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京都,念漢字之美

2020-12-24 新民晚報數字報
  芳 州

  中國人去日本,方便之處就是到處都是漢字,即使日語一點都不會英語不夠好,只看漢字也可通行無礙。

  在飛機上,帶了多和田葉子的《和語言漫步的日記》。她提到,對「空港」這個詞不太喜歡,更喜歡用「飛行場」這個詞。覺得空港給人的感覺冷冰冰,只看到「在磨得很光滑的走廊上行走的旅客」,不像「飛行場」能讓人聯想到這樣的畫面:機械師在檢查飛機,皮箱堆積如山的行李車緩緩駛過,有人引導著飛機後退,還有股淡淡的機油味。可是,後來作者聽詩人田原說,空港這個詞很美。於是,「突然覺得『空港』這詞的字面美麗起來」。

  多和田葉子是在德國生活的日本作家,用日語和德語寫作,且活躍在歐美等國際學術活動中,所以每天都要思考語言的問題。《和語言漫步的日記》就是游離於母語之外的她「自我觀察日記」。

  在飛機上閱讀這本書,腦子裡語言的開關「咔嗒」一下打開了似的,一踏進日本國境,漢字不斷跳入眼帘,感受語言之美的神經格外敏感。加上日語中漢字表示的意義與中文意思的微妙錯位,誤會產生了詩意。

  酒店的開水壺上寫著:給湯。要開水時,按下那個按鈕就可以。這些天一做倒水這個動作,就想起這個詞。用漢語怎麼說?下倒水?但日語的「湯」專指熱水,「水」就只是冷水,喝的湯則要用「汁」。

  看橫山大觀展,遇到美麗的詞:被褐懷玉。身著破爛的衣裳,內心卻像玉一樣溫潤純美和堅硬。同樣是橫山大觀,他的長卷名為「生生流轉」。這兩個詞漢語中也是有的,日文漢字一字不差。

  在奈良看了一個佛像展,遇到一個美麗的詞:天衣殘欠。配合展出的展品,還是能夠望字生義的,一片佛像上飄帶的殘片。

  看完展吃飯的小吃店,名字叫做「葉風泰夢」,字面美麗。日文中語言寫作「言葉」,令人聯想到這樣的畫面:一句話就像一片葉子,而話的組合,一個段落,就是好多葉子在譁啦譁啦作響。

  在拉麵小路吃一碗拉麵,店員一轉身,T恤背後寫著:面絆心之味,羈絆的絆。我母親的老家有「上馬餃子下馬面」的說法,意思是客人剛到也就是下馬之際,要招待吃麵,為的是用麵條纏住,絆住。把心絆住,更厲害了。

  奈良的特展,還有重要的一部分是一個中國青銅器展,展出了多件珍貴的中國周朝的青銅器。主辦方將之辦成了漢字教育的展,從青銅器的銘文上,了解漢字的起源。

  展覽不能拍照,可是那些紋樣實在太美,看到幾個喜歡的字,照著畫了下來。這幾個字都是「彝」。為什麼這麼多青銅器上都有這個「彝」字?原來彝本意就是宗廟祭器,從這幾個字形都可以明顯看出下面是兩隻手,雙手捧著米和絲獻祭,就是彝。

  每天都看見的字,往往忘記了它原本的意思。多和田說翻譯的時候有這麼句話:「譯者從原文單詞出發,到達譯文單詞的旅程越長,譯者的內涵就越豐富。」這麼說起來,經歷了長長的旅程來到一個字面前,不是字而是我獲得了更豐富的內涵。

  想起在《鼠疫》裡有一個每天都嘗試寫小說的人,他對醫生提起自己在學習拉丁語,這有助於說出更美的法語。不是嗎?去學習一種語言,但目的卻為了更好地使用母語,這一點也常常被忘記。世界上的語言中,只有日語跟中文是有如此密切的關係,還在大量地使用漢字,而漢字又是那麼古老,從周朝的青銅器開始,很多漢字的形狀讀音和意義,只經歷了極少的變化。

  時常提醒自己,希望可以不辜負中文的美。

相關焦點

  • 「漢字三千年—漢字的歷史與藝術」文物巡展京都展場開幕
    人民網京都3月24日電(滕雪)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漢字三千年—漢字的歷史與藝術」文物日本巡展第二站展覽於當地時間24日下午在京都市美術館隆重開幕。該展覽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及日本中國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由黃山美術社策劃實施,為當地日本民眾帶來了選自中國6個省市17家文博單位的超114件(組)珍貴展品,其中約22件展品為一級文物。
  • 京都尋漢字
    付玉梅  有著1200多年歷史的日本京都清水寺,是日本漢字與書道發展的重要起源地。如今,這裡的一幅書法作品吸引著人們的關注。正處於維修期的京都清水寺大舞臺內,一個大大的「令」字被擺放在大堂。  2019年12月12日,清水寺住持森清範如往年一樣揮毫寫下這個字。這是日本2019年的年度漢字,從超過21萬張選票中脫穎而出。
  • 漫步日本之京都篇:屬於京都的那些古色古香的美
    一、京都站首先就從京都的門戶——京都站周邊說起。京都站雖不像梅田站、東京站那樣容易讓人迷路,但也匯聚了多條鐵路路線。同時,這裡也擁有眾多的購物和餐飲店,像京都AVANTI、永旺夢樂城,都是京都站附近值得一去的購物中心。
  • 接觸漢字、寓教於樂!在京都「漢字博物館」學習體驗漢字文化
    位於京都祉園的「漢檢 漢字博物館圖書館(以下簡稱 漢字博物館)」,是一處藉由透過接觸影像、圖像設計及資料等各項體驗設備來從各種角度學習「漢字」的設施。由於漢字博物館廣受到大人及小朋友們的好評,所以金時這次前往了此處,體驗學習了漢字文化!就讓我趕快來介紹此設施吧!共有5萬個字!
  • 日本印象,漫步京都古街巷
    京都位於日本關西地區,自平安王朝到明治維新這千年間來一直擔任日本的首都,是日本文化與大和之魂的真正所在。恐怕再也沒有哪座城市像京都一樣擁有如此眾多幽靜的古剎與神社,驚人的古建密度讓她成為世界上最富文化氣息的城市之一。
  • 一個漢字讓日本人淚流滿面 探京都漢字博物館
    (視頻截圖)「五萬字的漢字塔太震撼了,第一次知道日本有這麼多漢字。」來自京都的學生田中參觀博物館後告訴記者:「雖然每天都在使用漢字,但還是有很多不了解的知識。」日本漢字博物館位於京都市最有名的藝伎區祗園附近,由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設立。
  • 漫步京都:在古樸和繁華中穿越
    即使第一次去日本京都,走在木屋長街的石板路上,你也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在京都,仿佛時間都不是那麼的寶貴了,無論是櫻花如雪的初春,或紅葉如火的深秋,或童話雪國的冬季,還是悶熱難耐的盛夏,最好的京都旅行方式,就是丟掉你的行程表,信步而行,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小巷、每一座路邊的神社,都是嶄新的發現與享受。
  • 跟著京都當地人的腳步旅行:鴨川、河原町周邊的京都私房景點漫步
    鴨川、河原町周邊的京都私房景點漫步▋初階體驗京都人的在地生活:和服、神社、美食換上浴衣和服,融入美麗街景的一隅吧!店內陳列著各種不同設計風格的浴衣及和服供大家自由挑選,挑選完畢後會由專人協助穿戴,並做合適的髮型搭配,完成後就可以出發前往附近的神社參觀、拍美照羅!
  • 瀛寰新譚|不會念漢字就不配當日本首相?
    於是,稿子上那些漢字幾乎無一倖免地被念錯了。比如,未曾有(ミゾウ,mizou,前者為日文片假名,後者為羅馬音轉寫,下同),被念成了ミゾーユー(mizoyu);直面(チョクメン,cyokumen)被念成了ジカメン(jikamen);脫卻(ダッキャク,dakkyaku)念成了ダツキャク(datsukyaku)。
  • 寫了這麼多年字,你未必知道的漢字之美
    您幾乎每天都會用到漢字。是不是覺得已經和漢字很熟悉了?此文可能會把您帶入關於漢字的另一重境界。您也許會無比感嘆,原來漢字如此之美,漢字如此之優秀。漢字的美不僅僅是因為書寫目前世界上的文字大體可分為兩類:
  • 旅行日本,遇見京都,遇見慢生活之美
    旅行日本,放慢腳步,遇見京都,遇見慢生活之美近些年來,隨著赴日旅行的興起,有越來越多的遊客前往這裡,遇見一場又一場未知的旅途。打開今天的旅行攻略,跟隨著日本旅行的熱度,在旅行途中放慢腳步,遇見京都,遇見一場慢生活之美。入鄉隨俗,跟著當地的禮儀,對待不同的文化,保持著尊重的態度。走在祇園內的花見小路,不時可與舞伎或藝伎相遇,可以放慢腳步欣賞,但是不要湊得太近,冒昧合影。
  • 漫步飛驒「小京都」,迷路是最幸福的事
    高山被稱為飛驒「小京都」。曾在京都暴走了十二個小時的我,用一晚的時間就毫無懸念地愛上了高山。和京都相比,沒有來不及看完的名勝古剎,少了塞滿街道的世界遊客。有時你不得不承認,人少才能有空間覺察出「好」來,不然只會一心想著如何掙脫出洶湧的人潮。
  • 在東寺眺望京都地標「五重塔」!漫步於染上紅葉色彩的園區
    被紅葉包圍的「東寺(TOHJI)」的「五重塔(GOJYUTOUH)」,可是海報及電視廣告常客的京都代表風景之一喔。漫步於有著平安時代起的悠久歷史的寺院,金時將要向大家介紹這裡的可看之處。也有每年秋天定期舉行的活動的情報喔!
  • 漫步京都伏見,親身體驗日本幕末浪漫
    提及「京都伏見」,不少人都會立刻想起「伏見稻荷大社」的「千鳥居」,其實伏見區的另一側可是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景。伏見區是澱川和宇治川的交界,也是大阪和京都間水路航運十分重要的樞紐,另外因為水質良好,此區也是日本酒著名的產地之一,加上在幕末歷史中所佔的重要位置,更豐富了這個「港町」的歷史文化內涵。來到伏見區不妨蕩舟於澱川之上,沿著歷史名人走過的軌跡,認識伏見的獨特之處。
  • 文春:我被漢字之美震撼了,漢字頌一氣呵成
    後來由於收藏的關係,研究書法的古今之變和繪畫的中西異同。對漢字之美有了更深的體會。我國的書法魏晉、唐、宋在書法的尚韻、尚法和尚意方面達到了歷史的頂點。繪畫我國的高峰宋代比西方文藝復興早了幾百年,元曲更是空前絕後。但作為中國文脈來說,漢字是基礎和載體,書法是藝術。
  • 北海道自駕及京都大阪之旅
    京都有數百間有名的神社、神閣和古寺名剎,擁有日本二成以上的國寶,一千二百年的歷史培育起來的古都讓人感受到無窮的魅力。京都又是「中國化」極深的城市,許多店鋪的名稱上仍然有漢字的痕跡。保留了較為完整的中國隋唐文化。
  • 賞櫻時節 漫遊東瀛 暢遊東京、大阪與京都,賞櫻花之美,享春日之樂
    日本,東京 – 2018年4月3日 – 櫻花,在日語中念做Sakura,盛花期通常僅為一周。盛放後不久,嬌美小巧的花瓣便會隨風起舞、如春風拂面般緩緩飄向地面,上演一年一度既撩人心弦又惹人留戀的謝幕場景。日本人對櫻花的喜愛不言而喻,春季賞櫻對他們和前來遊玩的賓客而言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
  • 董潔京都漫步發布旅拍寫真 網友驚嘆:仙女本仙
    鏡頭下的董潔漫步在古老的京都街頭,氣質甜美,仙氣十足。照片中,董潔身穿V領格子長裙,裙擺上的大片繡花複雜又不失精緻;單品耳環及透明雨傘點綴時尚心機,造型簡約大方。她佇立在一棵古樹旁,時而轉身看向鏡頭笑容甜美,時而望向遠方眼神清澈空靈。轉眼看向另外一組造型,董潔身穿白色繡花紗裙漫步在京都小鎮,享受愜意時光,泡泡袖的設計在古老小巷襯託下更顯復古感。
  • 「倘若老來,在京都」| 京都攻略第一輯
    京都四處 (圖:@Natsume)京都一直是國人去霓虹國旅行的必遊之地,雖然是座都市,卻有著悠久的歷史。當然,作為霓虹文化的代表非他莫屬。要說京都迷人之所定是神社和寺院了。南區漫步2條主線共7所01 | 伏見稻荷大社 → 東福寺 → 三十三間堂 +(京都車站)
  • 漢字有何美感?為什麼說書法創造了「漢字之美」?
    有人問我,為什麼說書法創造了「漢字之美」?首先,我們還應該考慮這樣幾個問題,那就是:漢字有何美感?漢字的美感是只有書法才能創造出來的嗎?如果書法創造了漢字獨特的美感,那麼它創作了漢字哪方面的美感呢?我認為,漢字的美感可以概括為形、音、意這三個方面的美感。