就是跟著大人物做點小事。我們可以跟著老喻成為他的城市合伙人。」
6
賈若:山西為什麼尤其需要未來春藤
賈若:
未來春藤家長學院山西分院院長
演講概要:
1、商業投資的底層邏輯:團隊、賽道和模式
2、我們團隊合伙人的四種類型
3、我們的願景
內容集萃:
「我是一名商業策略顧問,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我們這個職業特別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探究世界的底層規律,研究商業背後的道理。
商業實際上是有它底層的這種規律的。僅從投資一個項目來講的話,它無非就是這幾件事情:團隊、賽道和模式。
第一點:團隊。未來春藤為什麼吸引我,我特別關注的不光是團隊,還有創始人的認知高度。因為企業最後的邊際還是取決於創始人的認知邊界的。
第二點:賽道。我認為這是在中國很多人做創業合作投資時大大低估的一件事情。這個賽道是往上走的還是往下走的,是在紅海裡還是在藍海裡?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做一個努力因為賽道不同,導致後面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第三點:模式。它究竟是不是像滾雪球一樣盈利,形成一種複利的非常好的模式?作為商業分析的各個角度來講,未來春藤這個模式符合了我對商業模式特別美好的想像的結合,不管是家庭會員制也好,或者說是後面在營銷層面的無限追蹤邏輯等等也好,它滿足了一個特別好的條件,就是能形成一種多贏的狀態,它不是代理商和廠商的一種零和博弈,是雙方只要卯足勁對用戶好,大家就能像滾雪球一樣越做越大。」
「大多數的生意源於信息不對稱。利用信息不對稱,可以做非常多的事情。
我們為什麼去談教育平權或者教育的均衡化,是因為信息不對稱是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的,每次想到這句話,我內心都特別的激動。
所以我有一個和老喻一樣的願景,我最早參加老喻的分享會時,就是被這句話所打動,「讓孩子選擇世界,讓中國的孩子能夠同步享受全球優質的教育資源」。我們山西太原整個團隊的願景就是這句話,讓山西孩子同步享受全球優質教育資源。」
「我們的合伙人分為四類人:
第一類合伙人:加入未來春藤純粹就是因為熱愛,太喜歡家庭教育。這類合伙人我非常珍惜,原因是在於他遵循著老喻所講的,用一種很笨的方式在找自己的內核,在進行著大量的重複動作。他加入這樣一個事業裡以後,覺得整個生命充滿了朝氣,我覺得他的收穫一定是最多的。
第二類合伙人:有過一些商業經驗,但可能不是在教育行業。利用未來春藤,有機會做一些連結,多一個未來春藤合伙人身份,可以用365會員輕易撬動一個家庭,可以很方便的去做展業。這個是他們的初步出發點。但是後邊你發現這個事情會點燃他的熱情。
第三類合伙人:是做教培的。田大志老師是我做教培的一個合伙人。他是做大語文賽道的。為什麼他要跟未來春藤相結合,因為他希望他的學生在小學初中學完語文之後,家長也能同步享受到一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這已經不光是一個盈利點的問題,這是他對自己事業有要求的一個問題。
另一方面來講,他為什麼要加入未來春藤?因為他也是老喻的一個重度粉絲。今天他給我捎了一句話,他說他也是孤獨大腦,為什麼?他得到APP裡面學分是731分,是山西省的第一名。
他說在知識付費的領域裡特別的孤獨,就跟我提了一個小小的要求,他的首場活動就是給未來春藤的,他專門在布置的時候留了一片地方給未來春藤。他提出,老喻下次來山西,到他店裡來做一個指導工作。就這麼一個要求。
我覺得一個合伙人做到這個份上太棒了,他真的是發自內心的想去做一些對於家長特別好的事情。
第四類合伙人就是完全出於對我的信任,就像我信任老喻一樣。我覺得這個反而會給我很大的壓力。」
「我們在晉城的一個合伙人之前跟未來春藤做了一場研學的活動,效果非常好。當時有家長就去了趟北京,家長回來說,這次去北京之旅,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我見到了孩子從來沒有見過的一面,孩子從來沒有那麼快樂和自信過。
哪怕我們一個小小的城市,高二的一批學生去了一趟北京回來,誰知道會不會改變他的人生?我覺得這個是我們做對了。
我這個合伙人出去的時候,我就說是你先不用糾結在產品的邏輯上,你就每天去想一件事情,你的各種各樣的資源怎麼樣可以對孩子好,怎麼可以對家長好?」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靠家長去影響家長可能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我特別強調:『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
「我每天十一二點,快回到家到小區以後,就會仰望星空。仰望星空,就是找那種所謂的指北針。
什麼東西支撐你一直在往前走?那個東西其實是強大的一個東西,我們稱之為願景。
用老喻比較專業的話來講,願景本質上是一種從全局出發,著眼於長期價值的算法,幫助我們穿越未知的黑暗森林。
創業本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可能只有2%的成功率。但是我們可能不認為我們自己是2%,因為我們有一些算法可以優化自己的思想或者說行動路徑。
所以每當去想起這些話的時候,我覺得未來春藤一定是遵循一種長期價值的算法,我們千萬別把這個事情想小了,這個事情想長了會覺得無窮大。」
「很久以前有人問老喻『你會十年耕耘教育,未來驅動的終極目標是什麼?』老喻的回答是:『讓孩子的成長,成為1000萬家庭最美好的經歷和回憶。』
這是他的一個願景。什麼叫美好的經歷和回憶,我覺得一定是又有結果又有過程,或者說每一個人希望去參與這項事情的人,他一定是希望在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間能夠找到一一條所謂的通路。
誰不希望讓孩子去選擇世界,但是我們又清楚知道,在應試的賽道上大部分的原創能力、好奇心等,可能被消滅掉。我們希望能給孩子更多的選擇空間,這也是我做這個事情非常強的一種動機和動力。」
7
張琳娜:走正確的路,越來越寬的路
張琳娜:
未來春藤總經理
演講概要:
1、成長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2、中國式進階之路和西方式進階之路
3、成長的關鍵節點
4、面向未來的孩子的八大核心能力
5、家長的核心能力
6、我們的產品介紹和優勢資源
內容集萃:
「真正意義上的雞媽只有10%左右。」
「教育本身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一個已經長大的小樹苗,你再讓他變回過去是不太可能的!一棵李子樹是永遠不可能成長為橙子樹的,但是很多媽媽爸爸不太了解教育的基本規律,在試圖把李子樹變成橙子樹,讓孩子在整個成長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痛苦,同時沒有實現他自己的結果。還有,如果這棵果樹你既不修枝也不剪葉,也不施肥也不澆水的話,大概率是結不出好果子來的。
所以這是教育的一個悖論,我們現在反覆在兩側之間搖擺,要麼就作為一個完全放手的父母,要麼就作為一個把孩子填滿的所謂規劃型父母,但事實上都不對。真正的教育,在成為藝術之前,首先是科學!」
「中國式的進階之路,所有家長都知道這條道路是如何的艱難,10歲到12歲小學高年級,孩子會遇到人生第一個巨大的挑戰,就是小升初,在很多地方,挑戰會提前到幼升小。
一位上海的朋友告訴我說,在上海你最大的自由既不是車釐子自由也不是出國旅行自由,而是小升初自由!我想去國際學校去國學,我想去民辦去民辦,我想去哪個最頂級的學校就能去哪個最頂級的學校,這就是所謂的小升初自由。
那麼初升高的時候,基本上家長能幫忙的已經不多了,更多的是看孩子自己的成績,然後再就是人生中重大的一步高考,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的進階之路,在其中它既有漸進式的一步一步的轉變,同時又有特別多的關鍵點需要我們把握。」
「以美國為首的這些西方國家,他們的典型的教育進階之路大概是怎樣的?大概孩子在7-8年級也就是中國的初二左右,多數家庭都會做這樣一個動作,要麼就是由學校來做,要麼就是由資深的顧問來做,這也是中國教育體系中缺失的一個部門。在美國公立學校可能會少一點,在私立學校會很多,這些老師其實是所謂的升學顧問,或者就叫學業顧問。
他們幫助這些孩子在7-8年級左右,開始做大規模的評估。評估你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特長、家庭情況等,然後直接定位到孩子將來大概率或者最適合從事的職業。
決定人一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兩件事情,一個是職業,一個是婚姻。這兩件事其實我們都選擇得過於倉促了。
在美國,中學時會遠遠的給他規劃到未來所從事的職業,當然也會結合整個社會的發展,確定大致的職業範圍,再回來確定大概應該去上一個什麼樣的大學。因為這些大學畢業出來會從事這些職業會多一些,然後這些大學裡面的專業對應的是這些職業,然後你應該上什麼樣的高中,它大概率的能上這些大學。然後因為高中是有選課的,有的高中會開這種大學的課,有的不開,然後再從高中倒推回。
當然有的時候說你那麼早地固定下來是好事嗎?其實美國整個社會給大家又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容錯機會,你可以上大學第一年先不選專業,全是通識類文史類的,然後到第二年你再去選擇專業,到大學裡頭你想換一個專業或者額外增加選修一個專業,學校都熱烈歡迎,不像中國轉專業那麼難。
如果你還沒有找到你的方向,你可以休學一年,到處去四海遊歷,去尋找到你真正的職業方向,再回來學習,整個社會願意幫助你一步一步找到最好的自己,如果你沒有去找到那就繼續的找下去,這也是賈伯斯的原話,所以整個社會幫助你去做這種規劃,然後同時又給你整個的規劃歷程提供了巨大的容錯空間。
這等於帶著孩子去做一次時光機的流轉,整個社會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容錯機會,你可以上大學第一年先不選專業,我全是通識類文史類的,然後到第二年你再去選擇你的專業,到大學裡你想換一個專業或者額外增加選修一個專業,都熱烈歡迎,不像中國轉專業那麼難。
如果你還沒有找到你的方向,你可以休學一年,到處去四海遊歷,去尋找到你真正的職業方向,咱們再回來學習,願意幫助你一步一步的找到最好的你自己,如果你沒有去找到那就繼續的找下去,這也是賈伯斯的原話,所以是整個社會幫助你去做這種規劃,同時又給你整個規劃歷程提供了巨大的容錯空間。
但是現實和這種理想中的狀態往往並不一樣,所以在中國需要我們家長做更多去幫助孩子做這件事情。"
"所有孩子的成長都有一條非常清晰的規律,有條非常清晰的道路可循的,所有不遵循這種規律的,都將會錯失或踩空。"
"我們特別強調學科規劃,學科這個詞被學而思已經固化成語數外了,但是在我們這邊把它理解為所有的基礎知識類或者能力類的東西,比如說在我們的產品內容裡,我們會大量介紹說三歲應該做什麼?英語啟蒙應該從什麼時候起,分級閱讀應該如何循序漸進地進行?編程最好的時候是什麼時候?我說的所有的這些全部都是通常意義上的,但孩子和孩子之間相差是很大的,所以一定要自己看準孩子大概會是在哪個階段。」
「我們為各個家庭小孩子的學科規劃和大孩子的升學規劃這兩大部分的規劃提供決策依據。」
面向未來的孩子的八大核心能力,這是現在被西方社會普遍認同的,也是由美國最頂級的私校聯盟所推出來的這樣的一個能力模型。
我們的產品:
「我們希望能夠為用戶為我們每一個家庭提供這樣一個成長的導航儀。
我們根據孩子的年齡、年級、升學目標來為你規劃路線。未來我們這套系統還會越來越智能。我們根據您的情況定向推送給您真正需要的資訊,同時我們會提供給用戶所有跟教育規劃相關的最基礎知識,包括一些專家的課程和特別小的知識點。
我們的公眾號今天同時也發布了給中國家長的一百本經典親子育兒嚴選圖書,幾乎你能想到的所有親子育兒問題這些書都能夠解決。
同時我們現在正以每周大概七本到十本的速度不斷為大家把這些書精讀,然後一點點拆解,讓各位能夠在百忙之中能夠學會它。
在這麼一個變化非常快的一個世界裡,我們特別需要知道一些最新鮮的東西,所以我們有一些專家的直播、教育早報和海量的資料。
我們特別強調的是科學,我們非常反雞湯,所以我們所有的這些內容全部都是由教育行業內的專業人士來做的,所有您看到的直播都是目前在中國範圍內能找到的最頂級的專家隊伍來做的。
未來春藤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經累積了大量的優質教育資源,未來我們會像嚴選一樣,為大家搜尋更多更好的教育資源。在這點上我們有一個核心的標準,不是說它一定是利潤最高的,這個是永遠我們不會考慮的,我們考慮的就是這種教育資源一定是最好的。
而且我們會考慮二線以下城市,如果一開始推線下的教育機構不太方便的話,我們可以先從線上教育機構推起,然後慢慢再去搜尋當地最好的線下教育機構,當然要依賴我們各地的合作夥伴。
然後還有各種各樣的專家面對面,還有各種各樣的冬夏令營。
作為家長來說,有時特別需要有一個團體有個圈子,能夠互相去學習參考,互相去陪伴,我們未來就會有這樣的組織與榜樣,就是我們的圈子,剛才我們看到的硬核父母都會在我們這些圈子,包括我們的超級導師、超級學長和超級家長,他們在這裡面作為核心的圈層,你有各種問題可以討論,有各種情況可以和大家交流訴苦。
我所有的展示全部都基於孩子的整個規劃路徑,您的孩子有多大,您孩子的教育目標是什麼?目前的大致情況是怎樣的?您對它的期許是什麼?所有內容都會是這樣有目的的,推送這樣的內容用戶就會能覺得有的放矢,我們希望所有的內容所有的信息能給您構建一個基本的知識結構,給到您最真實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