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出門買菜」成了件需要勇氣的事兒。
畢竟,新冠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空氣不流通、人員密度大、人員往來頻繁的地方,都是高危地帶,而超市就是這樣的場所之一。
所以,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出門買菜一趟,就更得多多注意方式方法了!
怎樣才能合理買菜同時保證充足的營養素攝入呢?小編整合了這些有用的建議,疫情期間買菜囤菜不用再發愁!
1
採購前列好清單
出門買菜前,先按家裡的人數規劃好分量,確定蔬菜、肉蛋奶、五穀雜糧、乾貨、調味品各需要多少。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成年人)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蔬菜300-500g,新鮮水果200-350g,平均每天攝入魚、禽、蛋和瘦肉總量120-200克。可以根據這個推薦量,結合自家情況大概計算一下。
如果不方便買到肉類和魚類,則應適當添加蛋類、豆製品,以保證蛋白質的攝入。
2
出門買菜要注意這些
3月2日,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張流波表示:「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儘量少去超市、商場這些地方,去了也要儘量縮短停留時間。我們到商超應該是買東西,而不是逛商店。」
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等部門紛紛總結了去超市的安全細節,以下12條建議,值得反覆閱讀並收藏!
01
儘量避開人多擁擠的時段去超市,選擇通風好、人流少的商場或超市。
02
購物前列好購買清單,不在超市內閒逛閒聊。
03
自備購物袋,減少與公共設施的接觸。
04
最好選擇步行、騎行、自駕車,減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使用共享單車時,注意對車把手、車座等部位消毒。
05
超市內全程佩戴口罩,並避免用手觸摸口罩外側。
06
需轉換樓層時,首選爬樓梯,其次是扶梯,儘量少乘坐箱式電梯。不管哪一種方式,都不建議直接用手接觸扶手或電梯按鈕。
07
選購時可以佩戴一次性手套,或將超市的小購物袋套在手上挑選。
08
避免扎堆選購,與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09
購買足量,減少購買頻次。
10
儘量使用行動支付,減少現金結算。
11
買完不逗留,立即回家。
12
回家後立刻用流動水、肥皂洗手,帶回家的物品注意消毒。
去超市買菜,醫生是怎麼防護的?來,一起「抄作業」了
視頻來源:外科醫生劉加勇
3
5招防止病毒從"口"入
特殊時期,特殊對待。有些做法看起來麻煩一點,但對自己和家人來說是一種保護。
01
食物充分做熟
蔬菜、肉類充分做熟再吃,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水果儘量削皮吃。
02
餐碗消毒
隔三差五對餐具進行消毒,建議用沸水至少煮10分鐘,尤其是家中有朋友來吃飯後。
03
固定餐具
每位家庭成員,最好固定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等,通過外形或顏色很容易辨別。
04
使用公勺公筷
3月2日,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介紹了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其中特別提到積極引導消費者採取分餐制。
即使在家吃飯,也應儘量使用公筷公勺。在每個菜盤、盆、鍋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用公勺公筷夾、盛食物。
05
避免給孩子口對口餵食
鼓勵孩子儘早獨立進食,避免用嘴幫孩子咀嚼食物、口對口餵食、與孩子共用餐具等做法。
4
對食材進行分類儲存
一次買了太多菜,越吃越不新鮮?其實,只要注意方法,囤一次菜吃一周完全沒問題。
那麼,各種食材應該怎麼儲存呢?來看看營養師的建議吧:
最後再給大家 6 個買菜囤菜的小方法:
01
蔬菜冷凍可以延長儲存時間
較佔空間的綠葉蔬菜可以先摘好、洗淨、在沸水裡焯煮三十秒左右斷生,然後冷凍,倒也不必糾結再解凍烹調的營養損失,多吃點就彌補回來了。
02
採購一些幹制蔬菜
比如幹黃花菜、木耳、銀耳、幹香菇、腐竹、幹的海帶等,它們只需要放在乾燥的室溫下即可。
03
用黃豆、綠豆、花生等做自製蔬菜
黃豆在水中浸泡一晚上,第二天瀝水,然後放進有較大平底的容器,再加少量的水(水高度不要超過黃豆),放在光照不強的地方,每天換水,兩天後,黃豆就能變身為黃豆芽了。發芽黃豆就變成了一種新鮮蔬菜。
04
買回來的肉類,切分後冷凍
新鮮肉類先切分、分裝,再冷凍,避免一大塊肉多次解凍,每次做飯拿出一份也更方便。
05
買一些冷凍蔬菜
比如已經切好的胡蘿蔔、豌豆、玉米粒等,回來直接冷凍保存,烹調時非常便捷。
06
用水栽培發芽的大蒜
對於不小心發芽的大蒜,可以將大蒜瓣用針線穿起來做水培,等蒜苗長大了直接掐下來吃蒜苗。也可以直接種一些大蒜香蔥,非常容易存活。
特殊時期,也要好好吃飯~
客官請留步,地評線雙微,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