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16年是對平衡車來說的毀滅年,這一年出臺了禁止上路的政策,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唱衰平衡車。回顧交通發展史,自行車初期在日本也是被禁止的,當時沒有人認為兩個輪子可以作為交通工具。用馬雲的一句話來表達我的觀點,「對於新事物,大部分人是看不懂,看不起。」
出門買菜 哪種代步工具安全又便捷
想問下近距離出門買菜,若想買個代步工具,自行車、電動車、小摩託車、平衡車……其中哪種最安全和便捷?逛過菜市場的人都應該知道,各種買買買,各種人人人,不僅雙手不堪重負,雙腳也會累到走不動。
1、公交卡+手拉購物車
如果你搜淘寶——買菜,會彈出買菜小車,由於這種小拖車便捷省力,讓人們的購物變輕鬆,因此在老年人群中特別受歡迎,被稱為「購物利器」。
某寶的買菜車
德國便攜購物車
出了國內,國外也非常流行購物小拖車。德國便攜購物車採用優質鐵製造加上底部採用鋼架底網,此車的特點就是輕巧而又具有承受力。是城市及至農村裡方便實用的私家購物買菜車。可見購物車無國界,國內外都是一個生活方法呀。
每次購物買的東西都不在少數,光靠人用雙手拎著回家,難免會有些吃力,尤其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小拖車以其便捷省力成了他們的主要工具。但是當我們把東西拖回家的過程當中,還有許多障礙。
第一個障礙就是擠公交。大多數公交車底盤比較高,每次上下公交車都需要抬著買菜小車,如果身體不是很好的中老年,估計得需要熱心群眾的幫忙。
除了擠公交 ,臺階也是把菜拖回家的第二個障礙,許多處臺階中間都沒有設置斜坡,所以只能把小拖車一個一個臺階地拖上去,很累人!
2、騎客族 平衡車
我們常常把「實用、便捷」的交通工具稱為「買菜車」——最近幾年科技圈兒造這些買菜車的,可是火了不少。其中不乏「烏託邦」式的紙上談兵,但也有從概念上改變我們出行理念的好產品。平衡車作為近幾年進入中國市場的短途交通工具,起初只是作為在廣場、公園空地的一種娛樂設備,但由於其輕便又具有一定滑行速度,逐漸被上班族、買菜族青睞,成為代步工具。目前市面上的平衡車種類也非常豐富,到網上搜索「平衡車」有近萬個搜索結果,價位從幾百元到幾萬元不等。
自由的狂吃逛吃
平衡車是什麼?早在2001年12月開始就已經實現了由美國發明家狄恩 卡門(Dean Kamen)發明的世界上第一款平衡車Segway的量產。由於沒有大範圍在市場上流行起來,這種具備自動平衡能力,電動的交通工具在國內的叫法一直沒有得到統一。
平衡車
直到2013年,才被統一稱作平衡車、又叫思維車、體感車。現在,在我們生活的城市大街小巷,時常見到年輕人駕駛著各種電動平衡車穿梭於車流或人群之中。平衡車的理想絕不是一款炫酷版的兩輪滑板,而是一個能夠滿足消費者多重需求的代步工具,眾多的平衡車廠商並不止限於極客們的小眾需求,他們正朝著「綠色出行」的願景邁進,為人們的出行和生活帶去便捷。
2016年,平衡車被禁足。2016年本該是平衡車快速發展之年,上半年各大廠商都在推出自己的平衡車產品,為人們解決「最後一公裡」的難題,讓人們從地鐵站到公司,或者從家到公交站這一段路程可以更加便捷。
但是這條一紙禁令發布之後,城市中的平衡車就像摩託車一樣被一刀切了。平衡車只能在一些專用場地和封閉道路、封閉場所內,進行娛樂性的活動,不能作為交通工具使用。希望日後關於平衡車的標準統一後,可以繼續騎著平衡車,買買買!
3、經濟又能幹 電動車
飯店買菜就是五菱之光,自家買菜就是電動車!開車最苦惱的事是遇到堵車、沒地兒停車、有些路不讓走、被攝像頭罰款等。而騎電動自行車就沒這些事兒,很窄的縫隙就能過去;大路不好走可以走小路;行車道不通,可以推著走行人道;總之,那種自由自在的超爽感覺,越是開過車的人越是感受深刻。
自家買菜就是電動車
那種自由自在的超爽感覺
電動車的優勢。第一點,電動車不用汽油。這個優點無外乎節約了成本和保護了環境,也沒有了繁瑣的考駕照的過程,只要會騎自行車的都可以用。第二點,在中國的大部分城市,電動車和自行車一樣,省事速度快。第三點,電動車更加安全,因為我們的速度比較慢,而且我們不必要在機動車道行駛,所以我們的安全係數還是很高的。
不過電動車有個尷尬一面,電瓶容量會隨著充電時間和次數而所有減少,用了一年之後你會發現電瓶儲存的電量越來越少。原本可以跑十公裡的電瓶經常跑了七八公裡就沒電了。從這點不難發現,電瓶的壽命會讓人頭疼。無疑,買菜的成本也會增加,用了兩三年的電動車就會更換一次全新的電瓶,花費在300元左右。
4、無疑是 是自行車
自行車零學習成本,簡單易學,上手快,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出行方式。買菜首選方式無疑是自行車,維修簡單便宜,買菜的話速度不算慢。
大街上越來越多的信息告訴我們,回歸淳樸,喇叭褲、自行車……國內的很多道路都設有自行車車道,由此可見,自行車是由路權的!很多城市提倡自行車交通方式,為自行車交通創造安全、便捷和舒適的交通環境,使自行車交通在未來城市交通體系中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買菜的話速度不算慢
公共自行車很是流行
除了家用自行車,這兩年除了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也走進了我們的生活。選擇自行車出行既低碳環保,「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理念正逐漸被人們所接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騎自行車上下班、買菜、遛玩。
生產製作方面,因自行車製作所需材料較少,生產工藝也簡單。相對而言汽車則十分負責,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就很多。而這兩種交通工具日常維護和報廢處理時需要的材料,人工也不具備可比性。
使用的行為方面,自行車是靠人給予的機械能工作,其燃料是人體的熱量,而汽車是消耗化石能源,因為騎自行車導致你多吃的食物消化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會遠遠小於汽車吃油產生的排放。
根據測算,日均10萬多人騎行公共自行車出行,意味著人們每年因此減少碳排放近7000噸,相當於種樹近22.7萬棵。
衍生的內容方面,騎自行車可以鍛鍊身體,少得病,而開車或坐車回使脂肪沉積,得很多病,看病所導致的藥物和人力資源產生的排放,也相差很大。而且,自行車的交通事故率會遠比汽車的小。
公共設施維護方面,自行車出行,能夠減輕機動車輛對道路的負荷。
可見,自行車,無疑是買菜的安全又便捷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