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了減少外出,保證日常飲食需要,不少人選擇了網上買菜。線上買菜火熱的同時,不少消費者發現有平臺存在缺斤少兩的情況,也有小區實行封閉管理,需要外出取菜……那麼,除了注意核對清單,維護權益,取菜時注意衛生和防護之外,線上買菜還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呢?
取菜也要做防護
近日,有消費者告訴新京報記者,在某平臺下單買的菜送到後,核對清單時發現缺了幾種菜品。生活中,不少消費者線上購物後會忽略了核對清單,如果購買量較大,可能不會發現缺了什麼。除此之外,還有不良商家摻雜過期食物。
因此,有消費者提醒,收到訂單後,應仔細核對消費清單、食品保質期並保留小票,以防出現缺斤少兩或其他狀況向平臺索賠。
此外,受疫情影響,很多小區對於進出人員有著嚴格監控,外賣、快遞禁止入內。所以,即使是線上買菜,還是要去小區門口取菜。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在小區門口取菜一定要戴口罩等,做好防護措施。
「可以戴著手套當場把一些菜品的外包裝撕掉,然後拿回家」,朱毅表示,對於取回的菜品,也不能夠掉以輕心,取到貨品後,應及時對外包裝消毒,放到通風處晾著,並要注意勤洗手。
避免頻繁下單
有消費者表示,線上買菜相對安全又方便,但也應避免頻繁下單。一方面,多次下單會造成不同的工作人員接觸菜品;另一方面,由於現在很多小區不讓外賣、快遞進入,多次下單會造成消費者多次下樓取快遞,多次消毒菜品外包裝的不便。
由於疫情影響,不少外送平臺訂單量驟增,可能存在配送遲緩情況,所以,建議消費者在線上買菜時,儘量選擇近距離配送的商家或平臺。新京報記者發現,近期,部分線上平臺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減少消費者和配送人員的接觸。有專家表示,這種服務可以作為消費者的最優選項,實在無法避免接觸,則要做好防護工作。
蔬菜流水清洗即可
由於蔬菜從包裝到運輸過程會有多人接觸,有網友不免產生疑問,蔬菜運輸過程中會不會受到新冠病毒汙染?購買回來的蔬菜是不是要消毒?對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處研究員馮錄召表示,新冠病毒通過飛沫直接接觸的方式汙染到蔬菜、水果、肉類的機率非常低。
馮錄召建議,回家後可以用流水清洗蔬菜、水果、肉類。新鮮蔬菜水果不建議放置太久,暫不食用的肉類可冷凍保存,不要生食蔬菜、肉類,建議燒熟食用,水果儘量削皮食用。
果蔬肉類儲存食用小貼士:
1. 蔬菜不宜囤太多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疫情期間,囤菜是有必要的,但不宜太多,夠一周的使用量就行。此外,在營養搭配上,要注意葷素結合。
2. 冷藏遵循熟上生下
朱毅:對於買回家的蔬果肉類,在冰箱裡應該分類擺放,冷藏層熟食在上,生食在下。
3. 肉類儘量高溫處理
朱毅:處理肉類時,儘量高溫蒸炒,或者煮熟之後再去加工烹飪。
新京報記者 劉歡
編輯 李嚴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