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之鄉」青田見聞:清明祭祖引歸鄉熱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青田遊子回鄉祭祖。周建虹提供

中新網青田4月6日電 題:「華僑之鄉」青田見聞:清明祭祖引歸鄉熱

作者 應欣睿

清明節當日,浙南山區的「華僑之鄉」青田告別了幾日前的紛紛細雨,明媚春光讓海外遊子們的祭祖之路走得踏實舒坦。

早在清明前幾天,青田縣城中大部分的酒店就早早客滿。「近幾年來,海外華人華僑清明回家的熱潮快趕上了春節,清明成了青田遊子返鄉的一大高峰。」青田縣僑聯主席葉毅青說,在清明期間的青田山村中,已聚滿了千裡歸來的遊子們。

遊子尋春半出城,在青田城外蜿蜒曲折的鄉間小路上,拎著花束、扛著鋤頭的身影絡繹不絕,從西班牙巴塞隆納返鄉祭祖的華僑周建虹就是其中一個。

滿載親人的車子緩緩駛入青田縣東源鎮萬山鄉的山腳下,和過去二十多年一樣,這一年的清明,周建虹帶著家中兄弟姐妹,拎著鋤頭、紙錢和鮮花,上山給家中祖先掃墓。

「走得越遠,思鄉之心越是深切。」周建虹說,自打父親五年前去世,這五年每年的清明他幾乎都會回來。在西班牙已是餐飲企業董事長的周建虹,穿著運動鞋、扛著鋤頭來到山上,細心地給父親的墳墓清理雜草,點上香火,燒起紙錢。「中國人對於祭祖的儀式感,對於落葉歸根的重視,很多外國人是無法理解的。」

青田遊子回鄉祭祖。周建虹提供

周建虹說,近幾年來,清明回鄉祭祖的青田人越來越多。「就這幾年,我明顯感受到青田華僑的清明返鄉大幅度增多,這次回來想定個旅店也是處處客滿。我想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青田的出國熱主要集中在而二十世紀的80、90年代,那時候大家都正值青年,可這一晃三十年過去了,物是人非,我們老了,家裡的老人也老了,清明掃墓寄託了我們對家中老人的思念。」

和周建虹一樣,在西班牙務商24年的青田華僑吳永新在清明前兩天坐了18小時的飛機回到了青田。這一次祭祖,作為家中老二的他,出動了家中6輛車,帶上了30位家中男女老少,踏上上山祭祖之旅。

「除了紀念祖先這件事之外,清明拜墳也是讓後輩了解到中國傳統的清明文化,很多孩子可能從小生長在國外,對於咱們尋根溯源、落葉歸根的道理不是很懂。祭祖就是讓孩子們知道,我們的祖先在哪裡,我們的根就在哪裡。」吳永新說。(完)

相關焦點

  • 早期青田華僑流向之西班牙
    一次,他召集部分青田人在家中合議,制訂幾條青田人經商時應遵守的準則,其中包括衣服要整潔,不能將商品掛在脖子上,不能跪地乞賣,不能擊門強賣等,如若違規可給予適當處罰。這些商規民約對旅西青田山區人來說也是一則文明公約,有利於規範和約束他們的經商行為,因而得到青田同胞的首肯。這種不成文的口頭協議被旅西青田華僑戲稱為「金氏準則」,這項改革在青田旅歐華僑史上具有典範作用。
  • 印尼華人華僑清明祭祖掃墓忙
    印尼華人華僑清明祭祖掃墓忙 2017-04-02 20:36: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
  • 青田到底是哪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義大利華僑?
    3月2日,浙江連續多日無確診案例的記錄,被7名歸國華僑打破了,他們來自義大利,是麗水市青田縣在義大利的華僑。突然增長的境外輸入病例,讓全國人民注意到了這個似乎是名不經傳的小縣城——青田。這裡有「浙南油庫」之稱,有亞洲唯一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稻魚共生系統」,有全球最大、最鮮甜的楊梅,更有聞名中外的石雕文化。當然,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它的華僑文化。作為中國著名的華僑之鄉,青田人僑居國外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文史記載,早在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青田人就通過西伯利亞深入歐洲販賣青田石,不斷建立起關係網,而大規模移民則始自改革開放以後,至今未有間斷。
  • 浙江青田在意華僑十萬 近期已有百人返鄉
    浙江青田:著名僑鄉,十萬人在義大利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國內知名的「華僑之鄉」,戶籍人口約55.6萬,有華僑約33萬,其中有約10萬居住在義大利。關於青田,最誇張的傳言是青田的菜場竟能用歐元買菜。3月2日,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宣布,新增一例義大利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念先人懷桑梓 海外華人掃墓祭祖度清明寄追思
    中新網北京4月4日電 題:念先人懷桑梓 海外華人掃墓祭祖度清明寄追思  作者 婁曉  古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逢清明,情思倍濃。對於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來說,清明祭祖是一項重要的活動,以此表達對祖先的紀念,對桑梓的懷戀,對祖(籍)國的思念。
  • 僑鄉青田打造「華僑經濟文化之窗」 引「僑元素」回歸
    中新網麗水12月2日電(見習記者 胡丁於)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素有僑鄉之稱,當地人旅居海外已有300多年歷史,現有華僑華人33萬,遍及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僑務部門通過「僑海通」跨境視頻服務中心與海外僑團負責人連線研判疫情。
  • 清明為什麼要掃墓祭祖?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答案
    又到一年清明節,今年的清明節感覺來的特別的早,仿佛昨夜還是寒江獨釣雪,一下子就清明時節雨紛紛了。由於受疫情影響,我們家2020年的頭基本就是宅在家過的,連元宵節也沒有吃上湯圓。 但是臨近清明,爸爸媽媽已經開始著手準備祭祖的物品了。
  • 【基層統戰力量匯】浙江麗水:僑鄉青田打造「華僑經濟文化之窗...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素有僑鄉之稱,當地人旅居海外已有300多年歷史,現有華僑華人33萬,遍及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海外僑胞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利用好「僑資源」,推動「僑元素」回歸,服務當地發展?
  • 魅力無限的僑鄉青田
    東臨溫州市,金麗溫高速、金麗溫鐵路以及800裡甌江穿境而過,距溫州近30分鐘車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青田,群山倚天,江溪縱橫,風光迤邐,是一座承載千年的江南小城,是一片充滿傳奇的熱土,素有石雕之鄉、華僑之鄉、名人之鄉的美譽,這裡有浙南油庫之稱。
  • 兩天陡增8例境外輸入病例的青田,是個什麼地方?
    青田縣僑聯副主席金雙恩介紹,此次倒灌病例陡增的青田縣是國內知名的「華僑之鄉」,華僑人數高達33萬人,其中有約10萬居住在義大利。隨著歐洲新冠疫情加劇,青田的防控壓力增大,近期已有上百名華僑從義大利回國,正在集中隔離點觀察14天。 一夜暴增的倒灌病例,也讓不少網友的目光聚焦到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青田到底是哪兒?
  • 青田:在「重要窗口」建設中打造「華僑之窗」
    青田:在「重要窗口」建設中打造「華僑之窗」  謝 慶 張魯楠  八百裡甌江中遊,九山半水半分田之地。  青田,作為浙江縣域華僑、華人數量最多的縣級僑鄉,正在為中國僑鄉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生動的青田樣本與浙江實踐。
  • 旅英華人清明祭祖:老一輩上香鞠躬年輕人追憶
    老一輩華人 上香鞠躬追思逝者  在英國,由於大部分華人先祖的墓碑都還在國內,不少華人若是清明節不返鄉很難能夠去實地掃墓祭祖。每逢清明,更是頻添思鄉之情,不少旅居英國多年的老華僑表示他們依舊保留著在家上香、鞠躬等習俗。然而他們也認為由於受海外整體大環境的影響,在英國過的清明節的確從形式上而言有越來越簡單的趨勢。
  • 僑浙好地方(6)|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青田華僑歷史博物館
    ▲青田華僑歷史博物館前身——青田華僑歷史陳列館▲青田華僑歷史博物館新辦公樓▲2008年,時任中國僑聯主席林軍為博物館題字「讓博物館告訴世界,中國有個青田」,青田華僑歷史博物館是促進海內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 浙江青田:打好「僑」牌 華僑經濟「生機勃勃」
    厄瓜多華僑楊小愛說。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被稱作僑鄉。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青田華僑華人開始返鄉,進行二次創業。資料圖:華僑進口商品博覽會現場。青田僑鄉進口商品城 供圖  「我2002年開始從事國際貿易,2009年轉型升級涉足製造業,目前發展的還不錯。」
  • 「不敢戴口罩」:青田華僑的義大利日常
    一紙封令擋住了王歐和10萬青田華僑原本想回國的腳步。青田約有華僑33萬人,在義大利的就近10萬人。「機場就在威尼斯,這下想回國也回不去了。」王歐很糾結,「除了怕病毒,也擔心封城後經濟下行,引發遊行示威。」幾千裡外的家鄉也已陷入焦慮。
  • 清明祭祖儀式參考
    過去,國人祭祖拜飯尤為隆重,魚肉碗菜,水陸雜陳,色香味形均備,祭拜過後,眾人分而食之,頗有鐘鳴鼎食之意。而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quickmeal(快餐)自80年代傳入中國,很快就風靡一時,迅速成為社會生活的時尚。它不僅改變了國人的餐桌,連同老祖宗的「供桌」也發生了變化。
  • 清明祭祖安全第一
    本報訊 (記者 雲川 特約記者黃培嶽)海口警方4月1日發布一周警情通報,提醒廣大民眾:清明節即將來臨,按照往年的情況,車輛外出多,車禍也頻頻發生,同時,清明時節野外生產、生活和掃墓祭祖用火活動明顯增多,火災事故也頻頻發生,因此,清明前後要注意防交通事故和防火。
  • 身在異鄉不忘記祖先 新加坡華人清明時節忙祭祖
    和世界其它地方的華夏子孫一樣,新加坡華人不會忘記在清明時節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慎終追遠」。  新加坡資深報人、文史研究員韓山元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即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新加坡年輕華人對清明節也不敢怠慢,因為崇祖、祭祖是流傳數千年的華人傳統。」他說,新加坡著名的商業街烏節路幾十年前便是來自中國潮州的移民的墳場,「足見報恩和安葬先人在華人傳統中的重要性」。
  •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祭祖有什麼講究 清明詩歌賞析
    清明時節雨紛紛,祭祖踏青兩不誤。清明既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也有歡樂賞春的喜慶氣氛。清明兼具節氣與節日兩大內涵,將節氣與民俗融為一體,造就了清明豐富多樣的節俗。讓Maigoo節氣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清明節氣的習俗、美食還有清明詩句,感受清明「天人合一」的文化內涵。
  • 義大利華僑航班落地,浙江青田約有10萬人在義大利,近期有...
    來源:微信公眾號「新聞坊」這兩天鍾南山院士擔心的輸入性病例有抬頭之勢昨天旁友們一定特別注意到了這則新聞↓↓↓這裡小編要給大家科普下浙江青田是華僑之鄉目前約有33萬華僑其中在義大利的約10萬人多從事餐飲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